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仗的人都知道,战略并不是难题,真正难的,是如何根据这个战略,去制定其中的战术以及其他的细节。

    一个战略只是为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提供一个既定的方向,让他们不会在这场战争中迷失自我。

    但只有接卸来的一些细节,一些战术,以及具体的操作,才是真正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

    这个战略是什么?

    往大了去说,往天边去说。

    就是打高句丽。

    是的,这四个字,就是这次战争的总体战略,是唯一不变的战略,也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四个字,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可他却代表了接下来的腥风血雨,代表了一个地区即将陷入战火之中。

    有人说这个所谓的战略完全就是扯淡,谁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是这个?

    但实际则不然,明确的提出来,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我们的目的就是高句丽,在解决高句丽之前,不要去随意的改变这个战略目标。

    什么叫做改变?

    越界,与其他国家的军队进行触碰,从而引发一场新的战争。

    那么在这个战略之下,兵部又派人走访了几个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做出了下一步的大方向战略。

    如果打高句丽是一级目录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就是二级目录。

    也就是程知节刚才说的两面夹击,开辟第三战场,甚至第四战场。

    这些是细节,同样也是战略。

    整个计划,到此戛然而止。

    “陛下!臣觉得这个计划应该做的更详细一些,现在这个,虽说是个计划,但是看起来跟没有没什么区别。”萧瑀摇了摇头,同为当过皇族的萧瑀,心中很清楚这份计划意味着什么。

    说是一份计划,可实际上摆出来的这只有这短短的几句话,打高句丽,两面夹击,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开辟第三战场及第四战场,地点分别为某某某处。

    这能叫计划吗?就这么一份计划,摆在内阁会议上,还想让人通过吗?

    回应你的只有三个字,不可能!

    “陛下,臣说一句不该说的话,看了这份计划,臣心里没数。”房玄龄也紧随着萧瑀站了出来。

    这些事情房玄龄是绝对不开第一枪的,但是开个第二枪还是没问题的,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是啊陛下,这份计划实在是……”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仗怎么打?”李元吉板着脸训斥着,这是一种思路,其实早在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案例。

    同样的,在古代这个环境下,在外作战,大多数也是按照统帅将领自己的意愿在进行的,所以才会显得将帅难得。

    其实现在还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式而已,可即便如此,这些大臣们就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了。

    “朕也在外领过兵,最为痛恨的,便是朝廷内不知情的大臣们乱加干涉,按照他们的意图去指挥作战。战场的局势怎样,没有人比前线的将领更加清楚,后方的决定,也绝不会比前线将领的绝对更加正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李元吉继续说着。

    李元吉明白这些人反对的是什么。

    并不是这些改变,而是因为这些改变,将他们手中的权力再一次的削弱了。

    或者说,削弱了整个内阁的权力。

    内阁作为大唐朝廷最高级别的会议,如果在这里都不能谈论这些事情的话,那么这些事情又该到哪里去谈论?

    这些年来也早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没有什么是内阁不能谈论的,除非皇帝取消了内阁的权力。

    “诸位可能理解错陛下的意思了!”本是不想说的,但气氛显的有些尴尬,想要置身于外的程知节,这下是怎么也躲不了了。

    毕竟这是他们兵部的事情,其他人可以躲,而没有躲,自己不能躲,却偏偏躲了起来。

    程知节有些感觉李元吉是故意的,他就是不想让自己这么舒服的置身于外,所以才故意挖了个坑,等着自己往下跳。

    其实在内心里,程知节是拒绝的,但实际上,他拒绝不了,也不敢拒绝。

    “陛下的意思是,朝廷不知前线的具体情况,贸然的做出决定,势必会对前线的战事产生影响,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致命的,另外就是长安距离前线太远,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消息传回来也需要至少四天的时间,战场上,四天的时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更何况还要一来一回呢?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朝廷只负责制定一个大的战略目标,一些细节方面,则交给前线负责统兵的将帅来制定,制定的同时,需要将这些战术什么的传回长安,若是朝廷觉得不妥,可附带原由送回,由前线将领酌情是否更改,或是直接否定,责令其重新制定新的计划。

    而朝廷所需要做的,就拿这次的战事作为例子。

    首先,朝廷需要保证可以支撑从济州岛方面对前线军队的保障不会中断,其次则是保证陆地上两个军能够及时到位,并且保障他们的物资,接着,需要调集军队在战备位置待命,如有需要,这些部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奔赴战场,从而达到整的一个作战效果。”

    程知节吧嗒吧嗒的说着,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

    大的战略我给你制定了,打高句丽,从四个方向去打,部队我也给你准备了四支,物资什么的都可以保障到。

    是用两支部队去打,还是用三支,用四支,全看前线统帅的意思,准备是准备好了,用不用是你的事,反正朝廷就是个负责后勤的,就是个当奶妈的,全力支持前线的战斗。

    “这……”不少大臣愣了下,旋即目露惊讶之色。

    这种想法,其实在之前的时候也有过操作,事实上大多数都是这样操作的,只不过在后勤保障方面,不会有这么全面。

    其实在打仗这件事情上,朝廷不就应该负责这些吗?不就应该要让前线的将士,不用去顾忌任何东西的去战斗吗?

    经过李元吉的强硬态度,加上程知节的苦情诉说,大臣们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的不就是朝廷的本职工作吗?

    遥控指挥,他们倒是想,可首先也要考虑一下长安距离前线的距离,没有那个时间和机会去给他们遥控指挥。

    就算有时间和机会,他们也不敢,军队不是谁不谁都敢碰的。

    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就是整个天下的一根逆鳞,除了系统内的人以外,任何人都不准触碰。

    便是系统内,也有比较严格的约束,将领们日常只有操练权,而没有调动权。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权力蒙蔽了双眼。

    为了权力,他们不愿意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好比岳飞抗金,虽然大环境并不好,但能够在局部战场获得一些胜利,也是可以鼓舞士气的,可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害怕胜利,害怕胜利会给他们带来毁灭,可最终迎接他们的,依旧还是毁灭。

    温水煮青蛙,这就是李元吉的执政套路。

    内阁已经创立几年的时间了,大臣,官员,整个天下都适应了这种制度。

    那么现在,李元吉又搬出了新的东西,每次总是一点点的拿出来,然后一点点的去改变他们。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回过头去看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改变了这么多,逐一的列举出来的话,这绝对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但这就是事实,确确实实的发生了的。

    “臣想知道,这四个方面所需要的兵力是多少?又对时间有何要求?”皇甫无逸第一个反应过来,直接开口问道。

    既然无法拒绝,那就好好的享受吧,反正现在他们也习惯了。

    不就是打个高句丽吗?以前或许他们心有恐惧,但是现在,现在的大唐早已不是当年的隋朝,隋军虽强,但是跟现在的唐军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如滴。

    成千上万的步枪,铺天盖地的手雷与火炮,火箭炮,只要他们愿意,甚至可以先将面前的土地炸一遍在过去。

    当然,前提是后勤可以跟的上,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后勤显然是跟不上的。

    除非兵工厂扩大百倍,铁路直接修到战场身后,不然的话,想做到这些,还是先想想吧。

    “南部将会派出两个军的兵力作为主攻,为其在济州岛预备两个军的兵力,以防万一,北部同样是两个军,预备兵力一个军,第三与第四战场,则各自预备一个军,同时在准备一个军的兵力作为预备。”程知节说着大致的计划。

    每一个方面都考虑的很周全,作战的部队,后备的部队,如果将帅觉得将士有些疲惫了,可以把后面的部队调上来进行轮换休整。

    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在华夏这个民族,基本是不怎么需要的。

    不是因为人不知道累,而是华夏人身上自古就有一种韧劲,一股倔强。

章节目录

唐朝最佳闲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末日游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末日游侠并收藏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