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
李茅他们什么时候走的,我不知道。等我醒来的时候,小苟早已起来,整理完毕了。
“庄哥,早餐在桌上,你将就吃一点吧。”
我看见,桌上摆着山东特产:煎饼卷大葱,还有酱,一碗小米粥,盖在碗里,保持着热度。
“哎呀,不好意思,小苟,这贴心。你早就起来了?”
“他们走的时候,敲了门,我就醒了。宾馆的早餐太零碎,我在下面一个老字号,端了这些上来,好吃不好吃,反正也算我们这里的特产了。”
正是我所需要的。洗漱完毕后,开始吃饭。这煎饼比较绵,需要很强的咬劲。我想起山东人,大部分都长着典型的国字脸,与男方人不同。大概是因为他们咬合肌比较发达,显得脸部两边比较宽吧。都是这煎饼闹的,确实需要费劲咀嚼。
但配上脆生生的大葱,绵与脆的对比中,很让人感受到口感的冲击。这酱的味道非常复杂,似乎包含了好几种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这个食物之所以在山东流行,除了他们本地作物产出之外,也有它味道上的独特风格,是吃不厌的。
当我吃完早餐,小苟已经泡好了茶。
“这茶是李茅早上给我的,说庄哥喜欢这种绿茶,不知道我泡得对不对?”
他当然是知道规矩的,走南闯北的人,他的操作完全正规,温度合适。他这样说,只是谦虚的一种表现。
我发现,到处做工程,特别是当项目经理的人,在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上,比一般人要厉害得多。他们可以在各种层次各种场合里,与各色人等搞好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协调能力,属于职业需要的技能。
第一口茶喝完,我的内心变得清醒而安定。吾心安处是故乡。我在家里,喝茶已经成了生活习惯。在山东这地方,如果喝到熟悉的味道,也相当于有了在家的安稳心态。
“今天早上,李茅跟我说,他与苏总,估计还得有两三天。听教育局的口气,好像我们县有好几所学校,都想请他们去呢。”
我笑到:“这个小苏,太能忽悠了,怎么样,下不来台了吧?”
在笑声中,小苟问到:“庄哥,要不然,我开车,带你出去逛逛?”
“暂时不去吧,我们继续昨天的话题,怎么样?”
“那太好了,庄哥,其实我们县,也没啥好逛的。全国的县城都差不多,农村你也看了。要说,这几年搞工程,我真还遇到许多怪事,只是没有机会碰到懂行的人,正好你在,我还巴不得多向你请教呢。”
“请教谈不上,但探讨一下,确实有意义,我也很想听听。毕竟,要谈民间见闻,你比我丰富多了。”
“前天你也到李茅家去过,李老师说,他设计这个院子,是参照过去一个地主家的老宅子设计的,你还有印象吗?”
“有印象,一般过去地主家修房子,都是要找职业风水师勘测过的。房屋布置和格局有讲究,如果不是一个专门学过风水的人,自己设计房子,要做到这讲究,那是很少见的。”
小苟不解地问到:“是吗,庄哥,不就是一正两偏的房子,在农村,这种布局很常见啊?”
这个专业搞工程的,建筑学是他的强项,居然如此理解风水,我只好仔细跟他解释了。
风水不仅仅是指房屋修建的样式,它实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选址地的风貌形势,周边环境的改造,数字的讲究,以及花草树木的布置。前案后山的形势,什么叫来脉绵长,什么叫曲折有情,什么叫聚财地、权势地,什树辟邪什么树兴旺,一一跟他作了简介。
他这才感叹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庄哥,碰上你,我算是赚了。我们单位的老设计师,虽然懂一点风水常识,哪里有你专业?况且,你讲得精当,我听得明白,这太难得了。我也问过那老设计师,他倒不是保守,但我估计他自己也不太明白,总是对我语焉不详,今天,我才明白,什么叫专家!”
我谦虚到:“我也算不上专家,只是知道一些常识。今天跟你讲的,也只是一些基本原则,谈不上高深。当然,里面学问太大,如果有兴趣,我们慢慢探讨。”
“庄哥,其实李老师家模仿的那个地主家的院子,我是知道的,并且见过的。前几年还有一个故事,你看看,是什么道理?”
“什么故事?”
“那个院子距李老师家并不远,十来里路吧。民国时期,是我们当地最大地主家的房子。主人姓汤,那是他家老宅,我们叫汤家院子。这个汤家院子历史上出过不少人物,有中过举的,也有当过县长的,据老一辈人说,他家最粗的木柱子,得超过一个合抱的,他家的院子里,石板都是厚度超过两尺的大青石铺成的,气派不气派?”
这不仅气派,而且是非常有钱有势的人,才盖得起来。看一个建筑的档次,最好形容的,是它柱子的粗细,石板的厚度。看样子,小苟的形容,说明他对建筑常识,还是非常专业的。
“这个院子存在的时间,大概也有百年时间了,就在前几年,突然发生大火,完全烧毁了,真是可惜。”
我问到:“这种房子,一般厨房用火的地方,都考虑过防火问题,怎么说烧就烧了呢?”
“就是啊,它起火的原因,也很奇怪,在我们乡,就这一例,它是被雷击后起火的。这事在我们当地,从来没有发生过,你说巧不巧?”
这就更不好解释了。雷击起火不是没有,但当地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况且这房子存在上百年,也没有遇到雷击,也太偶然了吧。
“当地村民说,估计与那次整修有关,至于究竟是不是,还想请庄哥帮忙分析一下。”
在他的叙述下,我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解放后,打土豪分田地,这汤家当然属于土豪了,更莫说,他家有人还在国民党队伍里当官,房产当然也是平分的对象。原来本村没房的农民,一家占一间,汤家后人,还有两家在,只被挤在最西边的两间厢房里了。
汤家掌家的,被当作地主恶霸,整天挨批头,五十年代就死了。这两家,是他的夫人和后代,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这是中国的大历史,总是受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学控制。
当然一个家族的运,仅有风水也是不行的。因为势,即天下大势,总在流转,风水也在流转。旺盛太过,如同亢龙有悔,灾祸就埋藏在其中了。
汤家的正房被贫穷的农民占据,也没见风水给他们帮什么忙。农民还是农民,贫苦依旧贫苦,只是扬眉吐气,昔日的长工住了正房,昔日的东家住的偏房,感觉有了尊严。这样过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地主摘帽,大家又平等起来。
“你说怪不怪?放开之后,最先发家的,还是地主家的后代。这两间偏房里的后代,有一个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有一个做生意也发财了,好象这地方的风水,只给他们汤家有好运,对其它家不起作用。”
我解释到:“如果不是风水的原因,或许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比如基因,过去当大地主,都是聪明极了的人,他流传下的后代,继承了良好的基因。读书成绩的好的,不怎么费力就好,有的成绩差的,怎么努力还是差,是不是有智商问题呢?智商有时是天生的,这是不是与基因有关呢?”
我这一比方,小苟也承认,有这种现象。
我继续说到:“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养。大户人家的家产不在了,但教养与思维习惯还在,他们毕竟经过大世面,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正确,能够迅速把握时机,作出方向正确的选择。”
小苟承认:“是的,汤家的孩子,礼貌倒是很讲究的。”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事实。同住的一个地方,过去的贫农住的是正屋,如果风水转回来了,最先发家的,应该是他们,怎么发不了呢?所以,我猜测,更多的是其它的原因。
汤家后人发家了,而过去的贫农依旧是农民。更重要的事件,是汤家在台湾的后人回来了,汤家就成了台胞。当年跑到台湾去的那个军官,据说八十年代还回来探过亲,九十年代在台湾死了,还把骨灰带回来安葬,算是落叶归根。
我想起《道德经》上一句话: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所有动物,在临死前,总有一个冲动,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老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大概也是观察到这种现象吧。而且,他的推论重点在第二句,所谓“复命”,是一种新生。但究竟的具体所指,我们就无法理解了。
汤家的后人们,当年考大学的,现在在市里面是个领导,是个民主党派的人,在政协。做生意的发财后,台湾的亲戚也经常回来。于是,他们家就开始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正房。
“你知道,住正房的农民们,总有需要钱的时候,比如孩子结婚,老人生病。住在这个老房子,也没享受到什么好处。再加上,现在农村空心化,大家打工挣了钱,都想往镇上或者城里搬。只要价钱合适,也愿意出手。当然,还有更关键的原因。”
我追问原因时,小苟说到:“房子不够住了。原来解放时,每户农民分一间,也算是一进,往里走共三间房。但随着子女的增多、长大、成家,这三间屋肯定是不够了,内心中也有另找地方重修大房子的愿望。”
“而汤家的价钱,就足够他们在另一块地方修大房子,当然了,很容易就成交了。不几年,他们汤家就基本上把原来的老宅,都一一收购了回来。”
我问到:“有人看到这种情况,不坐地起价吗?”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太了解农民的心态。如果看出来汤家收购的迫切性,他就故意抬高价格,这种事,别说在农村,就是在现代的商业社会,也常常发生。
“差不多得了,乡里乡亲的,也没谁那明显。况且,现在汤家有钱有势,你不好硬碰的。何况,毕竟邻居这么多年,汤家发财后,平时也给了他们许多方便和好处,不好红脸的。我们这里的人,忠厚不忠厚我不敢说,但脸面,还是要的。”
这就孔孟之乡的传承,能够为了尊严舍弃某些发横财的贪心,这就了不起了。在金钱面前,有几个能够淡定的?尤其在这个时代。
“那么,汤家院子,又重新成了汤家的院子。这才过去了五十年,一切仿佛又回来了。当然,这房子虽然买回来了,但要恢复过去的样子,就需要整修了。”
“当年农民们住过的正房,没人注意保护,门窗的雕花已经有许多破损了,家具也需要重新做了,房顶的许多瓦也需要换了,总之整个的排场虽然不大,但细节却很多,几乎有一两年,总有工人在那里搞。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我问到:“哪里才是重点呢?”
“就是东厢房。原因嘛,倒很简单。东厢房后面,原来是牲口棚,后来,那家农民买了个拖拉机。这可是农村的宝贝,拖拉机不仅可以拉东西当交通工具,还可以犁地,当重要家具。平时,将前面的柴油机卸下来,连上磨面机,那就磨坊,连上面条机,就是面条坊,作用大了。”
“那照这样说,那个地方,整个就变成了机房?”我问到。
“是的,农村人在附近磨面这些,都到那里去,近嘛,收费也不高。在我的印象中,好象那个磨房开了好多年,直到房子转让给汤家。”
“它所带来的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不仅整个东厢房,所有瓦沟、墙壁、木板、家具和屋顶,全是面粉之类的扬尘,受潮结痂后,根本无法清理。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地面震动,已经让原来的结构,变得不太牢靠,房子也不太安全了。怎么办?汤家人买回来后,就商议重修。”
重修,从实用功能来说,并无必要。因为汤家估计也没多少人再住在这么大的院子里了。仅剩下的后人,完全住得下,不需要东厢房这点面积。
但是,对于后代对先人的纪念来说,又显得很有必要。毕竟,通过对先人故居的完全修复,能够给自己一个重兴家业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体现家族的发达和传承。当然,汤家已经有钱了,修一个偏厢,完全不存在压力。
“重修东厢房,就得重新从地基开始。当然重修的时候,我并不在场,这也是听我舅舅说的,他们是一个村,当时我舅舅也在那里当工人帮忙。”
“挖地基时,刚开始一切正常,但挖下去只有一米深的时候,就挖不太动了,因为全是粘土,镐头下去,就被陷在里面,拨都很难拨出来。当时的人觉得很奇怪,这是个老地基,老房子当年,怎么可能建在粘土上呢?”
是的,极不稳定的粘土层,根本不适合当地基,必须全部清除。当年修房子时,肯定没有这些粘土层,即使有,也肯定被清除干净了。这么多年,在这密实的地基下,这些粘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小苟接着讲到:“挖老基,必须见到当年的老基石,这是常识。怎么办,当时汤家后人只好到城里找来一台挖掘机,用它来挖,就没问题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劳动经验,凡是碰到粘土、塘泥的劳动,是最累人的,还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多情况,是人力无法解决的,只有运用机械。
“挖掘机只挖了半个小时,粘土层就被清理完毕了,已经看得见老基础那巨大的青石了。估计当时操作人员的兴奋还是失误,挖掘机在刮老石基表面最后一层粘土时,绊动了老石基,老石基一动,有眼尖的人,马上叫了起来。”
“他看见石基与黄土的缝隙之间,有火红色的东西在动,这一说,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汤家的人,为了把稳起见,决定把老石基挖起来,万一下面有洞或者东西,填平了后,再把石基打下去,反正,这操作有机器在,不难。”
如果怀疑石基下有洞或者东西,不把它搞扎实,就意味着基础不牢,那就是建筑的大厦忌了。
“当挖机刨开石基周边的老黄土,再把石基拖出来时,人们都惊呆了。石基下面有一个大洞,里面有一窝红色的蛇,有见识的人认识,那叫赤练蛇,这在北方,是很少见的。在我们县里面,还从没见过。这蛇的颜色和出现的地方,让大家不寒而栗。没有敢说话,也没人敢作出处置决定。大家看着它们爬出来,在一条蛇的带领下,向后山树林溜走了。”
我听到这里,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那是蛇冬眠的地方吗?第二个问题,后来,有没有人在后山树木,再次看到这种蛇?”
小苟摇摇头:“肯定不是冬眠,因为施工时是夏天。况且,当时在场的人,也没在那洞四周看到什么出口和入口,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没线索。难道,它们在百年前,就一直在这里?它们当时是跑向了后山,但从那以后,从来没人在后山看到这种蛇了。不仅是在后山,按我舅舅的说法,村里的人,所以有人,都只是那天看见过那一次。”
我也觉得奇怪,按理说,蛇的群居,本来就是不寻常的。按他的说法,还有一条带头,仿佛蛇王,这在蛇的世界里,更不同寻常了。
“当然,奇怪是奇怪,工程还是要进行。汤家通过两个月的时间,东厢房的主体工程也就完工了。后来,就是什么门窗木雕的细活,我舅舅也就干不了,回家了。”
“第二年夏天,大约距离挖地基的时间有一年。”小苏想了想,说到:“一年零一个月,当年是农历闰年,多一个月,也就是说,距离蛇跑路刚好一年时间。那天晚上,天上干打雷不下雨,结果没多久,舅舅就在家听到有人喊着火了。”
“村里的规矩,听到有人家着火,所有男子都要出去灭火。我舅舅拿着个桶就冲出去了,看见,汤家院子烧了起来。最开始还只是东厢房烧着的,大家跑去泼水救援时,由于火势太大,那房子也是木结构的,根本拦不住。风一吹,整个院子都开始烧起来了。村民们抓紧时间,帮汤家搬出一些值钱的东西后,整个院子就在火海之中,没办法了。”
我知道,这种乡下火灾,是没办法的。一般乡镇上,也没有专业的消防车,即使县城来了消防车,也得一个小时过后了,那根本没有朴灭的价值了。
“庄哥,你说怪不怪?当院子最后一根大柱烧倒后,打了那么久的雷,才开始下起大雨来。这有什么用?已经成废墟了。后来我有几个想不明白,想请教你一下。”
“你说。”
“第一,即使是雷电起火,为什么偏偏是他家,为什么整体烧毁了,又下雨了?第二,有人说,那赤练蛇是火神镇宅的,当它们跑掉了,就有火灾,这事是真有道理吗?”
我也不太明白,但也跟着分析到:“如果我说这是偶然的,那么这个答案,没有什么价值。但如果真的与赤练蛇有关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分析。”
我们详细分析一番。假如赤练蛇是火神,因为它的红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民间也有这种传说。那么,这一窝神就一直住在东厢房地基之下,至于当年为什么没发现,那原因就无法考证了。它们只有是神,才能解释它们在没有进出口的地方,呆上百年不死。
它们在水分很大的粘土之下,这粘土的来源很奇怪,估计也与红蛇有关,因为火需要水来中和,那么这粘土的水分,肯定是火神用神力搬来的。
当然它们既然是神,它们消失得无影,就可以解释了。火神不在,或者火神发脾气,宅子受火灾,一切解释就行得通了。
但,我们这两个年轻人讨论半天,内心都明白。这只是个假设!
李茅他们什么时候走的,我不知道。等我醒来的时候,小苟早已起来,整理完毕了。
“庄哥,早餐在桌上,你将就吃一点吧。”
我看见,桌上摆着山东特产:煎饼卷大葱,还有酱,一碗小米粥,盖在碗里,保持着热度。
“哎呀,不好意思,小苟,这贴心。你早就起来了?”
“他们走的时候,敲了门,我就醒了。宾馆的早餐太零碎,我在下面一个老字号,端了这些上来,好吃不好吃,反正也算我们这里的特产了。”
正是我所需要的。洗漱完毕后,开始吃饭。这煎饼比较绵,需要很强的咬劲。我想起山东人,大部分都长着典型的国字脸,与男方人不同。大概是因为他们咬合肌比较发达,显得脸部两边比较宽吧。都是这煎饼闹的,确实需要费劲咀嚼。
但配上脆生生的大葱,绵与脆的对比中,很让人感受到口感的冲击。这酱的味道非常复杂,似乎包含了好几种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这个食物之所以在山东流行,除了他们本地作物产出之外,也有它味道上的独特风格,是吃不厌的。
当我吃完早餐,小苟已经泡好了茶。
“这茶是李茅早上给我的,说庄哥喜欢这种绿茶,不知道我泡得对不对?”
他当然是知道规矩的,走南闯北的人,他的操作完全正规,温度合适。他这样说,只是谦虚的一种表现。
我发现,到处做工程,特别是当项目经理的人,在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上,比一般人要厉害得多。他们可以在各种层次各种场合里,与各色人等搞好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协调能力,属于职业需要的技能。
第一口茶喝完,我的内心变得清醒而安定。吾心安处是故乡。我在家里,喝茶已经成了生活习惯。在山东这地方,如果喝到熟悉的味道,也相当于有了在家的安稳心态。
“今天早上,李茅跟我说,他与苏总,估计还得有两三天。听教育局的口气,好像我们县有好几所学校,都想请他们去呢。”
我笑到:“这个小苏,太能忽悠了,怎么样,下不来台了吧?”
在笑声中,小苟问到:“庄哥,要不然,我开车,带你出去逛逛?”
“暂时不去吧,我们继续昨天的话题,怎么样?”
“那太好了,庄哥,其实我们县,也没啥好逛的。全国的县城都差不多,农村你也看了。要说,这几年搞工程,我真还遇到许多怪事,只是没有机会碰到懂行的人,正好你在,我还巴不得多向你请教呢。”
“请教谈不上,但探讨一下,确实有意义,我也很想听听。毕竟,要谈民间见闻,你比我丰富多了。”
“前天你也到李茅家去过,李老师说,他设计这个院子,是参照过去一个地主家的老宅子设计的,你还有印象吗?”
“有印象,一般过去地主家修房子,都是要找职业风水师勘测过的。房屋布置和格局有讲究,如果不是一个专门学过风水的人,自己设计房子,要做到这讲究,那是很少见的。”
小苟不解地问到:“是吗,庄哥,不就是一正两偏的房子,在农村,这种布局很常见啊?”
这个专业搞工程的,建筑学是他的强项,居然如此理解风水,我只好仔细跟他解释了。
风水不仅仅是指房屋修建的样式,它实际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选址地的风貌形势,周边环境的改造,数字的讲究,以及花草树木的布置。前案后山的形势,什么叫来脉绵长,什么叫曲折有情,什么叫聚财地、权势地,什树辟邪什么树兴旺,一一跟他作了简介。
他这才感叹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庄哥,碰上你,我算是赚了。我们单位的老设计师,虽然懂一点风水常识,哪里有你专业?况且,你讲得精当,我听得明白,这太难得了。我也问过那老设计师,他倒不是保守,但我估计他自己也不太明白,总是对我语焉不详,今天,我才明白,什么叫专家!”
我谦虚到:“我也算不上专家,只是知道一些常识。今天跟你讲的,也只是一些基本原则,谈不上高深。当然,里面学问太大,如果有兴趣,我们慢慢探讨。”
“庄哥,其实李老师家模仿的那个地主家的院子,我是知道的,并且见过的。前几年还有一个故事,你看看,是什么道理?”
“什么故事?”
“那个院子距李老师家并不远,十来里路吧。民国时期,是我们当地最大地主家的房子。主人姓汤,那是他家老宅,我们叫汤家院子。这个汤家院子历史上出过不少人物,有中过举的,也有当过县长的,据老一辈人说,他家最粗的木柱子,得超过一个合抱的,他家的院子里,石板都是厚度超过两尺的大青石铺成的,气派不气派?”
这不仅气派,而且是非常有钱有势的人,才盖得起来。看一个建筑的档次,最好形容的,是它柱子的粗细,石板的厚度。看样子,小苟的形容,说明他对建筑常识,还是非常专业的。
“这个院子存在的时间,大概也有百年时间了,就在前几年,突然发生大火,完全烧毁了,真是可惜。”
我问到:“这种房子,一般厨房用火的地方,都考虑过防火问题,怎么说烧就烧了呢?”
“就是啊,它起火的原因,也很奇怪,在我们乡,就这一例,它是被雷击后起火的。这事在我们当地,从来没有发生过,你说巧不巧?”
这就更不好解释了。雷击起火不是没有,但当地从来没发生过这种事,况且这房子存在上百年,也没有遇到雷击,也太偶然了吧。
“当地村民说,估计与那次整修有关,至于究竟是不是,还想请庄哥帮忙分析一下。”
在他的叙述下,我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解放后,打土豪分田地,这汤家当然属于土豪了,更莫说,他家有人还在国民党队伍里当官,房产当然也是平分的对象。原来本村没房的农民,一家占一间,汤家后人,还有两家在,只被挤在最西边的两间厢房里了。
汤家掌家的,被当作地主恶霸,整天挨批头,五十年代就死了。这两家,是他的夫人和后代,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这是中国的大历史,总是受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学控制。
当然一个家族的运,仅有风水也是不行的。因为势,即天下大势,总在流转,风水也在流转。旺盛太过,如同亢龙有悔,灾祸就埋藏在其中了。
汤家的正房被贫穷的农民占据,也没见风水给他们帮什么忙。农民还是农民,贫苦依旧贫苦,只是扬眉吐气,昔日的长工住了正房,昔日的东家住的偏房,感觉有了尊严。这样过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地主摘帽,大家又平等起来。
“你说怪不怪?放开之后,最先发家的,还是地主家的后代。这两间偏房里的后代,有一个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有一个做生意也发财了,好象这地方的风水,只给他们汤家有好运,对其它家不起作用。”
我解释到:“如果不是风水的原因,或许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比如基因,过去当大地主,都是聪明极了的人,他流传下的后代,继承了良好的基因。读书成绩的好的,不怎么费力就好,有的成绩差的,怎么努力还是差,是不是有智商问题呢?智商有时是天生的,这是不是与基因有关呢?”
我这一比方,小苟也承认,有这种现象。
我继续说到:“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养。大户人家的家产不在了,但教养与思维习惯还在,他们毕竟经过大世面,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正确,能够迅速把握时机,作出方向正确的选择。”
小苟承认:“是的,汤家的孩子,礼貌倒是很讲究的。”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事实。同住的一个地方,过去的贫农住的是正屋,如果风水转回来了,最先发家的,应该是他们,怎么发不了呢?所以,我猜测,更多的是其它的原因。
汤家后人发家了,而过去的贫农依旧是农民。更重要的事件,是汤家在台湾的后人回来了,汤家就成了台胞。当年跑到台湾去的那个军官,据说八十年代还回来探过亲,九十年代在台湾死了,还把骨灰带回来安葬,算是落叶归根。
我想起《道德经》上一句话: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所有动物,在临死前,总有一个冲动,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老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大概也是观察到这种现象吧。而且,他的推论重点在第二句,所谓“复命”,是一种新生。但究竟的具体所指,我们就无法理解了。
汤家的后人们,当年考大学的,现在在市里面是个领导,是个民主党派的人,在政协。做生意的发财后,台湾的亲戚也经常回来。于是,他们家就开始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正房。
“你知道,住正房的农民们,总有需要钱的时候,比如孩子结婚,老人生病。住在这个老房子,也没享受到什么好处。再加上,现在农村空心化,大家打工挣了钱,都想往镇上或者城里搬。只要价钱合适,也愿意出手。当然,还有更关键的原因。”
我追问原因时,小苟说到:“房子不够住了。原来解放时,每户农民分一间,也算是一进,往里走共三间房。但随着子女的增多、长大、成家,这三间屋肯定是不够了,内心中也有另找地方重修大房子的愿望。”
“而汤家的价钱,就足够他们在另一块地方修大房子,当然了,很容易就成交了。不几年,他们汤家就基本上把原来的老宅,都一一收购了回来。”
我问到:“有人看到这种情况,不坐地起价吗?”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太了解农民的心态。如果看出来汤家收购的迫切性,他就故意抬高价格,这种事,别说在农村,就是在现代的商业社会,也常常发生。
“差不多得了,乡里乡亲的,也没谁那明显。况且,现在汤家有钱有势,你不好硬碰的。何况,毕竟邻居这么多年,汤家发财后,平时也给了他们许多方便和好处,不好红脸的。我们这里的人,忠厚不忠厚我不敢说,但脸面,还是要的。”
这就孔孟之乡的传承,能够为了尊严舍弃某些发横财的贪心,这就了不起了。在金钱面前,有几个能够淡定的?尤其在这个时代。
“那么,汤家院子,又重新成了汤家的院子。这才过去了五十年,一切仿佛又回来了。当然,这房子虽然买回来了,但要恢复过去的样子,就需要整修了。”
“当年农民们住过的正房,没人注意保护,门窗的雕花已经有许多破损了,家具也需要重新做了,房顶的许多瓦也需要换了,总之整个的排场虽然不大,但细节却很多,几乎有一两年,总有工人在那里搞。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我问到:“哪里才是重点呢?”
“就是东厢房。原因嘛,倒很简单。东厢房后面,原来是牲口棚,后来,那家农民买了个拖拉机。这可是农村的宝贝,拖拉机不仅可以拉东西当交通工具,还可以犁地,当重要家具。平时,将前面的柴油机卸下来,连上磨面机,那就磨坊,连上面条机,就是面条坊,作用大了。”
“那照这样说,那个地方,整个就变成了机房?”我问到。
“是的,农村人在附近磨面这些,都到那里去,近嘛,收费也不高。在我的印象中,好象那个磨房开了好多年,直到房子转让给汤家。”
“它所带来的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不仅整个东厢房,所有瓦沟、墙壁、木板、家具和屋顶,全是面粉之类的扬尘,受潮结痂后,根本无法清理。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地面震动,已经让原来的结构,变得不太牢靠,房子也不太安全了。怎么办?汤家人买回来后,就商议重修。”
重修,从实用功能来说,并无必要。因为汤家估计也没多少人再住在这么大的院子里了。仅剩下的后人,完全住得下,不需要东厢房这点面积。
但是,对于后代对先人的纪念来说,又显得很有必要。毕竟,通过对先人故居的完全修复,能够给自己一个重兴家业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体现家族的发达和传承。当然,汤家已经有钱了,修一个偏厢,完全不存在压力。
“重修东厢房,就得重新从地基开始。当然重修的时候,我并不在场,这也是听我舅舅说的,他们是一个村,当时我舅舅也在那里当工人帮忙。”
“挖地基时,刚开始一切正常,但挖下去只有一米深的时候,就挖不太动了,因为全是粘土,镐头下去,就被陷在里面,拨都很难拨出来。当时的人觉得很奇怪,这是个老地基,老房子当年,怎么可能建在粘土上呢?”
是的,极不稳定的粘土层,根本不适合当地基,必须全部清除。当年修房子时,肯定没有这些粘土层,即使有,也肯定被清除干净了。这么多年,在这密实的地基下,这些粘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小苟接着讲到:“挖老基,必须见到当年的老基石,这是常识。怎么办,当时汤家后人只好到城里找来一台挖掘机,用它来挖,就没问题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劳动经验,凡是碰到粘土、塘泥的劳动,是最累人的,还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很多情况,是人力无法解决的,只有运用机械。
“挖掘机只挖了半个小时,粘土层就被清理完毕了,已经看得见老基础那巨大的青石了。估计当时操作人员的兴奋还是失误,挖掘机在刮老石基表面最后一层粘土时,绊动了老石基,老石基一动,有眼尖的人,马上叫了起来。”
“他看见石基与黄土的缝隙之间,有火红色的东西在动,这一说,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汤家的人,为了把稳起见,决定把老石基挖起来,万一下面有洞或者东西,填平了后,再把石基打下去,反正,这操作有机器在,不难。”
如果怀疑石基下有洞或者东西,不把它搞扎实,就意味着基础不牢,那就是建筑的大厦忌了。
“当挖机刨开石基周边的老黄土,再把石基拖出来时,人们都惊呆了。石基下面有一个大洞,里面有一窝红色的蛇,有见识的人认识,那叫赤练蛇,这在北方,是很少见的。在我们县里面,还从没见过。这蛇的颜色和出现的地方,让大家不寒而栗。没有敢说话,也没人敢作出处置决定。大家看着它们爬出来,在一条蛇的带领下,向后山树林溜走了。”
我听到这里,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那是蛇冬眠的地方吗?第二个问题,后来,有没有人在后山树木,再次看到这种蛇?”
小苟摇摇头:“肯定不是冬眠,因为施工时是夏天。况且,当时在场的人,也没在那洞四周看到什么出口和入口,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没线索。难道,它们在百年前,就一直在这里?它们当时是跑向了后山,但从那以后,从来没人在后山看到这种蛇了。不仅是在后山,按我舅舅的说法,村里的人,所以有人,都只是那天看见过那一次。”
我也觉得奇怪,按理说,蛇的群居,本来就是不寻常的。按他的说法,还有一条带头,仿佛蛇王,这在蛇的世界里,更不同寻常了。
“当然,奇怪是奇怪,工程还是要进行。汤家通过两个月的时间,东厢房的主体工程也就完工了。后来,就是什么门窗木雕的细活,我舅舅也就干不了,回家了。”
“第二年夏天,大约距离挖地基的时间有一年。”小苏想了想,说到:“一年零一个月,当年是农历闰年,多一个月,也就是说,距离蛇跑路刚好一年时间。那天晚上,天上干打雷不下雨,结果没多久,舅舅就在家听到有人喊着火了。”
“村里的规矩,听到有人家着火,所有男子都要出去灭火。我舅舅拿着个桶就冲出去了,看见,汤家院子烧了起来。最开始还只是东厢房烧着的,大家跑去泼水救援时,由于火势太大,那房子也是木结构的,根本拦不住。风一吹,整个院子都开始烧起来了。村民们抓紧时间,帮汤家搬出一些值钱的东西后,整个院子就在火海之中,没办法了。”
我知道,这种乡下火灾,是没办法的。一般乡镇上,也没有专业的消防车,即使县城来了消防车,也得一个小时过后了,那根本没有朴灭的价值了。
“庄哥,你说怪不怪?当院子最后一根大柱烧倒后,打了那么久的雷,才开始下起大雨来。这有什么用?已经成废墟了。后来我有几个想不明白,想请教你一下。”
“你说。”
“第一,即使是雷电起火,为什么偏偏是他家,为什么整体烧毁了,又下雨了?第二,有人说,那赤练蛇是火神镇宅的,当它们跑掉了,就有火灾,这事是真有道理吗?”
我也不太明白,但也跟着分析到:“如果我说这是偶然的,那么这个答案,没有什么价值。但如果真的与赤练蛇有关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分析。”
我们详细分析一番。假如赤练蛇是火神,因为它的红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火,民间也有这种传说。那么,这一窝神就一直住在东厢房地基之下,至于当年为什么没发现,那原因就无法考证了。它们只有是神,才能解释它们在没有进出口的地方,呆上百年不死。
它们在水分很大的粘土之下,这粘土的来源很奇怪,估计也与红蛇有关,因为火需要水来中和,那么这粘土的水分,肯定是火神用神力搬来的。
当然它们既然是神,它们消失得无影,就可以解释了。火神不在,或者火神发脾气,宅子受火灾,一切解释就行得通了。
但,我们这两个年轻人讨论半天,内心都明白。这只是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