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不孝!
有淮山胡萝卜鲫鱼汤、三豆鳅鱼汤。
这两种汤,主要对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有作用,还能起到健脾益肾的功效,在这个季节喝是最好的了。
当然她还想到,兴许有些人不喜欢吃鱼呢?
她还有二手准备。
海带薏米冬瓜汤、薏苡仁冬瓜猪肉汤、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另外还有荷叶薏米煲瘦肉粥。
这些都是适合在这个季节吃的东西。
现在,夏小麦就准备以每个季节为界限,来推新菜,和适合的营养菜,等过段时间效果不错,便加强力度,以每个月为界限,推适合客人吃的菜。
再到最后,就按照每个星期来推,最后的最后,夏小麦还想专门为每个顾客量身定做,根据他的身体状况,来给他指定适合他的饭菜。
当然,最后这种肯定是贵上加贵的。
要是能做到这个地步,那夏小麦可真是实现了她数钱数到手软的地步了。
想好了菜名,夏小麦就要用牌子挂出来,方便客人点菜了。
只是牌子倒是好做,可是上面的字谁来写呢?
她虽然会写几个字,但是这个时代的字还是繁体字,而且她一个村妇,要是能写一手字,那估计要把别人吓死。
想了想,夏小麦便去把三柱喊了过来,他读过一些书,之前也让沈林教了他写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可没想,夏小麦把菜名是报出来了,但是有几个字,三柱也不会写,那薏米的薏字,还有淮山的淮,好几个复杂一点的,三柱都不会。
这倒是个问题了。
三柱看了看手里的比,忽而想到了什么,抬眼看向夏小麦。
“大嫂,要不我走一趟,请先生帮忙写了我再带回来?”
主意倒是不错,只是她这已经没有在村里住了,沈林那边自然就不好再到镇上来教学了,这要是还去麻烦他,也不大合适。
不过这么想着,她倒是把这件事差点给忘了,狗子才学了几天的书,她还想让狗子继续学下去呢。
让沈林每天往镇上跑那也不合适,且不说每天来回就是做牛车也得花费好几个铜板,沈林肯定舍不得。
就是他每天来回走,那也得花好长的时间,他那身子本就比较羸弱,现在天气好还可以,要是过段时间,雨水多了,或者天气热了,他哪里受得了?
要是他有个自己的私塾……
咦?对呀,她可以帮沈林开个私塾呢。
村里现在正好也没有一个私塾,那些稍微有点钱的人家,说不定都想送自家的娃去,日后就算做点生意,也不至于把银子算错了。
想着,夏小麦心里就决定了,等她把这阵子忙完了,就去帮沈林开个私塾。
当然,她心里明白,要是直接给沈林开私塾,沈林肯定不会轻易接受,到时候她就以投资人的身份去帮他好了。
到时候不仅是沈林有了稳定的收入,她说不定也还能进一笔账,简直是两全其美了。
“三柱,那你去跑一趟,就别把牌子拿去了,去把沈先生请到这里来,就说我找他有事情商量。”
说完,夏小麦就从腰间拿出二十个铜板
给三柱。
“等会儿你们就坐牛车回来,沈先生身子不太好,走那么长的路怕是要累着,你等会儿就把牛车钱给了。”
三柱赶紧摆了摆手。
“大嫂,我这儿有钱,之前二哥捕鱼卖了的银子,也给了一些给我当零用。”
三柱心里想的就是,沈林是他的先生,去请沈先生过来自然要他出钱,不该要大嫂的银子的。
见状,夏小麦也没有推脱,三柱虽然身子比较弱小,但是毕竟也是个读过书的文化人,那性子可不比二柱弱,也挺好强得到。
他要自己出钱,也是他对先生的敬意,夏小麦便由他去了。
“娘,您这是怎么了?”
沈林焦急的站在床边,看着母亲的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
前阵子不是好些了吗?怎么又严重了?
沈林看着母亲这病情加重了,心里也没谱了。
上次从夏小麦那里拿来的药已经用完了,但是现在他也不好去镇上再找夏小麦了。
这段时间夏小麦的酒楼在镇上的势头正好,他们一家子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他也没有再去给狗子他们当先生,他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找夏小麦?
可是看着自己母亲这身子是一天比一天的差了,他的心里又觉得难受得紧了。
“林子啊,娘没事,咳……”
“娘您先休息一下,我去给您烧点热水。”
沈林给母亲盖好被子之后,就出了屋子,看着外头一片树林,再看看自家那茅草盖的屋子,前阵子雨下得大,好几处的草棚都被打烂了,花了好多天的时间才修好。
可现在快到谷雨时节了,再过段时间雨水更多,他这屋子怕是又潮又湿了。
娘本来就是风湿严重,再这样下去,娘怕是撑不住了。
想到这些,沈林就紧拧了眉头,一脸的难过,双手紧紧的握拳。
都是他没用,这么多年了,手上也没有银子,也不能去考试,就算现在是个秀才又如何?连开个私塾的能力都没有,家中的母亲也照顾不好。
不孝!都是他不孝啊!
想着,沈林就一拳打在了那树桩子上,咬牙切齿的,都恨不得一拳把自己打死算了。
“沈先生,沈先生!”
沈林正发愁着呢,三柱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三柱。”
沈林赶紧走了上去。
就见到三柱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看见沈林,首先就拱手行了礼。
沈林见到三柱,心里还挺开心的,似乎将刚才心中的那些阴霾都推开了不少。
“三柱,你怎么过来了?”
三柱笑了笑。
“我大嫂让我请您去一趟镇上,说是有事情找您商量。”
三柱担心沈林多想,就说了这些,别的事情就没说。
沈林便以为是夏小麦遇到什么难处了,想了想,便答应跟三柱一块儿去了。
回去把自己的母亲安置好了,便跟着三柱去了镇上。
这个时候,正好到了中午了,酒楼里的客人也多,夏小麦在厨房可忙得不亦乐乎了。
有淮山胡萝卜鲫鱼汤、三豆鳅鱼汤。
这两种汤,主要对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有作用,还能起到健脾益肾的功效,在这个季节喝是最好的了。
当然她还想到,兴许有些人不喜欢吃鱼呢?
她还有二手准备。
海带薏米冬瓜汤、薏苡仁冬瓜猪肉汤、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另外还有荷叶薏米煲瘦肉粥。
这些都是适合在这个季节吃的东西。
现在,夏小麦就准备以每个季节为界限,来推新菜,和适合的营养菜,等过段时间效果不错,便加强力度,以每个月为界限,推适合客人吃的菜。
再到最后,就按照每个星期来推,最后的最后,夏小麦还想专门为每个顾客量身定做,根据他的身体状况,来给他指定适合他的饭菜。
当然,最后这种肯定是贵上加贵的。
要是能做到这个地步,那夏小麦可真是实现了她数钱数到手软的地步了。
想好了菜名,夏小麦就要用牌子挂出来,方便客人点菜了。
只是牌子倒是好做,可是上面的字谁来写呢?
她虽然会写几个字,但是这个时代的字还是繁体字,而且她一个村妇,要是能写一手字,那估计要把别人吓死。
想了想,夏小麦便去把三柱喊了过来,他读过一些书,之前也让沈林教了他写字,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可没想,夏小麦把菜名是报出来了,但是有几个字,三柱也不会写,那薏米的薏字,还有淮山的淮,好几个复杂一点的,三柱都不会。
这倒是个问题了。
三柱看了看手里的比,忽而想到了什么,抬眼看向夏小麦。
“大嫂,要不我走一趟,请先生帮忙写了我再带回来?”
主意倒是不错,只是她这已经没有在村里住了,沈林那边自然就不好再到镇上来教学了,这要是还去麻烦他,也不大合适。
不过这么想着,她倒是把这件事差点给忘了,狗子才学了几天的书,她还想让狗子继续学下去呢。
让沈林每天往镇上跑那也不合适,且不说每天来回就是做牛车也得花费好几个铜板,沈林肯定舍不得。
就是他每天来回走,那也得花好长的时间,他那身子本就比较羸弱,现在天气好还可以,要是过段时间,雨水多了,或者天气热了,他哪里受得了?
要是他有个自己的私塾……
咦?对呀,她可以帮沈林开个私塾呢。
村里现在正好也没有一个私塾,那些稍微有点钱的人家,说不定都想送自家的娃去,日后就算做点生意,也不至于把银子算错了。
想着,夏小麦心里就决定了,等她把这阵子忙完了,就去帮沈林开个私塾。
当然,她心里明白,要是直接给沈林开私塾,沈林肯定不会轻易接受,到时候她就以投资人的身份去帮他好了。
到时候不仅是沈林有了稳定的收入,她说不定也还能进一笔账,简直是两全其美了。
“三柱,那你去跑一趟,就别把牌子拿去了,去把沈先生请到这里来,就说我找他有事情商量。”
说完,夏小麦就从腰间拿出二十个铜板
给三柱。
“等会儿你们就坐牛车回来,沈先生身子不太好,走那么长的路怕是要累着,你等会儿就把牛车钱给了。”
三柱赶紧摆了摆手。
“大嫂,我这儿有钱,之前二哥捕鱼卖了的银子,也给了一些给我当零用。”
三柱心里想的就是,沈林是他的先生,去请沈先生过来自然要他出钱,不该要大嫂的银子的。
见状,夏小麦也没有推脱,三柱虽然身子比较弱小,但是毕竟也是个读过书的文化人,那性子可不比二柱弱,也挺好强得到。
他要自己出钱,也是他对先生的敬意,夏小麦便由他去了。
“娘,您这是怎么了?”
沈林焦急的站在床边,看着母亲的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
前阵子不是好些了吗?怎么又严重了?
沈林看着母亲这病情加重了,心里也没谱了。
上次从夏小麦那里拿来的药已经用完了,但是现在他也不好去镇上再找夏小麦了。
这段时间夏小麦的酒楼在镇上的势头正好,他们一家子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他也没有再去给狗子他们当先生,他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找夏小麦?
可是看着自己母亲这身子是一天比一天的差了,他的心里又觉得难受得紧了。
“林子啊,娘没事,咳……”
“娘您先休息一下,我去给您烧点热水。”
沈林给母亲盖好被子之后,就出了屋子,看着外头一片树林,再看看自家那茅草盖的屋子,前阵子雨下得大,好几处的草棚都被打烂了,花了好多天的时间才修好。
可现在快到谷雨时节了,再过段时间雨水更多,他这屋子怕是又潮又湿了。
娘本来就是风湿严重,再这样下去,娘怕是撑不住了。
想到这些,沈林就紧拧了眉头,一脸的难过,双手紧紧的握拳。
都是他没用,这么多年了,手上也没有银子,也不能去考试,就算现在是个秀才又如何?连开个私塾的能力都没有,家中的母亲也照顾不好。
不孝!都是他不孝啊!
想着,沈林就一拳打在了那树桩子上,咬牙切齿的,都恨不得一拳把自己打死算了。
“沈先生,沈先生!”
沈林正发愁着呢,三柱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三柱。”
沈林赶紧走了上去。
就见到三柱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看见沈林,首先就拱手行了礼。
沈林见到三柱,心里还挺开心的,似乎将刚才心中的那些阴霾都推开了不少。
“三柱,你怎么过来了?”
三柱笑了笑。
“我大嫂让我请您去一趟镇上,说是有事情找您商量。”
三柱担心沈林多想,就说了这些,别的事情就没说。
沈林便以为是夏小麦遇到什么难处了,想了想,便答应跟三柱一块儿去了。
回去把自己的母亲安置好了,便跟着三柱去了镇上。
这个时候,正好到了中午了,酒楼里的客人也多,夏小麦在厨房可忙得不亦乐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