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鲁肃的釜底抽薪之策,诸葛亮心中的感受有些复杂.以前他总觉得自己学冠天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史子集样样精通,如今看来自己在商贸方面的见识明显不如鲁肃,竟然没有看出农兵商金行这个隐在幕后的组织才是赵兴的命门。$笔趣阁

    WWW.Biquke.Com

    诸葛亮向鲁肃长揖行礼,口中说道:“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过亮寒窗苦读十年书。吴州出的这条计策确实可以胜过数万雄兵,还请诸位保守秘密,劳烦孙州牧依计暗中收购晋国纸币,待吾返回洛阳之后,便是对晋国发动反击之时!”

    孙坚郑重向诸葛亮承诺,厅中几人绝对不会将这条计谋外泄,并建议诸葛亮迅速与已经达成协议的曹操、刘焉和袁术等势力进行联系,开始暗中布置逐渐收购晋国纸币的行动。

    诸葛亮于是立即辞别孙坚等人,从吴县逆流而上,前往此次出使的最后一站荆州襄阳。虽然没有从吴州说动几万士兵帮着朝廷打仗,但从鲁肃口中得到的这条计策,却是让诸葛亮对原本定下的计划有了重大调整。一条连环计已经在他脑海之中形成,只等回到洛阳与刘备、陈群和钟繇等人暗中商议过后,便如无形的大网一般撒出去,将晋国的财富一网捞尽。

    经过七八天逆水行舟,诸葛亮抵达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孙坚派出的快船继续载着他进入汉水河道逆流而上,又经四五日的颠簸,终于抵达大汉南部第一雄城襄阳。

    也就是在去年,诸葛亮从荆州南阳郡出发,宁愿北上寻求明主,也不南下前往数十里之外的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而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则是顺流而下去了江东,意欲投效孙坚,结果被孙坚次子孙权一顿羞辱之后愤然北上,最终便宜了远在晋国的赵兴。

    在襄阳城内,因为有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免费进行宣传,“卧龙凤雏”的名声还是颇为响亮的。如今诸葛亮和庞统分别得到刘备和赵兴的赏识,仿佛进一步印证了当初司马徽为两人做的评定。

    诸葛亮最终选择进入洛阳,成为当今位高权重的廷尉(大汉法院和检察院院长)、吏曹尚书(大汉组织人事部长)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可谓是青云直上、一步登天。庞统选择投奔晋国赵兴,如今成为赵兴身边的“机要秘书”,虽然听起来没有诸葛亮的名头显赫,但赵兴的分量比起刘备来只重不轻,谁也说不好两人今后哪个取得的功绩更大。

    尽管“卧龙”和“凤雏”没有投靠自己,但对于刘表而言,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惜。“卧龙”只是卧着的一条龙,只要飞不上天,连只老虎都不如;“凤雏”不过是只雏鸟,叫声再大也比不上一只鸳鸯。对于一些名士们为了抬高自己身份,整出来的一些虚头扒拉的称谓,年轻时有着大汉“八俊”、“八及”、“八顾”等众多耀眼称谓的刘表,压根就没有当回事情。

    名声这玩意,对于那些急于将自己“货于帝王家”的士人们而言,不过是抬高身价的一种手段。如同勾栏里头依楼卖笑的妓女,就算你被人称作“花魁”,到了夜里不还得被人推倒压在身下?

    鉴于这个朴素到了本质的认知,所以,当“诸葛卧龙”来到襄阳时,荆州牧、汉室宗亲刘表并没有对这个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多么在意,若不是诸葛亮摆出了朝廷特使的身份,说不定刘表都不会亲自接见于他。

    刘表手下如今可用之人车载斗量,光是襄阳城内的豪门世家、名士才子,就多如牛毛。当年黄巾祸乱在北方肆虐之时,许多士人举家迁往南方,大部分选择进入相对富庶安定的荆州定居,小部分则迁往吴越之地。在襄阳城内,除了有蔡瑁、蒯良、黄祖、马良为代表的四大本地豪门世家之外,还有李严、文聘、黄忠、霍峻、向郎、伊籍等外来家族因为受到刘表的重用而显赫一时。

    除了上面所列的文武之辈之外,最近在襄阳城内还聚集着董厥、傅巽、韩嵩、桓阶、蒋琬、刘巴、谯周、秦宓、尹默、石韬、孟建等一大批士人。这些人齐聚在襄阳城内有两个原因,一是受司马徽、庞德公等人的邀请,前来聆听当时最负盛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开席讲经(此处的经非佛道经书,乃儒家经典);二是借机在经筵上展示才华,增加个人声望,为以后“卖个好价钱”做准备。

    诸葛亮听说郑玄讲经在即,而且司马徽等人正在为筹建一个什么书院而四处奔走向当地的富人拉赞助,于是将说服刘表支持朝廷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仅仅是对刘表进行了一次礼节性的拜访,便前往司马徽的住处,拜访这位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前辈。

    司马徽听说诸葛亮来拜访自己,高兴得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便光着脚从座榻之上起身跑出门外欢迎诸葛亮。

    见司马徽出门相迎,诸葛亮长揖及地,口中说道:“晚辈拜见司马前辈!”

    “孔明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起身!”司马徽一把将诸葛亮拉起来,便兴高采烈地说道:“吾正在为经筵之上无善辩之人作为主持而发愁,老天便将你送了过来,真是天助我也!”

    诸葛亮心中苦笑不已,发现司马徽这位“好好先生”(注1)还是如当初认识时那样出言无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以诸葛亮现在朝廷特使的身份,所过之处的大小官员谁不是把他当成上宾对待,可到了司马徽这里,人家压根没有这个意识,还把诸葛亮当成以前在南阳求学的那个毛头小子来看待。

    诸葛亮转念一想,临时担任郑玄大师经筵的主持也是个不错的安排,正好可以结识南方的士人,说不定能为廷尉刘备带回去几个可用之才也不一定呢。至少当初和他一起求学的石韬、孟建两人,都是可以担任太守以上职务的可用之才(注2)。

    司马徽与诸葛亮二人落座之后,诸葛亮将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向司马徽做了简单回顾,并将他了解到的庞统近况也告诉了司马徽。他们两人尚未成年之时,便得到了司马徽的指点和帮助,“卧龙凤雏”的名号也是司马徽所取,更是经过司马徽的一张巧舌而四处传播,为孔明和庞统二人早早地就赢得了声望。

    听完诸葛亮的述说之后,司马徽大叹天意弄人,说道:“你与士元二人,皆经天纬地之才,当初吾只以为你会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士元则会投奔吴州孙坚。没料想你们两个竟然皆选择了北上,而且一人投了刘皇叔,一人投了赵国昌。如今朝廷与晋国势难两立,那赵国昌又是出了名的暴烈强横,你二人日后还如何相见?”

    听司马徽这么一说,诸葛亮也是苦笑不已,口中说道:“我与士元各为其主,异日若是沙场之上相逢,一切单凭上苍安排了。”

    “不说如此令人伤感的话语了,且听我将这次大师开筵讲经的安排告知于你,过几日少不得要让你忙碌一阵子。这次你可千万不能推脱,权当是帮助我和庞德公、黄承彦几个老家伙一把……”司马徽开始有一遭没一遭地絮叨起来。

    注1: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东汉末年有名的隐士,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

    注2:孟公威,汝南郡人,生得清奇古貌,并与诸葛亮、徐庶、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四人为密友。诸葛亮曾指孟公威等四人道:“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据正史记载,此人姓孟,名建,字公威,汝南人。和石韬一起成为魏国的官员,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章节目录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终南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终南道并收藏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