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局势并不平静,可以说是暗流涌动。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被磔于市,已经致仕的内阁次辅、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迅速被追究,投入到大牢之中,崇祯二年底被下狱的原兵部尚书王恰,也被斩杀。崇祯四年正月,钱龙锡被流放。
发生这一切震动朝廷的大事情,其背后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而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党争,为了谋取权力出现的激烈的党争。
这一场党争,为首要受到算计的就是内阁次辅钱龙锡。
归根结底,钱龙锡与周延儒不和。
周延儒尽管没有什么结党的举措,也不屑于做这些事情,不过其对东林党人欣赏有加,是东林党人在内阁有力的支撑,而钱龙锡对东林党人没有任何的好感,有些打压东林党人的味道,当时的周延儒,不过是内阁大臣,若是内阁首辅成基命致仕,接任内阁首辅的一定是内阁次辅钱龙锡,这就会对东林党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于是由东林党人组成的言官,就开始了搜肠刮肚的算计钱龙锡了。
东林党人成功了,遭遇到清算和斩杀的不仅仅是钱龙锡、王恰和袁崇焕,甚至连身为都察院正七品监察御史的王相,也遭遇到罢官,原因是王相身处都察院,在这个直接由东林党人掌控的部门中,没有附和东林党人弹劾钱龙锡的决定。
崇祯三年九月,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东林党人的力量开始大规模的增强。
这种逐渐增强的力量,开始渗透到会试之中,毕竟会试之后的贡士,必将入朝为官,若干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将完全掌控朝政。
赶赴京城参加会试的各地举子,参加了诸多所谓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学术交流活动,几乎都是由复社主持,背后都有东林党人的影子。
赛诗会和赛文会,此等的拉拢达到了。
东林党人想着一家独大的举措,岂能让其他人安心。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就是其中之一。
温体仁与周延儒一样,对于党争的事情是有些忌讳的,他知道皇上对党争深恶痛觉,若是陷入到党争之中,那么就会如同前面诸多被罢免的内阁大臣一样,难以善终,所以温体仁拒绝结党结社,让自身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不过温体仁和周延儒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他是浙江人,被视为朝中浙党的靠山。
浙党与东林党一直都是对手,一个发源于南直隶的苏州,一个发源于浙江的杭州,两处相聚不是很远,可惜就是不能够说到一起去,从万历年间开始,东林党和浙党就开始了毫不留情的博弈,两股力量都是强大的,源于朝中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都不少,不过从现实情况来说,东林党人的力量还是要强大很多,连续多年来的党争,东林党人都是独自为政,不存在与谁联合作战,就连与魏忠贤之阉党对着干,东林党人都以一己之力对抗,从未联合其他的力量。
浙党不一样,需要联合其他的力量,而且魏忠贤期间,浙党还曾经依附魏忠贤,共同打压东林党,这让东林党与浙党之间的矛盾更加无法调和。
温体仁当然需要力量支持,他不可能独自一人在朝中拼搏,他不会加入到浙党之中,不过利用浙党的力量,增强自身的实力,打击对自身有威胁的对手,还是可以做的。
东林党人依托复社展开的大规模的行动,引发了温体仁巨大的担心,一旦复社的举措成功,那么不要多长的时间,东林党人就可以完全掌控内阁和朝政,到时候不要说浙党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怕是他温体仁也要灰溜溜的离开了。
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持续几十年的时间,其巨大的能量,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不过老奸巨猾的温体仁,暂时不会动手,他找不到动手的理由,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复社出面做的,复社的宗旨是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性,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读书人之间的交流,朝廷绝不会反对,反而是持鼓励态度的,至于说复社背后有东林党人的影子,人家做的非常隐秘,温体仁没有证据。
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原因,上任时间不长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对东林党是赞赏和支持的。
没有掌握证据、没有彻底弄清楚这里面的缘由,老道的温体仁不可能动手,再说他也必须要维持与周延儒之间和谐的关系,为自身争取时间集聚力量。
由此温体仁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礼部举行的会试之中,他需要从会试甚至是殿试的结果来观察和揣测局势,若是会试和殿试都是东林党人的天下,那么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突破口,毫不留情的动手。
本次的会试在如此的情况之下进行,怕是任何一个考生都没有想到的。
会试结束,阅卷为十五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所有的考生都会静静的等候,能够通过会试的贡士,自此走上一条金光大道,而落榜的举子,要么选择进入国子监学习,同时在吏部报备,等候礼部外派为官,要么依旧等候三年之后的会试。
与乡试有所不同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与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两人,在阅卷开始之前,要和主考官、同考官见面的,他们是代表皇上与会试诸多的考官见面,其目的就是将皇上之想法,告知诸多的考官,让这些考官在阅卷的时候,能够把握要害。
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之为贡士,很快就要参加殿试,皇上要亲自主持殿试。
若是皇上见到了不满意的贡士,那内阁与礼部的面子都不好看。
会试录取的贡士为三百五十人,不过阅卷之后,主考官和同考官将挑选出来三百六十份试卷,这其中就有十人是备选的,一旦排在前面的三百五十人,有什么长相方面的残疾,或者是长相太过于丑陋,那会被毫不留情的淘汰,他们空余下来的名额,将被后面的人替补。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可也要以防万一。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手字写的太过于丑陋的,可能也会遭遇到淘汰。
见面在礼部的官署进行,由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主持,由内阁首辅周延儒代表皇上训示,时间不会很长,前后不超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这种规格也足以见皇上和朝廷对会试的重视。
周延儒的训话是中规中矩的,也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什么会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之考试,要严格把关,仔细阅卷,保证有才学之人进入到朝廷之中,什么皇上对此番的会试异常的重视等等话语。
温体仁倒是听的非常仔细,他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什么。
上任时间不长的周延儒,深得皇上的信任,而且周延儒的年纪不大,崇祯二年底以礼部尚书的身份进入内阁,时年三十六岁,崇祯三年九月成为内阁首辅,也就是三十七岁的年纪,温体仁崇祯三年六月才进入到内阁,已经是五十八的年纪,不管是从资历方面,还是职位方面,都是比不上周延儒的。
周延儒训话结束的时候,突然宣布了皇上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亲自参加会试的阅卷事宜。
这让主持会议的温体仁猝不及防,连忙拜谢皇恩。
这应该是好事情,表明了皇上对会试的重视,更是表明了皇上对温体仁的信任。
而且身为内阁大臣的温体仁,参与到会试的阅卷之中,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
可已经接近花甲之年的温体仁,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风波,看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周延儒代表皇上宣布他参与阅卷的事宜,在他看来不全是好事情。
其一是温体仁身为内阁大臣、礼部尚书,却不知道皇上做出的这个决定,让内阁首辅周延儒来宣布,这有些反常了,就算是他温体仁要参加会试的阅卷事宜,那也是皇上亲自宣布的,不需要周延儒代劳,这至少说明了皇上对会试的重视,以及对他温体仁的重视。
其二是温体仁参加了此次的阅卷事宜,那么对于会试录取的贡士,就没有任何的异议,若是这里面复社的成员太多,那也是人家学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应该被录取,温体仁到时候想着从中找出毛病的筹谋,完全用不上了。
会试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是温体仁的下级,既然温体仁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代表皇上和朝廷参加阅卷,主考官和同考官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那就是最终确定名次的事宜,就是温体仁开口才能够定下来。
温体仁带着诸多的考官和同考官前往贡院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但他的眼睛里面,看不见一丝的笑容,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知道他究竟是高兴,还是想到了另外的一些事情。
温体仁代表皇上和朝廷参与会试阅卷的事宜,成为了实际上的主考官,此事在朝廷之中,也引发了一些议论。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被磔于市,已经致仕的内阁次辅、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迅速被追究,投入到大牢之中,崇祯二年底被下狱的原兵部尚书王恰,也被斩杀。崇祯四年正月,钱龙锡被流放。
发生这一切震动朝廷的大事情,其背后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而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党争,为了谋取权力出现的激烈的党争。
这一场党争,为首要受到算计的就是内阁次辅钱龙锡。
归根结底,钱龙锡与周延儒不和。
周延儒尽管没有什么结党的举措,也不屑于做这些事情,不过其对东林党人欣赏有加,是东林党人在内阁有力的支撑,而钱龙锡对东林党人没有任何的好感,有些打压东林党人的味道,当时的周延儒,不过是内阁大臣,若是内阁首辅成基命致仕,接任内阁首辅的一定是内阁次辅钱龙锡,这就会对东林党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于是由东林党人组成的言官,就开始了搜肠刮肚的算计钱龙锡了。
东林党人成功了,遭遇到清算和斩杀的不仅仅是钱龙锡、王恰和袁崇焕,甚至连身为都察院正七品监察御史的王相,也遭遇到罢官,原因是王相身处都察院,在这个直接由东林党人掌控的部门中,没有附和东林党人弹劾钱龙锡的决定。
崇祯三年九月,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东林党人的力量开始大规模的增强。
这种逐渐增强的力量,开始渗透到会试之中,毕竟会试之后的贡士,必将入朝为官,若干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将完全掌控朝政。
赶赴京城参加会试的各地举子,参加了诸多所谓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学术交流活动,几乎都是由复社主持,背后都有东林党人的影子。
赛诗会和赛文会,此等的拉拢达到了。
东林党人想着一家独大的举措,岂能让其他人安心。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就是其中之一。
温体仁与周延儒一样,对于党争的事情是有些忌讳的,他知道皇上对党争深恶痛觉,若是陷入到党争之中,那么就会如同前面诸多被罢免的内阁大臣一样,难以善终,所以温体仁拒绝结党结社,让自身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不过温体仁和周延儒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他是浙江人,被视为朝中浙党的靠山。
浙党与东林党一直都是对手,一个发源于南直隶的苏州,一个发源于浙江的杭州,两处相聚不是很远,可惜就是不能够说到一起去,从万历年间开始,东林党和浙党就开始了毫不留情的博弈,两股力量都是强大的,源于朝中南直隶和浙江的官员都不少,不过从现实情况来说,东林党人的力量还是要强大很多,连续多年来的党争,东林党人都是独自为政,不存在与谁联合作战,就连与魏忠贤之阉党对着干,东林党人都以一己之力对抗,从未联合其他的力量。
浙党不一样,需要联合其他的力量,而且魏忠贤期间,浙党还曾经依附魏忠贤,共同打压东林党,这让东林党与浙党之间的矛盾更加无法调和。
温体仁当然需要力量支持,他不可能独自一人在朝中拼搏,他不会加入到浙党之中,不过利用浙党的力量,增强自身的实力,打击对自身有威胁的对手,还是可以做的。
东林党人依托复社展开的大规模的行动,引发了温体仁巨大的担心,一旦复社的举措成功,那么不要多长的时间,东林党人就可以完全掌控内阁和朝政,到时候不要说浙党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怕是他温体仁也要灰溜溜的离开了。
从万历年间开始的党争,持续几十年的时间,其巨大的能量,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不过老奸巨猾的温体仁,暂时不会动手,他找不到动手的理由,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复社出面做的,复社的宗旨是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性,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读书人之间的交流,朝廷绝不会反对,反而是持鼓励态度的,至于说复社背后有东林党人的影子,人家做的非常隐秘,温体仁没有证据。
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原因,上任时间不长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对东林党是赞赏和支持的。
没有掌握证据、没有彻底弄清楚这里面的缘由,老道的温体仁不可能动手,再说他也必须要维持与周延儒之间和谐的关系,为自身争取时间集聚力量。
由此温体仁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礼部举行的会试之中,他需要从会试甚至是殿试的结果来观察和揣测局势,若是会试和殿试都是东林党人的天下,那么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突破口,毫不留情的动手。
本次的会试在如此的情况之下进行,怕是任何一个考生都没有想到的。
会试结束,阅卷为十五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所有的考生都会静静的等候,能够通过会试的贡士,自此走上一条金光大道,而落榜的举子,要么选择进入国子监学习,同时在吏部报备,等候礼部外派为官,要么依旧等候三年之后的会试。
与乡试有所不同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与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两人,在阅卷开始之前,要和主考官、同考官见面的,他们是代表皇上与会试诸多的考官见面,其目的就是将皇上之想法,告知诸多的考官,让这些考官在阅卷的时候,能够把握要害。
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之为贡士,很快就要参加殿试,皇上要亲自主持殿试。
若是皇上见到了不满意的贡士,那内阁与礼部的面子都不好看。
会试录取的贡士为三百五十人,不过阅卷之后,主考官和同考官将挑选出来三百六十份试卷,这其中就有十人是备选的,一旦排在前面的三百五十人,有什么长相方面的残疾,或者是长相太过于丑陋,那会被毫不留情的淘汰,他们空余下来的名额,将被后面的人替补。
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可也要以防万一。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手字写的太过于丑陋的,可能也会遭遇到淘汰。
见面在礼部的官署进行,由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主持,由内阁首辅周延儒代表皇上训示,时间不会很长,前后不超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这种规格也足以见皇上和朝廷对会试的重视。
周延儒的训话是中规中矩的,也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语,什么会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之考试,要严格把关,仔细阅卷,保证有才学之人进入到朝廷之中,什么皇上对此番的会试异常的重视等等话语。
温体仁倒是听的非常仔细,他希望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什么。
上任时间不长的周延儒,深得皇上的信任,而且周延儒的年纪不大,崇祯二年底以礼部尚书的身份进入内阁,时年三十六岁,崇祯三年九月成为内阁首辅,也就是三十七岁的年纪,温体仁崇祯三年六月才进入到内阁,已经是五十八的年纪,不管是从资历方面,还是职位方面,都是比不上周延儒的。
周延儒训话结束的时候,突然宣布了皇上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亲自参加会试的阅卷事宜。
这让主持会议的温体仁猝不及防,连忙拜谢皇恩。
这应该是好事情,表明了皇上对会试的重视,更是表明了皇上对温体仁的信任。
而且身为内阁大臣的温体仁,参与到会试的阅卷之中,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
可已经接近花甲之年的温体仁,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风波,看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周延儒代表皇上宣布他参与阅卷的事宜,在他看来不全是好事情。
其一是温体仁身为内阁大臣、礼部尚书,却不知道皇上做出的这个决定,让内阁首辅周延儒来宣布,这有些反常了,就算是他温体仁要参加会试的阅卷事宜,那也是皇上亲自宣布的,不需要周延儒代劳,这至少说明了皇上对会试的重视,以及对他温体仁的重视。
其二是温体仁参加了此次的阅卷事宜,那么对于会试录取的贡士,就没有任何的异议,若是这里面复社的成员太多,那也是人家学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应该被录取,温体仁到时候想着从中找出毛病的筹谋,完全用不上了。
会试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是温体仁的下级,既然温体仁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代表皇上和朝廷参加阅卷,主考官和同考官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那就是最终确定名次的事宜,就是温体仁开口才能够定下来。
温体仁带着诸多的考官和同考官前往贡院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但他的眼睛里面,看不见一丝的笑容,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知道他究竟是高兴,还是想到了另外的一些事情。
温体仁代表皇上和朝廷参与会试阅卷的事宜,成为了实际上的主考官,此事在朝廷之中,也引发了一些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