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市跃下了山崖,只闻耳旁“呼!呼!”的风响。料定自己,必死无疑。但是,突然自己的身体,骤然停止了下坠,并上、下地弹了几下。随即,他听到脚下的山涧里,“嗵!”的一声大响。他知道,李通古已经,无可幸免了。而自己呢?他举头向上看了看,发现自己,被挂在了山崖上的,伸出的一根枝头。这枝头,仍在微微地颤动着、颤动着。

    头上传来了,众多的嘈杂的声音,不时有人,伸出火把往下探着。忽然,从头上坠下一个东西,在他的面前掠过,“嗵!”的一声,又在脚下响起。

    “下面很深,应当是山涧。”上面有人在禀告着。

    “都死了吧?”有人问。

    “应当死了吧!这么高,这么深,神仙也死了。”又有人回答。

    “走吧!儿郎们!”有人发着令,然后,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山崖上又恢复了宁静。

    徐市试着,往一边荡了过去,他荡了许多次,终于抓住了一根藤蔓,他往上爬了爬,把衣服从树枝上脱了下来。他试着往下爬着,渐渐地越下越深了,因为他明白,下面只要是山涧,那他只要顺着山涧,便肯定能够出山的。

    他往下慢慢地爬着,手中的藤蔓到头了。他在黑暗里摸索着,又摸到了另一根藤蔓。他换了一根藤蔓,又摸索着往下爬着。在天刚刚放亮的时候,他的脚终于落了地。

    徐市在水涧中,让自己喝够了水,他轻轻地喊了几声:“李通古”,但没有人应答,他于是顺着水涧,一路往下走去。

    徐市走了,整整有三个时辰,他终于来到了平地上。他辨别了一下方向,他竟然发现,自己已到了芒砀山的西面,自己已经过了芒砀山了。他抬起脚,忍着“咕!咕!”直叫的饥饿,一路向西走去。

    徐市走到了一个小村子,他看见有一个老婆婆,正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徐市便走了过去。

    从来没有乞讨过的徐市,他无论如何,也开不了这个口,只是呆巴巴地,望着那个老婆婆。

    老婆婆看着徐市,他的那副狼狈相,也没有引起,老婆婆的惊奇。在这样的灾荒之年,这样穿着破衣烂衫,满面憔悴的人,应当是很多的吧!但老婆婆,看到他的书生打扮,显然便生起了几分敬意。

    “你这个书生,你怎么会弄到,这般的田地的啊?”老婆婆问。

    “在山上遇到强盗了,抢走了马和包袱,人总算是逃了出来。”徐市自嘲地,抬了抬衣摆:“但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是啊!听说芒砀山上出了强盗,没想到你真的被强盗抢了,你饿了吧?想找点东西吃吧?”老婆婆问。

    “在下确实饿极了。”但徐市还是开不了口,说这个讨字。

    “你进来吧?”老婆婆站起了身子,领着徐市走进了堂屋,她自己走进了灶间,一会儿,她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碗,走了出来。

    徐市接过了碗,只见碗里,绿茵茵的一团,他也顾不了许多了。端起碗来,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口气把这一碗,绿茵茵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

    “请问婆婆,这是什么食物,竟然如此地好吃。”徐市忍不住,擦着咀边问着。

    “这是野菜,是在山边挑来的,今年闹旱,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幸喜旬前,下了一场透雨,我们才得以,吃到这些野菜,才能熬过今年啊!”老婆婆无限感叹地说。

    “请问婆婆,这一路往西,可以到睢阳吗?”徐市问。

    “能到睢阳,大约八、九十里路,但今天天色已晚,你再碰到盗贼怎么办,你还是在这里,休息一宿,明日一早走去,傍黑前或许能到睢阳了。”老婆婆建议着。

    “那就谢谢婆婆了。”徐市小心翼翼地,打了一个躬。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的丈夫,和他的两个儿子回来了。他们见到了徐市,也是很是同情。一家人同徐市一起,又吃了晚饭,老婆婆又帮徐市,补完了那挂破的衣服。

    第二天清晨,徐市又饱餐了一顿野菜,拜谢了公公、婆婆和两个兄弟,一人向西,快步地走去。

    徐市急走了三个时辰,估摸也已经走了,有六、七十里路了,但他又饿得走不动了。这野菜这东西,虽然能够裹腹,但不耐饥饿啊!走了那么多的路,肚子里早就,空空如也了,这时,又路过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很大,他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这人家有高大的围墙,门口有两个石做的狮子,门里还有照壁。

    徐市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门里走出了一个,家丁打扮的人。

    “你找何人?”家丁问。

    “我……我……。”徐市实在开不了口,说他想找点东西吃。

    “你是读书人吗?”那家丁问。

    “我是学道……,不!我也是读书人。”徐市回答。

    “你到底是不是读书人?你如果是读书人,那么你就跟我进去,我们家老爷,特别喜欢读书人,他一定会招待你的。如果你不是读书人,那么你快走吧!”那个家丁不耐烦地说。

    “我……我是读书人。”徐市耐不住,肚子里的一声声叫唤,也不解释自己是学道的了,学道的,不也是读书的吗?

    “那好吧,你跟我进来吧!”那个庄丁说。

    家丁领着徐市,一路走过了一个花园,有假山、水池,来到了一个厅堂。厅堂里坐着两个人,正在喝茶聊天。徐市看到,宾座上坐着的那个人,不禁叫了起来。

    “通古兄,怎么会是你?”徐市惊叫着。

    听到声音,宾座上的李通古,连忙站起身来,往外奔了出来。他执着徐市的两条手臂:“贤弟!贤弟!你怎么也到此地了。”李通古的眼泪,竟然也掉了下来。

    “唉!真是一言难尽啊!”徐市感叹着,接着说:“那夜,你我两人跃下山崖,我被树枝挂住了,听到脚下,“通!”的一声巨响,我以为通古兄……?唉!徐市止住悲恸,强人走了之后,我攀着山藤,爬到了崖下,一路乞讨至此,不料如此之巧,又逢通古兄了。你没事吧?”徐市问。

    “我那夜跃入山崖,跌入了水涧。幸喜我,自小生长于楚地,善水,我顺着山涧,一直冲到了睢水之中,爬上了河岸后,也是一路乞讨至此。贵庄主满腹经纶,乐善好施,他接纳了我,并且已经派出了两拨人,去往来路寻你,不想你竟然,自己来到这里,真是天意啊!”李通古高兴地说。

    徐市同庄主见过了礼。那庄主有六十来岁,姓屈,原来在楚国朝廷当官。但他不满楚国政治的昏暗,借口有病,便告老还乡了。因此,他一直喜欢,同读书人谈经论典。而且一直在,帮助着读书人。

    在屈庄主的庄上,又小住了两日,屈庄主听说,他们此去,是找鬼谷子拜师的,也已不再强留他们了,他给两个人,准备了两身装束,临行,他又让管家,托出了两个托盘,每个托盘里,放着十块金子。

    “一点旅资,请两位笑纳。”屈庄主摊着手掌说。

    “庄主大恩,不敢言谢,晚生领情了。”李通古作揖着回答。

    徐市也在一边打着躬,一边大声地谢着。

    徐市和李通古两人,背上了屈庄主,为他们准备好了的包袱,告别了屈庄主,一路往西走去。

    在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了,睢阳的东门口,他们正抬腿,要往城里走去时,被城守拦了下来。

    “路引?”城守伸着手。

    “我们没有路引,我们是从齐国来的,要到洛阳去。”徐市辩解道。

    “没有路引,便不能进城。又要打仗了,秦相范睢,任用郑安平兵驻河东。为了防止奸细,进城必须要有路引。没有路引,是不可能放你们入城的。”城守毫无妥协的余地。

    徐、李两个人,再三辩解,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他们便只能,在东门外,找了一个小客栈,暂时住了下来。

章节目录

贯史道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许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许事并收藏贯史道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