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正午,雪后的天空还是阴惨惨的,看不到一丝阳光。来自蒙古高原的强劲北风呼啸着横扫雪原,战场上除了恐怖的风声,竟然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然而交战双方的士卒都很清楚,这只是大战前的寂静,过不了多久,一场惨烈的搏杀就要拉开序幕。
果不其然,很快清军就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先是向东西两侧迂回,快速从迁安城两边向北穿插,然后在城北合龙,完成了对明军的彻底包围。当然,进攻的重点还是在南面,因为南面地势最为平坦广阔,利于发起大规模冲锋。
而明军也针锋相对,孟拱早命令炮兵把两门射程最远的元戎炮安置到了城墙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其余火炮则重点分布在南城墙上。清军刚一发动冲锋,两门元戎炮就开始不停地轰击。
虽然这种实心炮弹对机动灵活的骑兵杀伤力有限,但在心理上的震慑作用极大,清军只能尽量分散开来,避免被炮弹一砸一大串。并且他们也根据以往对阵明军的经验,尽可能快地冲过离城墙三里到一里半的这段距离,因为宁远、大凌河等城池的红夷大炮,射程都在一里半,也就是四百五十步以上,四百五十步以内则只能靠佛郎机炮。
可是清军并不知道,红夷大炮只是欧洲国家几十年前铸造的老掉牙的东西,而如今迁安城头上这两门元戎炮,则是代表着西班牙、葡萄牙海军最先进水平的战舰主炮。这种炮与红夷大炮相比,重量更轻、铸造更精良、射速也更快,更方便调整射击角度,对在海面上移动的目标进行打击。现在虽然被朱由检搬到了陆地上,但用起来则是大同小异。
炮手们见清军快速推进,立即调低仰角,瞄准清军相对密集的部分重新击发。从二百步到三里,全是元戎炮的射击范围,也大大提高了这种重炮的使用效率。
但是与元戎炮相比,真正承担守城重任的则是八门逍遥炮、十六门速射炮和四门开花炮。逍遥炮实际上就是战舰的侧舷炮,在这个时代的海战中,侧舷炮起着最主要的火力输出作用,要求打得准、打得快,所以炮身小巧,填装速度远远超过主炮。
清军刚一进四百五十步范围内,八门逍遥炮立即来了一轮齐射。八枚炮弹的杀伤范围当然比二枚炮弹要大得多,冲在最前面的汉军旗骑兵再次充当了倒霉蛋的角色,这一轮齐射就轰死二十多人。
但是阿敏下了死命令,这些汉奸就是再害怕,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清军只是队形稍乱,但冲锋势头仍不减弱,很快就冲进三百步范围之内。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血的洗礼才刚刚来临。孟拱见敌军越来越近,队形也越来越密集,立即命令八门布置在南城墙的速射炮猛烈开火。炮手们早已填好了子铳,并且把炮口全部调向敌军最为密集的城门正前方,闻命立即点火。
随着一阵密集的炮声,八枚炮弹怒吼着出膛。这可不同于元戎炮和逍遥炮的单独射击,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集中齐射,炮弹全部落在方圆不足五丈的范围之内。这下清军分散冲锋也不好使了,在这个范围内约有十七八名骑兵,不是被炮弹砸中,就是被前面飞来的断臂残肢击中,顷刻之间躺倒一片,竟然无一幸免。
明军一轮齐射过后立即装填子铳、调整炮口,仅过了不到半分钟,指挥官红旗一挥,八门速射炮再度击发,仍然是集中轰击一小块区域。虽然炮弹覆盖的范围并不大,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有敌军,那就别想活命,效率比元戎炮和逍遥炮更高。
而且速射炮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射”,标准程序是连续击发三次以后冷却一次。正好赶上严寒天气,炮身冷却得更快,击发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这时清军大队人马已经冲进了一百五十步范围之内,最前面的汉军旗伤亡惨重,稍稍堕后的满骑兵也不好受,因为元戎炮和逍遥炮也在不停地击发,打击位于后方的敌军。
阿敏不用细算,就能估出清军已有至少二百人伤亡。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在乎伤亡了,一心只想着拿下迁安,夺回城中的粮食,这样他才有撤退的条件。否则即使直接出关,在大雪覆盖草原的情况下跋涉数百里回辽东,就只能杀马充饥了,那他的镶白旗就会元气大伤,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阿敏误算了一点,那就是明军的火力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见敌军进入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孟拱命令分散在南城墙上的四门开花炮立即开火。
负责击发开花炮的炮手点火后马上远远地跑开,猛听数声巨响,三门开花炮顺利地把炮弹击发出膛。但有一门炮却发生了炸膛,威力巨大的炸药把炮身都掀到了天上,翻滚着坠落于城内。幸亏明军早有防备,方圆数丈之内都没有人,才没有造成误伤。
“真他娘的晦气!”孟拱先是怒骂一声,然后不好意思地向郝永忠和曹文诏解释道,“二位将军,这开花炮就这点不好,偶尔会发生炸膛,要不早大量装备了。”
郝永忠却笑道:“炸膛个一两门炮很正常,过去炮身那么厚的红夷大炮,有时候还炸膛呢。没伤到自己人就好,再说杀敌效果也在这摆着呢!”
曹文诏循着郝永忠所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三枚开花炮弹落在清军阵中后,可不是砸一两个骑兵,也不是砸一串,而是直接爆开,方圆两丈之内的敌军,无不被四散的弹片削得支离破碎。
曹文诏久在军中,他过去一直认为火炮对灵活的八旗骑兵杀伤作用有限,只有打造一支比清军更为强大的骑兵,才有可能彻底消灭对方。可当亲眼看见开花炮的巨大威力之后,不禁目瞪口呆,喃喃地道:“一发炮弹,就能打死这么多鞑子?这要是换了我,一样无法幸免!”
果不其然,很快清军就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先是向东西两侧迂回,快速从迁安城两边向北穿插,然后在城北合龙,完成了对明军的彻底包围。当然,进攻的重点还是在南面,因为南面地势最为平坦广阔,利于发起大规模冲锋。
而明军也针锋相对,孟拱早命令炮兵把两门射程最远的元戎炮安置到了城墙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其余火炮则重点分布在南城墙上。清军刚一发动冲锋,两门元戎炮就开始不停地轰击。
虽然这种实心炮弹对机动灵活的骑兵杀伤力有限,但在心理上的震慑作用极大,清军只能尽量分散开来,避免被炮弹一砸一大串。并且他们也根据以往对阵明军的经验,尽可能快地冲过离城墙三里到一里半的这段距离,因为宁远、大凌河等城池的红夷大炮,射程都在一里半,也就是四百五十步以上,四百五十步以内则只能靠佛郎机炮。
可是清军并不知道,红夷大炮只是欧洲国家几十年前铸造的老掉牙的东西,而如今迁安城头上这两门元戎炮,则是代表着西班牙、葡萄牙海军最先进水平的战舰主炮。这种炮与红夷大炮相比,重量更轻、铸造更精良、射速也更快,更方便调整射击角度,对在海面上移动的目标进行打击。现在虽然被朱由检搬到了陆地上,但用起来则是大同小异。
炮手们见清军快速推进,立即调低仰角,瞄准清军相对密集的部分重新击发。从二百步到三里,全是元戎炮的射击范围,也大大提高了这种重炮的使用效率。
但是与元戎炮相比,真正承担守城重任的则是八门逍遥炮、十六门速射炮和四门开花炮。逍遥炮实际上就是战舰的侧舷炮,在这个时代的海战中,侧舷炮起着最主要的火力输出作用,要求打得准、打得快,所以炮身小巧,填装速度远远超过主炮。
清军刚一进四百五十步范围内,八门逍遥炮立即来了一轮齐射。八枚炮弹的杀伤范围当然比二枚炮弹要大得多,冲在最前面的汉军旗骑兵再次充当了倒霉蛋的角色,这一轮齐射就轰死二十多人。
但是阿敏下了死命令,这些汉奸就是再害怕,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清军只是队形稍乱,但冲锋势头仍不减弱,很快就冲进三百步范围之内。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血的洗礼才刚刚来临。孟拱见敌军越来越近,队形也越来越密集,立即命令八门布置在南城墙的速射炮猛烈开火。炮手们早已填好了子铳,并且把炮口全部调向敌军最为密集的城门正前方,闻命立即点火。
随着一阵密集的炮声,八枚炮弹怒吼着出膛。这可不同于元戎炮和逍遥炮的单独射击,而是经过精心计算的集中齐射,炮弹全部落在方圆不足五丈的范围之内。这下清军分散冲锋也不好使了,在这个范围内约有十七八名骑兵,不是被炮弹砸中,就是被前面飞来的断臂残肢击中,顷刻之间躺倒一片,竟然无一幸免。
明军一轮齐射过后立即装填子铳、调整炮口,仅过了不到半分钟,指挥官红旗一挥,八门速射炮再度击发,仍然是集中轰击一小块区域。虽然炮弹覆盖的范围并不大,但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有敌军,那就别想活命,效率比元戎炮和逍遥炮更高。
而且速射炮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射”,标准程序是连续击发三次以后冷却一次。正好赶上严寒天气,炮身冷却得更快,击发的速度也就更快了。
这时清军大队人马已经冲进了一百五十步范围之内,最前面的汉军旗伤亡惨重,稍稍堕后的满骑兵也不好受,因为元戎炮和逍遥炮也在不停地击发,打击位于后方的敌军。
阿敏不用细算,就能估出清军已有至少二百人伤亡。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在乎伤亡了,一心只想着拿下迁安,夺回城中的粮食,这样他才有撤退的条件。否则即使直接出关,在大雪覆盖草原的情况下跋涉数百里回辽东,就只能杀马充饥了,那他的镶白旗就会元气大伤,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阿敏误算了一点,那就是明军的火力还远远没有到达极限。见敌军进入一百五十步范围内,孟拱命令分散在南城墙上的四门开花炮立即开火。
负责击发开花炮的炮手点火后马上远远地跑开,猛听数声巨响,三门开花炮顺利地把炮弹击发出膛。但有一门炮却发生了炸膛,威力巨大的炸药把炮身都掀到了天上,翻滚着坠落于城内。幸亏明军早有防备,方圆数丈之内都没有人,才没有造成误伤。
“真他娘的晦气!”孟拱先是怒骂一声,然后不好意思地向郝永忠和曹文诏解释道,“二位将军,这开花炮就这点不好,偶尔会发生炸膛,要不早大量装备了。”
郝永忠却笑道:“炸膛个一两门炮很正常,过去炮身那么厚的红夷大炮,有时候还炸膛呢。没伤到自己人就好,再说杀敌效果也在这摆着呢!”
曹文诏循着郝永忠所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三枚开花炮弹落在清军阵中后,可不是砸一两个骑兵,也不是砸一串,而是直接爆开,方圆两丈之内的敌军,无不被四散的弹片削得支离破碎。
曹文诏久在军中,他过去一直认为火炮对灵活的八旗骑兵杀伤作用有限,只有打造一支比清军更为强大的骑兵,才有可能彻底消灭对方。可当亲眼看见开花炮的巨大威力之后,不禁目瞪口呆,喃喃地道:“一发炮弹,就能打死这么多鞑子?这要是换了我,一样无法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