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

    ——柯尔克孜族谚语

    3月21日早晨8时,牛占川接到紧急命令,跟随马英率领的主力部队包围河州城。

    牛占川的任务是保卫马英的安全,所以不必到战斗的第一线,距离战场还有一里路。

    他看到,不仅四乡的回回人纷纷前来支援马英的军队,就连居住在北塬一带的汉人因为不堪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也给送来了柴禾和茶水,还协助官兵挖掘战壕。

    当时,河州镇守使赵聘的兵力总共也就3个营,不超过1200人。武器中一半是钢枪,一半还是打猎的铅枪。他们在城墙的四周挖掘壕沟,再把薄木板和沙土盖在上面,做成了陷阱。

    马英的军队手中没有重型武器,要想摧毁坚实的城垣实在是勉为其难。

    第一次围城的兵力超过了5000人。他们使用的步枪比国民军的多。因为子弹补充不足,他们的火力始终压不过国民军的,而且竟然还有人偷偷地向外贩卖子弹挣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马英的攻城便成为了困城。围困了很长的日子,却始终不能够城克城池。

    马英本来就年轻气盛,幻想几天之内大获全胜,还要乘胜前进攻打省城兰州呢。面对困境,他整饬纪律,鼓励士气,实行奖罚分明,将不听指挥私自带队攻打大河家的前锋团长马长禄和向赵聘私通情报的马尕五斩首示众,然后给卖力攻城的官兵犒赏鞋袜、副食品等。

    围攻河州城长达半个多月,除了歼灭突击北塬的150多名赵聘炮兵营的官兵,俘获百余支步枪以外,没有任何其它的进展。

    4月5日,牛占川听说剿匪司令戴靖宇从临洮出发,向河州进军。

    马英亲自率领军队到南阳坡、蒿枝沟(今天和政县一带)一带围追堵击,却无法打不退国民军。他急忙又增调了千余人到四十里铺支援。

    戴靖宇虽然在战斗中受了伤,但是,他们的火力却压过了马英的军队。

    马英眼看自己的部队抵抗不过国民军,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立即撤退到西乡的韩家集一带休整,意图日后再起。

    第一次围攻河州城就这样失败了。

    国民军方面除了军事部队火力大开之外,还选派了以刘郁芬的参谋长余嘉培为主任的战地政治委员会,任命河州当地名望喇世俊、马国礼等人为委员,带着两个宣传队向马英的军队进行宣传分化,派遣八坊的名人喇伟卿、蒋子敬等从中奔走斡旋,寻求和平解决事变。

    政治委员会向马英提出了三点招抚意见:一是马军完全撤离城郊,移驻远离河州城的韩家集和大河家一带;二是按枪支数量整编马英的士兵为国民革命军;三是受编以后要绝对服从刘郁芬的调遣。

    马英一口拒绝了,因为他得到了祖父马海渊、马腾的父亲马仓娃、西军老将领马占奎及其儿子马丕烈、孙子马福福三代和马贤的支持,把马勷窖藏的60万元银币挖出来作为军饷。

    马贤与哥哥马勷长期以来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马英打算借刀杀人,促使刘郁芬先行解决凉州马勷。他多次派遣牛占川前去劝说,终于使马贤加入了自己的行列。

    国民军暂时不想与风头正劲的马英交战,在第一次解围之后为了争取他的信任,把赵聘调到省府,用陈煜旭取而代之。

    国民军的大军云集河州城,粮草成了最大的问题。

    国民军在城里挨家挨户的摊派粮草,仅仅在八坊就摊派了50万斤面粉和犒军慰劳的专款20万元现款。另外,国民军为了寻找柴禾强拆民房,强派老百姓拉车牵畜。

    老百姓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

    国民军这次也摸清了河州民族仇杀的历史惯例,把从北塬、东川和牙沟迁入城里的汉人农民组成了3个民团。这些民团既没有训练基础,又心怀歧视和成见,借口寻找粮食和柴草,在回回人的村庄里骚扰滋事,欺压回回老百姓。

    马英的军队日渐扩大,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士兵的素质比较差。违纪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思想狭隘的人认为老子是天下第一,挟带私仇借机报复丑人,烧杀掠夺老百姓也时常发生,造成了起义军与汉人老百姓的矛盾。

    国民军完全达到了利用民间矛盾来减少反抗力量的企图和目的。

    国民军和马英对和平解决问题本来就没有多少诚意。既然谈判没有成效,那就积极备战吧。

    国民军在北塬挖战壕、修堡垒,准备大干一场。

    马英则命令官兵在各地增设障碍,做好防守反击的准备。他听从了牛占川的建议,带领军队驻扎在他熟悉的井沟的山谷中养精蓄锐。

    牛占川站在井沟里,抬起头向尕阴屲望去,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还可以看到父母尔撒和麦里燕正在山顶的地里干活。他扯开嗓门大声地叫喊道:“阿达,赶快回家去!”

    牛占川的喊叫声在山谷中回响,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马英听到以后急忙喝止道:“日娜的!不许发出声响!一律装梦的!”

    在山顶上地里拔草的尔撒和麦里燕知道周围的形势最近一直都很紧张,现在又听到儿子的喊叫声,赶紧扯起坐在地头上玩耍的尕娃,拎上茶水壶就往家里跑去。

    5月1日早晨3时,尔撒在睡梦中听到了马蹄疾驰的声音。他从炕上爬了起来,走到院子的大门口,借着微明的晨光向北边的山谷望去,只见大队人马向着北塬的方向飞驰而去。

    尔撒轻声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尕司令又要围攻河州城了。”

    尔撒猜测得不错。

    马英经过充分的准备,又展开了第二次攻打河州城的战斗。

    凌晨时分,他率领大队人马从井沟出发,进攻位于北塬中心地带,在土桥与驻防的红枪会遭遇。

    马英一声令下,骑兵们发起了冲锋。

    瞬时间,几百匹烈马像闪电一般冲向了敌方的阵地。

    激战半日,红枪会的成员伤亡过半,只剩下了10多人,被迫撤退到塬头与国民军汇合。

    马英的军队随即占领了北塬,居高临下俯瞰河州城。他决定趁火打铁,指挥官兵向城里攻去。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跌进了防护壕和陷阱中,伤亡了几十个人。

    国民军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仓皇中丢弃了阵地,全部退缩到城里防守。

    双方的战事呈现胶着的状态。

    马英把重点攻势放在了马勷大公馆的工兵营。因为如果能够缴获这个营的轻重武器,对增强自己的实力大有帮助。如果能俘获国民军的政工人员在政治上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马英特意调遣雄厚的兵力围攻大公馆。

    工兵营使用的武器先进,大公馆又屋高墙厚,易守难攻。

    双方的战都非常激烈。

    马英的士兵伤亡很大。

    一直到了午后,马英的攻击依然毫无进展。如果拖延到晚上,工兵营的士兵就可能突围出来。

    马英咬紧牙关,狠心地下令放火焚烧大公馆。

    守在大公馆里一个营的国民军,除了逃跑的百余人以外,近400人的官民全部被烧死。大部分的武器也烧毁,不能再使用了。

    大火引燃了附近的万寿观、宝觉寺等寺庙,引起了周围汉人老百姓的强烈不满。

    马英决定改用地雷轰炸城墙,从大西关马六娃的家里挖了一条地道通向西城。

    5月25日,国民军从东路采取迂回进攻的战术,顺利地到达了东乡的大湾头和锁南镇。先头部队在柳树湾受到了马英军队的突袭,以伤亡200多名官兵的代价终于杀进了河州城。

    同时,另一支国民军从南路进军,沿途只遭遇到轻微的抵抗,也顺利地到达了城里。

    这时,支援河州的国民军总兵力超过了20000多人。

    马英的官兵却尚未装好地雷,于是连夜仓猝埋雷。

    26日早晨5时,地雷“轰”的一声爆响以后,马英指挥部队向城头开枪射击。他们的步枪和机枪射出的子弹犹如夏天的暴风雨一般密集。

    等到硝烟渐渐散去以后,马英发现城墙只是被地雷震落了一层外皮,没有达到轰开缺口、冲入城里的预期目标。

    马英眼看攻城无望,神色黯然地下令全军撤退。

    第二次围攻河州城又失败了。

    河州的城西有一块叫八坊的商户集中片区,自古以来就是驰名远近的商贸市场。这里到处都是形态别致、造型精巧的小楼房。临街的门面是做生意的商店,后头和楼上是仓储和住家户。

    八坊有好几种说法:一是说坊乃是大元和大明的区划单位,如同现在的村社,一坊有8000人;二是说河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农牧区的物资在这里交汇,四面八方的人集聚在这儿,便称为八坊了;三是说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个姓马的人,他养育了8个儿子。老马后来给8个儿子分家,各家分得一座宅院,各家管理一方土地,由此形成了八坊人家。

    八坊的巷道大约有一丈来宽,一直弯弯曲曲地朝前延伸。两边用青砖砌成的墙壁上雕刻着竹兰梅菊和牡丹、荷花。

    二层或者三层木楼屋顶上铺设着青一色的灰瓦。瓦沟里淤积的泥土上顽强地生长着一簇簇小草,偶而在小草中间独独地伸出一枝茎叶,顶着一朵美丽的小花,灿烂地在风中摇曳歌唱。

    木楼的地基都是用石条砌成,高出地面一大一截,防止木楼的底座被雨水浸泡腐朽。第一层都作了铺面,摆放着丰富的货物。二楼或者三楼作了招待客商的房间。

    除了两侧的山墙以外,楼的墙面都是松木板子。木格子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梁栋自然也是金国雕刻修饰,而且绘上了鲜艳的色彩。

    街面的青石板打磨得光滑锃亮,像是上了一层油蜡。

    八坊的家家户户都有铺面。人人都是天生做买卖的能手。

    5、6岁的孩子便可以张罗生意了。大人在他的脖子上挂一个竹编小箩,再在小箩里装满糖瓜、炸蚕豆、麻籽儿和茶蛋等零碎吃食,打发孩子沿街叫买。倘若孩子走累了,便会坐在街边的石阶上,一边吃零食一边歇息。这些孩子从小就在人群中穿梭,练就了一张甜甜的能说会道的小嘴。一双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机灵地搜寻着合适的买主,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别处的孩子是没法来比的。到了13、4岁已经能够拉扯家务了。他们或是到百货铺、银器铺中当小掌柜,或是跟着各种工匠艺人当学徒,有更大出息的还会跟着父兄亲戚跑脚户贩皮张,走南闯北地干起了大买卖。

    一年四季,八坊里人喊马嘶,吵嚷声整日不闲。

    藏区膘肥体壮的牛羊,毛色鲜亮的皮张,整捆成车的药材,都被八坊的脚户拉到这里。有了这些生意,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手艺就有了用武之地。巷道两旁互相依附的铺子一个比一个活泛。卖杂碎面肠的,卖凉粉酿皮的,卖甜麦子的,卖醪糟的,卖牛肉面的,卖河州包子的……生意好得一家赛过一家。

    八坊的车马店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有来自山西的晋商,有来自江南的丝绸商,有来自川滇的茶叶商,还有来自河南的药材商……

    家家户户的库房里堆满了各种货物。卖了趸下的货物,白花花的银元便装进了自家的钱柜。人人的脸上堆着笑意,日子过得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富足。

    马英的军队撤走了以后,国民军开始对同情和支持马英的八坊居民实施打击报复。

    虽然县长马风图和参谋长李裕宽苦口婆心地劝说:八坊里善良的群众占大多数,逆贼只是一小部分,而且还有好几百年的古寺,一定要慎重行事。

    但是,强硬的赵聘坚持己见,下令民团带上火把,前去焚烧八坊,以泄愤很。

    八坊的几千户回回居民风闻国民军要来报复,大多数人逃到了附近的南龙山上,还有一些人逃到山高沟深的东乡避难。

    八坊里枪声与火光交织而起。房屋倒塌声与妇孺的啼哭声交织在一起。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大火烧死了100多名来不及逃走的老人、病人和妇孺,烧毁了一座历史名镇,烧毁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无数经卷。12座上百年历史的礼拜寺、一座寺庙和一座道观连同无数楼房亭阁、苍松翠柏都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4万多八坊的老百姓齐刷刷地站在南龙山上,望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火光冲天,一个个抱头痛哭。

    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昔日的荣华顷刻间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痛苦的叹息和怨恨。

    6月29日,河州城里的国民军分成三路向马英军队的驻地发起了进攻。

    马英调遣马占奎、马海渊利用夏季的青纱帐防守阵地,命令韩进禄在毕家场拱北一带的麻地里埋伏,迎头痛击国民军的佟麟阁之师。

    佟麟阁的军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丢失了很多重机枪、步枪和弹药,人员也损失惨重,光是抬回城里的伤员就有300多人。

    进攻南山和北塬的国民军被迫撤回河州城。

    马英立即组织军队,开始第三次包围河州城的战斗。

    马英的军队包围河州城大约7天左右,国民军吉昌的部队和刘兆祥的部队从北路冲杀过来。

    马英亲自赶到北塬的三角堡指挥战斗。

    最终因为双方的武器火力悬殊过大,再加上城内国民军也用大小钢炮、迫击炮等重武器向塬头反击,导致马英的军队伤亡很大。700多人不是被炮弹炸死,就是被迫跳井自杀。

    一群国民军的敢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冲上了三角堡,将马英和牛占川围困在一个农民的院子里。

    牛占川急中生智,用力推开了偏屋的后窗,看到下面有一条小路。他让马英跳出去,然后护卫着他从后山逃出了包围圈。

    11月,刘郁芬调集了50000人的部队向河州进发,同时派遣马宾、喇世俊等地方名流,跟随军队作分化工作。

    在文攻武卫的攻势下,马英手下的一些官兵投敌叛变。

    刘郁芬亲自来到河州督战。他下达了发起总攻的命令:国民军分南龙山、石佛粱为一路,西川、红水沟为一路,北塬、井沟为一路,从3个方向围剿马英的军队。

    马英是一个头脑聪明机灵的人。他获悉国民军的围攻计划,又看到一些部属开始动摇叛变,意识到待在河州已经不能够继续反抗国民军了,只有转移到外地寻求时机再图大业。

    于是,马英结束了第三次围攻河州的战役。他选拔了一批意志坚定、可以长期作战的精干部属,带领他们进入西乡的槐树关,兵分三路进入藏区。

    马英少年得志,富有朝气和锐气,敢于同兵强马壮的国民军叫板,提出的口号也顺应了各族人民的要求和渴望。但是,他的队伍毕竟属于临时起意的乌合之众,既没有严密的基层组织,也没有充裕的枪炮弹药,因此,要想取得全面的胜利自然是微乎其微了。

    牛占川遥望着越来越远的家乡尕阴屲,禁不住留下了一串热泪:再见了,我的好家乡!不知道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到你的怀抱中啊?

章节目录

人世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牛的草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的草原并收藏人世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