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贝子在传说中“携美共浴”的时候,艺州口、石州口两路战况,都在迅速发展变化之中。(百度搜)
幕府的主力集中在艺州口这一路,但长州藩方面,刚好倒了过来:东线战场的兵力配置,以石州口为主,采取进攻态势;艺州口这一路,采取守势,战略目的不是击溃敌军,而是在边境相持住就好。待石州口取胜,艺州口的敌军,师老无功,孤掌难鸣,不撤退也得撤退。
这算是“田忌赛马”之策。
艺州口这一路,幕府军由头到尾,出征、行军、作战,都弄得非常别扭。
这一路本来是定了将军家茂亲征的。刚开始的时候,德川家茂也是一副豪气干云的架势,首先任命了前尾张藩主德川茂德为“征长先锋总督”,先行出发;接着,自己带着幕臣、佐幕诸藩藩主,亲率号称以“西法”训练的“步、炮、骑三军”,离开江户城,浩浩荡荡,踏上西征之路。
一路上,德川家茂有意“陈设兵威”,自己全副披挂,中军亲兵则高举“金扇”和“银马标”——这两样东东都是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时摆弄过的。德川家茂的意思是,要重演先祖的壮举,来一场“关原合战”似的大胜,从而“底定天下”。
大军走陆路沿东海道西上,中途拐了个小弯,拐进京都,拜见天皇,陈述征伐长州的理由。德川家茂说“长州藩虽一度伏法认罪,但其后激进党徒卷土重来,密派家臣自洋夷购入大量大炮、小铳,密谋不轨”,恭请天皇恩准讨伐。
这一套程序走完,刚出京都。德川家茂就顶不住了。他身子骨儿本来就弱,一身的毛病,时不时不良于行,这大热的天儿。全幅盔甲披挂着。长途跋涉地折腾,哪里受得了?
换马乘轿。好不容易撑到大阪,一进城代府,马上解盔卸甲,德川家茂整个人几乎是一头栽倒。
一堆医生忙乱了好一阵子。最后确定,将军大人暂无性命之忧,但必须完全卧床静养,绝对不能再行军了。
补充一句,所谓“城代”,是“代将军治理此城”之意。大坂城代,不仅“代将军”统治大阪。也“代将军”统帅西藩诸侯。这个职位,和“京都所司代”并列,同为幕府最高的地方官职,地位远在长崎奉行这一类职位之上。
将军大人病倒。幕府高官们方寸大乱。这个消息是不能宣之于外的,不然必大大影响士气,可主帅不到位,接下来这个仗该怎么打?
那位德川茂德先就没了信心,坚决请辞“征长先锋总督”。作为“御三家”之一,他临战撂挑子,实在不像话,但没法子,只好改派了同为“御三家”的纪州藩藩主德川茂承,做这个“征长先锋总督”——也即事实上的艺州口幕府军主帅了。
对外的说辞如下:大阪为朝廷征长大本营,将军大人坐镇大阪,运筹帷幄,指挥诸路机宜。
幸好,这一路提前了很多时间出发,虽然有此波折,倒不影响和中国人的约定,按时向长州藩发动进攻。
但艺州藩不阴不阳的态度,却不能不对征长的成败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
从一开始,艺州藩就对幕府征长非常抵触,不但不肯派兵参战,还派人在江户和京都进行游说,希望朝廷和幕府取消征长的决定。艺州藩并不亲长,如此作为,除了财政压力和不愿意在自己的领地内燃起战火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艺州藩和长州藩特别的渊源。
艺州藩领地的主要部分是安艺国,而关原合战之前,安艺国还是毛利家的领地。关原合战中,毛利辉元没看清形势,不小心做了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东军大败西军之后,虽然毛利辉元本人并未参战,但依然免不了胜利者对失败者严厉的处分。德川家康将毛利氏的领地一分为二,只给毛利辉元留下了周防国和长门国,而把安艺国封给了东军大将福岛正则。
后来,福岛正则犯了严重的错误,被没收领地,安艺国封给了浅野幸长,直至幕末。
因此,艺州藩的武士阶层,掌握藩政的高级武士——“上士”,是浅野家的家臣,是外来户;低级武士——“下士”、“乡士”,则是毛利家的旧部,是本地土著。在艺州藩,“上士”和“下士”之间,阶级界限极其分明。“下士”觉得“上士”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上士”则总怀疑“下士”随时要造反的样子。几百年下来,双方积怨极深。
艺州藩如果参与征长,不但不能指望“下士”对老主公开火,还得防着他们在后面捣乱,甚至和长州藩里应外合,颠覆浅野家的统治。
因此幕府征长,艺州藩不仅不出兵,连军粮、夫役也不肯供应,摆出一副百分百“严守中立”的架势。
艺州藩这个地主什么忙也不肯帮,大大地增加了幕府军队的后勤成本。特别是周防大岛战役失败后,海上的粮道不绝如缕,而陆路运力有限,军粮如果不能在当地解决一部分,士兵就很可能要饿肚子。
德川茂承和艺州藩主浅野长训反复商量不得要领,无名火起,下令“征集军需”。这下子惹翻了艺州人,双方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德川茂承不得不收回成命,总不成把“征长”变成“征艺”?
可士兵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什么样的士气和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不久,将军病倒的消息终究还是泄露了出去,一时间更加人心浮动,参战的佐幕各藩尤其惶惶。德川茂承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威、德皆不足以服众,他统率的艺州口征长大军,混乱困顿,竟是战端未开,败相已露。
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收拾局面的,只有德川庆喜。可是,德川庆喜出任“禁里守卫总督”——其实就是在京都盯着天皇、公卿和尊王派,以防征长期间,后院失火——也不知道走不走得开?
而且,庆喜大人如果赶来大阪甚至前线,就说明将军大人病势沉重,甚至有不测之虞了。对此,天下人包括佐幕各藩会有什么反应,可是不好说啊!
大阪的幕府高官们正在抓耳挠腮,艺州口方向,开打了。
*
(今天两更,傍晚还有一更)
*(百度搜)
幕府的主力集中在艺州口这一路,但长州藩方面,刚好倒了过来:东线战场的兵力配置,以石州口为主,采取进攻态势;艺州口这一路,采取守势,战略目的不是击溃敌军,而是在边境相持住就好。待石州口取胜,艺州口的敌军,师老无功,孤掌难鸣,不撤退也得撤退。
这算是“田忌赛马”之策。
艺州口这一路,幕府军由头到尾,出征、行军、作战,都弄得非常别扭。
这一路本来是定了将军家茂亲征的。刚开始的时候,德川家茂也是一副豪气干云的架势,首先任命了前尾张藩主德川茂德为“征长先锋总督”,先行出发;接着,自己带着幕臣、佐幕诸藩藩主,亲率号称以“西法”训练的“步、炮、骑三军”,离开江户城,浩浩荡荡,踏上西征之路。
一路上,德川家茂有意“陈设兵威”,自己全副披挂,中军亲兵则高举“金扇”和“银马标”——这两样东东都是德川家康在“关原合战”时摆弄过的。德川家茂的意思是,要重演先祖的壮举,来一场“关原合战”似的大胜,从而“底定天下”。
大军走陆路沿东海道西上,中途拐了个小弯,拐进京都,拜见天皇,陈述征伐长州的理由。德川家茂说“长州藩虽一度伏法认罪,但其后激进党徒卷土重来,密派家臣自洋夷购入大量大炮、小铳,密谋不轨”,恭请天皇恩准讨伐。
这一套程序走完,刚出京都。德川家茂就顶不住了。他身子骨儿本来就弱,一身的毛病,时不时不良于行,这大热的天儿。全幅盔甲披挂着。长途跋涉地折腾,哪里受得了?
换马乘轿。好不容易撑到大阪,一进城代府,马上解盔卸甲,德川家茂整个人几乎是一头栽倒。
一堆医生忙乱了好一阵子。最后确定,将军大人暂无性命之忧,但必须完全卧床静养,绝对不能再行军了。
补充一句,所谓“城代”,是“代将军治理此城”之意。大坂城代,不仅“代将军”统治大阪。也“代将军”统帅西藩诸侯。这个职位,和“京都所司代”并列,同为幕府最高的地方官职,地位远在长崎奉行这一类职位之上。
将军大人病倒。幕府高官们方寸大乱。这个消息是不能宣之于外的,不然必大大影响士气,可主帅不到位,接下来这个仗该怎么打?
那位德川茂德先就没了信心,坚决请辞“征长先锋总督”。作为“御三家”之一,他临战撂挑子,实在不像话,但没法子,只好改派了同为“御三家”的纪州藩藩主德川茂承,做这个“征长先锋总督”——也即事实上的艺州口幕府军主帅了。
对外的说辞如下:大阪为朝廷征长大本营,将军大人坐镇大阪,运筹帷幄,指挥诸路机宜。
幸好,这一路提前了很多时间出发,虽然有此波折,倒不影响和中国人的约定,按时向长州藩发动进攻。
但艺州藩不阴不阳的态度,却不能不对征长的成败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
从一开始,艺州藩就对幕府征长非常抵触,不但不肯派兵参战,还派人在江户和京都进行游说,希望朝廷和幕府取消征长的决定。艺州藩并不亲长,如此作为,除了财政压力和不愿意在自己的领地内燃起战火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艺州藩和长州藩特别的渊源。
艺州藩领地的主要部分是安艺国,而关原合战之前,安艺国还是毛利家的领地。关原合战中,毛利辉元没看清形势,不小心做了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东军大败西军之后,虽然毛利辉元本人并未参战,但依然免不了胜利者对失败者严厉的处分。德川家康将毛利氏的领地一分为二,只给毛利辉元留下了周防国和长门国,而把安艺国封给了东军大将福岛正则。
后来,福岛正则犯了严重的错误,被没收领地,安艺国封给了浅野幸长,直至幕末。
因此,艺州藩的武士阶层,掌握藩政的高级武士——“上士”,是浅野家的家臣,是外来户;低级武士——“下士”、“乡士”,则是毛利家的旧部,是本地土著。在艺州藩,“上士”和“下士”之间,阶级界限极其分明。“下士”觉得“上士”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上士”则总怀疑“下士”随时要造反的样子。几百年下来,双方积怨极深。
艺州藩如果参与征长,不但不能指望“下士”对老主公开火,还得防着他们在后面捣乱,甚至和长州藩里应外合,颠覆浅野家的统治。
因此幕府征长,艺州藩不仅不出兵,连军粮、夫役也不肯供应,摆出一副百分百“严守中立”的架势。
艺州藩这个地主什么忙也不肯帮,大大地增加了幕府军队的后勤成本。特别是周防大岛战役失败后,海上的粮道不绝如缕,而陆路运力有限,军粮如果不能在当地解决一部分,士兵就很可能要饿肚子。
德川茂承和艺州藩主浅野长训反复商量不得要领,无名火起,下令“征集军需”。这下子惹翻了艺州人,双方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德川茂承不得不收回成命,总不成把“征长”变成“征艺”?
可士兵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能有什么样的士气和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不久,将军病倒的消息终究还是泄露了出去,一时间更加人心浮动,参战的佐幕各藩尤其惶惶。德川茂承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威、德皆不足以服众,他统率的艺州口征长大军,混乱困顿,竟是战端未开,败相已露。
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收拾局面的,只有德川庆喜。可是,德川庆喜出任“禁里守卫总督”——其实就是在京都盯着天皇、公卿和尊王派,以防征长期间,后院失火——也不知道走不走得开?
而且,庆喜大人如果赶来大阪甚至前线,就说明将军大人病势沉重,甚至有不测之虞了。对此,天下人包括佐幕各藩会有什么反应,可是不好说啊!
大阪的幕府高官们正在抓耳挠腮,艺州口方向,开打了。
*
(今天两更,傍晚还有一更)
*(百度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