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珠,崔贯之在外面焦急等待着,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似乎真如他想象的那种,表姐真的忘记了他们?还是表姐不在家中?不然怎么那么久都不见出来呢?
“姐,你说表姐他是不是不在家啊,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崔贯之焦急走来走去,都过去一刻钟了,里面不见踪影,就算不在啊,也应该出来说一声,这么没有动静的,算是什么啊?不会是在逗他们吧?还是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崔明珠拉住崔贯之的身躯,不让继续走动,已经够烦了,这孩子还要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能不能有点耐心啊,崔贯之被拉住之后,心如火焚般等待着,嘴角不断嘟囔着:“还不出来呢?”
外面两人焦急等待着,里面已经有人匆忙走出来,曹姑娘一边走,一边问身边的青儿:“青儿,你否赶走了他们?”
“小姐,你放心吧,奴婢对人可是很温柔的,不会鲁莽行事的,奴婢和他们说了,让他们好好等一下,他们还在门外等待着呢,小姐,你慢点,等等奴婢。”青儿说着谎话眼睛不会眨动一下,人家就在外面,而她呢,却大摇大摆如此说话,一点都不担心外面的崔氏姐弟听到。
曹姑娘一听自己的表弟表妹来看自己,哪还坐得住,赶紧出来,她不怕表弟表妹来看她,就怕青儿赶走了他们,青儿的脾气,她可是知道得很清楚的,遇到不认识的人,哪还会给你好脸色看?不拿起扫帚赶人已经算是温柔了,从她口中说出的温柔,那对别人而言,可能就是冷漠了。
她不得不敢出去,真怕他们离开了呢,动手,开门,门户大开,曹姑娘激动看着外面站着的两道身影,多么熟悉的身影,多么让人怀念的感觉,心中暖乎乎,泪水洋溢眼眶,不争气流淌下来。
“明珠,贯之,真的是你们啊?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你们真的来看表姐了。”曹姑娘上去握着崔明珠的手,小心呵护,心中满满都是感动。
崔明珠听到那声久违的声音,泪水极其不争气流淌出来,那一刻,所有受到的蔑视,所有的那些委屈,那些难受,悲伤,这一刻,一下子喷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父亲如牢,一直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依靠的一座大山,突然有一天坍塌了,毫无征兆,剩下他们这些无能为力的人,苦苦支撑着,没有头绪,没有办法,没有了靠山,一下子,崩溃了,他们的世界崩溃了。
“呜呜。”
“表姐,我……。呜呜。”
崔明珠啕号大哭,悲惨的声音,捂住的泪水,一发不可收拾喷发出来,所有的坚强,所有的支撑,看到曹姑娘的那一刻,不再伪装,哭了,哭得很伤心。
曹姑娘被她突如其来的哭声吓了一跳,手不停拍拍她的后背,安慰道:“不哭了,不哭了,有表姐在呢,不哭了,乖,明珠不哭,表姐在呢。”
崔贯之站在一边,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笑着迎接表姐:“表姐好。”
“恩。”曹姑娘不停拍着还没停止哭泣的崔明珠,不知道她为什么哭泣,口上安慰的同时,眼睛不停询问崔贯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崔贯之耸耸肩,指着姐姐崔明珠,指指自己,暗示还是让姐姐解释给你听,我不知道如何解释。
崔明珠哭泣到眼睛红肿红肿的,瞳孔中含着血丝,红肿而有些黑圈的眼睛,神色憔悴,曹姑娘这才仔细观察她的模样,看了看崔贯之的样子,差不多,狼狈不堪,赶紧带着两人进去了大厅里面,青儿立马关门,沏了一壶茶,放在两人的面前,乖乖站在曹姑娘的身后,静静看着两人。
哭泣了一阵子,崔明珠才逐渐停住了哭泣,曹姑娘抹去她眼角的泪水,整理一顿她的容貌,担忧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崔明珠点点头,提不起一丝精神,看着心中觉得怜惜,曹姑娘继续道:“可是家中出事了?”
“恩。”
“舅舅出事了?”曹姑娘继续问。
问到舅舅崔玄晔的时候,两人神色变得酱紫色,伤心连连,崔明珠停住的哭泣声逐渐响起来,十分闹心,曹姑娘温柔安慰:“明珠啊,不要伤心了,给表姐说说是怎么一回事?舅舅他不是当官当得好好的,在博陵上颇有威望,怎么会出事呢?”
曹姑娘止住哭泣,用她那沙哑的声音道:“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祖母和父亲瞒着我们,不知道做了些什么?结果几天后,父亲被捕,进入大牢,前几天,到了大理寺,听说大理寺已经开始审理父亲的案件,听祖母说是父亲收了贿赂,足足十几万辆银子,被大理寺给查出来了。”
“如今正在大理寺手审讯呢?情况不知道怎么样?表姐,你也知道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人,我们博陵崔氏生意遍布各个地方,单单是商队一年来回,都不止这个数了,父亲他又怎么会为了区区的十几万两而丢失官位呢?”
“父亲他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他是被冤枉的。表姐。”
话到这里,曹姑娘什么都明白了,确实如崔明珠所言,区区十几万两,还不足以红了舅舅的双眼,以他们博陵崔氏的威望和能力,聚集十几万两,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又怎么会在乎这些钱财。
“可是有什么人和你们崔家有仇怨?”除了结仇,曹姑娘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身为大家族,博陵第一家族,唐朝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名门望族,自汉朝已经存在,一直昌盛到现在,怎么会为了那点银子葬送自己的前途呢?
发展这么大,仇人可定也不少,一出事情,那肯定要给你下狠招了,这次恐怕也是如此,曹姑娘深以为意,但还是有些疑惑,博陵崔氏可不是一般的氏族,出了事情,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的,区区十几万两,把这个缺口填上去就是了,不就没事了。
面的曹姑娘的疑问,崔明珠苦笑道:“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不行,这次所用的钱财是朝廷为了置柏崖仓,为了以防关中出现旱灾饥荒所设置的,父亲摊上了这等大事,那些政敌们怎么会不捉住这个机会动手呢?他们早就视我们父亲为眼中钉了,恨不得立刻除去呢。”
原来如此,曹姑娘总算是明白了事情原委了,原来是朝廷设置柏崖仓,舅舅正好摊上了这件事情,本来想要以这件事情来获取功劳,天有不测风云,朝廷所派遣的粮食在半途中出事了,被一些官员,以某种卑鄙的手段给截获了,盗贼们销声匿迹,而身为这次的主事人,崔玄晔,自然脱不了干系了。
“那你们来长安也是为了此事?”
“不瞒表姐,确实为了此事,结果……哎。”崔贯之叹息不已,来到长安,他才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天真,以为有钱好办事,前来长安,可以很快救出自己的父亲。
结果……。
“不成吗?也对,这里是长安,那些人是不会为一个即将降职的人而去得罪某些官员,既然帮不得,那他们肯定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是吧?”曹姑娘细细而言,崔贯之和崔明珠点点头,表姐真聪明,不用说都知道了,难道真的是他们太天真了吗?
“真的没有一个肯帮你们吗?”虽然如此说,曹姑娘还是有些不愿意相信,总会有些有原则的人吧?
“大官不肯管,小官管不了,蛇鼠一窝,官官相护,都没有一个好东西。”崔贯之愤怒。
“哎,贯之你在外面可不能如此说话?这话要被别人听去了,麻烦可大了,以后不能乱说这种话,知道了吗?”曹姑娘狠狠盯着崔贯之,大声训斥,崔贯之闭上嘴巴,乖乖点头,眼中充满了委屈。
“表姐,你在长安城中可否认识一些大理寺的人?我们想要去看一下父亲,可是我们……。”崔明珠为难说出的心中纠结了好久都没有说出去的话,为了父亲,她只能咬牙说出去。
话是这么说,心中不抱有多大希望。
“哎,你们也听说过我的事情,表姐我也是无能为力啊。”曹姑娘连忙摇头苦笑,她哪认识什么人呢?长安城那么大,那些官员有又那么忙,特别是大理寺的官员,平时都不见一面,又怎么会认识呢?
“哎。”
“哎。”虽然心中已经知道了答案,得到曹姑娘确认之后,他们忍不住悲伤,没有办法了,真的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啪啪。”
嘈杂的敲门声响起,声音有规律的飘在曹姑娘和青儿的耳边,曹姑娘眼前一亮,道:“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表姐。”
“表姐,说真的吗?你有办法了?”
崔明珠,崔贯之瞪大眼睛,兴奋大喊,激动得站起来了,曹姑娘点点头,回头示意青儿去开门,青儿开心走出大厅,前去开门。
(咸亨三年(六七二)六月,唐于洛州柏崖置柏崖仓。此乃转运仓。总章元年(六六八)及是年关中旱灾饥荒直接促使唐设此仓,以屯河东、北租粟,转输关中。)
“姐,你说表姐他是不是不在家啊,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崔贯之焦急走来走去,都过去一刻钟了,里面不见踪影,就算不在啊,也应该出来说一声,这么没有动静的,算是什么啊?不会是在逗他们吧?还是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崔明珠拉住崔贯之的身躯,不让继续走动,已经够烦了,这孩子还要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能不能有点耐心啊,崔贯之被拉住之后,心如火焚般等待着,嘴角不断嘟囔着:“还不出来呢?”
外面两人焦急等待着,里面已经有人匆忙走出来,曹姑娘一边走,一边问身边的青儿:“青儿,你否赶走了他们?”
“小姐,你放心吧,奴婢对人可是很温柔的,不会鲁莽行事的,奴婢和他们说了,让他们好好等一下,他们还在门外等待着呢,小姐,你慢点,等等奴婢。”青儿说着谎话眼睛不会眨动一下,人家就在外面,而她呢,却大摇大摆如此说话,一点都不担心外面的崔氏姐弟听到。
曹姑娘一听自己的表弟表妹来看自己,哪还坐得住,赶紧出来,她不怕表弟表妹来看她,就怕青儿赶走了他们,青儿的脾气,她可是知道得很清楚的,遇到不认识的人,哪还会给你好脸色看?不拿起扫帚赶人已经算是温柔了,从她口中说出的温柔,那对别人而言,可能就是冷漠了。
她不得不敢出去,真怕他们离开了呢,动手,开门,门户大开,曹姑娘激动看着外面站着的两道身影,多么熟悉的身影,多么让人怀念的感觉,心中暖乎乎,泪水洋溢眼眶,不争气流淌下来。
“明珠,贯之,真的是你们啊?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你们真的来看表姐了。”曹姑娘上去握着崔明珠的手,小心呵护,心中满满都是感动。
崔明珠听到那声久违的声音,泪水极其不争气流淌出来,那一刻,所有受到的蔑视,所有的那些委屈,那些难受,悲伤,这一刻,一下子喷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父亲如牢,一直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依靠的一座大山,突然有一天坍塌了,毫无征兆,剩下他们这些无能为力的人,苦苦支撑着,没有头绪,没有办法,没有了靠山,一下子,崩溃了,他们的世界崩溃了。
“呜呜。”
“表姐,我……。呜呜。”
崔明珠啕号大哭,悲惨的声音,捂住的泪水,一发不可收拾喷发出来,所有的坚强,所有的支撑,看到曹姑娘的那一刻,不再伪装,哭了,哭得很伤心。
曹姑娘被她突如其来的哭声吓了一跳,手不停拍拍她的后背,安慰道:“不哭了,不哭了,有表姐在呢,不哭了,乖,明珠不哭,表姐在呢。”
崔贯之站在一边,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笑着迎接表姐:“表姐好。”
“恩。”曹姑娘不停拍着还没停止哭泣的崔明珠,不知道她为什么哭泣,口上安慰的同时,眼睛不停询问崔贯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崔贯之耸耸肩,指着姐姐崔明珠,指指自己,暗示还是让姐姐解释给你听,我不知道如何解释。
崔明珠哭泣到眼睛红肿红肿的,瞳孔中含着血丝,红肿而有些黑圈的眼睛,神色憔悴,曹姑娘这才仔细观察她的模样,看了看崔贯之的样子,差不多,狼狈不堪,赶紧带着两人进去了大厅里面,青儿立马关门,沏了一壶茶,放在两人的面前,乖乖站在曹姑娘的身后,静静看着两人。
哭泣了一阵子,崔明珠才逐渐停住了哭泣,曹姑娘抹去她眼角的泪水,整理一顿她的容貌,担忧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崔明珠点点头,提不起一丝精神,看着心中觉得怜惜,曹姑娘继续道:“可是家中出事了?”
“恩。”
“舅舅出事了?”曹姑娘继续问。
问到舅舅崔玄晔的时候,两人神色变得酱紫色,伤心连连,崔明珠停住的哭泣声逐渐响起来,十分闹心,曹姑娘温柔安慰:“明珠啊,不要伤心了,给表姐说说是怎么一回事?舅舅他不是当官当得好好的,在博陵上颇有威望,怎么会出事呢?”
曹姑娘止住哭泣,用她那沙哑的声音道:“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祖母和父亲瞒着我们,不知道做了些什么?结果几天后,父亲被捕,进入大牢,前几天,到了大理寺,听说大理寺已经开始审理父亲的案件,听祖母说是父亲收了贿赂,足足十几万辆银子,被大理寺给查出来了。”
“如今正在大理寺手审讯呢?情况不知道怎么样?表姐,你也知道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人,我们博陵崔氏生意遍布各个地方,单单是商队一年来回,都不止这个数了,父亲他又怎么会为了区区的十几万两而丢失官位呢?”
“父亲他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他是被冤枉的。表姐。”
话到这里,曹姑娘什么都明白了,确实如崔明珠所言,区区十几万两,还不足以红了舅舅的双眼,以他们博陵崔氏的威望和能力,聚集十几万两,是没有任何困难的,又怎么会在乎这些钱财。
“可是有什么人和你们崔家有仇怨?”除了结仇,曹姑娘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身为大家族,博陵第一家族,唐朝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名门望族,自汉朝已经存在,一直昌盛到现在,怎么会为了那点银子葬送自己的前途呢?
发展这么大,仇人可定也不少,一出事情,那肯定要给你下狠招了,这次恐怕也是如此,曹姑娘深以为意,但还是有些疑惑,博陵崔氏可不是一般的氏族,出了事情,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的,区区十几万两,把这个缺口填上去就是了,不就没事了。
面的曹姑娘的疑问,崔明珠苦笑道:“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不行,这次所用的钱财是朝廷为了置柏崖仓,为了以防关中出现旱灾饥荒所设置的,父亲摊上了这等大事,那些政敌们怎么会不捉住这个机会动手呢?他们早就视我们父亲为眼中钉了,恨不得立刻除去呢。”
原来如此,曹姑娘总算是明白了事情原委了,原来是朝廷设置柏崖仓,舅舅正好摊上了这件事情,本来想要以这件事情来获取功劳,天有不测风云,朝廷所派遣的粮食在半途中出事了,被一些官员,以某种卑鄙的手段给截获了,盗贼们销声匿迹,而身为这次的主事人,崔玄晔,自然脱不了干系了。
“那你们来长安也是为了此事?”
“不瞒表姐,确实为了此事,结果……哎。”崔贯之叹息不已,来到长安,他才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天真,以为有钱好办事,前来长安,可以很快救出自己的父亲。
结果……。
“不成吗?也对,这里是长安,那些人是不会为一个即将降职的人而去得罪某些官员,既然帮不得,那他们肯定会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是吧?”曹姑娘细细而言,崔贯之和崔明珠点点头,表姐真聪明,不用说都知道了,难道真的是他们太天真了吗?
“真的没有一个肯帮你们吗?”虽然如此说,曹姑娘还是有些不愿意相信,总会有些有原则的人吧?
“大官不肯管,小官管不了,蛇鼠一窝,官官相护,都没有一个好东西。”崔贯之愤怒。
“哎,贯之你在外面可不能如此说话?这话要被别人听去了,麻烦可大了,以后不能乱说这种话,知道了吗?”曹姑娘狠狠盯着崔贯之,大声训斥,崔贯之闭上嘴巴,乖乖点头,眼中充满了委屈。
“表姐,你在长安城中可否认识一些大理寺的人?我们想要去看一下父亲,可是我们……。”崔明珠为难说出的心中纠结了好久都没有说出去的话,为了父亲,她只能咬牙说出去。
话是这么说,心中不抱有多大希望。
“哎,你们也听说过我的事情,表姐我也是无能为力啊。”曹姑娘连忙摇头苦笑,她哪认识什么人呢?长安城那么大,那些官员有又那么忙,特别是大理寺的官员,平时都不见一面,又怎么会认识呢?
“哎。”
“哎。”虽然心中已经知道了答案,得到曹姑娘确认之后,他们忍不住悲伤,没有办法了,真的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啪啪。”
嘈杂的敲门声响起,声音有规律的飘在曹姑娘和青儿的耳边,曹姑娘眼前一亮,道:“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表姐。”
“表姐,说真的吗?你有办法了?”
崔明珠,崔贯之瞪大眼睛,兴奋大喊,激动得站起来了,曹姑娘点点头,回头示意青儿去开门,青儿开心走出大厅,前去开门。
(咸亨三年(六七二)六月,唐于洛州柏崖置柏崖仓。此乃转运仓。总章元年(六六八)及是年关中旱灾饥荒直接促使唐设此仓,以屯河东、北租粟,转输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