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刚刚踏进内阁值房内,便看到三位阁老坐在自己正前方,刚好回过头来望着自己。!笔趣阁

    WWW.BIQUKE.COM迎着三人的目光,让他微微有些紧张。

    不过随即镇定下来,不卑不亢的拱手道,“下官见过三位阁老。”

    三人见状微微颔首,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过王廷相了。但每次见到他总是这副不慌不忙、云淡风轻的模样,也给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何后者在御书房行走后,刘健等人竟然出奇的没有出言反对的原因。

    让这位待在御书房帮皇帝处理奏疏,总比刘健这个太监靠谱多了。

    刘健看了一眼王廷相,淡淡道,“王侍讲,我该称呼你侍讲呢,御前秘书官呢,还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呢?”

    虽然语气平淡,但却句句机锋。

    虽然三个官号都是王廷相一人兼任,似乎回答任何一个都不会有错,但王廷相却不这么认为。前一个乃是朝廷正式封赏的官号,而后两个乃是皇帝拟定的官号。若是回答前一个,显然令人觉得他还是站在朝廷这边。若是回答后面这两个,显然令人感觉他更看重皇帝这边,颇有小人得志之嫌。

    不过片刻,心中计较一番之后,拱手道,“下官乃是翰林院侍讲,又在御书房行走,阁老如此称呼即可。”

    三人倒是没想到这位会如此回答,三人惊讶的对视一眼,也不得不为王廷相的机智暗赞一声。如此一来,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乃是翰林院侍讲。又表示自己正在皇帝跟前当差,两头都没有得罪。

    “那我们还是称呼你为王侍讲吧。”刘健看着他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将他留在皇帝身边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继续说道,“今儿个我等找你过来,其实是想找你了解一些事儿,”

    迎着刘健那双略显浑浊却依然透射出犀利目光的眼眸,他点了点头,“阁老请讲。”

    刘健道,“你觉得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廷相没想到这位内阁首辅竟然会问自己这么忌讳的话题,实在让他微微有些诧异,继而沉默不语。

    “这里只有你我四人,又没有旁人在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断然不会为外人知晓,又有何顾虑呢?”李东阳见状,便明白了他的顾虑所在,站出来说了一句。

    “莫不是信不过你我三人?”

    王廷相闻言赶紧拱手道,“阁老言重了,下官岂会信不过三位阁老。”

    微微一顿,沉吟片刻道,“陛下此人有凌云之志,意欲中兴我大明江山。^笔趣阁

    www.biquke.com可惜魄力不足,恐怕难以成就大事。”

    三人闻言陷入深思之中,却也不得不承认王廷相这番话的确有道理。看皇上这段时间折腾出来了多少事情,还真有一番想成就大业的样子。可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没多久就没有下文了。

    刘健长叹一声,“这或许对大明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啊!”

    的确,对于一个强大的帝国而言,中庸之君并可不怕。虽然不可能开创一番盛世之景,但至少还可以躺在父辈的功劳薄上,做一个守成之君。可怕的是那些能力不足却又没有自知之明的君王,一不小将会把整个王朝带入分崩离析的万丈深渊之中。

    当然若是在这里,肯定是不会认同这个观点的。

    李东阳、谢迁二人显然也明白了刘健话里的意思。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该如何是好?”谢迁微微蹙眉,又有些不满地看了一眼王廷相,“王侍讲待在皇上身边,也应该尽尽臣子的义务,多劝诫劝诫皇上。”

    对于谢迁这番指责,王廷相也没什么好辩解的,谁让自己整天跟在皇帝身边呢。也只能无奈的接受,“阁老所言甚是,是下官未尽身为臣子的本分。”

    “皇上若是真的想做某件事,又岂是身为臣子的我们能够劝阻的?”李东阳不知为何站了出来,替王廷相辩解了一句。

    谢迁冷哼一声,“若是不试试,又怎会知道无法劝阻?若是朝中大臣都像这个样子,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呢。”

    “我倒是想回去卖红薯,可惜皇上不让有什么办法呢?”

    想到自己那辛酸坎坷的辞职之路,李东阳说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为何别人请辞如此简单,自己辞个职怎么就这么难呢?

    “你……”被李东阳的话噎了一下,谢迁脸色顿时黑了下来,“都想着自己回家卖红薯了,果然是尸位素餐。身为顾命大臣,你不觉得脸红吗?”

    看到他如此较真,李东阳果断的闭口不言,得和谢迁继续说下去了。若是再和他继续扯下去,估计扯到天黑都没得完。

    看着在人前一脸严肃稳重的两位阁老拌嘴如此诙谐有趣,真是让王廷相还真是大开眼界了。他差点笑出了声,还好最后给忍住了。

    刘健淡淡地瞥了两人一眼,对于两人拌嘴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便收回目光又看向王廷相,有些疑惑的问了一句,“你说皇上有凌云之志,难道陛下对你说了一些什么吗?”

    看着皇帝最近总是瞎折腾,他还真怕皇帝给闹出什么乱子来,所以想从王廷相这探探口风。%笔趣阁www.biquke.com%

    不过后者却没有遂他的意,摇了摇头,“下官只是从陛下最近的言行举止揣测而来,并没有听到皇上想在朝中做些什么。”

    “哦?”刘健捋了捋胡须,一脸不信地望着他,“难道皇上对你从来不提起朝中的人或则事吗?”

    “皇上自然是会了。”

    听到王廷相的话,刘健赶紧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位能够透漏出什么隐秘的消息。

    “也仅止于人和事儿而已。至于其他的,下官一概不知。”

    没想到王廷相嘴巴这么严实,刘健闻言顿时流露出一丝失望之意。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官吏,一股莫名的情绪在心头酝酿,愤怒、失望或则是赞许。

    良久,刘健看向他,长叹一声,“难怪皇上会如此欣赏你,就冲着今日的这番表现,倒也对得起陛下的眼光。”

    “阁老谬赞了。”王廷相倒是没想到刘健会如此评价他,让他颇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刘健示意地摆了摆手,“或许你对皇上的评价是正确的,不过魄力不足也不是大的问题。若是陛下能够多找些像你这样的人才,再像现在信任你这样信任他们,难道还不足矣成事吗?”

    王廷相尽管对自己的才能信心实足,却也是谦逊的说了一句,“下官何德何能,值得阁老如此夸赞。”

    刘健看着他双眸之中透漏出的自信,有些奇怪的暗道,“我只不过是夸夸而已,这位怎么还夸出自信来了?果然是不经夸啊!”

    不过王廷相本来就是极为自信之人,只是平常不太会表露出来而已。

    刘健对他不了解,自然会产生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又自顾自地继续说了下去,“其实先帝也不是一个有魄力的君王,不过至少看人的眼光倒也不差,也愿意给与朝众大臣足够的信任,才让我大明现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虽然之前我对皇上最近所作所为颇有微词,唯恐坏了先帝开创的这大好局面。不过在见到你之后,倒是让我想明白了一点。”

    想明白了什么?王廷相抬头看向刘健,一脸探询之意。

    刘健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望着外头春意盎然之景。背负着双手,回头望了他一眼,淡淡说了一句,“皇上看人的眼光倒也不差。”

    王廷相一愣,正想说些什么,前者已经回过头去了。

    “其实对于一名帝王而言,在老夫看来魄力未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慧眼识英才’的眼光。若是你能够找到一批贤能的大臣又愿意信任他,未必不能开创一番大业。王侍讲,若是皇帝真的愿意相信你,你又真的有报效朝廷之心的话。不妨借着皇帝对你的信任,守住先帝留下的这番盛世基业,将来青史留名必有你一席之地。”

    王廷相这时候也明白过来,这位内阁大佬跟自己讲了一大堆是为了什么。原来是想让自己借着宠臣的身份,让皇帝不要再继续闹腾下去了,也好将先帝开创的这大好局面维持下去。

    自然他先前的那些夸奖之词,或许也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那番话,而做出的一番铺垫了,也当不得真了。

    他倒也不在意这些虚名,至于维持先帝开创的盛世基业……想到皇帝不时流露出的那些野心勃勃的想法。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大佬还是低估了皇帝的心气。

    而且按照郑德那拉着不走倒着走的脾气,你若是真让他做个守成之君。估计他会立马翻脸,恨不得马上做出一番成就给你看看。

    所以让王廷相去劝他躺在孝宗皇帝的功劳簿上打滚,十有**肯定是起反作用的。

    再说了王廷相也是志向远大,三十出头的人心气也高,对于刘健的这番话却也是不服。为何你能够和先帝携手中兴我大明江山,却要让我和当今圣上一起守着功劳簿过日子,你这意思不是明摆着我不如你吗?”

    所以他也暗暗下了决心,决定做出一番大事给刘健好好看看。

    当然刘健话里肯定没有这个意思,也不知道他的话反倒起了相反的作用。激起了一个有志青年的斗志,算起来他这番心思倒也没有白费了。

    不过这结局是否是他想看到,就未必可知了。

    “青史留名下官愧不敢当,而身为天子之臣,报效朝廷自当义不容辞。”

    听了王廷相这番近乎承诺的话,刘健三人对视一眼,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毕竟前者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有些话他们说和后者说,效果可谓是完全不一样的。若是有他在皇上身边,三人至少安心不少。或许也可以让皇帝少闹腾出一些事儿来,不是吗?

    当然他们若是知道王廷相内心真实所想所想,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

    “其实下官前来,是为了送官印而来的。”

    王廷相倒也没忘了自己来这的目的。赶紧对外招呼一声,很快将一方银质官印端了上来。

    和一般的官印不同,这方官印不是长方形的,而是正方形的。长宽都和一般的正一品官印宽度是一样。

    看着这番和朝廷规定的官印规格不一样的官印,三人面面相觑,这是一枚官印吗?怎么看着好别扭吧!

    刘健出声询问道,“这枚官印为何造型如此奇特?”

    “陛下说了,没有品级的官印就是这个制式。”

    王廷相借用的乃是皇帝也就是郑德的原话,连他都不明白皇上为何连官印的制式都要改。难道就是因为它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制,所以凡是祖宗定下的一切他都要反对吗?

    难道他就如此痛恨“祖宗之法”吗,因此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也实在太荒谬了吧。

    当然若是他敢去问郑德的话,后者肯定会淡淡的回一句,“因为我觉得这些官印做的太丑了,所有想制作个精美好看的。”

    也不知若是王廷相知道这个真相后,会不会郁闷地吐出一口血来。

    心念电转,看到刘健三人都朝自己往来,显然是想问官印的有关情况。王廷相可不想接受一番唾沫横飞的质询,赶紧拱手道,“下官还要赶紧回去给陛下复命,就不再内阁逗留了,告辞。”

    说完便赶紧溜之大吉。

    看着王廷相迅速离去的背影,三位看的是目瞪口呆,互相对视一眼。

    “这王侍讲是怎么了,跑这么快?”

    “对啊,我还有事情没有问他呢!”

    “或许是皇上真的有事找他吧。不说了,看看官印吧。”

    “也好……”

    三人点了点头,赶紧回到书案前,将一张白纸张开。谢迁赶紧端上红色的印泥,刘健蘸了蘸,将官印盖在一旁的一张白纸上。

    “大明内阁总理大臣印”九个用九叠篆镌刻的大字。

    三人对视一眼,脸色微微有些严肃。对于将国号镌刻在官印之上,可是前所未有之事,这是不是意味着什么?

    三人顿时陷入了深思之中。

    当然此刻的三人不会知道,因为这方官印导致几百年后的历史学家,对于“大明首位内阁总理大臣是谁”这一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有的人认为第一个拥有这方官印的刘健,在接手这枚官印的时候便已经是大明第一位内阁总理大臣了。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官印并不能作为证据,只有得到皇帝亲自册封任命的李东阳才是首位内阁总理大臣。

    纷纷扰扰,争论了几百年依旧莫衷一是。

    当然若是刘健或则李东阳两位当事人知道此事后,或许会淡然一笑,并不在意这种虚名。

章节目录

混在大明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钟忘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钟忘川并收藏混在大明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