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本来我想着在一个比较庄重的场合跟你开口,然而既然今天跟伯父聊上了,那就索性跟伯父提一提。”沈言的眼眸中闪现出一抹犹豫和沉思,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爽朗的笑容,凝神望了秋慕白一眼,缓缓说道。
“你想要跟我说什么?”秋慕白听到沈言的话语,心中顿时萌生出一股不太好的感觉,跟沈言聊了这么一会儿,秋慕白对沈言多少又增添了一些了解,这小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现在跟自己提什么建议或要求,一定是早就想好了。
“伯父,我与盈雪算得上是一见钟情,本来我心中并没有那份奢求,然而或许是命运的巧合和安排,上天竟然让我受伤后跟着伯父等人来到了金陵,关键是金陵这么大,而我来到金陵后竟然还能遇得着,这说明了我与盈雪确实有缘分,后来的事情伯父也略有耳闻,我就不多加赘言了。”沈言淡淡的望了秋慕白一眼,眼眸中流露出一抹柔情和真诚,缓缓说道。
“上次率军前往淮北郡征剿白莲教之前,我曾向盈雪承诺过,只要自己成功平叛回来就会上门提亲,我原本是想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而既然伯父跟我提到了这事,那我就厚着脸皮跟伯父开口,希望伯父成全,让我来照顾盈雪下半生。”沈言说到这里,脸上显得无比的庄重,一脸真诚。
帝国兵马副元帅,这个官位可不小了,除了盛京城军队系统无法调动,其他地方军队一律归其管辖。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叶知秋的官职具有相当大的分量。
然而,可惜的是,帝国目前除了叶知秋麾下本部的叶家军外,其他地方军队又有几许?稍微有点实力的地方驻军早已投靠到李成林的造反大业中博取更大的功名,叶知秋又能统率多少军队。
况且,帝国内战一旦结束,这个帝国兵马副元帅一职就会被皇家收回。皇家就算不收回,朝中大臣也不会坐视叶知秋继续担任此职,而叶知秋最终迫于形势定会辞去此职。
可以这么说,自己封赏的这一官职无异于是一个徒有其名的烫手山芋。
一想到将来叶知秋吃瘪的样子,李成明心中顿生一股得意洋洋的微笑。
几乎同一时间,盛京城东七十五里处,帝国泰安郡最西面一个城池,云州府。
“什么,叶知秋率兵高举勤王旗号并向赵子华所部发起了攻势!”李成林听到叶知秋任命华政成率军攻打赵子华的消息时,心中感觉吃了一只苍蝇般憋屈,如同吃下一颗重磅炸弹般魂飞魄散。
华文帝国境内能让李成林心中有根永远无法根除的刺,除了叶知秋的军事才能,别无他人。
这倒不是说叶知秋有多厉害,只是三年前帝国之战的那些经历在李成林的脑海中已深深扎根,刺激着李成林的每一根神经,尤其是自己的节节败退映衬着叶知秋一路高歌的丰功伟绩。
尽管叶知秋此次并未挂帅领兵征战,然帝国上下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凡叶知秋麾下任何一名将领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不论这名将领之前才能如何,只要投入叶知秋的怀抱,如同脱胎换骨,都会给人刮目相看。
“诚然,本王对你的军事才能确实佩服,然而你拥兵自重足以证明你的政治才能极弱,想要本王与皇宫中那个庸才先消耗自身的实力而让你坐收渔翁之利,这个想法也太天真了,要知道本王已然掌控了帝国大半江山,况且,天下谁也不知道本王尚有一张王牌未使用,一旦使用,李成明必定丢失江山。”
“本王的王牌便是本王的母后,只要母后在盛京城成功囚住李成明而迎自己入城,自己便可掌握帝国政治主动权,届时面对神圣的盛京城防御,你叶知秋再有军事天赋也无可奈何,光凭你一家之力如何对抗帝国之力,届时你要么乖乖的为本王所用,要么自觉的卸甲归田。本王又何惧你东山再起。”
“传令赵子华,无需担心叶知秋领兵攻伐,你部只需安心拿下中平镇,然后据城以守、抵挡叶知秋大军便可。”李成林想通个中缘由,心中不再害怕叶知秋的军事才能,连忙命令书吏给赵子华去一封安抚的信。
诚然,李成林所考虑到的以一郡之力抵挡一国之力实乃是自不量力之行为,可是李成林似乎忘记了一点:内战固然比拼的是人力、财力,可是有个核心的东西叫士气以及正统观念的传承。
历来许多义军的实力远超过朝廷而为何最终被朝廷所灭,就是义军少了正统,李成明占据正统,即便李成林篡位成功,可是面对正统的名义及人们心中的那份执着的信念,李成林也将穷于应付,再加上叶知秋的战略战术,最终帝国内战会鹿死谁手尚言之过早。
除非李成林能在掌握政治主动权的时候让叶知秋罢手,不再勤王或围攻盛京城,否则,这一切只能是李成林的一厢情愿之念。
说到士气,不论是帝国哪一支军队的士气,他们都无法与叶知秋训练的叶家军相媲美。叶知秋治军首重军魂,而军魂的实质就是士气的具体体现,叶知秋制定的一系列惠民措施使得叶家军的士气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态势。
谈到正统,帝国士族、百姓皆知李成明乃是帝国皇帝,并非是起兵造反的李成林,即便是李成林贵为帝国雍亲王,更是皇帝的弟弟,可要涉及正统一说,李成林似乎还站不住脚,即便李成明出了意外而归天,只要有李成明有子嗣或者并未明言谁替代他的位置,此时经过朝臣与皇太后的协议后,方可抬出李成林继承大统。
可是现实却是李成林起兵造反,此举充分暴露了李成林的狼子野心和那份觊觎之心,即便不遭受国人群起而攻之,起码已然输掉了正统的名分与大义。
“你想要跟我说什么?”秋慕白听到沈言的话语,心中顿时萌生出一股不太好的感觉,跟沈言聊了这么一会儿,秋慕白对沈言多少又增添了一些了解,这小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现在跟自己提什么建议或要求,一定是早就想好了。
“伯父,我与盈雪算得上是一见钟情,本来我心中并没有那份奢求,然而或许是命运的巧合和安排,上天竟然让我受伤后跟着伯父等人来到了金陵,关键是金陵这么大,而我来到金陵后竟然还能遇得着,这说明了我与盈雪确实有缘分,后来的事情伯父也略有耳闻,我就不多加赘言了。”沈言淡淡的望了秋慕白一眼,眼眸中流露出一抹柔情和真诚,缓缓说道。
“上次率军前往淮北郡征剿白莲教之前,我曾向盈雪承诺过,只要自己成功平叛回来就会上门提亲,我原本是想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而既然伯父跟我提到了这事,那我就厚着脸皮跟伯父开口,希望伯父成全,让我来照顾盈雪下半生。”沈言说到这里,脸上显得无比的庄重,一脸真诚。
帝国兵马副元帅,这个官位可不小了,除了盛京城军队系统无法调动,其他地方军队一律归其管辖。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叶知秋的官职具有相当大的分量。
然而,可惜的是,帝国目前除了叶知秋麾下本部的叶家军外,其他地方军队又有几许?稍微有点实力的地方驻军早已投靠到李成林的造反大业中博取更大的功名,叶知秋又能统率多少军队。
况且,帝国内战一旦结束,这个帝国兵马副元帅一职就会被皇家收回。皇家就算不收回,朝中大臣也不会坐视叶知秋继续担任此职,而叶知秋最终迫于形势定会辞去此职。
可以这么说,自己封赏的这一官职无异于是一个徒有其名的烫手山芋。
一想到将来叶知秋吃瘪的样子,李成明心中顿生一股得意洋洋的微笑。
几乎同一时间,盛京城东七十五里处,帝国泰安郡最西面一个城池,云州府。
“什么,叶知秋率兵高举勤王旗号并向赵子华所部发起了攻势!”李成林听到叶知秋任命华政成率军攻打赵子华的消息时,心中感觉吃了一只苍蝇般憋屈,如同吃下一颗重磅炸弹般魂飞魄散。
华文帝国境内能让李成林心中有根永远无法根除的刺,除了叶知秋的军事才能,别无他人。
这倒不是说叶知秋有多厉害,只是三年前帝国之战的那些经历在李成林的脑海中已深深扎根,刺激着李成林的每一根神经,尤其是自己的节节败退映衬着叶知秋一路高歌的丰功伟绩。
尽管叶知秋此次并未挂帅领兵征战,然帝国上下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凡叶知秋麾下任何一名将领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不论这名将领之前才能如何,只要投入叶知秋的怀抱,如同脱胎换骨,都会给人刮目相看。
“诚然,本王对你的军事才能确实佩服,然而你拥兵自重足以证明你的政治才能极弱,想要本王与皇宫中那个庸才先消耗自身的实力而让你坐收渔翁之利,这个想法也太天真了,要知道本王已然掌控了帝国大半江山,况且,天下谁也不知道本王尚有一张王牌未使用,一旦使用,李成明必定丢失江山。”
“本王的王牌便是本王的母后,只要母后在盛京城成功囚住李成明而迎自己入城,自己便可掌握帝国政治主动权,届时面对神圣的盛京城防御,你叶知秋再有军事天赋也无可奈何,光凭你一家之力如何对抗帝国之力,届时你要么乖乖的为本王所用,要么自觉的卸甲归田。本王又何惧你东山再起。”
“传令赵子华,无需担心叶知秋领兵攻伐,你部只需安心拿下中平镇,然后据城以守、抵挡叶知秋大军便可。”李成林想通个中缘由,心中不再害怕叶知秋的军事才能,连忙命令书吏给赵子华去一封安抚的信。
诚然,李成林所考虑到的以一郡之力抵挡一国之力实乃是自不量力之行为,可是李成林似乎忘记了一点:内战固然比拼的是人力、财力,可是有个核心的东西叫士气以及正统观念的传承。
历来许多义军的实力远超过朝廷而为何最终被朝廷所灭,就是义军少了正统,李成明占据正统,即便李成林篡位成功,可是面对正统的名义及人们心中的那份执着的信念,李成林也将穷于应付,再加上叶知秋的战略战术,最终帝国内战会鹿死谁手尚言之过早。
除非李成林能在掌握政治主动权的时候让叶知秋罢手,不再勤王或围攻盛京城,否则,这一切只能是李成林的一厢情愿之念。
说到士气,不论是帝国哪一支军队的士气,他们都无法与叶知秋训练的叶家军相媲美。叶知秋治军首重军魂,而军魂的实质就是士气的具体体现,叶知秋制定的一系列惠民措施使得叶家军的士气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态势。
谈到正统,帝国士族、百姓皆知李成明乃是帝国皇帝,并非是起兵造反的李成林,即便是李成林贵为帝国雍亲王,更是皇帝的弟弟,可要涉及正统一说,李成林似乎还站不住脚,即便李成明出了意外而归天,只要有李成明有子嗣或者并未明言谁替代他的位置,此时经过朝臣与皇太后的协议后,方可抬出李成林继承大统。
可是现实却是李成林起兵造反,此举充分暴露了李成林的狼子野心和那份觊觎之心,即便不遭受国人群起而攻之,起码已然输掉了正统的名分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