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的办公室内,罗斯福一脸灰败的看着马歇尔,作为总统的智囊,马歇尔现在也非常的尴尬。
英国就这样真的投降了,虽然混乱的殖民地无法立刻给纷乱的欧洲继续提供补给物资,可那里终究还是恢复了名义上的和平。
美国希望让英国与德国拼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并没有出现,现在德国可以说是速战速决,一大独大了。
“唉……现在,我们插手欧洲事物的突破口,已经被德国人给闭合上了。”罗斯福感叹了一声说道。
因为英国已经失败,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脱离了美国的计算。事情就这样发生在眼前,这怎能不叫人懊恼?
本来一切还都在掌控之中,可在突然之间,德国就开了外挂一样,取得了欧洲战场的胜利。
一边感叹,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一边痛苦的揉捏着自己的鼻梁。这些天来他拼命的周旋于议会国会之间,弥补他之前犯下的过错。
无数的物资和金钱,都被支援到了英国,可战争失败了,很多利益都拿不回来,这总是需要人买单。
幸好,大部分的援助都不是无偿的,而是现场置换了应有的利益。如果无偿的援助太多,他这个总统可能都要受到影响。
“我们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德国人能够在海上陆地上同时引发武器技术革命。”马歇尔提起这个事情,也非常的郁闷。
他擅长的是运营和统筹,能够将自己国家后方的战斗潜力发挥到极致。
可是他毕竟不是一个传统的军人,没有带过兵的他并非是万能的存在。
作为参谋长,马歇尔可不是巴顿,也不是布雷德利,让他主导探索一次武器引发的战术革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位厉害的运营专家,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生产出来上万辆坦克,还有数万架飞机,然后把这些武器武装给一千万人,交给前线的将军们去挥霍。
在马歇尔的计算之中,他认为英国海军拥有数量的绝对优势,是不可能输掉战争的。
可是德国人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教会了他一个重要的道理。当武器推动战术引发变革之后,数量优势有的时候是可以被抵消掉的。
这个残酷的教训,对马歇尔的打击要比对罗斯福的打击还要巨大。因为这场德国的胜利,摧毁了马歇尔内心对运营的信心。
“现在,德国海军至少有两艘航空母舰了,如果再加上几艘英国移交给他们的战列舰,大西洋我们也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马歇尔,开口这样说道。
英国的溃败,不仅仅是让美国失去了一个盟友,同时也让美国不得不加固自己的东部海岸线防御。
这个防线还很漫长,囊括了美国的石油补给基地墨西哥湾沿海,还有重要的金融城市纽约,以及政治中心华盛顿。
更可怕的是,美国还失去了干涉欧洲事务的机会,现在的欧洲铁板一块,美国再强大也无从下手了。
一旦美国和日本开战,德国会不会落井下石,这个谁都无法保证。
虽然日本没有加入到轴心国之中,可日德之间的友好关系,似乎依旧还很牢固。
“好消息是,苏德之战看起来在所难免,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他们之间的决战开始。”提起这件事情来,马歇尔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
苏联和德国在美国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两个国家开战对美国依旧是有利的事情。
只要这两个国家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美国依旧可以重返欧洲,恢复之前的种种计划。
罗斯福提起苏联来,也很满意斯大林的咄咄逼人。苏联大使已经和他探讨了几次关于德国威胁的问题,他看得出来,苏联是真的很想与德国分个胜负。
边境上集结着双方的主力部队,德国至少集结了300万人在东线上,而苏联也在边境囤积了至少500万人。
这种规模的动员兵力,已经是裸的开战序曲了。罗斯福非常羡慕两个国家的动员能力,也非常羡慕两国首脑的独裁权力。
即便是领导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罗斯福,依旧还是没有希特勒在德国、斯大林在苏联那样的权力。
虽然看上去斯大林被国内人憎恨,希特勒也被贵族掣肘,可是他们的权力却实实在在要比罗斯福更大,大上许多许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苏联将在3月15日左右向德国发起进攻,就看德国人怎么应对了。”马歇尔对苏联方面的进攻时间有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是他精心计算过之后,得出的结论。
关于德军的抵抗,马歇尔似乎没有半点担心过。他认为德国的陆军要比海军强大的多,抵抗住苏联的进攻几乎不是难事。
在马歇尔看来,双方的战争会把波兰等边境地区打成一片废墟,两个国家都会陷入到战争泥潭之中去。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只要两边调节平衡,用输出军火来让双方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就能让两个国家不停的失血下去。
“苏联这些年的工业成就让人担忧,他们得到了我们和德国人的双重帮助……这让我们或者德国人的估算都会有些许的偏差。”罗斯福倒是看得非常的宏观,开口对马歇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十几年的时间里,苏联利用凡尔赛体系对德国人的压榨,从德国手里拿到了不少的技术。
他们也从英国还有美国这里买到了不少机械装备,在当时大家都唯恐天下不乱,互相坑害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经过了十年的输血和姑息纵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成长起来。罗斯福看不透斯大林,马歇尔当然也算计不透那个遥远的红色国家。
希特勒如果可以理智客观的评价苏联,重视这个国家的底蕴,他也不会一意孤行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并且在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一错再错。
希特勒计算的是德国援助苏联的那些家底,可惜的是他对美国和英国的纵容却一无所知。
庞大的苏联在战争中还得到了美国的海量支持,这些支持远远超过了德国高层的统计和测算。
“无论偏差存在与否,苏联打算进攻德国,是不容置疑的事情。”马歇尔自信的说道:“如果他不下手,希特勒就会下手!”
“怕就怕,德国在西线速战速决,动摇了苏联开战的决心啊。”罗斯福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这样说了一句。
……
远在依旧寒冷的克里姆林宫,金光闪闪的建筑物的尖顶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积雪。
穿着厚重长款军装的苏联士兵,握着钢枪守卫在他们站岗的位置上。
这里的画面似乎一直都自带背景音乐,雄浑的乐曲让这里显得更加神秘。
斯大林站在窗子旁边,倾听着有关英国投降的种种消息。之前他还认为这是英国人放出的烟幕弹,可现在看来英国是真的被德国人逼上了绝路。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德国人真的开进了伦敦城区,我们驻英国的大使亲自来电证明了此事。”一名外交官战战兢兢的对斯大林汇报道。
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斯大林一心想要入侵德国,把苏联的红旗插上欧洲的每一个城头。
前线作战准备的拖延,使得战争一拖再拖。结果与英国夹击德国的机会已经错过,怎能不让斯大林恼火?
铁木辛哥站在那里,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矮小的赫鲁晓夫。
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是负责前线作战准备的,结果他们晚了一步,这明显就是他们两个人的责任。
“我在一个月前就只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可是你们就是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机会。”斯大林用手握着烟斗,看着眼前的几个人缓缓的开口。
这位苏联伟大的领袖说话很缓慢,却带着让人无法质疑的威严。赫鲁晓夫吞了一口唾沫,铁木辛哥也把自己的头垂得更低。
“现在进攻德国把握是不是更低了?我们难道要被面前的困难击倒?”斯大林一边问,一边走到了他的心腹们面前。
一步一步,看着这些可怜的手下,斯大林等着对方给他一个解释。铁木辛哥决心做定了缩头乌龟了,他只能等赫鲁晓夫开口。
赫鲁晓夫能够在短时间内青云直上,成为斯大林的心腹,当然也不是傻子,他也打定主意闭紧嘴巴,傻子才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看着所有人都不开口说话,斯大林冷哼了一声:“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态势了。纠结也没有用,就让最伟大的战士,去征服资本主义统治的罪恶欧洲吧!”
顿了顿,斯大林似乎也觉得这样干巴巴的口号有些太过空洞,于是开口补充道:“最晚3月20日,我们必须要发动进攻。”
说完了这句之后,他眯着眼睛看了看铁木辛哥,还有赫鲁晓夫两个人:“这一次,再做不到,你们就不用回莫斯科来见我了,直接去西伯利亚吧……”
英国就这样真的投降了,虽然混乱的殖民地无法立刻给纷乱的欧洲继续提供补给物资,可那里终究还是恢复了名义上的和平。
美国希望让英国与德国拼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并没有出现,现在德国可以说是速战速决,一大独大了。
“唉……现在,我们插手欧洲事物的突破口,已经被德国人给闭合上了。”罗斯福感叹了一声说道。
因为英国已经失败,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脱离了美国的计算。事情就这样发生在眼前,这怎能不叫人懊恼?
本来一切还都在掌控之中,可在突然之间,德国就开了外挂一样,取得了欧洲战场的胜利。
一边感叹,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一边痛苦的揉捏着自己的鼻梁。这些天来他拼命的周旋于议会国会之间,弥补他之前犯下的过错。
无数的物资和金钱,都被支援到了英国,可战争失败了,很多利益都拿不回来,这总是需要人买单。
幸好,大部分的援助都不是无偿的,而是现场置换了应有的利益。如果无偿的援助太多,他这个总统可能都要受到影响。
“我们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德国人能够在海上陆地上同时引发武器技术革命。”马歇尔提起这个事情,也非常的郁闷。
他擅长的是运营和统筹,能够将自己国家后方的战斗潜力发挥到极致。
可是他毕竟不是一个传统的军人,没有带过兵的他并非是万能的存在。
作为参谋长,马歇尔可不是巴顿,也不是布雷德利,让他主导探索一次武器引发的战术革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位厉害的运营专家,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生产出来上万辆坦克,还有数万架飞机,然后把这些武器武装给一千万人,交给前线的将军们去挥霍。
在马歇尔的计算之中,他认为英国海军拥有数量的绝对优势,是不可能输掉战争的。
可是德国人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教会了他一个重要的道理。当武器推动战术引发变革之后,数量优势有的时候是可以被抵消掉的。
这个残酷的教训,对马歇尔的打击要比对罗斯福的打击还要巨大。因为这场德国的胜利,摧毁了马歇尔内心对运营的信心。
“现在,德国海军至少有两艘航空母舰了,如果再加上几艘英国移交给他们的战列舰,大西洋我们也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了。”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马歇尔,开口这样说道。
英国的溃败,不仅仅是让美国失去了一个盟友,同时也让美国不得不加固自己的东部海岸线防御。
这个防线还很漫长,囊括了美国的石油补给基地墨西哥湾沿海,还有重要的金融城市纽约,以及政治中心华盛顿。
更可怕的是,美国还失去了干涉欧洲事务的机会,现在的欧洲铁板一块,美国再强大也无从下手了。
一旦美国和日本开战,德国会不会落井下石,这个谁都无法保证。
虽然日本没有加入到轴心国之中,可日德之间的友好关系,似乎依旧还很牢固。
“好消息是,苏德之战看起来在所难免,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他们之间的决战开始。”提起这件事情来,马歇尔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
苏联和德国在美国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两个国家开战对美国依旧是有利的事情。
只要这两个国家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美国依旧可以重返欧洲,恢复之前的种种计划。
罗斯福提起苏联来,也很满意斯大林的咄咄逼人。苏联大使已经和他探讨了几次关于德国威胁的问题,他看得出来,苏联是真的很想与德国分个胜负。
边境上集结着双方的主力部队,德国至少集结了300万人在东线上,而苏联也在边境囤积了至少500万人。
这种规模的动员兵力,已经是裸的开战序曲了。罗斯福非常羡慕两个国家的动员能力,也非常羡慕两国首脑的独裁权力。
即便是领导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罗斯福,依旧还是没有希特勒在德国、斯大林在苏联那样的权力。
虽然看上去斯大林被国内人憎恨,希特勒也被贵族掣肘,可是他们的权力却实实在在要比罗斯福更大,大上许多许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苏联将在3月15日左右向德国发起进攻,就看德国人怎么应对了。”马歇尔对苏联方面的进攻时间有一个简单的判断,这是他精心计算过之后,得出的结论。
关于德军的抵抗,马歇尔似乎没有半点担心过。他认为德国的陆军要比海军强大的多,抵抗住苏联的进攻几乎不是难事。
在马歇尔看来,双方的战争会把波兰等边境地区打成一片废墟,两个国家都会陷入到战争泥潭之中去。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只要两边调节平衡,用输出军火来让双方保持势均力敌的状态,就能让两个国家不停的失血下去。
“苏联这些年的工业成就让人担忧,他们得到了我们和德国人的双重帮助……这让我们或者德国人的估算都会有些许的偏差。”罗斯福倒是看得非常的宏观,开口对马歇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十几年的时间里,苏联利用凡尔赛体系对德国人的压榨,从德国手里拿到了不少的技术。
他们也从英国还有美国这里买到了不少机械装备,在当时大家都唯恐天下不乱,互相坑害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经过了十年的输血和姑息纵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成长起来。罗斯福看不透斯大林,马歇尔当然也算计不透那个遥远的红色国家。
希特勒如果可以理智客观的评价苏联,重视这个国家的底蕴,他也不会一意孤行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并且在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一错再错。
希特勒计算的是德国援助苏联的那些家底,可惜的是他对美国和英国的纵容却一无所知。
庞大的苏联在战争中还得到了美国的海量支持,这些支持远远超过了德国高层的统计和测算。
“无论偏差存在与否,苏联打算进攻德国,是不容置疑的事情。”马歇尔自信的说道:“如果他不下手,希特勒就会下手!”
“怕就怕,德国在西线速战速决,动摇了苏联开战的决心啊。”罗斯福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这样说了一句。
……
远在依旧寒冷的克里姆林宫,金光闪闪的建筑物的尖顶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积雪。
穿着厚重长款军装的苏联士兵,握着钢枪守卫在他们站岗的位置上。
这里的画面似乎一直都自带背景音乐,雄浑的乐曲让这里显得更加神秘。
斯大林站在窗子旁边,倾听着有关英国投降的种种消息。之前他还认为这是英国人放出的烟幕弹,可现在看来英国是真的被德国人逼上了绝路。
“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德国人真的开进了伦敦城区,我们驻英国的大使亲自来电证明了此事。”一名外交官战战兢兢的对斯大林汇报道。
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斯大林一心想要入侵德国,把苏联的红旗插上欧洲的每一个城头。
前线作战准备的拖延,使得战争一拖再拖。结果与英国夹击德国的机会已经错过,怎能不让斯大林恼火?
铁木辛哥站在那里,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矮小的赫鲁晓夫。
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是负责前线作战准备的,结果他们晚了一步,这明显就是他们两个人的责任。
“我在一个月前就只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可是你们就是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机会。”斯大林用手握着烟斗,看着眼前的几个人缓缓的开口。
这位苏联伟大的领袖说话很缓慢,却带着让人无法质疑的威严。赫鲁晓夫吞了一口唾沫,铁木辛哥也把自己的头垂得更低。
“现在进攻德国把握是不是更低了?我们难道要被面前的困难击倒?”斯大林一边问,一边走到了他的心腹们面前。
一步一步,看着这些可怜的手下,斯大林等着对方给他一个解释。铁木辛哥决心做定了缩头乌龟了,他只能等赫鲁晓夫开口。
赫鲁晓夫能够在短时间内青云直上,成为斯大林的心腹,当然也不是傻子,他也打定主意闭紧嘴巴,傻子才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看着所有人都不开口说话,斯大林冷哼了一声:“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态势了。纠结也没有用,就让最伟大的战士,去征服资本主义统治的罪恶欧洲吧!”
顿了顿,斯大林似乎也觉得这样干巴巴的口号有些太过空洞,于是开口补充道:“最晚3月20日,我们必须要发动进攻。”
说完了这句之后,他眯着眼睛看了看铁木辛哥,还有赫鲁晓夫两个人:“这一次,再做不到,你们就不用回莫斯科来见我了,直接去西伯利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