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杨怀仁被邀请到了阿木的房子里,就在刚才两人对话的床边,在一张精致的小几前对坐叙话。
杨怀仁发现这个阿木在成都府呆了几年,还真是爱上了汉人的礼仪和文化,这个房间里,一切的摆放都是一个汉人书生书房里的样子,简朴的家具和装潢,精致的笔墨纸砚,若不是知道身在一个彝人的山寨里,还真会误以为这个阿木就是个汉人。
最关键的一点,杨怀仁觉得这个阿木面目清秀,跟他那个矮胖子老爹长得可是一点儿也不像,要不是限于场合,杨怀仁真相问一问你们寨子有没有邻居,这位邻居又是姓什么的。
阿木近看这位汉家的商人,其实也大不了他几岁,虽然是个商人,可是对于诗词还是颇有研究的,便请教了几首诗词。
杨怀仁有一搭无一搭的跟他客套着些自己都不是明白的诗词,却仔细地观察着阿木表情的细微变化,想着如何说动他帮忙。
所以他净找了一些表达思念和爱情的诗句来探讨,便这样说着说着,渐渐地发觉阿木表面上带着笑跟他谈话,却掩盖不住他若有所思和心有所想的神情。
杨怀仁装作淡然的抿着热茶,忽然说道,“公子可是像在下一样,思念着某位佳人了?”
阿木忽然呆住了,好像自己的心事被人家看穿了一般,见杨怀仁抬眼看他的眼睛,便又把视线移向了窗外,此时那两只家雀儿又欢喜打闹着飞回了窗外那棵树的枝头上,这更让他触景生情了。
他毕竟是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些事,有些情感,到了一定份上,便自然而然流露了出来。
“任先生,如果明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却又忍不住爱上了一个人,是不是错的?”
杨怀仁见他好似样敞开心扉,便装作高深莫测道,“错与对,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顿了顿,“但是如果事情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那这个错与对,就很难说简单了。”
阿木好似听懂了似的点着头,又抓起架在小炭炉上的一个铜皮茶壶给杨怀仁的茶盏里蓄水。
他倒着水继续问道,“那先生思念的那位佳人,你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
杨怀仁毫不考虑地便立刻答道,“能,肯定能!”
阿木手里停下倒水,却停下来像一尊雕像一样怔怔地望着他,“真的……能吗?先生是如何这么肯定的?”
杨怀仁拍拍他的手背,示意他放下茶壶,才缓缓说道,“我们汉人自古以来有一句俗话,叫做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知阿木公子可曾听过?”
阿木下意识的点点头,杨怀仁接着说道,“感情这种事,若是太简单了太顺利了,便让人容易忘记了该如何去珍惜它。
只有经历了曲折和重重困难得到的东西,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懂得去珍惜和守护。
不要去想前路有多么难,而要去问问自己的内心,那个人,值得你为她做出什么样的牺牲,这份感情,值得你去克服困难去守护它吗?”
阿木听完陷入了一个人的茫然,杨怀仁也不说话,只是等待着他表露心声的那一刻,时间便这么仿佛被窗外吹进来的凉风冻住了一般,一切都静静地,只有窗外的两只家雀儿快乐的嬉戏声清晰地传了进来。
阿木又一次看向了窗外那对快乐的鸟儿,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羡慕之情,“阿木要是能像那对鸟儿般快乐,此生也就别无所求了。”
说完他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桌边深深地伏下身去给杨怀仁行了一礼,口气诚恳地说道,“先生必不是个寻常的商人那么简单,阿木不管先生身份究竟如何,但求先生能帮我脱离这片苦苦思念的苦海。”
杨怀仁忙也起身去扶他起来从新坐下,严肃道,“阿木公子,你眼光很独到,你父亲没有看穿的东西,却被你看穿了。”
阿木谦虚道,“阿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先生的眼睛里,没有寻常商人那般的戾气。见了钱财就发光,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那种戾气。”
杨怀仁心叹这小子还真是有一套,他以前都没搞明白自己的金钱观,如今却被这小子说破了。
会赚钱和贪钱,的确不是一回事。没有钱的时候特别喜欢钱,想象着钱能给自己带来的以前不曾拥有的东西。
但是钱赚到一定份上,杨怀仁才发现钱也就是那么回事,自己可了劲儿花不也花不完嘛,不如那钱多做点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一个有钱人的思想境界到了这一步的时候,看待钱财和赚钱的事情自然就超脱了,眼睛里那种商人特有的戾气也就自然消失不见了。
“阿木公子,你说让我帮你,你首先要让我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要我如何帮去你啊?”
阿木深吸了一口气,似是回想那一段一直珍藏在他心中的回忆和秘密,然后慢慢道了出来。
“那年我十二,有一天父亲突然告诉我,要让我去汉人的书院里读书,而且要在汉人的地方生活几年,学习汉人的文化,也是为了增长见识。
我自幼便在家中跟了一位熟悉汉人文化的先生学了些知识的,但父亲觉得单单从书本上学,父亲觉得还不够,他说山里太闭塞了,我们彝人过的日子太穷了,必须要从汉人哪里,学习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
杨怀仁做了一个好听众,心道那个矮胖子拉鲁克兹莫,别看他长得有点那个奇形怪状,而且行为举止也有些粗俗,但是能想到这一点,也说明他眼界还是有一些的,懂得送大儿子去汉人那里学习。
阿木接着道,“当时我也不太明白父亲说的话,但也从家人那里听说过,大凉山里很多兹莫都会把自己看重的子女,送到汉人的地方去学习文化,增长见闻。
我作为一个儿子,只有去尊重父亲的意愿,于是便来到了成都府的一个书院学习。
那年我实在是太小了,一个人只身离家,总是会思念家乡的山和家里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
杨怀仁被邀请到了阿木的房子里,就在刚才两人对话的床边,在一张精致的小几前对坐叙话。
杨怀仁发现这个阿木在成都府呆了几年,还真是爱上了汉人的礼仪和文化,这个房间里,一切的摆放都是一个汉人书生书房里的样子,简朴的家具和装潢,精致的笔墨纸砚,若不是知道身在一个彝人的山寨里,还真会误以为这个阿木就是个汉人。
最关键的一点,杨怀仁觉得这个阿木面目清秀,跟他那个矮胖子老爹长得可是一点儿也不像,要不是限于场合,杨怀仁真相问一问你们寨子有没有邻居,这位邻居又是姓什么的。
阿木近看这位汉家的商人,其实也大不了他几岁,虽然是个商人,可是对于诗词还是颇有研究的,便请教了几首诗词。
杨怀仁有一搭无一搭的跟他客套着些自己都不是明白的诗词,却仔细地观察着阿木表情的细微变化,想着如何说动他帮忙。
所以他净找了一些表达思念和爱情的诗句来探讨,便这样说着说着,渐渐地发觉阿木表面上带着笑跟他谈话,却掩盖不住他若有所思和心有所想的神情。
杨怀仁装作淡然的抿着热茶,忽然说道,“公子可是像在下一样,思念着某位佳人了?”
阿木忽然呆住了,好像自己的心事被人家看穿了一般,见杨怀仁抬眼看他的眼睛,便又把视线移向了窗外,此时那两只家雀儿又欢喜打闹着飞回了窗外那棵树的枝头上,这更让他触景生情了。
他毕竟是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些事,有些情感,到了一定份上,便自然而然流露了出来。
“任先生,如果明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却又忍不住爱上了一个人,是不是错的?”
杨怀仁见他好似样敞开心扉,便装作高深莫测道,“错与对,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他顿了顿,“但是如果事情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那这个错与对,就很难说简单了。”
阿木好似听懂了似的点着头,又抓起架在小炭炉上的一个铜皮茶壶给杨怀仁的茶盏里蓄水。
他倒着水继续问道,“那先生思念的那位佳人,你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吗?”
杨怀仁毫不考虑地便立刻答道,“能,肯定能!”
阿木手里停下倒水,却停下来像一尊雕像一样怔怔地望着他,“真的……能吗?先生是如何这么肯定的?”
杨怀仁拍拍他的手背,示意他放下茶壶,才缓缓说道,“我们汉人自古以来有一句俗话,叫做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知阿木公子可曾听过?”
阿木下意识的点点头,杨怀仁接着说道,“感情这种事,若是太简单了太顺利了,便让人容易忘记了该如何去珍惜它。
只有经历了曲折和重重困难得到的东西,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懂得去珍惜和守护。
不要去想前路有多么难,而要去问问自己的内心,那个人,值得你为她做出什么样的牺牲,这份感情,值得你去克服困难去守护它吗?”
阿木听完陷入了一个人的茫然,杨怀仁也不说话,只是等待着他表露心声的那一刻,时间便这么仿佛被窗外吹进来的凉风冻住了一般,一切都静静地,只有窗外的两只家雀儿快乐的嬉戏声清晰地传了进来。
阿木又一次看向了窗外那对快乐的鸟儿,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羡慕之情,“阿木要是能像那对鸟儿般快乐,此生也就别无所求了。”
说完他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桌边深深地伏下身去给杨怀仁行了一礼,口气诚恳地说道,“先生必不是个寻常的商人那么简单,阿木不管先生身份究竟如何,但求先生能帮我脱离这片苦苦思念的苦海。”
杨怀仁忙也起身去扶他起来从新坐下,严肃道,“阿木公子,你眼光很独到,你父亲没有看穿的东西,却被你看穿了。”
阿木谦虚道,“阿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先生的眼睛里,没有寻常商人那般的戾气。见了钱财就发光,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那种戾气。”
杨怀仁心叹这小子还真是有一套,他以前都没搞明白自己的金钱观,如今却被这小子说破了。
会赚钱和贪钱,的确不是一回事。没有钱的时候特别喜欢钱,想象着钱能给自己带来的以前不曾拥有的东西。
但是钱赚到一定份上,杨怀仁才发现钱也就是那么回事,自己可了劲儿花不也花不完嘛,不如那钱多做点利国利民的好事。
当一个有钱人的思想境界到了这一步的时候,看待钱财和赚钱的事情自然就超脱了,眼睛里那种商人特有的戾气也就自然消失不见了。
“阿木公子,你说让我帮你,你首先要让我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要我如何帮去你啊?”
阿木深吸了一口气,似是回想那一段一直珍藏在他心中的回忆和秘密,然后慢慢道了出来。
“那年我十二,有一天父亲突然告诉我,要让我去汉人的书院里读书,而且要在汉人的地方生活几年,学习汉人的文化,也是为了增长见识。
我自幼便在家中跟了一位熟悉汉人文化的先生学了些知识的,但父亲觉得单单从书本上学,父亲觉得还不够,他说山里太闭塞了,我们彝人过的日子太穷了,必须要从汉人哪里,学习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
杨怀仁做了一个好听众,心道那个矮胖子拉鲁克兹莫,别看他长得有点那个奇形怪状,而且行为举止也有些粗俗,但是能想到这一点,也说明他眼界还是有一些的,懂得送大儿子去汉人那里学习。
阿木接着道,“当时我也不太明白父亲说的话,但也从家人那里听说过,大凉山里很多兹莫都会把自己看重的子女,送到汉人的地方去学习文化,增长见闻。
我作为一个儿子,只有去尊重父亲的意愿,于是便来到了成都府的一个书院学习。
那年我实在是太小了,一个人只身离家,总是会思念家乡的山和家里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