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博地广,名族众多,各地对于葬礼的习俗也不一样。就拿夏天所在的这里,人将要死的时候,子女必须陪在身边,如果子女在外地,必须立即召回,以见最后一面,叫送终。送终后,小辈必须跪在床前嚎啕大哭,并立即找来和尚念“领路经”。同时为死者跟换寿衣,并把更换下来的衣服拿至路口烧掉。
穿戴后,由子女抱头抱脚移至客厅,以木榻陈尸,再由子女移至棺材之中。
灵床前设供桌,陈供品,点燃香烛,桌上还要竖立灵位,现多用死者遗像代替。
人死后第二天,告知亲友,在入殓前瞻仰仪容,并设寿宴款待。当晚,寿宴结束后,会先在空地上摆放一个专烧纸钱的火盆,和尚会围着烧着之前的火盆转圈念经,同时子女小辈火往火盆里掷硬币,这称之为“买路钱”。
当晚,还有戏班搭台唱戏,被称之为鬼戏。有缅怀之意,也有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过的更好。
到第三天出殡,出殡前会在棺前供饭,烧纸钱,亲人叩头。再去掉搁凳,由八人抬棺前行。
出殡的路线以热闹街市为主,而在抬棺前行时,由其子抱着死者遗像走在最前面,吹喇叭放鞭炮的人随其后,接着是灵柩,再后是亲人。灵柩错过之处,一路抛撒纸钱,称之为买路钱。每逢路口时,会有人用白石灰在路口划上一条线,说是怕死者迷路。并且,灵柩每行进一段路时,子女会道灵柩钱叩首大哭,但是灵柩不能落地,直至入土为安(现在是火化)。
出殡回来后还有很多事,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熟悉。
对于夏天所在地,他只是一个外来人,这里的丧葬风俗和他们那里有很大的区别,这些都是许嘉姗告诉他的。至于许嘉姗为何忽然对夏天说这些,那是因为她今晚她让夏天陪她去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也就顺便向夏天普及了一下当地的丧葬风俗。
死去的是许嘉姗表亲里的一个奶奶,她记得过年那段时间还见过呢。那时候在许嘉姗的眼里,奶奶除了有点老年痴呆,身体还算健朗。现在转眼半年时光,奶奶说走就走了。
提前奶奶的离世,还真让人气愤不已。
奶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她一直靠着大儿子生活。大儿子家境并不是很好,但小两口对她的照顾还是不错的,她最满意的人也是大儿子。
就在前不久,大儿媳生病需要到市里的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大儿子家两个孩子还在读大学,所以只能由他自己到医院照顾妻子。
奶奶有老年痴呆,大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以他的条件也请不起看护,所以就把奶奶送到二儿子那里赞助几天。
三个孩子里,二儿子和女儿的家境非常殷实。本来一开始就是由他们三家轮流照顾奶奶,每家一个月。可是随着他们发迹,对奶奶的照顾也就越来越少,最后他俩干脆出点钱,直接把奶奶丢给了大儿子。
当天,在大儿子把奶奶送给二儿子的时候,二儿子百般推脱,最后是大儿子急着要去医院,他才勉强留下了奶奶。可是在大儿子走后,二儿子甚至都没有把奶奶领进屋,直接站在门外给他的大姐打电话,让他大姐到他家来把奶奶领会家。
可是,大女儿和二儿子一样百般推脱,在电话里说,“我最近很忙,这几天还是让妈住你那里吧。”
挂掉电话后,二儿子看着奶奶,嘱咐道,“妈,我有事,一会你自己去大姐家啊。”
二儿子说罢,塞了一些钱再奶奶手里,扬长而去,当然他还是给大姐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妈自己去你家了,一会你去路上接一下。”
奶奶本来就老年痴呆,可能连谁是自己的儿子,谁是自己的女儿都不记得,怎么可能记得去女儿家的路,坐什么车呢?
而且这两天天气这么热,地表温度都可以把牛排烤成半成熟。似想一下,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奶奶在这样的天气下,不吃不喝从上午一直走到下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关键是奶奶那二儿子和大女子都没有在意她,关心她是不是还在二儿子家,还是已经到了大女儿家。一直到派出所通过奶奶胸牌上的号码通知了还在医院里的大儿子,他们俩才赶去医院接奶奶。可惜,那个时候奶奶已经离世。
(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只是我胡编的,就在前不久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老年痴呆的奶奶从上午一直走到中午,要不是好心人正好认识他儿子并把她送了回去,可能她……)
奶奶二儿子和大女子的做法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不过现在逝者已逝,再去追究他们的责任已毫无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送奶奶走好这最后的一程。
许嘉姗来参加的是葬礼的第二天,今晚她要在这里留宿一晚,因为和夏天在一起见的鬼多了有些害怕,所以她才叫上了夏天一起。
吃过寿宴,和尚念完经后便是搭戏台子唱戏。因为死去的是母亲,所以在中段的时候,戏子会唱上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听着这首歌,不禁让人想到奶奶二儿子和大女儿,这真是对他俩最好的讽刺,也不知道他俩此时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心里会有何感想。
…………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
台上的戏子刚把歌唱到了一半,脖子就像被掐住了一般再也唱不出声来。更让人惊恐的是,一阵诡异地阴风出来,火盆中燃烧的纸钱全部熄灭了。随即,灵堂里传来一阵惊恐地叫声,奶奶的二儿子和大女儿也都惊慌失色地跑了出来。
夏天立刻冲进了灵堂,此时只有奶奶的大儿子还跪在灵柩前不停地磕着头,“妈……妈,是你回来了?大姐和二弟不懂事,你原谅他们吧……”
夏天长叹一口气,走上前把手搭在奶奶二儿子的肩膀上说道,“她走了。”
奶奶的二儿子停止了磕头,跪着爬到供桌前,点燃了香烛,并扶起了奶奶扣到的遗像。(未完待续。)
穿戴后,由子女抱头抱脚移至客厅,以木榻陈尸,再由子女移至棺材之中。
灵床前设供桌,陈供品,点燃香烛,桌上还要竖立灵位,现多用死者遗像代替。
人死后第二天,告知亲友,在入殓前瞻仰仪容,并设寿宴款待。当晚,寿宴结束后,会先在空地上摆放一个专烧纸钱的火盆,和尚会围着烧着之前的火盆转圈念经,同时子女小辈火往火盆里掷硬币,这称之为“买路钱”。
当晚,还有戏班搭台唱戏,被称之为鬼戏。有缅怀之意,也有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过的更好。
到第三天出殡,出殡前会在棺前供饭,烧纸钱,亲人叩头。再去掉搁凳,由八人抬棺前行。
出殡的路线以热闹街市为主,而在抬棺前行时,由其子抱着死者遗像走在最前面,吹喇叭放鞭炮的人随其后,接着是灵柩,再后是亲人。灵柩错过之处,一路抛撒纸钱,称之为买路钱。每逢路口时,会有人用白石灰在路口划上一条线,说是怕死者迷路。并且,灵柩每行进一段路时,子女会道灵柩钱叩首大哭,但是灵柩不能落地,直至入土为安(现在是火化)。
出殡回来后还有很多事,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熟悉。
对于夏天所在地,他只是一个外来人,这里的丧葬风俗和他们那里有很大的区别,这些都是许嘉姗告诉他的。至于许嘉姗为何忽然对夏天说这些,那是因为她今晚她让夏天陪她去参加一个亲人的葬礼,也就顺便向夏天普及了一下当地的丧葬风俗。
死去的是许嘉姗表亲里的一个奶奶,她记得过年那段时间还见过呢。那时候在许嘉姗的眼里,奶奶除了有点老年痴呆,身体还算健朗。现在转眼半年时光,奶奶说走就走了。
提前奶奶的离世,还真让人气愤不已。
奶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她一直靠着大儿子生活。大儿子家境并不是很好,但小两口对她的照顾还是不错的,她最满意的人也是大儿子。
就在前不久,大儿媳生病需要到市里的医院住上一段时间。大儿子家两个孩子还在读大学,所以只能由他自己到医院照顾妻子。
奶奶有老年痴呆,大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以他的条件也请不起看护,所以就把奶奶送到二儿子那里赞助几天。
三个孩子里,二儿子和女儿的家境非常殷实。本来一开始就是由他们三家轮流照顾奶奶,每家一个月。可是随着他们发迹,对奶奶的照顾也就越来越少,最后他俩干脆出点钱,直接把奶奶丢给了大儿子。
当天,在大儿子把奶奶送给二儿子的时候,二儿子百般推脱,最后是大儿子急着要去医院,他才勉强留下了奶奶。可是在大儿子走后,二儿子甚至都没有把奶奶领进屋,直接站在门外给他的大姐打电话,让他大姐到他家来把奶奶领会家。
可是,大女儿和二儿子一样百般推脱,在电话里说,“我最近很忙,这几天还是让妈住你那里吧。”
挂掉电话后,二儿子看着奶奶,嘱咐道,“妈,我有事,一会你自己去大姐家啊。”
二儿子说罢,塞了一些钱再奶奶手里,扬长而去,当然他还是给大姐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妈自己去你家了,一会你去路上接一下。”
奶奶本来就老年痴呆,可能连谁是自己的儿子,谁是自己的女儿都不记得,怎么可能记得去女儿家的路,坐什么车呢?
而且这两天天气这么热,地表温度都可以把牛排烤成半成熟。似想一下,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奶奶在这样的天气下,不吃不喝从上午一直走到下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关键是奶奶那二儿子和大女子都没有在意她,关心她是不是还在二儿子家,还是已经到了大女儿家。一直到派出所通过奶奶胸牌上的号码通知了还在医院里的大儿子,他们俩才赶去医院接奶奶。可惜,那个时候奶奶已经离世。
(不要以为这个故事只是我胡编的,就在前不久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老年痴呆的奶奶从上午一直走到中午,要不是好心人正好认识他儿子并把她送了回去,可能她……)
奶奶二儿子和大女子的做法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不过现在逝者已逝,再去追究他们的责任已毫无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送奶奶走好这最后的一程。
许嘉姗来参加的是葬礼的第二天,今晚她要在这里留宿一晚,因为和夏天在一起见的鬼多了有些害怕,所以她才叫上了夏天一起。
吃过寿宴,和尚念完经后便是搭戏台子唱戏。因为死去的是母亲,所以在中段的时候,戏子会唱上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听着这首歌,不禁让人想到奶奶二儿子和大女儿,这真是对他俩最好的讽刺,也不知道他俩此时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心里会有何感想。
…………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少不了……
台上的戏子刚把歌唱到了一半,脖子就像被掐住了一般再也唱不出声来。更让人惊恐的是,一阵诡异地阴风出来,火盆中燃烧的纸钱全部熄灭了。随即,灵堂里传来一阵惊恐地叫声,奶奶的二儿子和大女儿也都惊慌失色地跑了出来。
夏天立刻冲进了灵堂,此时只有奶奶的大儿子还跪在灵柩前不停地磕着头,“妈……妈,是你回来了?大姐和二弟不懂事,你原谅他们吧……”
夏天长叹一口气,走上前把手搭在奶奶二儿子的肩膀上说道,“她走了。”
奶奶的二儿子停止了磕头,跪着爬到供桌前,点燃了香烛,并扶起了奶奶扣到的遗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