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家娘子猛于虎最新章节!
宫里风平浪静,永平帝为了何淑妃的死而悲痛不已,辍朝三日,令停灵二十一日,妃位以下的妃嫔尽皆前去举哀。
有永平帝亲自做示范,每天跟点卯似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反正各种身先士卒,不少大臣,御史都上折子请永平帝节哀,就怕这位步了先皇的后尘,也抽起疯来。
好在最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
上朝之后的永平帝虽然不怎么在状态,好歹没跟先皇似的动不动眼泪巴巴自己就哭起来。
还在正常范围内。
只是平静也只是表面的平静而已,并没有闹到台面上,关于何淑妃的死,经过几天的思索,永平帝终于下定决心彻查到底。只是这事无论交待给褚贵妃还是萧皇后,他都不放心,索性由自己身边的多福一手掌控,所有相关线索都报到他这里。
结果还真冲着谢显原来那话去的,查到哪里死到哪里,最后能查到的也只是那吊死的小太监是她进宫之初,萧皇后给拨过去的。
但这也算不得证据,萧皇后拨的那些人,后面多多少少都被何淑妃给以各种借口赶了出去,没留在她宫里,唯独这小太监和她身边的贴身宫女一路水涨船高,很得何淑妃的喜爱。
永平帝有理由相信,何淑妃留下的那两个人,极有可能是何家在宫里的。
其实萧皇后不存在在宫里有部署,毕竟萧家山高水远,多少年就远离了建康城的权力中心。只不过是后来玉衡帝给他选王妃之时,各世家里没有年龄相当,且未婚的小娘子,萧家在建康城可谓白纸一张,尤其在风云变幻的后宫,甚至何淑妃的势力可能都比萧皇后要深要广。
萧皇后唯一可以倚仗的也就是谢家了。
可是谢家会为了萧皇后倾尽全力,当初就不会着了别人的道,落下了胎。
显而易见,要么谢家在后宫里没有安排人,要么就是谢家并没有将势力献给萧皇后——
前者好比一只猛虎对外表示自己是素食者一般,纯粹天方夜谭。
永平帝当然更倾向是后者,所以何淑妃这事发生,反而是萧皇后的嫌疑最小。当然,并不能完全排除。事实上永平帝现在不相信任何人。
谢显也好,皇后也好,太皇太后,淮阳王、江夏王,甚至宣城长公主他都不相信。
或许宣城长公主至情至性,不会玩儿那些阴谋算计的东西,可是嫁人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倾向于萧家,毕竟当着众目睽睽之下,宣城长公主对萧宝树那些暧昧的小心思都毫不掩饰,内里有多澎湃就可想而知了。
再者,一个宣城,一个萧宝树再得他的信任,也都不是能为他谋筹的。
加起来智商堪堪为正的主儿,就不抱太多希望了。
省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二十一天后,何淑妃移出宫外下葬,多福报上来的证据线索桩桩件件指向萧皇后。
永平帝亲自去了椒房殿,将那些证据交到萧皇后面前。
萧刺史死后,哪怕皇帝属意宫权交还皇后,萧皇后依然再三推辞,一则身子不适,二则想为父守孝,所以平日并不出宫,连给太皇太后请安都极少过去。
如果说以前萧皇后尚算端庄,神采飞扬,那么现在那张略显腊黄的脸就一下子让她形容萎靡了不少,眼神里也没了往日的神采,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又丑陋。
永平帝心顿时就软了起来。
哪个小娘不爱美,萧氏这情状分明是心伤未愈,正是应了自己的猜测。
犹如前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褚贵妃是一样的,不过是被人摆了一道,祸水东引,到了椒房殿这里。
先是神不知鬼不觉落了皇后的胎,现在又把证据栽脏到皇后头上,背后之人是有多不想萧皇后坐镇中宫,是多想将萧皇后给除之而后快?
“梓童,你看明白了吗?”他问。
萧皇后仔仔细细看完全部证供,垂眸,脸上是说不出的疲累。
“陛下,”她轻轻跪到了地上,“并不是我……我自己失去过孩子……还不只一个,又怎会对齐德妃,何淑妃腹中的孩子下手。”
“我进宫之前,阿爹就同我说过,我相貌堪堪,才华平平,唯有品德尚可。而品德是为人立世之本,令我永世不许忘。”
“但是,先皇令陛下娶我,却是多方平衡势力,哪怕我再有不足,只要我不做出失德,天怒人怨之事,陛下便永远不会废后。我永远都是皇后。”
如果说前一段话是父亲对女儿的教诲,期望,那么后面这话就是权衡过后的选择。
萧皇后把父女俩的谋划在这时都与永平帝说了,显然是把底牌都亮给了他。
至于他相不相信,也只能是皇帝自己的抉择了。
“这些证据我无力反驳。但我敢拍着良心向陛下发誓,不是我。我再丧心病狂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虽然孩子没有生下来,可是,我无论如何不会下一个孩子下手。再者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齐德妃能威胁到谁,也威胁不到我。我是中宫皇后,我生下来的也是中宫嫡子,我何苦向她下手……”
“无论是齐德妃也好,何淑妃也好,褚贵妃,甚至潘贤妃哪个在建康城中势力不比我萧家大,后宫说起来我是掌权,其实背地里阳奉阴违的事还少了吗?”
最后她长叹一口气。
“陛下,我只有十五岁,可我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我没心情搞那些东西……”
说罢,满脸疲惫地低下了头,也是再懒得争辩了,爱信不信的意思。
永平帝搀起萧皇后,紧紧地握住她的手。
“我们,是一样的处境。”他苦笑,莫名地与自己的皇后产生了共鸣。
“朕,是大梁皇帝。可是你看看周边的不论是谢家也好,萧家也罢,甚至褚、郗、何几大世家,哪个不是相互博弈,相互制衡?朕又何曾做得了主?
“梓童。”
“阿凝,”永平帝深深望着萧皇后:“我如果不信你,就不会把这些放到你面前给你看。”
宫里风平浪静,永平帝为了何淑妃的死而悲痛不已,辍朝三日,令停灵二十一日,妃位以下的妃嫔尽皆前去举哀。
有永平帝亲自做示范,每天跟点卯似的,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反正各种身先士卒,不少大臣,御史都上折子请永平帝节哀,就怕这位步了先皇的后尘,也抽起疯来。
好在最可怕的事情没有发生。
上朝之后的永平帝虽然不怎么在状态,好歹没跟先皇似的动不动眼泪巴巴自己就哭起来。
还在正常范围内。
只是平静也只是表面的平静而已,并没有闹到台面上,关于何淑妃的死,经过几天的思索,永平帝终于下定决心彻查到底。只是这事无论交待给褚贵妃还是萧皇后,他都不放心,索性由自己身边的多福一手掌控,所有相关线索都报到他这里。
结果还真冲着谢显原来那话去的,查到哪里死到哪里,最后能查到的也只是那吊死的小太监是她进宫之初,萧皇后给拨过去的。
但这也算不得证据,萧皇后拨的那些人,后面多多少少都被何淑妃给以各种借口赶了出去,没留在她宫里,唯独这小太监和她身边的贴身宫女一路水涨船高,很得何淑妃的喜爱。
永平帝有理由相信,何淑妃留下的那两个人,极有可能是何家在宫里的。
其实萧皇后不存在在宫里有部署,毕竟萧家山高水远,多少年就远离了建康城的权力中心。只不过是后来玉衡帝给他选王妃之时,各世家里没有年龄相当,且未婚的小娘子,萧家在建康城可谓白纸一张,尤其在风云变幻的后宫,甚至何淑妃的势力可能都比萧皇后要深要广。
萧皇后唯一可以倚仗的也就是谢家了。
可是谢家会为了萧皇后倾尽全力,当初就不会着了别人的道,落下了胎。
显而易见,要么谢家在后宫里没有安排人,要么就是谢家并没有将势力献给萧皇后——
前者好比一只猛虎对外表示自己是素食者一般,纯粹天方夜谭。
永平帝当然更倾向是后者,所以何淑妃这事发生,反而是萧皇后的嫌疑最小。当然,并不能完全排除。事实上永平帝现在不相信任何人。
谢显也好,皇后也好,太皇太后,淮阳王、江夏王,甚至宣城长公主他都不相信。
或许宣城长公主至情至性,不会玩儿那些阴谋算计的东西,可是嫁人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倾向于萧家,毕竟当着众目睽睽之下,宣城长公主对萧宝树那些暧昧的小心思都毫不掩饰,内里有多澎湃就可想而知了。
再者,一个宣城,一个萧宝树再得他的信任,也都不是能为他谋筹的。
加起来智商堪堪为正的主儿,就不抱太多希望了。
省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二十一天后,何淑妃移出宫外下葬,多福报上来的证据线索桩桩件件指向萧皇后。
永平帝亲自去了椒房殿,将那些证据交到萧皇后面前。
萧刺史死后,哪怕皇帝属意宫权交还皇后,萧皇后依然再三推辞,一则身子不适,二则想为父守孝,所以平日并不出宫,连给太皇太后请安都极少过去。
如果说以前萧皇后尚算端庄,神采飞扬,那么现在那张略显腊黄的脸就一下子让她形容萎靡了不少,眼神里也没了往日的神采,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又丑陋。
永平帝心顿时就软了起来。
哪个小娘不爱美,萧氏这情状分明是心伤未愈,正是应了自己的猜测。
犹如前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褚贵妃是一样的,不过是被人摆了一道,祸水东引,到了椒房殿这里。
先是神不知鬼不觉落了皇后的胎,现在又把证据栽脏到皇后头上,背后之人是有多不想萧皇后坐镇中宫,是多想将萧皇后给除之而后快?
“梓童,你看明白了吗?”他问。
萧皇后仔仔细细看完全部证供,垂眸,脸上是说不出的疲累。
“陛下,”她轻轻跪到了地上,“并不是我……我自己失去过孩子……还不只一个,又怎会对齐德妃,何淑妃腹中的孩子下手。”
“我进宫之前,阿爹就同我说过,我相貌堪堪,才华平平,唯有品德尚可。而品德是为人立世之本,令我永世不许忘。”
“但是,先皇令陛下娶我,却是多方平衡势力,哪怕我再有不足,只要我不做出失德,天怒人怨之事,陛下便永远不会废后。我永远都是皇后。”
如果说前一段话是父亲对女儿的教诲,期望,那么后面这话就是权衡过后的选择。
萧皇后把父女俩的谋划在这时都与永平帝说了,显然是把底牌都亮给了他。
至于他相不相信,也只能是皇帝自己的抉择了。
“这些证据我无力反驳。但我敢拍着良心向陛下发誓,不是我。我再丧心病狂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虽然孩子没有生下来,可是,我无论如何不会下一个孩子下手。再者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齐德妃能威胁到谁,也威胁不到我。我是中宫皇后,我生下来的也是中宫嫡子,我何苦向她下手……”
“无论是齐德妃也好,何淑妃也好,褚贵妃,甚至潘贤妃哪个在建康城中势力不比我萧家大,后宫说起来我是掌权,其实背地里阳奉阴违的事还少了吗?”
最后她长叹一口气。
“陛下,我只有十五岁,可我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我没心情搞那些东西……”
说罢,满脸疲惫地低下了头,也是再懒得争辩了,爱信不信的意思。
永平帝搀起萧皇后,紧紧地握住她的手。
“我们,是一样的处境。”他苦笑,莫名地与自己的皇后产生了共鸣。
“朕,是大梁皇帝。可是你看看周边的不论是谢家也好,萧家也罢,甚至褚、郗、何几大世家,哪个不是相互博弈,相互制衡?朕又何曾做得了主?
“梓童。”
“阿凝,”永平帝深深望着萧皇后:“我如果不信你,就不会把这些放到你面前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