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神威盛好饭,三个人坐在桌前,边吃边谈。
严格来说古代吃饭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但张玄清、刘神威、孙思邈三人都是道士,张玄清更是现代来的,不需要讲什么繁文缛节。
而且,今天早上张玄清给孙思邈的四部医术,孙思邈今天一天已经抽空看完了,有些疑问在心里憋的难受,见到张玄清终于睡醒,当然要好好请教一番。
既然说到医术,自然免不了问一问郑胖子家的那个公子。
张玄清还记得,自己到这个世界第一顿饭还是那郑胖子请的,之后又是被车撞、又是传孙思邈医书、又是学习练气之法,差点把那事忘了,今天好不容易想起来,不禁问道:“孙道兄,那位郑公子怎么样了?”
这几天孙思邈每天都会去郑府一趟,观察那位郑公子的病情,按理说治不治得好,这时候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然而孙思邈闻言脸色一红,满脸尴尬,道:“那个……那个……”
“怎么?可是无法医治?”张玄清眉头微皱,如果连孙思邈都治不好,那这世上恐怕也没人能治了。心中叹了口气,本来他也希望那位郑公子的病能够治愈,毕竟郑胖子管了他一顿饭,这时候见孙思邈的表情,也不好多说,安慰道:“道兄也不必自责,人生在世,最多不过匆匆百年,郑公子还年幼,但未见识过红尘百态,未经历过爱恨情仇,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虽然有些可惜,不过……”
“咳咳!”没想到孙思邈连连干咳,满脸尴尬的打断了他的话,支支吾吾道:“其实……其实……”
“到底怎么了?”张玄清满脸疑惑。
一旁,刘神威捂着嘴,脸色涨红,发出呜呜的声音,分明是在憋笑,而且憋得很痛苦的样子。
孙思邈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脑袋一耷拉,小声道:“其实……郑公子得的不是天花……我一开始诊断错了……”
啪嗒——
筷子掉落,张玄清一脸懵逼。
难道自己听错了?
堂堂药王爷说自己诊断错了?
你特么确定不是在逗我?
孙思邈大体是觉得已经说出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不过眼神依然有点发飘:“郑公子的病看似是虏疮,贫道开始也那么认为,然今日看过道兄所赐医书,忽发现其中所提一个病症,与郑公子病情相似。今日中午,贫道便按照对症药方抓药,给郑公子送了去。郑公子服用后,病情立即得到了减缓……”
张玄清心头了然,怪不得孙思邈不好意思呢,仔细想了想那几本医书的内容,果然从其中一本中,找出了那个病症,下面也确实有治症药方。他不禁暗自懊恼,心说果然光有过目不忘还不行,若不经过仔细研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化作自己的东西,就算知道解救之法,想不到也是白搭。又和孙思邈探讨了会儿病情,知道郑公子得的不是天花后,心里也彻底安定了。
天花可不是好惹的,那是瘟疫的一种,说不得一死就一城人。怪不得自己没有在历史上看到过武德年间有大规模天花记载,原来是孙思邈这个赤脚医生诊断错了。
这倒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历史上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现在才四十多,远没有到达日后那种成就。就连他这辈子最显著的作品《千金方》这时候他才刚刚开始打算验证,所以完全没必要把他当药王看,反倒是张玄清戏言的人体试验科学家,跟这个时期的孙思邈更为相符。
不然你怎么解释他刚看了四本医书就敢拿医书里提到的药方去治病呢?
不得不说,反有大成就者,其行为必异于常理,异于常人。
吃过晚饭后,张玄清和孙思邈又聊了许久,直到亥时,张玄清顶得住,孙思邈却顶不住了,只好各自回房。
回到房间后,张玄清并没有睡觉,继续盘坐在床榻上,贯通九窍。
两具身体的异常他一时间也搞不明白,运转先天一炁,引出清凉真气,按照小在任督二脉转了一圈,最后熟练的将清凉之气引入丹田,使之半隐半现。
睁开双眼,此时夜方过半,离天亮还早。张玄清想了想,再次入定,却不是贯通九窍,而是体悟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确实不能通过修炼增加,但这不代表就不需要静坐了。此时静坐的目的,是体悟先天一炁,争取早日能掌握它真正的功效。
时光匆匆一夜一晃而过,外面天色泛白,张玄清便从定中清醒。
感受着丝毫不减的精神,他心中涌起一道明悟,暗赞道:“果然,这先天一炁不用养神,用则损神,静坐养气之时,先天一炁虽不增加,却能蕴养精神,达到以神养气、以气养神的效用。或许孙思邈、刘神威他们一直以静坐代替睡觉,这个方法倒也不错,还能顺带体悟先天一炁。”
从床榻上走下,打开房门,外面大概刚到卯时,清晨的空气有几分阴凉。
张玄清走到院落中间的空地,离着两旁晾晒药材的药架子远远的,开始打起了拳法。
他的拳法是跟他们村的老道士学的,而老道士的拳法则据说是跟孙禄堂学的。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据说其参武当、访少林,采形意、和八卦、证太极,综合各个武学流派,沉思精酿,创立孙氏太极,既孙氏武学,乃是晚清三大武学宗师之一。
按理说名师出高徒,张玄清作为这么一位牛人的徒孙,实战能力应当也不差。可惜张玄清注定要为他的师爷爷丢人了,六岁习武,练了整整九年,什么形意拳、八卦掌、孙氏太极,老道士都传给他了。但是他练半天,也知练了一手好套路,也就是俗称的花架子。在影视行业做做武行还不错,可真要跟人打架、格斗,那只有跑路的份。
只见他在院落中拉开架势,迎着晨风,先打一套形意十二形,也就是模仿龙、虎、熊、蛇、骀、猴、马、鸡、燕、鼍、鹞、鹰这十二中动物形态所创立的拳术。真正的形意大师使来,那自然是用的神形兼备,可落在张玄清手中,只能用个形似神不似,看着好看而已。
形意拳之后是八卦掌,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这个功夫在张玄清手中倒是多了几分灵性。
没办法,张玄清从小到大最擅长的就是跑路,不论是十七八岁光着屁股躲避老板追杀,还是后来入了算命行当,没有一手好的逃跑技能,那就是个死。
要说张玄清练得最久的功夫还属太极,主要这门功夫名头太大,上到九十九大爷大妈,下到刚会走弟弟妹妹,基本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孙氏太极虽然没有杨式太极名头大,孙禄堂更没显露过杨露禅那种“鸟不飞”的绝技。传说杨露禅通过太极卸力,能使站在他手掌上的麻雀飞不起来。可根据老道士所说,孙禄堂比之杨露禅也差不到哪去。
但见得张玄清练到太极拳神色中终于多了几分认真,双脚不丁不八,慢慢开合,双拳或推或拉,周身协调一致,混融一体,行动间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只可惜,武林中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之语。任凭张玄清太极拳打得再好看、再连贯,他太极拳还没拉开架势,就够被人一棍子放翻在地了。
然而今天却有所不同。
不知道为何,张玄清打着太极拳,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感悟先天一炁时的状态。不知不觉中,他太极拳的动作越发混成,有了几分神意。
太极的神意!
就在张玄清打拳之时,孙思邈、刘神威师徒二人相继走出房间。刘神威出来的略早,在张玄清八卦拳打到一半就出来了,孙思邈出来的略晚,正好看到张玄清开打太极。
师徒二人都不是武林中人,没有回避的意思。尤其是孙思邈,看着张玄清的太极拳眼神一阵发亮,仿佛看到了稀世珍宝。在他的心里,怕不是张玄清又借着练功指点他呢。
直到张玄清收功,孙思邈才猛一拍巴掌,喝了声彩:“道兄好功夫!”吓了张玄清一跳。
回过头,见孙思邈、刘神威都已起来,摇头笑道:“哪里,哪里,比不得道兄五禽戏。”
孙思邈摆了摆手,走步上前道:“道兄莫要玩笑,孙某虽不通武艺,但观道兄的功夫,恐怕不仅有养生之效,更有克敌之法,哪里是区区五禽戏能够比得。”
张玄清眼珠一转,道:“既然道兄喜欢,那贫道传与道兄便是了。”反正他正好有求于人,也不至于舍不得。
;
严格来说古代吃饭讲究个食不言寝不语,但张玄清、刘神威、孙思邈三人都是道士,张玄清更是现代来的,不需要讲什么繁文缛节。
而且,今天早上张玄清给孙思邈的四部医术,孙思邈今天一天已经抽空看完了,有些疑问在心里憋的难受,见到张玄清终于睡醒,当然要好好请教一番。
既然说到医术,自然免不了问一问郑胖子家的那个公子。
张玄清还记得,自己到这个世界第一顿饭还是那郑胖子请的,之后又是被车撞、又是传孙思邈医书、又是学习练气之法,差点把那事忘了,今天好不容易想起来,不禁问道:“孙道兄,那位郑公子怎么样了?”
这几天孙思邈每天都会去郑府一趟,观察那位郑公子的病情,按理说治不治得好,这时候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然而孙思邈闻言脸色一红,满脸尴尬,道:“那个……那个……”
“怎么?可是无法医治?”张玄清眉头微皱,如果连孙思邈都治不好,那这世上恐怕也没人能治了。心中叹了口气,本来他也希望那位郑公子的病能够治愈,毕竟郑胖子管了他一顿饭,这时候见孙思邈的表情,也不好多说,安慰道:“道兄也不必自责,人生在世,最多不过匆匆百年,郑公子还年幼,但未见识过红尘百态,未经历过爱恨情仇,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虽然有些可惜,不过……”
“咳咳!”没想到孙思邈连连干咳,满脸尴尬的打断了他的话,支支吾吾道:“其实……其实……”
“到底怎么了?”张玄清满脸疑惑。
一旁,刘神威捂着嘴,脸色涨红,发出呜呜的声音,分明是在憋笑,而且憋得很痛苦的样子。
孙思邈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脑袋一耷拉,小声道:“其实……郑公子得的不是天花……我一开始诊断错了……”
啪嗒——
筷子掉落,张玄清一脸懵逼。
难道自己听错了?
堂堂药王爷说自己诊断错了?
你特么确定不是在逗我?
孙思邈大体是觉得已经说出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不过眼神依然有点发飘:“郑公子的病看似是虏疮,贫道开始也那么认为,然今日看过道兄所赐医书,忽发现其中所提一个病症,与郑公子病情相似。今日中午,贫道便按照对症药方抓药,给郑公子送了去。郑公子服用后,病情立即得到了减缓……”
张玄清心头了然,怪不得孙思邈不好意思呢,仔细想了想那几本医书的内容,果然从其中一本中,找出了那个病症,下面也确实有治症药方。他不禁暗自懊恼,心说果然光有过目不忘还不行,若不经过仔细研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化作自己的东西,就算知道解救之法,想不到也是白搭。又和孙思邈探讨了会儿病情,知道郑公子得的不是天花后,心里也彻底安定了。
天花可不是好惹的,那是瘟疫的一种,说不得一死就一城人。怪不得自己没有在历史上看到过武德年间有大规模天花记载,原来是孙思邈这个赤脚医生诊断错了。
这倒也没什么好稀奇的,历史上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现在才四十多,远没有到达日后那种成就。就连他这辈子最显著的作品《千金方》这时候他才刚刚开始打算验证,所以完全没必要把他当药王看,反倒是张玄清戏言的人体试验科学家,跟这个时期的孙思邈更为相符。
不然你怎么解释他刚看了四本医书就敢拿医书里提到的药方去治病呢?
不得不说,反有大成就者,其行为必异于常理,异于常人。
吃过晚饭后,张玄清和孙思邈又聊了许久,直到亥时,张玄清顶得住,孙思邈却顶不住了,只好各自回房。
回到房间后,张玄清并没有睡觉,继续盘坐在床榻上,贯通九窍。
两具身体的异常他一时间也搞不明白,运转先天一炁,引出清凉真气,按照小在任督二脉转了一圈,最后熟练的将清凉之气引入丹田,使之半隐半现。
睁开双眼,此时夜方过半,离天亮还早。张玄清想了想,再次入定,却不是贯通九窍,而是体悟先天一炁。
先天一炁确实不能通过修炼增加,但这不代表就不需要静坐了。此时静坐的目的,是体悟先天一炁,争取早日能掌握它真正的功效。
时光匆匆一夜一晃而过,外面天色泛白,张玄清便从定中清醒。
感受着丝毫不减的精神,他心中涌起一道明悟,暗赞道:“果然,这先天一炁不用养神,用则损神,静坐养气之时,先天一炁虽不增加,却能蕴养精神,达到以神养气、以气养神的效用。或许孙思邈、刘神威他们一直以静坐代替睡觉,这个方法倒也不错,还能顺带体悟先天一炁。”
从床榻上走下,打开房门,外面大概刚到卯时,清晨的空气有几分阴凉。
张玄清走到院落中间的空地,离着两旁晾晒药材的药架子远远的,开始打起了拳法。
他的拳法是跟他们村的老道士学的,而老道士的拳法则据说是跟孙禄堂学的。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据说其参武当、访少林,采形意、和八卦、证太极,综合各个武学流派,沉思精酿,创立孙氏太极,既孙氏武学,乃是晚清三大武学宗师之一。
按理说名师出高徒,张玄清作为这么一位牛人的徒孙,实战能力应当也不差。可惜张玄清注定要为他的师爷爷丢人了,六岁习武,练了整整九年,什么形意拳、八卦掌、孙氏太极,老道士都传给他了。但是他练半天,也知练了一手好套路,也就是俗称的花架子。在影视行业做做武行还不错,可真要跟人打架、格斗,那只有跑路的份。
只见他在院落中拉开架势,迎着晨风,先打一套形意十二形,也就是模仿龙、虎、熊、蛇、骀、猴、马、鸡、燕、鼍、鹞、鹰这十二中动物形态所创立的拳术。真正的形意大师使来,那自然是用的神形兼备,可落在张玄清手中,只能用个形似神不似,看着好看而已。
形意拳之后是八卦掌,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这个功夫在张玄清手中倒是多了几分灵性。
没办法,张玄清从小到大最擅长的就是跑路,不论是十七八岁光着屁股躲避老板追杀,还是后来入了算命行当,没有一手好的逃跑技能,那就是个死。
要说张玄清练得最久的功夫还属太极,主要这门功夫名头太大,上到九十九大爷大妈,下到刚会走弟弟妹妹,基本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孙氏太极虽然没有杨式太极名头大,孙禄堂更没显露过杨露禅那种“鸟不飞”的绝技。传说杨露禅通过太极卸力,能使站在他手掌上的麻雀飞不起来。可根据老道士所说,孙禄堂比之杨露禅也差不到哪去。
但见得张玄清练到太极拳神色中终于多了几分认真,双脚不丁不八,慢慢开合,双拳或推或拉,周身协调一致,混融一体,行动间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只可惜,武林中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之语。任凭张玄清太极拳打得再好看、再连贯,他太极拳还没拉开架势,就够被人一棍子放翻在地了。
然而今天却有所不同。
不知道为何,张玄清打着太极拳,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感悟先天一炁时的状态。不知不觉中,他太极拳的动作越发混成,有了几分神意。
太极的神意!
就在张玄清打拳之时,孙思邈、刘神威师徒二人相继走出房间。刘神威出来的略早,在张玄清八卦拳打到一半就出来了,孙思邈出来的略晚,正好看到张玄清开打太极。
师徒二人都不是武林中人,没有回避的意思。尤其是孙思邈,看着张玄清的太极拳眼神一阵发亮,仿佛看到了稀世珍宝。在他的心里,怕不是张玄清又借着练功指点他呢。
直到张玄清收功,孙思邈才猛一拍巴掌,喝了声彩:“道兄好功夫!”吓了张玄清一跳。
回过头,见孙思邈、刘神威都已起来,摇头笑道:“哪里,哪里,比不得道兄五禽戏。”
孙思邈摆了摆手,走步上前道:“道兄莫要玩笑,孙某虽不通武艺,但观道兄的功夫,恐怕不仅有养生之效,更有克敌之法,哪里是区区五禽戏能够比得。”
张玄清眼珠一转,道:“既然道兄喜欢,那贫道传与道兄便是了。”反正他正好有求于人,也不至于舍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