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驾!”

    夜幕中,一声声马蹄之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路之中。

    “铛铛!”

    两道破空之声换入耳中,只见马车上的木板上两枚细长的银色深深的钉在上面。

    “驾!”

    驾车之人下意识的将手中的马鞭抽的更重了些,马背上血痕依稀可见。一鞭鞭的抽下,马儿吃痛跟发了疯似得跑的更快。

    “嗖嗖嗖。”

    几道荧光在月光下掠过。一道死死的打在驾车之人身上,而另一道直直的射进了车厢之内。

    “哇~~哇~~~”

    孩童的哭啼声传出,不知是不是那道暗器打到起孩童的身上。

    顺着月光照去。数十道黑色的声影在这夜幕中飞奔着,每个人手上的刀刃在月光之中发出凛冽的寒光。

    “复儿不哭,复儿不哭。”车厢之中。一名美妇人紧紧的抱着襁褓之中的男婴。雍荣的脸庞上的显露出极度的惶恐和焦灼。

    “夫人,这马已经跑不动了。”驾车人虚弱的说道。

    此时的马已经开始不停的吐着白沫,显然已经开始体力不支。马车速度随即慢了许多,后面的追兵已经越来越近了。

    “轰”

    说话间,马儿轰然倒地,已经累死。强大的惯性致使车身甩了出去,车棚四分五落。一阵烟尘扬起。

    “叮!”

    两道银光闪过,落进了漆黑的树林之中,驾车人强忍着身上的伤痛,抽出腰间的剑将两枚暗器赶在飞向散落的车棚时击落在地。

    在月光的照落下,数十名黑衣人形成围剿之势将残破的马车紧紧围住。

    此刻的驾车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手中的剑插在地上,半个身子倚靠在上面才能勉强保持站立。身上几处致命的伤口因为失血过多已经在无多少鲜血可流。似乎没动一次都需要很大的力气。

    一只手截止刚刚从马车中飞出的襁褓。

    “都杀了,一个不留”

    为首的黑衣人似乎不愿意在过多的说些什么,眼中不掺杂一丝杂念。这是一群死士。

    “哼!”

    一声冷哼,驾马人缓缓的将剑拔起,吐出一口浊气。

    “杀!”

    一道青光从剑中迸发而出,横扫而开。数百道剑气直逼眼前这群死士。

    只见山腰处一道道青芒闪起,伴随着婴儿不断的哭声。

    随即,一座巨大的青莲在半山腰上爆开,山体剧烈的抖动起来。

    …………………………………………………………………

    不知道过来多长时间,夜幕中的战斗终于安静了下来。

    夜幕之中,一名中年道人站在散落的车体旁,弯腰捡起了包裹着婴儿的襁褓。修长的手指解开婴儿的襁褓,下一刻,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酒祝,这就是你所说的结局吗”

    “你的命,真的很不好。”他看着襁褓中的婴儿,怜悯道。

    ……………

    ……………

    大唐南部的一处边陲上,有一座叫稻香的小村,村外有条小溪,溪旁有座斜斜的茅屋。不时有孩童朗朗的诵文声传出。

    村民们也忘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名中年道人带着一个不足月的婴儿来到此处。淳朴的村民帮着盖起了这座小小的茅屋。而中年道人则开始变成一名教书先生。教导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门。

    茅屋中间的墙壁上挂在一大一小的两把剑,大的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尘。看样子是有些年头没有动过了。而小的则是一尘不染。

    不大的书案上堆积着各种古朴的书籍。看上去有些年月了,但每本书籍上都完好整洁。看的出书籍的主人是十分爱惜这些书籍。

    已过中午时分,结束了这一天的学习。私塾内的孩童三两成群的与中年道人告别。稚嫩的脸庞上流露出对中年道人的尊爱。似乎这份敬爱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而唯独一名孩童还在神情专注的背诵着拗口的典籍,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这与他的年纪显得格格不入。

    这名孩童名叫李复。是道人捡回来的孩子,从记事起,李复就与这满屋的书籍为伴。

    他最开始认识的东西就是这满屋子泛黄的书籍。学会说话便在夫子的教导下开始学会识字。而后就是开始背诵书籍上的文字。

    各种各样的书籍,儒家,道家,法家,兵典,国策。一本本的背诵。

    诵而识习之,已至能够倒背如流。这就是李复的生活。

    李复无聊的时候曾经数了数,各色各样的书籍加起来共有九千九百本。清晨醒来,他开始背诵。夜幕落下,他也在背诵。春来冬去,他已经捧着手中的书籍不断的背诵着。

    不过从六岁那年开始,夫子再也不要求李复每日的不停背诵书籍。而是让他练剑。

    细小的胳膊连拿起那三尺剑都吃力,但依旧还是听从夫子的话语。对他来说,夫子是他唯一的亲人。夫子要求的事情,李复都会很努力的去做。

    寒来暑往,李复每日上午与书籍为伍,下午与青锋为伴。

    自十二岁那年开始,夫子再也不要求李复背诵屋中的典籍。因为李复已经都记住了,而是给了李复几侧很奇怪的古籍。

    上面的东西让李复很是不解。李复曾经问过夫子,为什么要背书。

    夫子看着李复很久道:“记住,以后对你会有用的”

    这个答案让李复很是不解,也有些遗憾。但李复也比较不是普通孩童。从懵懂时期就与各种典籍为伍,从中也获取不少知识。便也不在追问此事。与典籍为伍,性情倒也清淡与洒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暑往寒来,转眼间李复快到了束发之龄。

    年关将至,按大唐习俗,正月十五将是十五岁男子束发之时。

    这一日,有白鹭飞来。大唐南部的天气相对温和些,白鹭在冬季也并不少见。白鹭带来了一封信和半块玉碟。

    夫子神情枉然的看着那半块玉蝶,久久不语。而后将信件一同交予李复。

    李复茫然的接过,一脸不解。信件上道明邀请夫子门生前往大唐东都参加一年一度的元宵会试。而那半块玉蝶却不知是何意。

    平静的生活就这么被打破了。

    “复儿,你该走了。”

    “去哪?”

    “东都”

    “为什么要去?”

    “因为你该去了”

    “什么是该去了?”

    “你不属于这里。”

    “可是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喜欢村中的一砖一瓦、溪流、青山、稻香,还有那稻花酿成的米酒。”

    “你难道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吗?”

    “想!………又不想。”

    “去吧,去东都一趟。若不喜欢那里,在回来。”

    东都?李复看着手中的信件,不由的沉思起来…………

    第二日,李复收拾行李,接过夫子递过来的两坛子稻香酒。转身离开。

    十五岁,哦不,这个年关未过,应该是十四岁的少年。离开了生活了十四年的稻香村。

章节目录

唐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叶落南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落南乡并收藏唐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