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这一点大和尚倒是有生活经验,只是他从来没有从杨怀仁的这种新奇的视角去看待过,现在想来,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照王爷的说法,小僧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只是……还有很多事情小僧实在搞不明白。”
杨怀仁了解的悟能大师并不是一个轻易能被别人影响的人,但这一刻大和尚起码对他的话是半信半疑的。
他虽然是个和尚,也相信他姓小就接触的宗教信仰,但他并没有被这些思想所束缚,不遵戒律,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比较贴切,大和尚的世界观其实是辩证的,对宗教的信仰,大多来自他的师父,也就是圆浑大师对他的影响,而不是对佛教真的有多么虔诚。
他是能,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他和他师兄作为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一定是博览群书的。
不要被武侠小说误导,简单以为藏经阁里全是什么武功秘籍。
其实人家少林的藏经阁里藏书很多,大多数是佛经,也有不少传世的各个学科的典籍,至于几本几十本武林秘籍,也不过是其中沧海一粟罢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和尚在藏经阁读了万卷书,自然显得他非常博学,不论年少时跟着圆浑大师游走讲经还是如今独自下山游玩,其实都是行万里路了。
只不过限于古代人的眼光限制,他知道的东西很多,但一直都不求甚解,所以显得有些博而不精。
大和尚其实也是个懒人,养这么胖说明他其实是缺少运动的,一身高深的武功是因为人家起点高罢了。
而不求甚解,便是头脑懒了,或者也不能这么编排人家,很多东西他找不到老师来告诉他真相,单凭他自己,也真的没法想明白。
大和尚又道,“至此小僧可以确定,河源先生和王爷,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是什么界或者什么道,小僧就找不出来了。”
杨怀仁已经很坦然接受大和尚知道他们俩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但重生或者穿越这种事,杨怀仁也都没找到科学的解释呢,所以也没法跟和尚说的太明白。
他只是承认了大和尚的话,“大师说的不错,河源先生和小子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
或者说那个世界和眼下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同一个世界,只不过在更高的层次上,两个世界有些时间上的差异罢了。”
大和尚睁大了眼睛,“小僧果然猜的没错,王爷和河源先生,应该是来自未来,所以你们知道那么多世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杨怀仁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喃喃道,“其实我也不能确定,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来对我来说是清晰的,可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久了,便慢慢开始变得模糊了。
未来变成了过去,现在变成了过去,未来会不会变成新的过去,谁又能知晓呢?”
三个逻辑层次的话,不是身处其中,不一定会理解的透彻,但大和尚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终于明白了杨怀仁的意思。
“河源先生选择了做隐士,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疑惑,不论人活得多么超然,也无法和世界和时间来抗争,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和圆浑大师的那一次对话,应该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可以把他的来历拿出来谈论的时候了。
而王爷既然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不学河源先生,也沉默呢?为何又要做这么多事,来为难自己?”
杨怀仁苦笑,“我年少的时候没有河源先生的眼光和智慧,所以意气风发做了许多事,现在想藏起来做隐士,已经晚了。
但我也不后悔,人生就这么几十年,不管我选择的道路是对的还是错的,既然走到现在了了,没有了回头路,我只能继续走下去。
我感觉的我的人生是精彩的,有家有业,有我爱的妻子孩子们,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对这些,我是非常知足的。
正因为我拥有了太多,所以我要多做点事,来报答这个世界,起码让我的族群,也就是大宋的千千万万的百姓,可以活的好一点。
不管成功与否,不管这个过程是多么艰难曲折,既然我已经这么去做了,就让我继续做下去吧。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加心安,也更感激我能有这样的一次新的生命的经历。”
杨怀仁这些话,让大和尚忽然茅塞顿开,人生选择本就无谓对错,选择了就继续走下去好了。
大和尚也越来越能理解杨怀仁的想法和做法了,这样一个人,确实不太可能对皇位感兴趣。
就像人站在山脚仰望山巅,谁都会期望站在山巅看到更美好的景色,可如果这个人曾经站在更高的山巅俯视群山,他便不会对那些低矮的山峰感兴趣了。
大和尚又想到一件事,“那王爷的子孙,王爷打算怎么安排?”
杨怀仁明白大和尚为何这么问,他笑道,“河源先生的做法,值得我去效仿。廉希宗先生如今是杂学大家,他虽然知道一些河源先生来历的秘密,但知道的不是很详尽。
河源先生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他唯一的儿子,有些事,要分人的性格的,如果像大师一样不求甚解,那是可以轻松面对这种事,然后继续无忧无虑的活在这个世上的。
但如果这个人非常在意,和可能会因为这种是而把自己弄得疯掉,河源先生跟廉希宗先生说过一些事,或许只是无意间对儿子表达他对过去世界的怀念。
不告诉他真相,就是怕廉希宗先生去深究那个秘密。我想我的选择应该也是这样的,我会留下保命的秘密给我的子孙后代,但也不会让他们知道我的来历真相。
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家族是神秘的就好了,他们可以安心生活并繁衍下去,有足够的资本傍身,这就足够了。
至于将来我的子孙会怎么样,等我百年之后也管不了许多,将来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这一点大和尚倒是有生活经验,只是他从来没有从杨怀仁的这种新奇的视角去看待过,现在想来,忽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照王爷的说法,小僧想了一下,还真是这样,只是……还有很多事情小僧实在搞不明白。”
杨怀仁了解的悟能大师并不是一个轻易能被别人影响的人,但这一刻大和尚起码对他的话是半信半疑的。
他虽然是个和尚,也相信他姓小就接触的宗教信仰,但他并没有被这些思想所束缚,不遵戒律,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比较贴切,大和尚的世界观其实是辩证的,对宗教的信仰,大多来自他的师父,也就是圆浑大师对他的影响,而不是对佛教真的有多么虔诚。
他是能,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他和他师兄作为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一定是博览群书的。
不要被武侠小说误导,简单以为藏经阁里全是什么武功秘籍。
其实人家少林的藏经阁里藏书很多,大多数是佛经,也有不少传世的各个学科的典籍,至于几本几十本武林秘籍,也不过是其中沧海一粟罢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和尚在藏经阁读了万卷书,自然显得他非常博学,不论年少时跟着圆浑大师游走讲经还是如今独自下山游玩,其实都是行万里路了。
只不过限于古代人的眼光限制,他知道的东西很多,但一直都不求甚解,所以显得有些博而不精。
大和尚其实也是个懒人,养这么胖说明他其实是缺少运动的,一身高深的武功是因为人家起点高罢了。
而不求甚解,便是头脑懒了,或者也不能这么编排人家,很多东西他找不到老师来告诉他真相,单凭他自己,也真的没法想明白。
大和尚又道,“至此小僧可以确定,河源先生和王爷,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是什么界或者什么道,小僧就找不出来了。”
杨怀仁已经很坦然接受大和尚知道他们俩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但重生或者穿越这种事,杨怀仁也都没找到科学的解释呢,所以也没法跟和尚说的太明白。
他只是承认了大和尚的话,“大师说的不错,河源先生和小子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
或者说那个世界和眼下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同一个世界,只不过在更高的层次上,两个世界有些时间上的差异罢了。”
大和尚睁大了眼睛,“小僧果然猜的没错,王爷和河源先生,应该是来自未来,所以你们知道那么多世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杨怀仁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喃喃道,“其实我也不能确定,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来对我来说是清晰的,可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久了,便慢慢开始变得模糊了。
未来变成了过去,现在变成了过去,未来会不会变成新的过去,谁又能知晓呢?”
三个逻辑层次的话,不是身处其中,不一定会理解的透彻,但大和尚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终于明白了杨怀仁的意思。
“河源先生选择了做隐士,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疑惑,不论人活得多么超然,也无法和世界和时间来抗争,所以他选择了沉默。
和圆浑大师的那一次对话,应该是他人生中少有的可以把他的来历拿出来谈论的时候了。
而王爷既然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不学河源先生,也沉默呢?为何又要做这么多事,来为难自己?”
杨怀仁苦笑,“我年少的时候没有河源先生的眼光和智慧,所以意气风发做了许多事,现在想藏起来做隐士,已经晚了。
但我也不后悔,人生就这么几十年,不管我选择的道路是对的还是错的,既然走到现在了了,没有了回头路,我只能继续走下去。
我感觉的我的人生是精彩的,有家有业,有我爱的妻子孩子们,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对这些,我是非常知足的。
正因为我拥有了太多,所以我要多做点事,来报答这个世界,起码让我的族群,也就是大宋的千千万万的百姓,可以活的好一点。
不管成功与否,不管这个过程是多么艰难曲折,既然我已经这么去做了,就让我继续做下去吧。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加心安,也更感激我能有这样的一次新的生命的经历。”
杨怀仁这些话,让大和尚忽然茅塞顿开,人生选择本就无谓对错,选择了就继续走下去好了。
大和尚也越来越能理解杨怀仁的想法和做法了,这样一个人,确实不太可能对皇位感兴趣。
就像人站在山脚仰望山巅,谁都会期望站在山巅看到更美好的景色,可如果这个人曾经站在更高的山巅俯视群山,他便不会对那些低矮的山峰感兴趣了。
大和尚又想到一件事,“那王爷的子孙,王爷打算怎么安排?”
杨怀仁明白大和尚为何这么问,他笑道,“河源先生的做法,值得我去效仿。廉希宗先生如今是杂学大家,他虽然知道一些河源先生来历的秘密,但知道的不是很详尽。
河源先生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他唯一的儿子,有些事,要分人的性格的,如果像大师一样不求甚解,那是可以轻松面对这种事,然后继续无忧无虑的活在这个世上的。
但如果这个人非常在意,和可能会因为这种是而把自己弄得疯掉,河源先生跟廉希宗先生说过一些事,或许只是无意间对儿子表达他对过去世界的怀念。
不告诉他真相,就是怕廉希宗先生去深究那个秘密。我想我的选择应该也是这样的,我会留下保命的秘密给我的子孙后代,但也不会让他们知道我的来历真相。
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家族是神秘的就好了,他们可以安心生活并繁衍下去,有足够的资本傍身,这就足够了。
至于将来我的子孙会怎么样,等我百年之后也管不了许多,将来还是要靠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