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田庄的护卫,大部分都是本家人,只有少数是外姓人,这样似乎有点任人唯亲了,但只有本家人才最值得信任,将护卫的任务全部交给外姓人,会比较的不放心。

    另外,这也算是一种福利,他们都是一家人,自然会有所照顾了,在田庄干苦力和干护卫,自然是护卫更加的体面,待遇也更高,若是让外姓人干护卫,让本家人干苦力,则肯定会遭到族老们的一致反对,对于家族团结是很不利的。

    李安也了解了一下,杨家田庄所在的村落,有三分之一都姓杨,而且,都是来自一个家族,也就是贵妃亲族的一个分支,在这个分支之中,有嫡出也有庶出,其中,家主自然是嫡出的,而且很会经营,在贵妃受宠之前,就已经混的很不错了,在当地也算有点名望,如此,当贵妃受宠之后,他便很顺利的得到了被封赏的机会,至于其余的本家人,则大部分都没落了,有些已经沦为普通的农名,受穷的自然也有不少,总之,过的都不咋样。

    当家主受到朝廷赏赐之后,这些本家的穷亲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揩油的机会,他们总觉得朝廷的赏赐是给他们这一整支的,不应该让家主一个人独享。

    面对这些本家穷亲戚的无理要求,家主显得有些无可奈何,都是一家人,自己平白得到了诸多赏赐,若是不给本家穷亲戚一点,则肯定会激化矛盾,若是与所有本家穷亲戚都闹翻了,肯定会遭到外人笑话的,而且,外人也会觉得自己是铁公鸡,对自己的名声也非常的不好。

    但直接将朝廷赏赐给自己的大量钱财和一座大山分给这些穷亲戚,家主又会觉得太肉痛了,这些穷亲戚之中,也有不少不争气的货色,到时候指不定会发生什么烦心事儿,不怕给他们钱财,就怕他们花完钱之后,继续伸手要钱,如此,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会把家主拖垮的。

    总之,直接给穷亲戚钱财和土地,家主是做不到的,也担心此后穷亲戚会一直咬着不放,一直问自己要钱,但完全不关心穷亲戚,同样会遭到整个小家族的反对,同样不能过好安分的日子。

    而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这些本家亲戚给自己打工,然后,自己给他们开工钱,这样可以大大改善这些穷亲戚的经济状况,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自己,毕竟,随着自己越来越富裕,家里的房子也越来越大,安全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必要的护卫是肯定需要的,而本家的穷亲戚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说是护卫,其实就是看看门而已,万一真的遇到强盗,作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就好比后世的看大门保安,也就起到一个看管防小偷的作用,真的遇到强人是没有办法抵抗的,但只要能防备小偷,并及时发现贼匪,这就足够了,只要田庄维持足够数量的护卫,还有那些整天叫个不停的田园犬,一般的小偷和小贼就不敢轻易光顾,这就是护卫的价值。

    另外,护卫不需要干活,每天到处巡逻就行,看上去也比较的体面,至少,比那些整天扫牲畜粪便的人要体面的多,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哪怕是懒散的浪荡子也能胜任这份工作。

    尽管没有直接获得金钱和土地,但轻轻松松的给人看看家,陪人出门办事,就能获得一笔还不错的收入,本家的这些穷亲戚自然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他们的生活有了改善,尤其是那些没有别的本事,却仍旧不愿意干苦力的穷亲戚,更是高兴的跳了起来,对于这些懒鬼来说,看家是人世间最舒服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比看家更舒坦了,只需要站着和坐着就可以了,几乎是所有工作之中,体力消耗最小的一种了。

    家族的族老,对于家主如此安排,也非常的高兴,如此安排可以照顾本家的很多人,让整个村落之中,他们杨家的所有人,都可以过得比外姓人体面,如此,便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同时,家族有能力的人照顾家族的弱者,也可以被传为美谈,有利于促进家族的整体繁荣。

    可以说,家主征召大量本家穷亲戚做自己的护卫,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是基于现实的双赢局面,双方都能得到利益,或许征召的数量稍微多了一些,但能够安抚本家的穷亲戚,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

    此时,这个院子里有五名护卫,四条大狗,其中,两名护卫在三人高的瞭望塔上,剩下的三人在院子里来回闲逛,一边闲逛一边聊天,看到李安等人进来,连忙认真的巡视了起来。

    草垛的顶部用的是烂泥巴,而粮仓的顶部用的却是质量较好的竹片顶,这些竹片都是被劈成两半的竹子,通过上下交错布置,可以很好的挡住雨水的通过,让雨水可以顺着竹片留到地面,从而不会让粮仓内部变潮。

    粮仓是有墙壁的,而草垛显然是没有的,粮仓的墙壁全部是用泥土垒的,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黏土,垒出的墙壁非常的坚固,而为了防止产生潮气,建好之后,这些墙壁的内部都需要用大火炙烤,从而逼出大部分的水汽,让内部的空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之中,以避免粮食受潮。

    对于储存粮食来说,最怕的就是受潮和受热了,受潮会导致食物的霉烂,而受热则会导致食物的发酵,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食物的霉烂和变质,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问题,常温干燥保存,是最好的保存方法。

    要想保证粮仓的干燥,就要尽可能的选择远离水源的地方,在大河边上建粮仓,很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还有就是在水汽弥漫的地方建设粮仓,同样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在干燥的地方建设粮仓才是最好的,建设的时候,也要采取一系列的除湿技术,以确保将来粮仓的返潮。

    比如在内部燃烧柴火,将内部的墙壁和地面都烘烤的很干燥,同时,在内部加入很多干燥的米糠和麦糠,均匀的铺设在地面之上,从而进一步防止地下的潮气上升,毁坏粮仓内的粮食。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粮仓内的粮食腐烂变质,而对于存储粮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散装,也是容纳效率最高的一种,还有一种是袋装,也就是用变质的麻袋装粮食,然后一袋袋的放在粮仓之中。

    这两种存储方式各有优劣,散装更加的节省空间,可以让一个粮仓容纳更多的粮食,而袋装则更加的便于管理,让每一代粮食之间都会存在一些空隙,而这些空隙显然非常有利于散热,可以更好的避免粮食因温度过高而发酵。

    “李侍郎,这两个仓存储的都是稻谷,要不要进去看看。”

    家主客气的问道。

    李安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进去,对于粮仓内部的样子,李安还是很感兴趣的,不参观一下怎么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呢?

    进去之后,李安发现杨家田庄的粮食存储,采取的是散装加袋装两种方式,所谓的散装就是在粮仓的内部围拢一个圆柱形的空间,然后,将粮食直接倒进去,而袋装则是讲粮食全部装入袋子里,然后一袋袋的摞起来。

    这内部的空间颇大,有十几个小圆柱形的装置内都盛满了稻谷,而另一侧的架子上也堆满了粮食。

    也许是为了防止堆放的太高,导致下层的粮食袋子被压破,他们采取了层架的解决方式,一共设置了三层,每一层都有一人的高度,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下层粮食袋子被压破的情况下,取用的时候也会比较的方便。

    初步估计,这里面的粮食足有两千旦,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五百人食用一年的了,而杨家可不止一个粮仓,起码有十几个粮仓,这么多的粮仓全部加起来的话,养活几千人是毫无压力的,而杨家并没有这么多人,本家亲戚和佃户家也都有一点余粮,这些完全就是储备的安全粮,万一遇到灾荒的时候,这些粮食就可以救活很多人的性命了。

    “不错啊!一个粮仓就有两千旦粮食,看来你们家储存的粮食足有上万旦啊!哈哈!真是不错啊!”

    李安开口夸赞道。

    对于杨家储存如此多的粮食,李安也并不震惊,因为在京城,有很多人存储的粮食比他们家还要多得多,朝廷存储的粮食就更多了,所有人骨子里的粮食本位思想,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所有人都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在灾荒的时候,还是自己手里有粮食比较安心,哪怕一直遇不到灾荒,但多存储一些粮食总不会有错,就算造成部分粮食的霉烂,那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为了安心,就算损失一点,那也是可以承受的。

    “这些都是去年新收上来的稻谷,都是最新的。”

    家主开口说道。

    原来,杨家几乎从不留超过两年的陈粮,每年佃户上交新粮之前,他们就会将前年的粮食卖出去,从而腾出地方储存新的粮食,如此,便可以保证家里的粮食都不会因为存储太久而霉变了。

    另外,在卖出两年陈粮的时候,还可以将粮仓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若是粮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尽快进行处理,以避免这些问题引起粮食的安全问题。

    眼前这个粮仓是去年的新粮,如此说来,另外一个稻谷粮仓就是前娘的粮食了,在秋收之前,这些粮食是要被卖出去的,从而迎接新一年的粮食。

    这种卖陈粮存新粮的方式,在后世运用的也颇为普遍,后世的朝廷也会存储大量的储备粮,但这些储备粮在存储一定时间之后,是肯定要卖到市场上的,然后继续收储新下来的粮食,从而确保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而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肯定更倾向于买新下来的粮食,因为新粮食的口味比旧粮食要可口的多,营养也比旧粮食要好,但陈粮的价格更亲民,在价格方面自然更加的低廉,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老百姓来说,陈粮的亲民价格,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为了能省点钱,买陈粮也并无不可。

    酒楼饭馆食堂,以及食品厂,也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而这些单位在购买粮食的时候,自然更加倾向于购买陈粮,毕竟,陈粮的价格摆在那里了,购买几年前的陈粮,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降低成本有莫大的好处。

    如此,也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食堂的饭菜永远都是那样的难吃,永远都让人觉得难以下咽,永远都比不了家里的饭菜,很多人都觉得是厨艺的问题,其实,与食材的关系也很大。

    每年存储新粮两千旦,这个数量对于并不算很大的杨家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数量了,足以保障杨家在遇到灾荒的时候,不会有人被饿死。

    李安随意的摸了一把粮食,一看果然都是去年的新粮,从稻谷的成色是能够看出年份的,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一年之内的新粮还是很明显的,只要是有经验的人,就能够很好的分辨出来,否则,如何来界定稻谷的价格。

    稻谷的价格除了与品种有关之外,还与年份有关,越新的稻谷越贵,这与酒是相反的,酒是储存的越久越贵。

    杨家之所以最多只存储两年不到就卖掉多余的陈粮,自然是担心放久了坏掉,尽管这个时代也有存储几十年粮食的技术,但那都是朝廷才能做得到,建造可以保存几十年粮食的粮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厉害来的粮仓,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要充分考虑粮仓的防潮性,隔热性,通风性,气密性,防虫,防老鼠麻雀,防火,还需要便于存粮和取粮,便于散装储粮,要有坚固的抗震性,总之,需要考虑的实在是太多,质量越好的粮仓,所能安全存储粮食的时间就越长。

章节目录

盛唐不遗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朕御山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朕御山河并收藏盛唐不遗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