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春闺密事最新章节!
隆庆帝处置夏松的消息传的极快,几乎是一上午的时间便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尤其是隆庆帝没给他留脸,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董思源的密折扔在了他脸上,而后又当众宣布董思源乃是萧家走狗,勾结上峰河北卫萧指挥使克扣军饷,欺压鱼肉百姓,罪不可恕,且还阴谋作乱,嫁祸栽赃平西侯,罪大恶极,其罪当诛。
董思源已经死了,可是隆庆帝仍不解气,将还未定罪的萧家众人都从重从严定罪,并且决定萧家三代以内不得入仕。
本朝以来,除了太祖下过这个命令,还没有哪个家族得过这样的惩罚。
萧家也算是太祖以来的头一例了。
内阁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隆庆帝先是罢免夏松首辅一职,而后便是处置董思源,说董思源挑拨是非,栽赃嫁祸,便都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一向对夏松唯命是从的次辅大人也一言不发。
夏首辅风光了半辈子,最后明着是被儿子占地连累,实则是被当今指责首鼠两端而萧条致仕,让人难掩慌张。
京中的局势,是越发的看不懂了。
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看不懂。
至少郑王是看得懂的。
他一进京,便先行进宫请安。
隆庆帝虽然在盛怒之下,可是待他却仍旧是温和亲切的,嗔了他一句:“既然大病初愈,就该回去好好歇着,忙着来请什么安?”
可是说是这么说,对于郑王的这份恭谨和温顺,他显然是极为受用的,和颜悦色的让他坐了。
郑王却不敢坐,拱着手弯着腰有些忐忑:“臣弟有罪,不敢领受.......”
他大汗淋漓的看着隆庆帝,不安的问:“寿宁无知莽撞,犯下此等罪过......臣惶恐......”
胆子这么小又老实,手里什么都没有,隆庆帝对他向来是放心的,见他此景更是觉得妥帖,便冷笑着挥了挥手:“莽撞是真的,可是说什么犯下罪过的话,就不必再提了。”
他坐在了椅子后面示意郑王坐:“朕还没到老眼昏花不辨是非的地步,寿宁不过就是个孩子罢了。”
沈琛纨绔爱出风头,寿宁是个女孩子,这两人都不过是被人利用了罢了。
董思源和萧家想借着此举指鹿为马,把沈琛跟临江王府推出来替死,却不想想沈琛跟临江王府的关系。
沈琛跟临江王府早生疏了。
尤其是跟楚景行,两人几乎就是不对付到了极点。
这些人想利用沈琛来脱身,还想着把事情搅乱,把临江王和郑王卫家也牵扯进来,无非就是想让他的江山不稳。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
沈琛跟卫安不过都是孩子,说到底,他们的价值不过取决于他们身后的人罢了。
夏松临了居然也替这些人当起了梯子,想着浑水摸鱼救一救萧家,这却是他不能忍的。
他叹了口气道:“夏松也老糊涂了,他以为朕不知道他的打算。”
郑王便愈发的摸不着头脑了:“首辅竟也跟这件事有关?”
隆庆帝便瞥了他一眼,侧目而笑:“他就是个狡猾多变的老狐狸,他儿子娶得可就是萧家的姑娘,当初朕可还曾亲自题词的。”
是啊,当年夏松的儿子跟萧家联姻,隆庆帝还曾亲自写下天作之合四字牌匾特意让人送去,给夏松挣够了颜面。
也因为这件事,夏松后来卯足了劲儿,跟隆庆帝同心协力,将前朝的老臣和麻烦都收拾的七七八八。
原本隆庆帝是很信任他的。
只是越是信任,越是容易求全责备。
何况夏松实实在在的是伸出手帮忙了。
郑王垂着头不敢答话,过了许久,才不偏不倚的道:“其实若是说夏首辅是收了银子,或是替人说好话,倒是都有可能。说他勾结晋王,却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了.......”
“也别这样快就觉得耸人听闻。”郑王说话公正,隆庆帝便更觉得他老实,挑了挑眉便不失揶揄的道:“他可没少收受晋王好处,晋王那两个儿子的事,当初跟夏松关系也是匪浅的。不过这些都不必再说了,当务之急,是晋王谋逆一事。”
晋王在广昌境内起兵,短短时间已经攻克不少城池,还招揽了不少流民强盗,竟也被他段时间就成了气候。
郑王也不失担忧:“按照这个势头,恐怕不久之后,就要打到洪都,再打到浔阳了。到了浔阳,那可就是.......”
就是临江王的地盘了。
当初分晋王在广昌,临江王在浔阳,就是看这两个人互相看不大顺眼,而晋王偏偏胆子又小心眼却多,让他们两个互相制约的。
可后来临江王以江西有水匪为由,跟先帝屡次申请增加护卫,而后又在长江下游训练水军,大肆造船,底气实在是比窝在广昌这个小地方不受宠的晋王要大的多了。他向来是不敢跟临江王叫板的。
现在晋王犯到临江王头上的关键时刻,却出了夏松和董思源诬陷沈琛的事,就不由得隆庆帝不多想一想了。
这分明便是实实在在的陷害和挑拨,指望着通过沈琛的事来挑拨临江王跟朝廷的关系,好让临江王跟朝廷闹翻。
在这个关键时刻,夏松犯下这样的错,实在是踩到了隆庆帝的底线。
郑王顿了顿,见隆庆帝看过来,便道:“皇兄的意思,是要临江王出兵助朝廷对敌?”
隆庆帝嗯了一声,又道:“他成了气候不假,可要是老五他能出手,晋王便不是对手。只是朕怕......他不肯出手啊。”
郑王便皱了眉头:“此等情景,怎由他不肯?!难道要等着生灵涂炭不成?!”
隆庆帝便苦笑了一声:“你说的是,北有鞑靼虎视眈眈,沿海有倭寇不断生事,现在晋王造反,实在是内忧外患之际,可若是临江王有别的心思,你若是他,肯不肯出手帮朕平息内忧呢?”
郑王便有些结巴了:“您,您是说,五哥他也有这个心思?可这.....这不能罢?”
“人心隔肚皮。”隆庆帝不以为然:“谁知道他是如何想的呢?”
隆庆帝处置夏松的消息传的极快,几乎是一上午的时间便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尤其是隆庆帝没给他留脸,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董思源的密折扔在了他脸上,而后又当众宣布董思源乃是萧家走狗,勾结上峰河北卫萧指挥使克扣军饷,欺压鱼肉百姓,罪不可恕,且还阴谋作乱,嫁祸栽赃平西侯,罪大恶极,其罪当诛。
董思源已经死了,可是隆庆帝仍不解气,将还未定罪的萧家众人都从重从严定罪,并且决定萧家三代以内不得入仕。
本朝以来,除了太祖下过这个命令,还没有哪个家族得过这样的惩罚。
萧家也算是太祖以来的头一例了。
内阁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隆庆帝先是罢免夏松首辅一职,而后便是处置董思源,说董思源挑拨是非,栽赃嫁祸,便都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一向对夏松唯命是从的次辅大人也一言不发。
夏首辅风光了半辈子,最后明着是被儿子占地连累,实则是被当今指责首鼠两端而萧条致仕,让人难掩慌张。
京中的局势,是越发的看不懂了。
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看不懂。
至少郑王是看得懂的。
他一进京,便先行进宫请安。
隆庆帝虽然在盛怒之下,可是待他却仍旧是温和亲切的,嗔了他一句:“既然大病初愈,就该回去好好歇着,忙着来请什么安?”
可是说是这么说,对于郑王的这份恭谨和温顺,他显然是极为受用的,和颜悦色的让他坐了。
郑王却不敢坐,拱着手弯着腰有些忐忑:“臣弟有罪,不敢领受.......”
他大汗淋漓的看着隆庆帝,不安的问:“寿宁无知莽撞,犯下此等罪过......臣惶恐......”
胆子这么小又老实,手里什么都没有,隆庆帝对他向来是放心的,见他此景更是觉得妥帖,便冷笑着挥了挥手:“莽撞是真的,可是说什么犯下罪过的话,就不必再提了。”
他坐在了椅子后面示意郑王坐:“朕还没到老眼昏花不辨是非的地步,寿宁不过就是个孩子罢了。”
沈琛纨绔爱出风头,寿宁是个女孩子,这两人都不过是被人利用了罢了。
董思源和萧家想借着此举指鹿为马,把沈琛跟临江王府推出来替死,却不想想沈琛跟临江王府的关系。
沈琛跟临江王府早生疏了。
尤其是跟楚景行,两人几乎就是不对付到了极点。
这些人想利用沈琛来脱身,还想着把事情搅乱,把临江王和郑王卫家也牵扯进来,无非就是想让他的江山不稳。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
沈琛跟卫安不过都是孩子,说到底,他们的价值不过取决于他们身后的人罢了。
夏松临了居然也替这些人当起了梯子,想着浑水摸鱼救一救萧家,这却是他不能忍的。
他叹了口气道:“夏松也老糊涂了,他以为朕不知道他的打算。”
郑王便愈发的摸不着头脑了:“首辅竟也跟这件事有关?”
隆庆帝便瞥了他一眼,侧目而笑:“他就是个狡猾多变的老狐狸,他儿子娶得可就是萧家的姑娘,当初朕可还曾亲自题词的。”
是啊,当年夏松的儿子跟萧家联姻,隆庆帝还曾亲自写下天作之合四字牌匾特意让人送去,给夏松挣够了颜面。
也因为这件事,夏松后来卯足了劲儿,跟隆庆帝同心协力,将前朝的老臣和麻烦都收拾的七七八八。
原本隆庆帝是很信任他的。
只是越是信任,越是容易求全责备。
何况夏松实实在在的是伸出手帮忙了。
郑王垂着头不敢答话,过了许久,才不偏不倚的道:“其实若是说夏首辅是收了银子,或是替人说好话,倒是都有可能。说他勾结晋王,却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了.......”
“也别这样快就觉得耸人听闻。”郑王说话公正,隆庆帝便更觉得他老实,挑了挑眉便不失揶揄的道:“他可没少收受晋王好处,晋王那两个儿子的事,当初跟夏松关系也是匪浅的。不过这些都不必再说了,当务之急,是晋王谋逆一事。”
晋王在广昌境内起兵,短短时间已经攻克不少城池,还招揽了不少流民强盗,竟也被他段时间就成了气候。
郑王也不失担忧:“按照这个势头,恐怕不久之后,就要打到洪都,再打到浔阳了。到了浔阳,那可就是.......”
就是临江王的地盘了。
当初分晋王在广昌,临江王在浔阳,就是看这两个人互相看不大顺眼,而晋王偏偏胆子又小心眼却多,让他们两个互相制约的。
可后来临江王以江西有水匪为由,跟先帝屡次申请增加护卫,而后又在长江下游训练水军,大肆造船,底气实在是比窝在广昌这个小地方不受宠的晋王要大的多了。他向来是不敢跟临江王叫板的。
现在晋王犯到临江王头上的关键时刻,却出了夏松和董思源诬陷沈琛的事,就不由得隆庆帝不多想一想了。
这分明便是实实在在的陷害和挑拨,指望着通过沈琛的事来挑拨临江王跟朝廷的关系,好让临江王跟朝廷闹翻。
在这个关键时刻,夏松犯下这样的错,实在是踩到了隆庆帝的底线。
郑王顿了顿,见隆庆帝看过来,便道:“皇兄的意思,是要临江王出兵助朝廷对敌?”
隆庆帝嗯了一声,又道:“他成了气候不假,可要是老五他能出手,晋王便不是对手。只是朕怕......他不肯出手啊。”
郑王便皱了眉头:“此等情景,怎由他不肯?!难道要等着生灵涂炭不成?!”
隆庆帝便苦笑了一声:“你说的是,北有鞑靼虎视眈眈,沿海有倭寇不断生事,现在晋王造反,实在是内忧外患之际,可若是临江王有别的心思,你若是他,肯不肯出手帮朕平息内忧呢?”
郑王便有些结巴了:“您,您是说,五哥他也有这个心思?可这.....这不能罢?”
“人心隔肚皮。”隆庆帝不以为然:“谁知道他是如何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