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根据军事理论写一个作战计划,林俊雄在详细观察了德国部队的情况后,决定将后来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搬出来,一方面德国的坦克部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被认为是精英部队而被配以最优秀的士兵和指挥官;德国的空军实力也很强大、无线电在部队的普及范围更是处于全世界领先。另一方面这种战术在中国国民党就算是想照搬,也做不多,即使能使用,如果红军的游击战、反击战和巷战使用恰当,则可能克制闪电战。
在作战计划完成的时候,林俊雄只能在心中感谢古德里安,自己这算是剽窃了他的军事理论,也为欧洲人民感到愧疚,但即使没有自己提出来,在1937年古德里安也会提出来,而且在二战后期,德国的闪电战战术由于多方面原因已经变成落后的战术,屡次遭受失败。
完成了学院最后的功课,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毕业典礼了,就要启程回到祖国去了,林俊雄心情万分激动。组织上最大的可能会将他们加入红军,想着后来的那些开国将领,林俊雄想着自己要是表现出色,立下功勋,会不会让历史有所改变,变成“开国十一大元帅”或“开国十一大将”。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林俊雄感觉自己的幻想有些不切实际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吧,做出成绩,至于结果,还是等到以后再看,让历史去评价吧。
在距离毕业典礼还有最后十天的时候,学员们在欢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作战计划都得到了肯定,基本宣布了能够顺利毕业了,可是林俊雄却失落着,因为学院没有一点肯定或否定他的作战计划的消息。尚天恩本来是高兴的,在学院宣布作战计划得到肯定的人名单里没有林俊雄,而仅有的几个被否定的人里也没有林俊雄的名字,也替大哥有些不值,三年来他一直那么优秀,难道德国人看不见吗,而要仅仅凭借一个作战计划就否定林俊雄而显示他们的严谨。
林俊雄也在心里责怪着自己,随便写一个小的作战计划就行了,写什么闪电战,构思很大,也很华丽,本以为锋芒毕露,让德国人眼睛一亮,不敢小视中国人。哪知道结果是这样,估计被严谨的德国人视为了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吧。
就在林俊雄感到绝望的时候,总教官利昂将他叫过去,说是总参谋部有几位将军要见见林俊雄,林俊雄一愣,难道自己的作战计划被送去总参谋部了,还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了?
到会议室的时候,林俊雄有些惊呆了,里面坐着十几个德官,上首的三个有两个是中将,一个是少将。看见林俊雄,很多德官都很诧异,他们被通知到学院里来听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作战计划,却没有想到是个东方人。
三个德国将军看过林俊雄的作战计划,虽然没有实践,但这理论也实在很惊世骇俗,便组织军官过来一起讨论。看见这个中国人,都是点头微笑着。
林俊雄倒是没有紧张,微笑着回应,就走到了讲说的位置,翻开自己的作战计划,介绍着他制定的闪电战。
“‘闪电战’是我在老毛奇元帅的战争理论中‘必须把技术革命引入战争’和‘先发制人的快速进攻战、反对防守战略的主张’得到启发,在中国《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得到灵感而制定的一个纯理论战术,至于效果如何,只有靠实战检验才能得知。”
“‘闪电战’是要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电战三个重要要素是快、奇、集中。它的主要内容是:秘密动员军队,不宣而战,以闪电般的突然袭击发动进攻。先由空军向敌方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机场、防御阵地、军队等重要目标进行猛烈的空袭。同时,由坦克兵、装甲兵组成的快速部队,在航空兵的配合下,突破和分割敌方的正面,实施大纵深的迂回包围,歼灭敌方重兵集团,摧毁敌方的抵抗意志,迅速夺取战争胜利。”
“闪电战准备阶段是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由于该战术是重点打击选择之敌,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同时,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闪电战进攻阶段是战车部队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察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是席卷,就是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我之所以认为‘闪电战’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遵循了战争的准则,而且德队具备了成功的要素,那就是德国优秀的坦克装甲部队,德国的空军和伞兵可以大规模精准的进行空中支援,普及范围广泛的无线电还有较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
“‘闪电战’没有任何复杂晦涩的东西,它是一个简单的战术,现代武器的革命——坦克,飞机,无线电,使得它的实行成为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快速推进部队的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对敌领土的狂轰滥炸能够轻易地使敌人陷于休克状态,持续的突然袭击会带来更大的毁灭性破坏。”
“各位将军,先生们,我的闪电战理论大致就是这样,也许还有很多不足,请先生们指正和批评。”
至于闪电战的弱点林俊雄不准备说出来,那是二战中闪电战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的,这要是说出来被后来的纳粹汲取教训,会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当然林俊雄也想着自己能想出如此战术,凭着德国人的高傲不一定会接受,到时候古德里安也没有办法再提出来,也许可以避免闪电战在后来二战中的出现,减少欧洲各国人民的损失。
而闪电战两个最大弱点就是:第一,与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第二,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军官们一起讨论很久,最后得出结论,闪电战完全适合德国的军队,只是从他们眼中看得出,如此优秀的战术理论,竟然出自一个来自落后中国的中国人,虽然这个理论一部分来源于德国的老毛奇元帅,他们仍然难以接受。如果这个战术理论出自一个德官甚至是学员,他们一定会大加赞赏。
在三位总参谋部的将军让军官们说说看法时,自诩尊贵的德官们用了大量的也许、或许、不好说等词汇,但心中却是非常赞同这个闪电战理论的,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德国具备了实施这个战术的条件,具备了取得胜利的成功因素。
总参谋部的三位将军最后总结说,这个战术理论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战争瞬息万变,至于战术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实践,希望军官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林俊雄心里有些难受,国弱则人民被轻视啊,本来一个优秀的战术理论,在二战中德国也是大量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是就因为自己来自一个在他们眼里落后的过度而失去了光华。想着日本不断的侵略,林俊雄心里更加难受,国弱被欺辱,人民不用说尊严了,连起码的生存都很困难。他心中更觉得有责任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为中华儿女的生存和尊严而努力。
在作战计划完成的时候,林俊雄只能在心中感谢古德里安,自己这算是剽窃了他的军事理论,也为欧洲人民感到愧疚,但即使没有自己提出来,在1937年古德里安也会提出来,而且在二战后期,德国的闪电战战术由于多方面原因已经变成落后的战术,屡次遭受失败。
完成了学院最后的功课,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毕业典礼了,就要启程回到祖国去了,林俊雄心情万分激动。组织上最大的可能会将他们加入红军,想着后来的那些开国将领,林俊雄想着自己要是表现出色,立下功勋,会不会让历史有所改变,变成“开国十一大元帅”或“开国十一大将”。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林俊雄感觉自己的幻想有些不切实际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吧,做出成绩,至于结果,还是等到以后再看,让历史去评价吧。
在距离毕业典礼还有最后十天的时候,学员们在欢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作战计划都得到了肯定,基本宣布了能够顺利毕业了,可是林俊雄却失落着,因为学院没有一点肯定或否定他的作战计划的消息。尚天恩本来是高兴的,在学院宣布作战计划得到肯定的人名单里没有林俊雄,而仅有的几个被否定的人里也没有林俊雄的名字,也替大哥有些不值,三年来他一直那么优秀,难道德国人看不见吗,而要仅仅凭借一个作战计划就否定林俊雄而显示他们的严谨。
林俊雄也在心里责怪着自己,随便写一个小的作战计划就行了,写什么闪电战,构思很大,也很华丽,本以为锋芒毕露,让德国人眼睛一亮,不敢小视中国人。哪知道结果是这样,估计被严谨的德国人视为了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吧。
就在林俊雄感到绝望的时候,总教官利昂将他叫过去,说是总参谋部有几位将军要见见林俊雄,林俊雄一愣,难道自己的作战计划被送去总参谋部了,还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了?
到会议室的时候,林俊雄有些惊呆了,里面坐着十几个德官,上首的三个有两个是中将,一个是少将。看见林俊雄,很多德官都很诧异,他们被通知到学院里来听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的作战计划,却没有想到是个东方人。
三个德国将军看过林俊雄的作战计划,虽然没有实践,但这理论也实在很惊世骇俗,便组织军官过来一起讨论。看见这个中国人,都是点头微笑着。
林俊雄倒是没有紧张,微笑着回应,就走到了讲说的位置,翻开自己的作战计划,介绍着他制定的闪电战。
“‘闪电战’是我在老毛奇元帅的战争理论中‘必须把技术革命引入战争’和‘先发制人的快速进攻战、反对防守战略的主张’得到启发,在中国《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得到灵感而制定的一个纯理论战术,至于效果如何,只有靠实战检验才能得知。”
“‘闪电战’是要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电战三个重要要素是快、奇、集中。它的主要内容是:秘密动员军队,不宣而战,以闪电般的突然袭击发动进攻。先由空军向敌方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机场、防御阵地、军队等重要目标进行猛烈的空袭。同时,由坦克兵、装甲兵组成的快速部队,在航空兵的配合下,突破和分割敌方的正面,实施大纵深的迂回包围,歼灭敌方重兵集团,摧毁敌方的抵抗意志,迅速夺取战争胜利。”
“闪电战准备阶段是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由于该战术是重点打击选择之敌,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同时,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闪电战进攻阶段是战车部队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察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是席卷,就是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我之所以认为‘闪电战’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遵循了战争的准则,而且德队具备了成功的要素,那就是德国优秀的坦克装甲部队,德国的空军和伞兵可以大规模精准的进行空中支援,普及范围广泛的无线电还有较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
“‘闪电战’没有任何复杂晦涩的东西,它是一个简单的战术,现代武器的革命——坦克,飞机,无线电,使得它的实行成为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快速推进部队的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对敌领土的狂轰滥炸能够轻易地使敌人陷于休克状态,持续的突然袭击会带来更大的毁灭性破坏。”
“各位将军,先生们,我的闪电战理论大致就是这样,也许还有很多不足,请先生们指正和批评。”
至于闪电战的弱点林俊雄不准备说出来,那是二战中闪电战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的,这要是说出来被后来的纳粹汲取教训,会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当然林俊雄也想着自己能想出如此战术,凭着德国人的高傲不一定会接受,到时候古德里安也没有办法再提出来,也许可以避免闪电战在后来二战中的出现,减少欧洲各国人民的损失。
而闪电战两个最大弱点就是:第一,与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第二,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军官们一起讨论很久,最后得出结论,闪电战完全适合德国的军队,只是从他们眼中看得出,如此优秀的战术理论,竟然出自一个来自落后中国的中国人,虽然这个理论一部分来源于德国的老毛奇元帅,他们仍然难以接受。如果这个战术理论出自一个德官甚至是学员,他们一定会大加赞赏。
在三位总参谋部的将军让军官们说说看法时,自诩尊贵的德官们用了大量的也许、或许、不好说等词汇,但心中却是非常赞同这个闪电战理论的,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德国具备了实施这个战术的条件,具备了取得胜利的成功因素。
总参谋部的三位将军最后总结说,这个战术理论值得大家学习,但是战争瞬息万变,至于战术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实践,希望军官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林俊雄心里有些难受,国弱则人民被轻视啊,本来一个优秀的战术理论,在二战中德国也是大量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是就因为自己来自一个在他们眼里落后的过度而失去了光华。想着日本不断的侵略,林俊雄心里更加难受,国弱被欺辱,人民不用说尊严了,连起码的生存都很困难。他心中更觉得有责任去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为中华儿女的生存和尊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