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推荐:本书最快更新网站http://www.yunlaige.com 或者百度输入 云来阁】
作者:李春晖
北京海淀剧院旁的上岛咖啡,我们握手、寒暄,王功权没有掏名片。“我现在没单位。”他笑道。他穿蓝白格衬衫,花白头发,气场不像他的履历那样强大。这造型容易让人联想到乡村中学的校长。
吉林\省委仕途光明的青年、“万通六君子”中的大哥、idg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合伙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王功权抓住了大时代的每一次机遇,不断转换身份。但自2011年那场声势浩大的“私奔”后,王功权“失业”至今。
失过业、坐过牢、离过婚、私过奔,在普罗大众看来,王功权像个浪漫的诗人,任侠使气,放荡不羁。他确实是个诗人,平时酷爱写旧体诗,马上要出版一本注定不会畅销的诗集。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个任性之人。
只是多情。对女子多情,两段婚姻、三个女人、万千看客;对社会多情,总想为进步做点什么。
“我没有刻意追求爱情,只能说我没有刻意回避。”当被问及感情生活,王功权思考半晌,如是作答。
2011年5月,他在微\博上宣布放弃一切,和江苏中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琴私奔,并写下“总是春心对风语,最恨人间累功名。谁见金银成山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的《私奔之歌》,引发无数网友围观,“私奔”成为2011年网络热词。
42天后,他又通过微\博宣告回家。在此期间,他辞去了在鼎晖的职务。此后,受邀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妻儿同行。2012年的夏天,一家人花38天自驾走了美国15个州。2013年初回国。
2013年5月9日潘石屹在微\博上说:“好长时间没有见王功权。我问:功权,最近好吗?他:好。我问:和谁在一起?他:和爱我、我爱的人在一起。他高屋建瓴的回答,让我的问题显得很俗。我只能连声说:好,好,好。”
权势和异性是令多情男人永远着迷的话题,面对王功权,我不能免俗地再次追问他爱与不爱,悔与无悔。他拒绝回答。他说自己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不愿回答尴尬的问题。
“你觉得四十不惑和五十知天命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王功权沉吟良久:“是力不从心。”
而爱情常常令人产生幻觉。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幻觉终会消逝,但仍忍不住对那刹那又永恒的光芒饮鸩止渴。特别是对一个厌倦了名利场的男人来说,爱情是一剂疗伤的汤药。
“我和王琴在一起是快乐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那些压力。太太在哭,舆论压力那么大,两个人怎么可能一天到晚乐乐呵呵?做不到。媒体把我骂成不负责任,或者什么都不顾。你可以理解我们两个在突发事件当中的失措,我们在想我们该怎么面对。我和太太还是有感情的,在一起生活也不是不可以。就这样,选择了……”
这是2011年7月王功权私奔归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的回答。
一个男人一生可以有几段真爱?面对这个略带文艺腔的问题,王功权表情尴尬,让记者关掉录音笔。但事实上,关掉录音笔之后,我们只是探讨了究竟什么是真爱。他说他不知道真爱的定义。
我们所知仅是,2005年,王功权与前妻结束了19年的婚姻生活,娶了现任妻子。6年后,他又与相识两载的王琴私奔,抛下现妻和她所生的一双儿女。最终,他又回到了现在的妻子身边,他们一起旅游、一起看电影、一起接送孩子。
“所以现在的婚姻状态你是满意的,或者说是开心的?”
“(沉默)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我们在一起生活还好。”只是他不再写曾经钟爱的婉约词。
他自称是半个文人,写格律诗词。他最喜欢的词人是李煜,一位多情天子。
“实际上谁都是多情的。只是有人表达了,有人没表达,有人显露了,有人没显露。和一个以上的人结婚就算多情吗?爱的人多就是多情吗?或者什么叫少情呢?你告诉我哪个企业家或政治家是少情的?情本身就是非常丰富浩瀚的。”
我们无从判断别的企业家是否多情,但目力所及,别人并未付出王功权那样的代价。
结束第一段婚姻,他净身出户。公开私奔,他饱受争议。
“这不是我想付出代价,是我能力差没处理好呗。不过我的代价大家都知道了,好多人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大家不知道。”他如此自我解嘲。
尽管他说自己很早就想退出,此前已经在安排别人接手自己在鼎晖的工作,但那样突发和略带狼狈的方式,是他始料未及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私奔事件后,他仍然会在外面约见鼎晖的同事,只是至今再未回过自己在鼎晖的办公室。“我自己也在问,为什么没有回办公室的**。可能过去的商场生活我太厌倦了,那样的生活我从心底里不愿意过了。”他说,自己有时也会忧虑,放着那样好的条件和资源,自己却不愿意再做了。
也许是私奔给了他彻底放下的契机。接受采访这天,王功权上午帮一个朋友免费咨询公司业务,下午午睡两小时。他一周会安排两三次这样的会面,帮创业者指导项目,但他不投资、不收费,亦不负责,他提供的意见仅供参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他一睁开眼就有不愿做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等着他。
我们吃着半融化的红豆冰山,喝一壶信阳毛尖,聊至深夜。时隔两年,谈及私奔前后,王功权仍然充满犹疑与回避。他自己的痛苦和他带给别人的痛苦一样真实。然而一切由他而起,他不得救赎。
翌日清晨六点,我收到王功权发来的微\信:“希望你写的文章,不要无意中伤害到任一女性。切切!”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他是如此多情,我不能不答应他。
但王功权绝不是一个玩世者。
接受采访当天,晚高峰时分,我陪他坐北京地铁二号线赶去参加一个饭局。在拥挤不堪的地铁里,他谈兴甚浓,谈启蒙,谈他的社会理想和实践。旁边一位二十来岁的农民工用狐疑的目光反复打量他。
和王功权一起挤地铁的机会并不常有。事实上我们走向地铁的时候,我心头一惊。还好他并没有掏出公交一卡通,否则我怕会无节制地揣测他的落魄程度。
饭局在一个偏僻胡同的餐厅里,我们绕了两圈才找到。迟了许多,桌上只剩残羹冷炙。他吃了两块冷掉的肉饼,摊了50块饭钱。席间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职业,问他是律师还是教授,他说自己是社会贤达。
他在这里停留近两个小时,说了很多话,都很温和。
“你现在还是有钱人吗?”离开时,我们一起等出租,我忍不住问。
“你觉得多少算有钱人?”
“大概……资产过亿?”
“那我不是有钱人。”
在出租车上,我们继续探讨他是否算有钱人的话题。司机师傅终于忍不住回头说:“有几千万也算有钱人了。”
司机师傅并不知道,后座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年男人,在2011年“私奔”事件甚嚣尘上时,人们曾热情高涨地推测他的身家,有人说是10多亿,有人说更多。
但他先是和前妻离婚,一切都给了前妻。之后又放弃巨额财富,离开了创投圈。
“我觉得生意人的身份很无聊。”他描述了高档酒会的场景:生意人们捏着酒杯走来走去,想和对自己有用的人结交。但那些对自己没用的人,他们虽然拿着酒杯应付着,眼睛却扫视着全场,极力寻找更有价值的攀谈对象。一个人如果没人理,就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觉得自己不入流。
“如果不细想,就会觉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你渴望的主流社会的生活。甚至会得意于自己能够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高兴今天又见到很多值得见的人。但如果往深里去想,就会觉得好功利,好肮脏,好无聊。”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一个敏感的人。
对于他所身处的商界,他一直有种疏离感。“我觉得这些不是我的力量应该专注的所在。”
现在,他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了公民社会建议中,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课题也是“公民社会和民主转型”。他早已告别了为各种可能性“打卦”的时代,他愿意在实践中学习。
中国的企业家常常承认自己在政\治上很软弱。他们在心里支持社会进步,但在行动上,又往往很保守。事实上,企业家对社会变革的追求并没有到急需的程度,一般性的社会问题,他们靠自己的影响力可以消化掉,民众承受不了的东西,他们可以摆平。既然不构成燃眉之急,他们就会评估风险。
王功权不一样,他不愿意做犬儒。他热心公益,为他所见的不公的事情奔走,以至于他的朋友常常劝他善自珍重。他的新\浪微\博和搜\狐微\博都被销号,只余腾\讯微\博,他每天在微\博上关注各种弱势群体。
他这一代人都有一种家国情怀,王功权大学读《青年马\克\思》,深受影响。其后的经商生涯中,他极力坚守自己原则,也因此失去很多机会。不合谋则处事艰难,合谋则良心不安,久之便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走到了希望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和我一样为难,要么就同流合污,要么就做事艰难,这样心里很苦。我也不愿意看到我那么多朋友本来都很善良,只能同流合污,以至于失去内心的美好,不能获得救赎,自己都觉得圣洁不起来。我也不想看到那些官\员本来也很优秀,却只能被迫说自己都不信的话。”王功权说。他抽掉烟盒里最后一支烟,这是一个小时的关于社会进步问题的访谈中的第五支香烟。
从2008年开始,王功权一直推动教育平权、异地高考。几年间组织各种会议研究,策划15万人签字的联合呼吁书,向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教委,以及全\国人\大和教育部28次陈情。陈情也产生了一些效果。2012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各地出台异地中考和高考方案。
罗素曾说:“随他去吧,世界上发生的事由不得你……”王功权做这些,真能改变什么吗?
“社会的变革不需要民众为主义奉献和战斗,大家就是应该观照自己的生活,也不应该试图用理念来启蒙或统治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你看到民众对意\识形\态、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时候,正是这个族群成熟的时候。实际社会变革是需要少数有担当的人来推动博弈完成的。民众就是观照自身,有些担心,乐观其成就可以。”王功权说,在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他并没有太强的无力感。解决一个国家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陷入传统的革命思维,就会感到很无力。但事实上变革是不停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的,虽然这很熬人。
这样一个人,能不纠结吗?
2003年,王功权遇到一位上师,开始学佛。
他并不认为他对宗教的皈依是出于对俗世的不能承受。在他看来,所有的宗教都是入世的宗教,佛教并不是否定人生的,没有出世的佛。佛祖并没有一直坐在山上,而是带着他的弟子传教。成佛的人终究是少数,佛学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佛那里,他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不感兴趣的事就放下了。在佛的观照下,曾经很重要的事变得不重要,比如金钱;曾经不重要的事变得重要,比如自由表达、自由行动,尽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这一切都与风投圈的信条背道而驰。
从6月1日开始,王功权要与他的师父去闭关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他将完全不与外界接触。
“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对前半生的救赎吗?”
“不,我没有同流合污过。我因此错失很多机会。我认为我没有,别人如果说有,可以提醒我,如果有,我肯定承认。”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家》
作者:李春晖
北京海淀剧院旁的上岛咖啡,我们握手、寒暄,王功权没有掏名片。“我现在没单位。”他笑道。他穿蓝白格衬衫,花白头发,气场不像他的履历那样强大。这造型容易让人联想到乡村中学的校长。
吉林\省委仕途光明的青年、“万通六君子”中的大哥、idg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合伙人、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王功权抓住了大时代的每一次机遇,不断转换身份。但自2011年那场声势浩大的“私奔”后,王功权“失业”至今。
失过业、坐过牢、离过婚、私过奔,在普罗大众看来,王功权像个浪漫的诗人,任侠使气,放荡不羁。他确实是个诗人,平时酷爱写旧体诗,马上要出版一本注定不会畅销的诗集。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个任性之人。
只是多情。对女子多情,两段婚姻、三个女人、万千看客;对社会多情,总想为进步做点什么。
“我没有刻意追求爱情,只能说我没有刻意回避。”当被问及感情生活,王功权思考半晌,如是作答。
2011年5月,他在微\博上宣布放弃一切,和江苏中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琴私奔,并写下“总是春心对风语,最恨人间累功名。谁见金银成山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的《私奔之歌》,引发无数网友围观,“私奔”成为2011年网络热词。
42天后,他又通过微\博宣告回家。在此期间,他辞去了在鼎晖的职务。此后,受邀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妻儿同行。2012年的夏天,一家人花38天自驾走了美国15个州。2013年初回国。
2013年5月9日潘石屹在微\博上说:“好长时间没有见王功权。我问:功权,最近好吗?他:好。我问:和谁在一起?他:和爱我、我爱的人在一起。他高屋建瓴的回答,让我的问题显得很俗。我只能连声说:好,好,好。”
权势和异性是令多情男人永远着迷的话题,面对王功权,我不能免俗地再次追问他爱与不爱,悔与无悔。他拒绝回答。他说自己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不愿回答尴尬的问题。
“你觉得四十不惑和五十知天命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王功权沉吟良久:“是力不从心。”
而爱情常常令人产生幻觉。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幻觉终会消逝,但仍忍不住对那刹那又永恒的光芒饮鸩止渴。特别是对一个厌倦了名利场的男人来说,爱情是一剂疗伤的汤药。
“我和王琴在一起是快乐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那些压力。太太在哭,舆论压力那么大,两个人怎么可能一天到晚乐乐呵呵?做不到。媒体把我骂成不负责任,或者什么都不顾。你可以理解我们两个在突发事件当中的失措,我们在想我们该怎么面对。我和太太还是有感情的,在一起生活也不是不可以。就这样,选择了……”
这是2011年7月王功权私奔归来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的回答。
一个男人一生可以有几段真爱?面对这个略带文艺腔的问题,王功权表情尴尬,让记者关掉录音笔。但事实上,关掉录音笔之后,我们只是探讨了究竟什么是真爱。他说他不知道真爱的定义。
我们所知仅是,2005年,王功权与前妻结束了19年的婚姻生活,娶了现任妻子。6年后,他又与相识两载的王琴私奔,抛下现妻和她所生的一双儿女。最终,他又回到了现在的妻子身边,他们一起旅游、一起看电影、一起接送孩子。
“所以现在的婚姻状态你是满意的,或者说是开心的?”
“(沉默)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我们在一起生活还好。”只是他不再写曾经钟爱的婉约词。
他自称是半个文人,写格律诗词。他最喜欢的词人是李煜,一位多情天子。
“实际上谁都是多情的。只是有人表达了,有人没表达,有人显露了,有人没显露。和一个以上的人结婚就算多情吗?爱的人多就是多情吗?或者什么叫少情呢?你告诉我哪个企业家或政治家是少情的?情本身就是非常丰富浩瀚的。”
我们无从判断别的企业家是否多情,但目力所及,别人并未付出王功权那样的代价。
结束第一段婚姻,他净身出户。公开私奔,他饱受争议。
“这不是我想付出代价,是我能力差没处理好呗。不过我的代价大家都知道了,好多人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大家不知道。”他如此自我解嘲。
尽管他说自己很早就想退出,此前已经在安排别人接手自己在鼎晖的工作,但那样突发和略带狼狈的方式,是他始料未及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私奔事件后,他仍然会在外面约见鼎晖的同事,只是至今再未回过自己在鼎晖的办公室。“我自己也在问,为什么没有回办公室的**。可能过去的商场生活我太厌倦了,那样的生活我从心底里不愿意过了。”他说,自己有时也会忧虑,放着那样好的条件和资源,自己却不愿意再做了。
也许是私奔给了他彻底放下的契机。接受采访这天,王功权上午帮一个朋友免费咨询公司业务,下午午睡两小时。他一周会安排两三次这样的会面,帮创业者指导项目,但他不投资、不收费,亦不负责,他提供的意见仅供参考。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他一睁开眼就有不愿做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等着他。
我们吃着半融化的红豆冰山,喝一壶信阳毛尖,聊至深夜。时隔两年,谈及私奔前后,王功权仍然充满犹疑与回避。他自己的痛苦和他带给别人的痛苦一样真实。然而一切由他而起,他不得救赎。
翌日清晨六点,我收到王功权发来的微\信:“希望你写的文章,不要无意中伤害到任一女性。切切!”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他是如此多情,我不能不答应他。
但王功权绝不是一个玩世者。
接受采访当天,晚高峰时分,我陪他坐北京地铁二号线赶去参加一个饭局。在拥挤不堪的地铁里,他谈兴甚浓,谈启蒙,谈他的社会理想和实践。旁边一位二十来岁的农民工用狐疑的目光反复打量他。
和王功权一起挤地铁的机会并不常有。事实上我们走向地铁的时候,我心头一惊。还好他并没有掏出公交一卡通,否则我怕会无节制地揣测他的落魄程度。
饭局在一个偏僻胡同的餐厅里,我们绕了两圈才找到。迟了许多,桌上只剩残羹冷炙。他吃了两块冷掉的肉饼,摊了50块饭钱。席间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职业,问他是律师还是教授,他说自己是社会贤达。
他在这里停留近两个小时,说了很多话,都很温和。
“你现在还是有钱人吗?”离开时,我们一起等出租,我忍不住问。
“你觉得多少算有钱人?”
“大概……资产过亿?”
“那我不是有钱人。”
在出租车上,我们继续探讨他是否算有钱人的话题。司机师傅终于忍不住回头说:“有几千万也算有钱人了。”
司机师傅并不知道,后座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年男人,在2011年“私奔”事件甚嚣尘上时,人们曾热情高涨地推测他的身家,有人说是10多亿,有人说更多。
但他先是和前妻离婚,一切都给了前妻。之后又放弃巨额财富,离开了创投圈。
“我觉得生意人的身份很无聊。”他描述了高档酒会的场景:生意人们捏着酒杯走来走去,想和对自己有用的人结交。但那些对自己没用的人,他们虽然拿着酒杯应付着,眼睛却扫视着全场,极力寻找更有价值的攀谈对象。一个人如果没人理,就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觉得自己不入流。
“如果不细想,就会觉得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你渴望的主流社会的生活。甚至会得意于自己能够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高兴今天又见到很多值得见的人。但如果往深里去想,就会觉得好功利,好肮脏,好无聊。”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一个敏感的人。
对于他所身处的商界,他一直有种疏离感。“我觉得这些不是我的力量应该专注的所在。”
现在,他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了公民社会建议中,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课题也是“公民社会和民主转型”。他早已告别了为各种可能性“打卦”的时代,他愿意在实践中学习。
中国的企业家常常承认自己在政\治上很软弱。他们在心里支持社会进步,但在行动上,又往往很保守。事实上,企业家对社会变革的追求并没有到急需的程度,一般性的社会问题,他们靠自己的影响力可以消化掉,民众承受不了的东西,他们可以摆平。既然不构成燃眉之急,他们就会评估风险。
王功权不一样,他不愿意做犬儒。他热心公益,为他所见的不公的事情奔走,以至于他的朋友常常劝他善自珍重。他的新\浪微\博和搜\狐微\博都被销号,只余腾\讯微\博,他每天在微\博上关注各种弱势群体。
他这一代人都有一种家国情怀,王功权大学读《青年马\克\思》,深受影响。其后的经商生涯中,他极力坚守自己原则,也因此失去很多机会。不合谋则处事艰难,合谋则良心不安,久之便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走到了希望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和我一样为难,要么就同流合污,要么就做事艰难,这样心里很苦。我也不愿意看到我那么多朋友本来都很善良,只能同流合污,以至于失去内心的美好,不能获得救赎,自己都觉得圣洁不起来。我也不想看到那些官\员本来也很优秀,却只能被迫说自己都不信的话。”王功权说。他抽掉烟盒里最后一支烟,这是一个小时的关于社会进步问题的访谈中的第五支香烟。
从2008年开始,王功权一直推动教育平权、异地高考。几年间组织各种会议研究,策划15万人签字的联合呼吁书,向北京\市人大、北京\市教委,以及全\国人\大和教育部28次陈情。陈情也产生了一些效果。2012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各地出台异地中考和高考方案。
罗素曾说:“随他去吧,世界上发生的事由不得你……”王功权做这些,真能改变什么吗?
“社会的变革不需要民众为主义奉献和战斗,大家就是应该观照自己的生活,也不应该试图用理念来启蒙或统治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你看到民众对意\识形\态、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时候,正是这个族群成熟的时候。实际社会变革是需要少数有担当的人来推动博弈完成的。民众就是观照自身,有些担心,乐观其成就可以。”王功权说,在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他并没有太强的无力感。解决一个国家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如果陷入传统的革命思维,就会感到很无力。但事实上变革是不停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的,虽然这很熬人。
这样一个人,能不纠结吗?
2003年,王功权遇到一位上师,开始学佛。
他并不认为他对宗教的皈依是出于对俗世的不能承受。在他看来,所有的宗教都是入世的宗教,佛教并不是否定人生的,没有出世的佛。佛祖并没有一直坐在山上,而是带着他的弟子传教。成佛的人终究是少数,佛学倡导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佛那里,他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不感兴趣的事就放下了。在佛的观照下,曾经很重要的事变得不重要,比如金钱;曾经不重要的事变得重要,比如自由表达、自由行动,尽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这一切都与风投圈的信条背道而驰。
从6月1日开始,王功权要与他的师父去闭关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他将完全不与外界接触。
“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对前半生的救赎吗?”
“不,我没有同流合污过。我因此错失很多机会。我认为我没有,别人如果说有,可以提醒我,如果有,我肯定承认。”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