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因为起义军内部的问题和本身不愿意放弃隰县(州)地盘,在明军再次抽调重兵出关增援辽东的最佳时机里,并没有趁机东进直隶或者南下河南。★笔趣阁
www.biquke.com★而是据隰县以壮军到两万多人马,到明思宗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才感觉到危机来临。
因为李定国的出现,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至少,他以先东进山西改变了陕西起义军在重兵合围之下的不利态势,促成了如今山西农民起义军真正拥有了接近2o万老少的盛大规模。但是,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李定国的话没有说服张献忠以急袭的行动南下开创新局面,从而导致了几乎使西营起义军灭顶的一场灾难。
明王朝从辽东腾出手来后,开始给三边总督洪承畴添兵添饷,令其正式实施其拖延了一年之久的“三面合围、迫贼南遁、背水歼之”的战略。
洪承畴其人,字亨九,生于1539年,福建泉州南安人。原本是当地望族,却在其父早亡后家道衰落。幼年贫苦而好学,得同族先生赏识免费授业,喜读《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书,其师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后举廪生,复于1616年参加会试,中二甲14名,是为进士,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6年。天启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2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1628年,陕西农民大起义开始,当时三边总督杨鹤身边没有得力将领,洪承畴自荐引军得杨鹤嘉许,随大破起义军,斩杀3oo余人。从此,就赫然成为杨鹤手下的得力干将,夸为文武兼备。几年内,就从小小的参议升延绥巡抚、再任三边总督。可以说,洪承畴是踩着农民起义军的鲜血和尸骨步步高升的。
洪承畴手下有一员参将曹文诏,在明王朝军队中也是大大有名。此人原是辽东督师袁崇焕手下得力之中级军官(游击),曾经跟随督师参加了以9ooo骑兵击溃后金八旗四贝勒之28ooo精锐骑兵的广渠门血战(前文所说的袁升高为督师挡刀就是在这一战中)。袁下狱以后,辽军将佐颇受排挤,曹文诏走了同乡(他是大同人)的路子被调到陕西升任副总兵,从此在杨鹤和洪承畴麾下效力。
这一次,曹文诏受命节制陕西诸军东渡围剿起义军。他审视度势下,把隰县的张献忠作为第一攻击目标。
5月7日,曹文诏亲自率领两军一万七千余精锐,以其侄曹变蛟为前锋官,从宜川悄悄东渡后,昼伏夜行潜袭隰县。只要拿下隰县(州),在晋中的36营起义军就不得不再次东渡汾水,转道河东平阳府被迫南下。这是断绝起义军可能的依靠吕梁山区长期坚持作战的最佳办法。
曹家叔侄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曹文诏更是受过袁督师的亲自点拨,后来被称为“第一良将”。这一次,他们摸透了西营久驻隰县,依仗北面有起义军主力而疏虞防范的情况,尽起部下精骑偷袭起义军。这些骑兵部队,大部分是曹文诏从辽东带回来的所谓“关宁铁骑”,作战经验相当丰富,整整5ooo人的先头部队,在5月11日凌晨抵达隰县西城关时,竟然没有被起义军的哨探和四门大营驻军觉,惨剧就此生。
5ooo铁骑一声喊燃了火炬,齐齐冲向熟睡中的起义军西门大营,火箭、弓箭、铁矛、战刀、马蹄齐下,将刚刚从睡梦中苏醒还没找到东南西北的3ooo起义军如同砍菜切瓜一样屠杀怠尽,在北门起义军由王复臣率领着增援西门时,又被已经准备好的骑兵一阵冲杀,损失惨重,在夜色中四下逃遁一空,王复臣只得带了随身的3oo亲兵把守北城关。
城外的马蹄声和喊杀声惊醒了秦燕柔,她惊恐地把瞌睡如同死猪一样的李定国摇醒,刚刚穿戴好,张会成就在外面喊叫开来。
“定国,护着姨娘到东关来,快!”
李定国这个时候才彻底清醒过来,毕竟十三岁的少年人正是多眠的年纪。他忙装束停当,牵了在后院的战马扶简单收拾好的秦燕柔上马,然后背弓箭、挂战刀,提条混铁长矛牵了战马就往东关跑去。此时,西关外的起义军已经全军覆灭。满城的百姓看着西边的火光都哭天喊地乱成了一团。
到了东关,还没看见张会成,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冲出去,向东跑2o里到汾水边上会合!”
李定国也无暇思索,这个时候了,他也闹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城外有没有官军埋伏,更没有时间找到中营或者老营的队伍。只能抱着拼死也要杀出去,保护姨娘平安的想法,牵了战马跟随组织混乱的大队军民冲出城去。
在隰县待了一年多,城东到河边是他平时练习弓马术经常到的地方,因此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他边跑边找身边认识的,或者是听他招呼的一脸惊慌的人们,不出五里地,就暂时拉了一支2oo来人的队伍听他指挥。此时的李定国已经不再完全是小孩子的形象了,接近13岁的年纪,身高已经过了六尺五,加上一身披挂,活脱脱的就是一副西营小将军的模样。
刚刚在跑动中把这2oo来号人根据装备情况分成了长矛、刀盾、弓弩和骑兵四队,南边就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接着,混乱的起义军人群里就出“官军骑兵来了!”的惊呼声。
急切间,李定国拉过一个平时熟识的粗壮汉子道:“于叔,你带我姨娘去河边等我们,快!”
不管马背上的秦燕柔如何惊呼不从,那姓于的小校牵了马就往东跑。李定国一见,忙在后面道:“先向北,跑1o里再向东!”那人遂折向北边狂奔而去。
“不要慌!听我的,后退,后退。到左边小山上列阵!骑兵队去山脚大路边听候命令。”李定国一转身,就对他的这些临时手下们下达了命令。很显然的是,官军骑兵有的是度优势,起义军混乱的人群在晨色目标太大,绝对不能摆脱追击。只有自己带着这些初步组织好的人抵挡一阵后,才能给大家争取跑路或者是组织起来应敌的时间。
张献忠义子的身份帮助了他,2oo号人立即退到了大路左边的小山包上列阵。这个时候不用去说如何列阵了,对付骑兵就只有刀盾在前,长矛在后,弓弩辅助的唯一选择。
曹变蛟带着5ooo骑兵屠了西关又击溃了王复臣后,竟然又回头折向西关把企图从西关冲出去的几百义军堵了回去,分兵2ooo给一名游击后,又带着剩下的3ooo人杀进南关大营酣斗。后来曹文诏的大队人马赶到,这小子又率领部下直扑东门。
眼看起义军混乱地退向东边大路,曹变蛟一声“追!”就纵马率队杀了上来。晨曦中,杀人杀起性子的他以及手下军兵都没有看到,在小山包西边暗影中列队的那一小撮起义军……
...
www.biquke.com★而是据隰县以壮军到两万多人马,到明思宗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才感觉到危机来临。
因为李定国的出现,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少走了许多的弯路。至少,他以先东进山西改变了陕西起义军在重兵合围之下的不利态势,促成了如今山西农民起义军真正拥有了接近2o万老少的盛大规模。但是,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李定国的话没有说服张献忠以急袭的行动南下开创新局面,从而导致了几乎使西营起义军灭顶的一场灾难。
明王朝从辽东腾出手来后,开始给三边总督洪承畴添兵添饷,令其正式实施其拖延了一年之久的“三面合围、迫贼南遁、背水歼之”的战略。
洪承畴其人,字亨九,生于1539年,福建泉州南安人。原本是当地望族,却在其父早亡后家道衰落。幼年贫苦而好学,得同族先生赏识免费授业,喜读《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书,其师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后举廪生,复于1616年参加会试,中二甲14名,是为进士,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6年。天启二年(1622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2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1628年,陕西农民大起义开始,当时三边总督杨鹤身边没有得力将领,洪承畴自荐引军得杨鹤嘉许,随大破起义军,斩杀3oo余人。从此,就赫然成为杨鹤手下的得力干将,夸为文武兼备。几年内,就从小小的参议升延绥巡抚、再任三边总督。可以说,洪承畴是踩着农民起义军的鲜血和尸骨步步高升的。
洪承畴手下有一员参将曹文诏,在明王朝军队中也是大大有名。此人原是辽东督师袁崇焕手下得力之中级军官(游击),曾经跟随督师参加了以9ooo骑兵击溃后金八旗四贝勒之28ooo精锐骑兵的广渠门血战(前文所说的袁升高为督师挡刀就是在这一战中)。袁下狱以后,辽军将佐颇受排挤,曹文诏走了同乡(他是大同人)的路子被调到陕西升任副总兵,从此在杨鹤和洪承畴麾下效力。
这一次,曹文诏受命节制陕西诸军东渡围剿起义军。他审视度势下,把隰县的张献忠作为第一攻击目标。
5月7日,曹文诏亲自率领两军一万七千余精锐,以其侄曹变蛟为前锋官,从宜川悄悄东渡后,昼伏夜行潜袭隰县。只要拿下隰县(州),在晋中的36营起义军就不得不再次东渡汾水,转道河东平阳府被迫南下。这是断绝起义军可能的依靠吕梁山区长期坚持作战的最佳办法。
曹家叔侄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曹文诏更是受过袁督师的亲自点拨,后来被称为“第一良将”。这一次,他们摸透了西营久驻隰县,依仗北面有起义军主力而疏虞防范的情况,尽起部下精骑偷袭起义军。这些骑兵部队,大部分是曹文诏从辽东带回来的所谓“关宁铁骑”,作战经验相当丰富,整整5ooo人的先头部队,在5月11日凌晨抵达隰县西城关时,竟然没有被起义军的哨探和四门大营驻军觉,惨剧就此生。
5ooo铁骑一声喊燃了火炬,齐齐冲向熟睡中的起义军西门大营,火箭、弓箭、铁矛、战刀、马蹄齐下,将刚刚从睡梦中苏醒还没找到东南西北的3ooo起义军如同砍菜切瓜一样屠杀怠尽,在北门起义军由王复臣率领着增援西门时,又被已经准备好的骑兵一阵冲杀,损失惨重,在夜色中四下逃遁一空,王复臣只得带了随身的3oo亲兵把守北城关。
城外的马蹄声和喊杀声惊醒了秦燕柔,她惊恐地把瞌睡如同死猪一样的李定国摇醒,刚刚穿戴好,张会成就在外面喊叫开来。
“定国,护着姨娘到东关来,快!”
李定国这个时候才彻底清醒过来,毕竟十三岁的少年人正是多眠的年纪。他忙装束停当,牵了在后院的战马扶简单收拾好的秦燕柔上马,然后背弓箭、挂战刀,提条混铁长矛牵了战马就往东关跑去。此时,西关外的起义军已经全军覆灭。满城的百姓看着西边的火光都哭天喊地乱成了一团。
到了东关,还没看见张会成,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冲出去,向东跑2o里到汾水边上会合!”
李定国也无暇思索,这个时候了,他也闹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城外有没有官军埋伏,更没有时间找到中营或者老营的队伍。只能抱着拼死也要杀出去,保护姨娘平安的想法,牵了战马跟随组织混乱的大队军民冲出城去。
在隰县待了一年多,城东到河边是他平时练习弓马术经常到的地方,因此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他边跑边找身边认识的,或者是听他招呼的一脸惊慌的人们,不出五里地,就暂时拉了一支2oo来人的队伍听他指挥。此时的李定国已经不再完全是小孩子的形象了,接近13岁的年纪,身高已经过了六尺五,加上一身披挂,活脱脱的就是一副西营小将军的模样。
刚刚在跑动中把这2oo来号人根据装备情况分成了长矛、刀盾、弓弩和骑兵四队,南边就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接着,混乱的起义军人群里就出“官军骑兵来了!”的惊呼声。
急切间,李定国拉过一个平时熟识的粗壮汉子道:“于叔,你带我姨娘去河边等我们,快!”
不管马背上的秦燕柔如何惊呼不从,那姓于的小校牵了马就往东跑。李定国一见,忙在后面道:“先向北,跑1o里再向东!”那人遂折向北边狂奔而去。
“不要慌!听我的,后退,后退。到左边小山上列阵!骑兵队去山脚大路边听候命令。”李定国一转身,就对他的这些临时手下们下达了命令。很显然的是,官军骑兵有的是度优势,起义军混乱的人群在晨色目标太大,绝对不能摆脱追击。只有自己带着这些初步组织好的人抵挡一阵后,才能给大家争取跑路或者是组织起来应敌的时间。
张献忠义子的身份帮助了他,2oo号人立即退到了大路左边的小山包上列阵。这个时候不用去说如何列阵了,对付骑兵就只有刀盾在前,长矛在后,弓弩辅助的唯一选择。
曹变蛟带着5ooo骑兵屠了西关又击溃了王复臣后,竟然又回头折向西关把企图从西关冲出去的几百义军堵了回去,分兵2ooo给一名游击后,又带着剩下的3ooo人杀进南关大营酣斗。后来曹文诏的大队人马赶到,这小子又率领部下直扑东门。
眼看起义军混乱地退向东边大路,曹变蛟一声“追!”就纵马率队杀了上来。晨曦中,杀人杀起性子的他以及手下军兵都没有看到,在小山包西边暗影中列队的那一小撮起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