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杨怀仁心里清楚,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新的当权者都要弄出点什么违反人类认知的天象来,或者搬出个什么天神来给自己撑腰,好糊弄老百姓相信,他才是真正的天选之人。
而老百姓呢,在那种大环境、大时代的背景下接受的思想意识里,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种天马行空的传说。
倒不是说老百姓就是笨或者愚蠢,实在是在古代的知识局限内,对于某些自然天象实在做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就有人利用这些原本正常的天象,编撰出一个天神降旨的故事来蒙骗百姓罢了。
杨怀仁自然知道九天玄铁是怎么回事,当初就是忽悠奸商骗第一桶金的时候,胡编乱造的一个故事而已。
就算高太后真集齐了七块九天玄铁,她也召唤不出神龙实现她的宏大愿望。
也许她的认知里是不太相信收集七块天外来铁就能召唤出个几十仗高的神龙,还能实现她任何的愿望的。
因为神龙的存在,就是对她现在既有权力的一种威胁和挑战,如果她可以召唤神龙实现愿望,那么别人同样也可以。
但是他选择相信,实在是因为她心虚。谋朝篡位,改朝换代,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这种想法是特立独行,同时也是背负了巨大压力的。
即便背负的压力很大,但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被权力迷昏了头脑,做出一些蠢事的人,原因就是权力对于一个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好比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肉的人,没吃过肉的时候不知道肉是个啥滋味,也就没有多少去吃肉的欲望。
但是等他吃过了肉之后,却是不能从此再不吃肉了,他不但要继续吃肉,还要把肉都舀到自己的盘子里来,看不得别人和他分肉吃。
每一种生物从出生到这个世上开始,都是贪婪的,植物都尽力的生长,努力把自己的叶片长得更高去贪婪的吸收阳光,就更不用说更高级又有智慧的动物了。
杨怀仁接着说,“这第二个重点,就是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没有这些大臣们的力挺,就好比失去了左膀右臂,想干什么都干不成的。”
这一点高天后也表示赞同。北宋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朝廷的文官集团,拥有比任何一个其他朝代都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太祖皇帝扬文抑武的遗训,本是为了抑制武人的权力,无论在朝堂还是军队里,让性情相对平和的文人,通过以文制武的方式,防止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
太祖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怕他的子孙受到武人的阀害,可重文轻武的基本制度发展到一百年后,文人集团不断的疯狂包揽权力,不光剥夺了武人的权力,连皇权都绑架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其他朝代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在大宋是绝对不存在的。
文官集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君让臣死,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必须合理合法,要不然,他们就不承认,可以集体来反对皇帝的决定。
用制度来管理国家,管理人,本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可制度制定到偏执的时候,往往造成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对自己。
皇帝这么威风的职业,在北宋有点变相的成了一种摆设,所以像赵煦这种年幼的皇帝,就很容易被外戚夺权。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这种制度下,也造成了别人想抢皇帝的皇权,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极致的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约束下,文人对皇权还是相当忠诚和认可的,听起来这话有点好笑或者矛盾。
可是在文人心中,我就是忠君爱国的,但是皇帝也不能左右我的思想,我有什么政见,皇帝必须得认可才行。
于是文官集团开始逐渐因为政见的分析或者各自的利益,逐渐分为模糊的两大派系,而之后朝堂上的党同伐异,相互攻讦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怀仁也不好从一个已经知晓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后世的角度,去给高太后分析她想夺得皇权,从这一点上就行不通的。
只能转换角度装作去给她分析利害和优劣。
“文官们嘛,本来就是赞成太皇太后殿下的,太皇太后殿下当政这七八年时间里,也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这么说来,文官上的阻力是不大的。
而五官呢,本来在朝堂上就没有话语权,而掌控军队的大权都在枢密院和三司手中,太皇太后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武将们也能像文官们一样赞同太皇太后您继续执政。
武将们不想文官们思想复杂,他们头脑简单的很,到时候只要我这个大胜西夏的功臣站在您这一边,相信大多数武将也就不会站出出来闹事了。”
杨怀仁这几句话说的其实逻辑上有漏洞的,但是高太后似乎考虑不了那么多。
在她意识里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墙头草一类的人,只要到时候有几位在朝中具有代表性的人选择了站边,其他人也会跟着风向站,选择顶风的人一定会是少数,大不了除掉他们就是了。
“这第三个重点嘛,就是财富。这一点就更不用担心了……”
杨怀仁对于第三点就简单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往下说了。
高太后是明白人,她早已经将掌管朝廷钱粮的三省和宫廷财政的内府监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话说有钱好办事,手上有钱,心里不慌。不仅如此,高太后私下里也在民间拥有数额不小的秘密财产。
这些财产都是暗中交给叶公公,让内卫来打理的,一开始是内卫的行动资金,后来内卫里的人经营的好,反倒成了一项给高太后提供巨大财富的资金来源。
高太后越想越高兴,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笑容。
杨怀仁偷偷抬眼睨见了她的神情,意识到这时候正是说第四点的好机会。
“第四个重点,正是赵姓皇族的支持。”
杨怀仁心里清楚,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新的当权者都要弄出点什么违反人类认知的天象来,或者搬出个什么天神来给自己撑腰,好糊弄老百姓相信,他才是真正的天选之人。
而老百姓呢,在那种大环境、大时代的背景下接受的思想意识里,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种天马行空的传说。
倒不是说老百姓就是笨或者愚蠢,实在是在古代的知识局限内,对于某些自然天象实在做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就有人利用这些原本正常的天象,编撰出一个天神降旨的故事来蒙骗百姓罢了。
杨怀仁自然知道九天玄铁是怎么回事,当初就是忽悠奸商骗第一桶金的时候,胡编乱造的一个故事而已。
就算高太后真集齐了七块九天玄铁,她也召唤不出神龙实现她的宏大愿望。
也许她的认知里是不太相信收集七块天外来铁就能召唤出个几十仗高的神龙,还能实现她任何的愿望的。
因为神龙的存在,就是对她现在既有权力的一种威胁和挑战,如果她可以召唤神龙实现愿望,那么别人同样也可以。
但是他选择相信,实在是因为她心虚。谋朝篡位,改朝换代,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有这种想法是特立独行,同时也是背负了巨大压力的。
即便背负的压力很大,但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被权力迷昏了头脑,做出一些蠢事的人,原因就是权力对于一个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好比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肉的人,没吃过肉的时候不知道肉是个啥滋味,也就没有多少去吃肉的欲望。
但是等他吃过了肉之后,却是不能从此再不吃肉了,他不但要继续吃肉,还要把肉都舀到自己的盘子里来,看不得别人和他分肉吃。
每一种生物从出生到这个世上开始,都是贪婪的,植物都尽力的生长,努力把自己的叶片长得更高去贪婪的吸收阳光,就更不用说更高级又有智慧的动物了。
杨怀仁接着说,“这第二个重点,就是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没有这些大臣们的力挺,就好比失去了左膀右臂,想干什么都干不成的。”
这一点高天后也表示赞同。北宋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朝廷的文官集团,拥有比任何一个其他朝代都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太祖皇帝扬文抑武的遗训,本是为了抑制武人的权力,无论在朝堂还是军队里,让性情相对平和的文人,通过以文制武的方式,防止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
太祖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怕他的子孙受到武人的阀害,可重文轻武的基本制度发展到一百年后,文人集团不断的疯狂包揽权力,不光剥夺了武人的权力,连皇权都绑架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其他朝代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在大宋是绝对不存在的。
文官集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君让臣死,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必须合理合法,要不然,他们就不承认,可以集体来反对皇帝的决定。
用制度来管理国家,管理人,本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可制度制定到偏执的时候,往往造成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对自己。
皇帝这么威风的职业,在北宋有点变相的成了一种摆设,所以像赵煦这种年幼的皇帝,就很容易被外戚夺权。
不过有一点不得不说,这种制度下,也造成了别人想抢皇帝的皇权,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极致的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约束下,文人对皇权还是相当忠诚和认可的,听起来这话有点好笑或者矛盾。
可是在文人心中,我就是忠君爱国的,但是皇帝也不能左右我的思想,我有什么政见,皇帝必须得认可才行。
于是文官集团开始逐渐因为政见的分析或者各自的利益,逐渐分为模糊的两大派系,而之后朝堂上的党同伐异,相互攻讦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怀仁也不好从一个已经知晓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后世的角度,去给高太后分析她想夺得皇权,从这一点上就行不通的。
只能转换角度装作去给她分析利害和优劣。
“文官们嘛,本来就是赞成太皇太后殿下的,太皇太后殿下当政这七八年时间里,也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这么说来,文官上的阻力是不大的。
而五官呢,本来在朝堂上就没有话语权,而掌控军队的大权都在枢密院和三司手中,太皇太后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武将们也能像文官们一样赞同太皇太后您继续执政。
武将们不想文官们思想复杂,他们头脑简单的很,到时候只要我这个大胜西夏的功臣站在您这一边,相信大多数武将也就不会站出出来闹事了。”
杨怀仁这几句话说的其实逻辑上有漏洞的,但是高太后似乎考虑不了那么多。
在她意识里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墙头草一类的人,只要到时候有几位在朝中具有代表性的人选择了站边,其他人也会跟着风向站,选择顶风的人一定会是少数,大不了除掉他们就是了。
“这第三个重点嘛,就是财富。这一点就更不用担心了……”
杨怀仁对于第三点就简单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往下说了。
高太后是明白人,她早已经将掌管朝廷钱粮的三省和宫廷财政的内府监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话说有钱好办事,手上有钱,心里不慌。不仅如此,高太后私下里也在民间拥有数额不小的秘密财产。
这些财产都是暗中交给叶公公,让内卫来打理的,一开始是内卫的行动资金,后来内卫里的人经营的好,反倒成了一项给高太后提供巨大财富的资金来源。
高太后越想越高兴,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笑容。
杨怀仁偷偷抬眼睨见了她的神情,意识到这时候正是说第四点的好机会。
“第四个重点,正是赵姓皇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