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如果说阿里巴巴的淘宝是一个大而全的电商平台,那京东,唯品会,苏宁,蜜芽等等就算是一个个小而美的,聚焦某一重点领域的垂直电商。
现在方哲如果做垂直电商的话,也正是最好的时间,可是考虑到垂直电商的天花板,后世京东从主打3c电子产品拓展到全平台,市值也未能突破千亿,其他的唯品会之类的,更只是一堆独角兽而已。
说实话,这点儿体量,对咱野心膨胀了的方哲是看不上的,做电商要死要活的累,国内想做大了是必然要跟阿里争,而等自己变大的时候,阿里估计都飞起来了。
海外的话,方哲了解多的只是亚马逊和ebay,方哲想要在电商这种重运营重本地化的业务内容上有所突破,那重生的优势一点儿都用不上。
就连阿里这种巨头,也是在美国上市后,才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方哲想要现在去海外靠电商起家,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最后,方哲的目光转到了社交上。
i即时通讯方面,国内腾讯的qq在电脑上,已经势不可挡,记得后来在这块儿唯一崛起的,也就yy了,不过它早期主打的是qq没有覆盖到的游戏语音交互,潜在用户有限,后期靠娱乐直播之类的撑着,但体量上终究跟qq差了太多。
社交网络上,基于腾讯天生的社交基因,qq空间这种东西在05年的时候就诞生了,虽然最初腾讯只是为了对标博客,刚开始也不温不火的,可是在国内开心网以及后来改名人人网的校内网等外部sns社交网络的围攻下,qq空间反而在近一两年获得了十足的长进。
尤其是在后来接入qq农场以后,有着qq导量的海量资源,腾讯又一次向国内所有的竞争对手宣告,在社交领域,你们都是战5渣。
海外,社交网络的鼻祖friendster因为技术问题和运营失败等原因已经衰败下来,作为后起之秀的face和新闻集团旗下的yspace正打的火热,方哲知道这场战争即将分出胜负,自己现在想要入局,也有点儿晚了。
i,不行,社交网络,也不行,方哲将小本本翻到第一页,这是他买来这个笔记本的那天晚上就写上去的。
“微信,微博,whatsapp,itter,le,kaokaotalk,snapchat,ssenr,st”抱歉,当时方哲的确不会拼这个单词。
方哲的目光,聚焦在倒数第二行,微信,前世的时候,腾讯因为自身战略和眼光以及市场环境的问题,直到11年才在内部孵化出微信。
而在这之前的两年,whatsapp,face等产品已经开始在海外移动即时通讯领域攻城略地,国内米聊,飞信,易信等众多移动社交软件也不甘示弱,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微信赢者通吃,但在战况不明朗的那些日子里,却也的确让马总夜不能寐。
方哲至今仍然记得,那场移动即时通讯竞赛,国内最开始跑得最快的,应该是小米旗下的米聊,因为比微信早几个月的缘故,从诞生之初,就以滚雪球的姿势积累了数千万用户,只是后来因为自身战略以及运营策略的问题,小米放弃了跟腾讯的竞争。
方哲记得有媒体采访过雷总关于米聊放弃竞争的原因,一来是米聊虽然入场比微信早,但没有足够早,领先优势不大,腾讯靠着qq的海量用户资源,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二来腾讯的命根子就是社交,而小米的命根子不是社交,腾讯可以在社交领域跟小米拼命,小米却不可能跟腾讯拼命,所幸也就放弃了社交不浪费资源,聚焦自己的核心手机等相关业务。
想到这些,方哲突然感觉,对自己来讲,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现在才08年啊,智能手机都没几个,更何况移动i软件,国内的虽然有qq,但那压根就不是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i软件。
它能用手机号,邮箱,自定义字母等等直接当账号注册吗?它能直接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这套关系链吗?它知道什么叫实时在线吗?
还有语音聊天,位置社交等等,这些,现在的qq都没有,反而它自身因为成长的缘故,携带了一堆跟核心i无关的外围系统,想要跟上移动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步伐,这些都只会是它的负担。
而且,不仅仅是在国内,在海外,目前也没有纯粹的移动i软件,记得前世海外最火的移动i软件之一whatsapp,好像是明年才出现的,14年的时候,face花费190亿美元收购了它,从09年到14年,5年的时间,一个从0开始的移动i软件,做到这个估值,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不过,这款软件也实在是太纯粹了,把西方人的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就是一个纯粹的移动聊天软件,既没什么朋友圈,也没什么公众号订阅号扫码支付,外部接入o2o之类的服务。
在后世一个很火的概念来讲,互联网从工具到平台到生态,它一直都停留在工具层次。
这点上,也好,也不好。
好的地方在于,纯粹的工具,更容易拓展国际市场,只要世界各地的网民有聊天需求,那就ok,我把软件翻译一下,你用就是了,对于研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来讲, easy,记得前世直到被face收购的时候,这家全球用户过十亿的公司,员工人数只有50多个,简直惊掉了全世界的大公司和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下巴。
而不好的地方,就在于纯粹的聊天工具,粘度很小,用户在软件上的停留时间也非常有限。
就像过去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座机电话,我们也只有在打电话接电话的时候才用到,其他时间也没谁守在电话前。相反,作为同样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就足以让我们在电视机前耐心看上好几个小时。
等后来,更为方便的通话工具手机出现后,座机已经慢慢被取代了,而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电视的开机率也比早些年少了很多,座机那种纯粹的通话工具,更是越来越少。
对互联网行业来讲,抢占足够多用户的时间,就等于抢到了足够多的流量和变现的机会,况且智能手机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手机之所以打败传统的功能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实实在在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上。
纯粹工具类的i软件和逐渐演化出丰富内容的i软件或者说生态服务,它们之间的差异就相当于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差异。
方哲内心,做类似于微信的移动i软件的想法愈来愈强烈,而且,因为时机的缘故,方哲甚至于想要,一开始就抢占国际市场,或者说,方哲要做的话,不得不从国际市场开始。
现在方哲如果做垂直电商的话,也正是最好的时间,可是考虑到垂直电商的天花板,后世京东从主打3c电子产品拓展到全平台,市值也未能突破千亿,其他的唯品会之类的,更只是一堆独角兽而已。
说实话,这点儿体量,对咱野心膨胀了的方哲是看不上的,做电商要死要活的累,国内想做大了是必然要跟阿里争,而等自己变大的时候,阿里估计都飞起来了。
海外的话,方哲了解多的只是亚马逊和ebay,方哲想要在电商这种重运营重本地化的业务内容上有所突破,那重生的优势一点儿都用不上。
就连阿里这种巨头,也是在美国上市后,才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方哲想要现在去海外靠电商起家,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最后,方哲的目光转到了社交上。
i即时通讯方面,国内腾讯的qq在电脑上,已经势不可挡,记得后来在这块儿唯一崛起的,也就yy了,不过它早期主打的是qq没有覆盖到的游戏语音交互,潜在用户有限,后期靠娱乐直播之类的撑着,但体量上终究跟qq差了太多。
社交网络上,基于腾讯天生的社交基因,qq空间这种东西在05年的时候就诞生了,虽然最初腾讯只是为了对标博客,刚开始也不温不火的,可是在国内开心网以及后来改名人人网的校内网等外部sns社交网络的围攻下,qq空间反而在近一两年获得了十足的长进。
尤其是在后来接入qq农场以后,有着qq导量的海量资源,腾讯又一次向国内所有的竞争对手宣告,在社交领域,你们都是战5渣。
海外,社交网络的鼻祖friendster因为技术问题和运营失败等原因已经衰败下来,作为后起之秀的face和新闻集团旗下的yspace正打的火热,方哲知道这场战争即将分出胜负,自己现在想要入局,也有点儿晚了。
i,不行,社交网络,也不行,方哲将小本本翻到第一页,这是他买来这个笔记本的那天晚上就写上去的。
“微信,微博,whatsapp,itter,le,kaokaotalk,snapchat,ssenr,st”抱歉,当时方哲的确不会拼这个单词。
方哲的目光,聚焦在倒数第二行,微信,前世的时候,腾讯因为自身战略和眼光以及市场环境的问题,直到11年才在内部孵化出微信。
而在这之前的两年,whatsapp,face等产品已经开始在海外移动即时通讯领域攻城略地,国内米聊,飞信,易信等众多移动社交软件也不甘示弱,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微信赢者通吃,但在战况不明朗的那些日子里,却也的确让马总夜不能寐。
方哲至今仍然记得,那场移动即时通讯竞赛,国内最开始跑得最快的,应该是小米旗下的米聊,因为比微信早几个月的缘故,从诞生之初,就以滚雪球的姿势积累了数千万用户,只是后来因为自身战略以及运营策略的问题,小米放弃了跟腾讯的竞争。
方哲记得有媒体采访过雷总关于米聊放弃竞争的原因,一来是米聊虽然入场比微信早,但没有足够早,领先优势不大,腾讯靠着qq的海量用户资源,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二来腾讯的命根子就是社交,而小米的命根子不是社交,腾讯可以在社交领域跟小米拼命,小米却不可能跟腾讯拼命,所幸也就放弃了社交不浪费资源,聚焦自己的核心手机等相关业务。
想到这些,方哲突然感觉,对自己来讲,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现在才08年啊,智能手机都没几个,更何况移动i软件,国内的虽然有qq,但那压根就不是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i软件。
它能用手机号,邮箱,自定义字母等等直接当账号注册吗?它能直接读取手机通讯录获取这套关系链吗?它知道什么叫实时在线吗?
还有语音聊天,位置社交等等,这些,现在的qq都没有,反而它自身因为成长的缘故,携带了一堆跟核心i无关的外围系统,想要跟上移动互联网快速迭代的步伐,这些都只会是它的负担。
而且,不仅仅是在国内,在海外,目前也没有纯粹的移动i软件,记得前世海外最火的移动i软件之一whatsapp,好像是明年才出现的,14年的时候,face花费190亿美元收购了它,从09年到14年,5年的时间,一个从0开始的移动i软件,做到这个估值,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不过,这款软件也实在是太纯粹了,把西方人的极简主义发挥到极致,就是一个纯粹的移动聊天软件,既没什么朋友圈,也没什么公众号订阅号扫码支付,外部接入o2o之类的服务。
在后世一个很火的概念来讲,互联网从工具到平台到生态,它一直都停留在工具层次。
这点上,也好,也不好。
好的地方在于,纯粹的工具,更容易拓展国际市场,只要世界各地的网民有聊天需求,那就ok,我把软件翻译一下,你用就是了,对于研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来讲, easy,记得前世直到被face收购的时候,这家全球用户过十亿的公司,员工人数只有50多个,简直惊掉了全世界的大公司和互联网从业人员的下巴。
而不好的地方,就在于纯粹的聊天工具,粘度很小,用户在软件上的停留时间也非常有限。
就像过去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座机电话,我们也只有在打电话接电话的时候才用到,其他时间也没谁守在电话前。相反,作为同样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就足以让我们在电视机前耐心看上好几个小时。
等后来,更为方便的通话工具手机出现后,座机已经慢慢被取代了,而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电视的开机率也比早些年少了很多,座机那种纯粹的通话工具,更是越来越少。
对互联网行业来讲,抢占足够多用户的时间,就等于抢到了足够多的流量和变现的机会,况且智能手机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手机之所以打败传统的功能机,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实实在在生活在移动互联网上。
纯粹工具类的i软件和逐渐演化出丰富内容的i软件或者说生态服务,它们之间的差异就相当于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差异。
方哲内心,做类似于微信的移动i软件的想法愈来愈强烈,而且,因为时机的缘故,方哲甚至于想要,一开始就抢占国际市场,或者说,方哲要做的话,不得不从国际市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