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的第一天,李乐这个德国的假元首乘坐那辆著名的亚洲号列车,返回了德国的中心柏林。
既然已经确定暂停了针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李乐在留在法国就没有多少意思了,他返回柏林,多少有些要照看东线的意思了。
虽然他在骨子里反对四面开战,牵扯兵力的事情。但是国际博弈绝对不是简单的换算,他即便不去找苏联人的麻烦,也难免不会有苏联人找他麻烦的事情发生。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文献上都说苏联有一个叫做大雷雨的进攻德国的计划。
今天看来,虽然这个说法并不一定是真的,不过却能够证实一个问题,那就是东线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历史上有很多假设,说如果41年德队不入侵苏联,会如何如何……可事实上也有可能,那就是苏联先入侵德国!
不知道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是一个事实——李乐必须要做好对苏联开战的准备。
为了准备这个,李乐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德国在东线的装甲部队数量,提高一倍来应对苏联的装甲洪流。
那可不是简单的,后世熟悉的斯大林配合t-34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前期还包括kv-1还有kv-2,以及大量的t-26之类的轻型坦克。
这些坦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某些性能上,都会对德国装甲部队造成麻烦。
精锐的德国装甲师,就是在反复与这些苏联劲敌们较量的过程中,被一点一点磨成了粉末。
但是,要知道的是,历史上有很多东西都被胜利者夸大了,一些胜利者的武器,其缺点也被一场辉煌的胜利掩盖了。
比如说,历史上被无限夸大了威胁的苏联装甲部队,究竟有多么庞大呢?
一个数据非常简单的就能说明问题:苏联在二战之中,一共生产t-34坦克5万辆。
而德国的坦克型号繁杂,差不多型号的坦克加起来有多少辆呢?差不多也有2万辆。
美国在参战之后,坦克产量4谢尔曼总产量也有5万辆,并不比苏联的坦克产量低。
如果算上同时期的突击炮,坦克歼击车产量,苏联德国美国之间的生产数量比是7比4比8。
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如果算上突击炮之类的坦克,德国的数量比例还略有上升。
这样的一个比例对于动员晚并且物资短缺的德国来说,实际上已经并不算太难看了。
同时期德国坦克部队无论如何,对苏联坦克的战损比,也都在1比2之间。也就是说,德国的坦克如果集中起来用于东线,苏联坦克部队是没有所谓的“优势”的。
所以,那些认为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坦克部队对英美坦克部队有绝对优势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双方在坦克部队的数量上,实际上真的半斤八两,作战经验上苏联略微胜出,但是在空军力量对比上,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论兵力对比,美国和英国的战争动员加起来也有1500万以上,再加上还能剩下百八十万的德国俘虏,也并不比苏联红军更差。
至于说t-34坦克,其性能平均并且设计优秀,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型坦克。
可是这并不能说这类坦克就是完美的,它远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良好。复制t-34坦克让德国装甲部队使用,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综上所述,让德国彻底崩盘的原因,是其不得不一直保留着一部分装甲部队用于西线防御,并且在后期还真的要在西线同时消耗掉大量的坦克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乐的想法很简单,集中物资不在其他的装备上去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动员起来,全力生产更有用的类似豹式这样的优秀坦克。
他命令抓紧生产,并且大量改进4号坦克,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且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权宜之计。
其实,简单一些来说,李乐的计划是:既然苏德战争八成是要打起来的,那就应该极力避免消耗自己的装甲部队。
只要在开战初期,让德国装甲部队真正拥有装备优势,而不是去凭借经验苦战,就能让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保留下来。
真正研究过二战苏德战争的人都了解,实际上德国装甲部队大量的消耗,从德国人胜利并且长驱直入到苏联腹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坑爹的道路还有广袤的空间,让德国装甲部队在赶路的过程中磨损,消耗掉了大量的装备。
频繁战斗累积下来的疲惫,还有武器装备的消耗,精锐部队的分散和损失,最后在莫斯科会战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时候变成了隐患。
等德国在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缓过了一口气的时候,苏联也已经缓过了一口气来……于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被打成了一场难看的消耗战。
设想一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如果开战初期的时候环境更好,武器装备更先进也更多,那损失就会成几何数字被压缩。
这些节省保留下来的装甲部队,就会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的坦克采用6对中型负重轮,采用非对称的扭杆悬挂设计……重量被限制在了37吨。”在亚洲号列车上,几个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向李乐汇报他们的最新设计思路。
每当这个时候,李乐都是最愉快的时候。德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工业国家,内秀还真的是深不见底的。
仅仅是看那些挂在黑板上的设计图纸,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计算机制图,德国工程师们用笔画出来的线形图,精美的就仿佛是电脑里的资料一般。
而且当李乐提出了要求,并且明确剔除了一些德国设计师们喜欢犯的错误之后,德国设计师们拿出来的东西,差点吓掉了李乐的下巴。
an公司提出的设计,底盘采用的样式简直就是t-59坦克的复刻版——李乐只是略微提了几个好建议,他们竟然就摸索出了这个建议的最终极形态。
除了因为顾及到车内体积还有成员舒适度,这个底盘略微比59坦克高了15厘米之外,简直就和59坦克一模一样。
精于机械的德国设计师们,用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坦克的初步设计,让李乐震惊的是,他们甚至没有提出过技术难点……
比如说德国人喜爱的,一直到死都没有放弃的前置变速器的结构,竟然立刻就对李乐降低车体高度的要求让步,变成了整体后置的经典结构。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因为元首还有一些个别设计者的推波助澜,德国设计师取舍的态度也非常端正。
至少,没有出现那种后世拿来当成笑料的,用56吨的坦克去扛一门88毫米口径大炮的极端设计。
很快,克虏伯公司拿出来的设计,就被立刻选中,成了德国6号战车的备选方案。
固执的克虏伯设计师们,没有打算放弃他们投入在虎式坦克上的心血。
在改进并且取消了交错式负重轮之后,减了肥的虎式坦克被他们用5号坦克精选方案的方式复活了。
不过李乐更希望这种48吨重的重型坦克,用来充当德国未来的主战坦克来使用,所以提高了一些要求之后,推到了6号坦克工程上。
而在an公司的底盘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一个箱式炮塔的设计,就被暂定成了5号坦克。
箱式炮塔为焊接结构,正面采用了更稳妥一些的防盾设计,所以和现代主战坦克的炮塔外观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毕竟当时开发不出来火炮稳定系统,也做不到行车条件下的开火射击——所以防盾的缺点,还没有那么突出。
更确切的形容一下这辆新的豹式坦克的外观,就是一辆略高一些的t-59坦克底盘,配上了一个略大一些的豹式坦克的炮塔。
新的坦克搭载的是88毫米口径火炮,差不多就是虎式坦克原本开发的那门炮弹和高射炮通用的大炮。
这样的妥协设计明显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李乐要的最好的设计结果——可是这毕竟是目前能拿出来的,最强大的终极坦克了!
与最经典的t-34坦克相比较,德国的新式5号坦克,在行动机构上同样简单,便于生产……
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后置,同样更接近现代坦克设计,更符合作战需求——但是使用汽油机,安全性方面略差但是机动性半斤八两。
装甲防御上胜出,毕竟重量还有正面装甲防护上都有较大的提高,5吨的重量可不是白多出来的。
火力方面更是差距巨大,德国88毫米大炮的穿甲能力那是历史检验过的——到了二战后期那都是足够用的杀器。
而t-34的那门76口径的火炮,很快就因为威力不足,被迫改成了t-34/85坦克。
既然已经确定暂停了针对英国的大规模轰炸,李乐在留在法国就没有多少意思了,他返回柏林,多少有些要照看东线的意思了。
虽然他在骨子里反对四面开战,牵扯兵力的事情。但是国际博弈绝对不是简单的换算,他即便不去找苏联人的麻烦,也难免不会有苏联人找他麻烦的事情发生。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文献上都说苏联有一个叫做大雷雨的进攻德国的计划。
今天看来,虽然这个说法并不一定是真的,不过却能够证实一个问题,那就是东线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历史上有很多假设,说如果41年德队不入侵苏联,会如何如何……可事实上也有可能,那就是苏联先入侵德国!
不知道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是一个事实——李乐必须要做好对苏联开战的准备。
为了准备这个,李乐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德国在东线的装甲部队数量,提高一倍来应对苏联的装甲洪流。
那可不是简单的,后世熟悉的斯大林配合t-34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前期还包括kv-1还有kv-2,以及大量的t-26之类的轻型坦克。
这些坦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某些性能上,都会对德国装甲部队造成麻烦。
精锐的德国装甲师,就是在反复与这些苏联劲敌们较量的过程中,被一点一点磨成了粉末。
但是,要知道的是,历史上有很多东西都被胜利者夸大了,一些胜利者的武器,其缺点也被一场辉煌的胜利掩盖了。
比如说,历史上被无限夸大了威胁的苏联装甲部队,究竟有多么庞大呢?
一个数据非常简单的就能说明问题:苏联在二战之中,一共生产t-34坦克5万辆。
而德国的坦克型号繁杂,差不多型号的坦克加起来有多少辆呢?差不多也有2万辆。
美国在参战之后,坦克产量4谢尔曼总产量也有5万辆,并不比苏联的坦克产量低。
如果算上同时期的突击炮,坦克歼击车产量,苏联德国美国之间的生产数量比是7比4比8。
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如果算上突击炮之类的坦克,德国的数量比例还略有上升。
这样的一个比例对于动员晚并且物资短缺的德国来说,实际上已经并不算太难看了。
同时期德国坦克部队无论如何,对苏联坦克的战损比,也都在1比2之间。也就是说,德国的坦克如果集中起来用于东线,苏联坦克部队是没有所谓的“优势”的。
所以,那些认为二战结束之后,苏联坦克部队对英美坦克部队有绝对优势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双方在坦克部队的数量上,实际上真的半斤八两,作战经验上苏联略微胜出,但是在空军力量对比上,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论兵力对比,美国和英国的战争动员加起来也有1500万以上,再加上还能剩下百八十万的德国俘虏,也并不比苏联红军更差。
至于说t-34坦克,其性能平均并且设计优秀,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型坦克。
可是这并不能说这类坦克就是完美的,它远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良好。复制t-34坦克让德国装甲部队使用,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综上所述,让德国彻底崩盘的原因,是其不得不一直保留着一部分装甲部队用于西线防御,并且在后期还真的要在西线同时消耗掉大量的坦克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乐的想法很简单,集中物资不在其他的装备上去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动员起来,全力生产更有用的类似豹式这样的优秀坦克。
他命令抓紧生产,并且大量改进4号坦克,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且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权宜之计。
其实,简单一些来说,李乐的计划是:既然苏德战争八成是要打起来的,那就应该极力避免消耗自己的装甲部队。
只要在开战初期,让德国装甲部队真正拥有装备优势,而不是去凭借经验苦战,就能让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保留下来。
真正研究过二战苏德战争的人都了解,实际上德国装甲部队大量的消耗,从德国人胜利并且长驱直入到苏联腹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坑爹的道路还有广袤的空间,让德国装甲部队在赶路的过程中磨损,消耗掉了大量的装备。
频繁战斗累积下来的疲惫,还有武器装备的消耗,精锐部队的分散和损失,最后在莫斯科会战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时候变成了隐患。
等德国在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缓过了一口气的时候,苏联也已经缓过了一口气来……于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被打成了一场难看的消耗战。
设想一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如果开战初期的时候环境更好,武器装备更先进也更多,那损失就会成几何数字被压缩。
这些节省保留下来的装甲部队,就会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的坦克采用6对中型负重轮,采用非对称的扭杆悬挂设计……重量被限制在了37吨。”在亚洲号列车上,几个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向李乐汇报他们的最新设计思路。
每当这个时候,李乐都是最愉快的时候。德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工业国家,内秀还真的是深不见底的。
仅仅是看那些挂在黑板上的设计图纸,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计算机制图,德国工程师们用笔画出来的线形图,精美的就仿佛是电脑里的资料一般。
而且当李乐提出了要求,并且明确剔除了一些德国设计师们喜欢犯的错误之后,德国设计师们拿出来的东西,差点吓掉了李乐的下巴。
an公司提出的设计,底盘采用的样式简直就是t-59坦克的复刻版——李乐只是略微提了几个好建议,他们竟然就摸索出了这个建议的最终极形态。
除了因为顾及到车内体积还有成员舒适度,这个底盘略微比59坦克高了15厘米之外,简直就和59坦克一模一样。
精于机械的德国设计师们,用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坦克的初步设计,让李乐震惊的是,他们甚至没有提出过技术难点……
比如说德国人喜爱的,一直到死都没有放弃的前置变速器的结构,竟然立刻就对李乐降低车体高度的要求让步,变成了整体后置的经典结构。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因为元首还有一些个别设计者的推波助澜,德国设计师取舍的态度也非常端正。
至少,没有出现那种后世拿来当成笑料的,用56吨的坦克去扛一门88毫米口径大炮的极端设计。
很快,克虏伯公司拿出来的设计,就被立刻选中,成了德国6号战车的备选方案。
固执的克虏伯设计师们,没有打算放弃他们投入在虎式坦克上的心血。
在改进并且取消了交错式负重轮之后,减了肥的虎式坦克被他们用5号坦克精选方案的方式复活了。
不过李乐更希望这种48吨重的重型坦克,用来充当德国未来的主战坦克来使用,所以提高了一些要求之后,推到了6号坦克工程上。
而在an公司的底盘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一个箱式炮塔的设计,就被暂定成了5号坦克。
箱式炮塔为焊接结构,正面采用了更稳妥一些的防盾设计,所以和现代主战坦克的炮塔外观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毕竟当时开发不出来火炮稳定系统,也做不到行车条件下的开火射击——所以防盾的缺点,还没有那么突出。
更确切的形容一下这辆新的豹式坦克的外观,就是一辆略高一些的t-59坦克底盘,配上了一个略大一些的豹式坦克的炮塔。
新的坦克搭载的是88毫米口径火炮,差不多就是虎式坦克原本开发的那门炮弹和高射炮通用的大炮。
这样的妥协设计明显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李乐要的最好的设计结果——可是这毕竟是目前能拿出来的,最强大的终极坦克了!
与最经典的t-34坦克相比较,德国的新式5号坦克,在行动机构上同样简单,便于生产……
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后置,同样更接近现代坦克设计,更符合作战需求——但是使用汽油机,安全性方面略差但是机动性半斤八两。
装甲防御上胜出,毕竟重量还有正面装甲防护上都有较大的提高,5吨的重量可不是白多出来的。
火力方面更是差距巨大,德国88毫米大炮的穿甲能力那是历史检验过的——到了二战后期那都是足够用的杀器。
而t-34的那门76口径的火炮,很快就因为威力不足,被迫改成了t-34/85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