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几杯后,包厢之中气氛甚好,袁绍也露出了他的心思所在。
“世绩,你初来洛阳,不知可否适应这洛阳城中的生活。”袁绍把玩这手中的酒杯,似是随意的关心道。
卫汉愣了一下,然然后笑着回道:“袁兄,你这一说,还真有点不适应。习惯于在刀尖之上过生活,这突然到了洛阳这温柔乡里,总归有点不不自在。”
卫汉这话可不是敷衍袁绍的,这是他的心里话。
袁绍微微点头,“世绩,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的虚礼,唤我一声本初即可。”
盯着袁绍真挚的目光,卫汉有点动容了。
“本初兄!”卫汉朝着袁绍一拱手道。
袁绍笑了,曹操笑了,就连许攸也笑了。
卫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将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浓烈的味道涌入深喉,卫汉那火热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袁绍也小撮了一口,然后与一旁的许攸聊起了前日刘陶的事件。
“子远,据说前日谏议大夫又去向陛下谏言黄巾张角之事呢?”
许攸瞥了一眼卫汉后说道:“不错,正是如此!”
“哦,不知结果如何,陛下可有采纳?”
这是曹操插言道:“没有!不仅如此,刘陶还被南军给撵出了皇宫。”
南军是守卫洛阳的两支禁卫军之一,由卫尉统率,守卫皇宫。
“哦,这是怎么一回事?”袁绍很是惊讶的说道,手中的酒杯也放在了桌上。
曹操暗自无语,拿起桌案之上酒杯一口猛得灌了下去。
袁绍见状,疑惑的目光转向了许攸。
许攸摇了摇头,似是很愤怒的说道:“陛下听信张让谗言,认为刘大夫的谏言乃是无中生有之事,还说刘大夫居心剖侧,妄图言语蛊惑陛下残害天下良民,陛下恼怒之下,命南军卫士将刘大夫轰出了皇宫。”
卫汉看着袁绍与许攸的表演,心中暗赞了一下,前日刘陶之事他也有耳闻,听说当日刘陶不顾卫士阻拦,硬是冲进了裸游馆之中,再一次的向刘宏上书论述张角之危。
后果正如许攸所讲一样,盛怒之下的刘宏在张角的煽风点火之下下令将刘陶赶出了皇宫,堂堂谏议大夫竟被驱逐出皇宫,这事可是在这洛阳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话题,不知有多少忠心汉室之人被刘宏伤透了心扉。
曹操就是典型的列子,当日卫汉自营中回府之后,曹操伶着两瓶酒过来,零零碎碎与卫汉说冷一宿的胡话,说刘陶是忠臣,大骂十常侍扰乱朝纲,可恨刘宏听信谗言……那晚,曹操喝的烂醉如泥。
“世绩,不知你怎么看这张角之事?”袁绍与许攸表演一番后,便问向了卫汉。
卫汉的心神被袁绍的话给拉回了,他思虑一番后,确信的说道:“汉与刘大夫同一看法,张角必反,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袁绍与许攸听到卫汉这充满肯定的话语都为之一愣,就连刘陶也不过是猜测张角有造反的可能性而已,不知道卫汉是从哪里来的自信来判断张角必反。
“哦,不知道卫中侯何以得此判断,攸愿闻其详?”都说文人相轻,许攸有点不信卫汉的眼光竟如此卓越,于是出声问道。
感受到许攸的不信任,卫汉整理了一下前世诸多对张角的评价,张口开始缓缓朝着袁绍他们讲起了张角谋反的迹象。
卫汉认为张角造反水平及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东汉末年社会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宦官当权,朝政黑暗,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贫富分化非常悬殊,下层人民生活艰难(其实每个黑暗的时代都大同小异)。很多人,尤其是穷苦人民对社会非常不满。
张角正是一个对社会极其不满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不但对道教的五行学说等知识很有研究,而且对中医学也有一定的造诣。他自称为大贤良师,在老家冀州钜鹿一带,建立了太平道组织,发展了一批早期会员。
张角的太平道,与一本叫做《太平经》的道教著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道教常见的内容,比如阴阳五行、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谶纬神学、灾异符瑞、善恶报应等等,《太平经》里自然应有尽有。但它之所以被张角选中奉为神书,是因为书中还有代表平民阶层利益,反对统治阶级欺压百姓,主张自食其力,宣扬周穷救急的思想。太平道的得名,以及教义、口号、章程等等,都是张角根据《太平经》创设的。
《太平经》里有一句话: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虽然有很多星星,却比不上一个太阳的光亮;天地间虽然有无数生命的活动,却比不上一位贤良的作为。张角的称号大贤良师,就是根据这句话得来的。
很明显,张角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救世主。
自封为皇帝、救世主的人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群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要让群众相信你是救世主,先给一个理由好不好?拜托!
真正让群众相信张角,让太平道盛行起来的,不是《太平经》里诱人的教义和张角的口号,而是几场极其可怕的大瘟疫。
瘟疫是古代人们对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统称,有点像非典和甲流。不同的是,古代医疗技术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既没有预防疫苗,也没有专治医院,所以瘟疫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一旦被传染上瘟疫,往往只能眼睁睁地躺着等死。所以发生瘟疫往往导致大面积人口的不正常死亡,许多地方成为人间地狱,惨绝人寰。
据《后汉书》记载,张角生活的年代,发生的大规模瘟疫非常频繁: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延熹四年(161年)正月,大疫。
灵帝建宁四年(171年)三月,大疫。
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
光和二年(179年)春,大疫。
五年(182年)二月,大疫。
尤其是后面的几次瘟疫,大疫前面已经没有了用作定语的京都或九江、庐江字眼—这意味着这五次瘟疫是全国性的大灾难。
这几场大瘟疫发生的时间,正是张角这位救世主广泛活动的时候。他凭借自己在中医学方面的造诣,带领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以及大批弟子,走向灾情严重的地区,以中医加符水、咒语的方式,为穷苦人民“治病”(穷人看病自古就是个大问题)。在“治病”的同时,他自然会顺便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反对剥削、主张平等的观念。
张角给穷人“治病”没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奇就奇在,经他“治疗”之后,病人好了很多(病者颇愈)。
不但免费(考虑到传教因素,其实也不算免费)替穷人治病,而且医好了很多人,到这时候,即使张角不想当这个“救世主”,穷苦老百姓都不会答应。
翻身做主,改变命运,就全指望你了,张角大仙!
张角成为大批穷人心目中的“救世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东汉政府的麻烦就大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张角可怕就可怕他还有这卓越的军事能力,张角并没有满足于一群散兵似得农民,他深知这群乌合之众定非东汉政权正规军之敌,于是他决定加强组织建设,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徒,分为三十六部,称作“方”,各部任命了领导干部,以加强管理便于行动。大方统领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
这就是张角牛的地方,他之所以被卫汉认为是牛人,就是他造反造出了风格,造出了水平,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在这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
当然卫汉自然不会将这些超前的问题分析给袁绍他们,他只是从中抽取了了一些,详细的给袁绍等人描述了一遍。
卫汉讲完之后,袁绍愣住了,曹操愣住了,就连准备要讽刺的许攸也愣住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卫汉一武人竟会讲出这一长篇大论来,而且言之凿凿。
许攸看着满脸自信的卫汉,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吐沫。
“你们这是怎么了?”卫汉看着袁绍三人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看,浑身不舒服,好奇的问道。
袁绍深深的看了一眼卫汉,他原本打算是想由刘陶此事来探测一下卫汉对十常侍的观感。这预测张角一事只不过是略提,没想到竟会从卫汉口中听到这一番话,让他大为吃惊,卫汉在他心中的分量又往上涨了涨。
“世绩,按你说来,这张角必反咯!”曹操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卫汉,生怕错过他的一丝表情。
卫汉点头。
得到卫汉的答案,曹操起身就欲离开。
“孟德,你这是?”袁绍惊讶的问道。
“我现在进宫,劝谏陛下拿下张角此贼,不然天下必定生灵涂。”曹操掷地有声的说道。
袁绍见到曹操满脸坚毅,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眼睁着看着曹操朝外走去。
“孟德,不要去了,坐下吧!”就在曹操一脚踏出包厢之时,卫汉突然开口了。
“世绩,你初来洛阳,不知可否适应这洛阳城中的生活。”袁绍把玩这手中的酒杯,似是随意的关心道。
卫汉愣了一下,然然后笑着回道:“袁兄,你这一说,还真有点不适应。习惯于在刀尖之上过生活,这突然到了洛阳这温柔乡里,总归有点不不自在。”
卫汉这话可不是敷衍袁绍的,这是他的心里话。
袁绍微微点头,“世绩,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的虚礼,唤我一声本初即可。”
盯着袁绍真挚的目光,卫汉有点动容了。
“本初兄!”卫汉朝着袁绍一拱手道。
袁绍笑了,曹操笑了,就连许攸也笑了。
卫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将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浓烈的味道涌入深喉,卫汉那火热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袁绍也小撮了一口,然后与一旁的许攸聊起了前日刘陶的事件。
“子远,据说前日谏议大夫又去向陛下谏言黄巾张角之事呢?”
许攸瞥了一眼卫汉后说道:“不错,正是如此!”
“哦,不知结果如何,陛下可有采纳?”
这是曹操插言道:“没有!不仅如此,刘陶还被南军给撵出了皇宫。”
南军是守卫洛阳的两支禁卫军之一,由卫尉统率,守卫皇宫。
“哦,这是怎么一回事?”袁绍很是惊讶的说道,手中的酒杯也放在了桌上。
曹操暗自无语,拿起桌案之上酒杯一口猛得灌了下去。
袁绍见状,疑惑的目光转向了许攸。
许攸摇了摇头,似是很愤怒的说道:“陛下听信张让谗言,认为刘大夫的谏言乃是无中生有之事,还说刘大夫居心剖侧,妄图言语蛊惑陛下残害天下良民,陛下恼怒之下,命南军卫士将刘大夫轰出了皇宫。”
卫汉看着袁绍与许攸的表演,心中暗赞了一下,前日刘陶之事他也有耳闻,听说当日刘陶不顾卫士阻拦,硬是冲进了裸游馆之中,再一次的向刘宏上书论述张角之危。
后果正如许攸所讲一样,盛怒之下的刘宏在张角的煽风点火之下下令将刘陶赶出了皇宫,堂堂谏议大夫竟被驱逐出皇宫,这事可是在这洛阳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话题,不知有多少忠心汉室之人被刘宏伤透了心扉。
曹操就是典型的列子,当日卫汉自营中回府之后,曹操伶着两瓶酒过来,零零碎碎与卫汉说冷一宿的胡话,说刘陶是忠臣,大骂十常侍扰乱朝纲,可恨刘宏听信谗言……那晚,曹操喝的烂醉如泥。
“世绩,不知你怎么看这张角之事?”袁绍与许攸表演一番后,便问向了卫汉。
卫汉的心神被袁绍的话给拉回了,他思虑一番后,确信的说道:“汉与刘大夫同一看法,张角必反,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袁绍与许攸听到卫汉这充满肯定的话语都为之一愣,就连刘陶也不过是猜测张角有造反的可能性而已,不知道卫汉是从哪里来的自信来判断张角必反。
“哦,不知道卫中侯何以得此判断,攸愿闻其详?”都说文人相轻,许攸有点不信卫汉的眼光竟如此卓越,于是出声问道。
感受到许攸的不信任,卫汉整理了一下前世诸多对张角的评价,张口开始缓缓朝着袁绍他们讲起了张角谋反的迹象。
卫汉认为张角造反水平及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东汉末年社会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宦官当权,朝政黑暗,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贫富分化非常悬殊,下层人民生活艰难(其实每个黑暗的时代都大同小异)。很多人,尤其是穷苦人民对社会非常不满。
张角正是一个对社会极其不满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不但对道教的五行学说等知识很有研究,而且对中医学也有一定的造诣。他自称为大贤良师,在老家冀州钜鹿一带,建立了太平道组织,发展了一批早期会员。
张角的太平道,与一本叫做《太平经》的道教著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道教常见的内容,比如阴阳五行、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谶纬神学、灾异符瑞、善恶报应等等,《太平经》里自然应有尽有。但它之所以被张角选中奉为神书,是因为书中还有代表平民阶层利益,反对统治阶级欺压百姓,主张自食其力,宣扬周穷救急的思想。太平道的得名,以及教义、口号、章程等等,都是张角根据《太平经》创设的。
《太平经》里有一句话: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虽然有很多星星,却比不上一个太阳的光亮;天地间虽然有无数生命的活动,却比不上一位贤良的作为。张角的称号大贤良师,就是根据这句话得来的。
很明显,张角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救世主。
自封为皇帝、救世主的人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群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要让群众相信你是救世主,先给一个理由好不好?拜托!
真正让群众相信张角,让太平道盛行起来的,不是《太平经》里诱人的教义和张角的口号,而是几场极其可怕的大瘟疫。
瘟疫是古代人们对一些烈性传染病的统称,有点像非典和甲流。不同的是,古代医疗技术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既没有预防疫苗,也没有专治医院,所以瘟疫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一旦被传染上瘟疫,往往只能眼睁睁地躺着等死。所以发生瘟疫往往导致大面积人口的不正常死亡,许多地方成为人间地狱,惨绝人寰。
据《后汉书》记载,张角生活的年代,发生的大规模瘟疫非常频繁: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延熹四年(161年)正月,大疫。
灵帝建宁四年(171年)三月,大疫。
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
光和二年(179年)春,大疫。
五年(182年)二月,大疫。
尤其是后面的几次瘟疫,大疫前面已经没有了用作定语的京都或九江、庐江字眼—这意味着这五次瘟疫是全国性的大灾难。
这几场大瘟疫发生的时间,正是张角这位救世主广泛活动的时候。他凭借自己在中医学方面的造诣,带领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以及大批弟子,走向灾情严重的地区,以中医加符水、咒语的方式,为穷苦人民“治病”(穷人看病自古就是个大问题)。在“治病”的同时,他自然会顺便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反对剥削、主张平等的观念。
张角给穷人“治病”没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问题奇就奇在,经他“治疗”之后,病人好了很多(病者颇愈)。
不但免费(考虑到传教因素,其实也不算免费)替穷人治病,而且医好了很多人,到这时候,即使张角不想当这个“救世主”,穷苦老百姓都不会答应。
翻身做主,改变命运,就全指望你了,张角大仙!
张角成为大批穷人心目中的“救世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东汉政府的麻烦就大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张角可怕就可怕他还有这卓越的军事能力,张角并没有满足于一群散兵似得农民,他深知这群乌合之众定非东汉政权正规军之敌,于是他决定加强组织建设,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徒,分为三十六部,称作“方”,各部任命了领导干部,以加强管理便于行动。大方统领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
这就是张角牛的地方,他之所以被卫汉认为是牛人,就是他造反造出了风格,造出了水平,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在这方面取得了零的突破。
当然卫汉自然不会将这些超前的问题分析给袁绍他们,他只是从中抽取了了一些,详细的给袁绍等人描述了一遍。
卫汉讲完之后,袁绍愣住了,曹操愣住了,就连准备要讽刺的许攸也愣住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卫汉一武人竟会讲出这一长篇大论来,而且言之凿凿。
许攸看着满脸自信的卫汉,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吐沫。
“你们这是怎么了?”卫汉看着袁绍三人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看,浑身不舒服,好奇的问道。
袁绍深深的看了一眼卫汉,他原本打算是想由刘陶此事来探测一下卫汉对十常侍的观感。这预测张角一事只不过是略提,没想到竟会从卫汉口中听到这一番话,让他大为吃惊,卫汉在他心中的分量又往上涨了涨。
“世绩,按你说来,这张角必反咯!”曹操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卫汉,生怕错过他的一丝表情。
卫汉点头。
得到卫汉的答案,曹操起身就欲离开。
“孟德,你这是?”袁绍惊讶的问道。
“我现在进宫,劝谏陛下拿下张角此贼,不然天下必定生灵涂。”曹操掷地有声的说道。
袁绍见到曹操满脸坚毅,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眼睁着看着曹操朝外走去。
“孟德,不要去了,坐下吧!”就在曹操一脚踏出包厢之时,卫汉突然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