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的香港远远没有后世繁荣,不但比上海、广州差远了,连青岛都超出这里一大截。
抗战爆发后,香港成为国外物资输入国内的重要港口之一,大量的国内急需的物资由香港从陆上转运内地。加上内地大量资本涌入港岛,香港逐渐呈现出一派战时繁荣景象!
香港作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地理条件又得天独厚,所以日本并没有封锁香港,国内抗战的许多重要物资,特别是汽油,还能从这里通过走私运往内地支援抗战。同样,日本人也得到了他们最急需的军用物资,锡、猪鬃、钨沙和水银!?
特别是钨沙,日本不产这东西,西班牙每年那点出产还让欧洲各国瓜分了,最让日本人郁闷的是,日军的占领区也没有这玩意。国民政府为了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干脆把钨沙的销售权承包给了英国人,所以日本人想要得到钨沙也只能靠走私渠道。
按照目前的汇价,一港币值15便士,钨沙在广东产地的售价是60法币一吨,换算成港币大约是66块7毛。钨沙走私到香港后,价格立刻暴涨到2000港币,整整翻了30倍,暴利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战前的钨沙走私就很厉害!走私手法种类繁多,一般的老百姓会把钨沙装在特制的马甲里带到香港,走私商喜欢用轮船夹带和渔船偷运,最不讲究的就是广东那帮军阀,他们连军舰都用上了。?老百姓偷运都是论斤论旦偷运,海军那帮人用运输舰一次至少几百吨。
不仅钨沙,其他东西走私也成常态化。走私客向境外走私锡、锑、钨沙、桐油,换盐、糖、香烟和鸦片谋取双份利润。国民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整军备战,一直在加强海关的缉私力量,广东这头特别成立了财政厅缉私处,但收效十分有限。
走私的不仅包括海盗、私枭,还有税警、地方官绅,甚至包括驻军和海军。广东军队的待遇一度比中央军还要好,还利用走私获得的巨大利润建立了强大的空军力量。抗战爆发以后,部分还有良心的走私客换了营生,可是更多地人还在继续着往日的“生意”。
于璐在电报中提过,东江一带走私客为了赚钱,几乎没有任何底线,每个月都能偷运巨量钨砂到香港销售,他们不在乎买家是谁,只在乎能不能拿到钱,每个月至少有二十吨左右流入日本人手中。丫头用金钱开到,和当地驻军和缉私武装搭上了关系,然后边打边拉和走私犯也达成了默契。走私客们还算只要有钱赚,就能不把东西卖给日本人,那些有军队背景的商人更是如此。最多的一个月,公司从东江走私了1300余吨钨沙,小部分在欧洲市场出售,大部分在西班牙秘密贮存起来,几个月下来,居然也积攒了四千吨钨沙。
于璐在香港收购钨沙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在意大利注册的,一家在是在瑞士注册的。赵诚跟于璐强调过,日本人吃早要和英国人翻脸,所以她做了两手准备。于璐不仅收购了钨沙,还收购了猪鬃和桐油,这些东西同样是紧俏货,欧洲的火药味连猪都闻的出来,各个大国都在拼命的囤积这些东西。赵诚没进公司,只是远远的在观察,几个外国经理很负责,大批的中国雇员也很认真,就冲着他们的工作态度,于璐的工资就没白花。
两家公司旁边就是原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八路军的办事处挂的是“粤华公司”的牌子,一来是为了宣传抗战,二来么,为了筹集抗战物资。苏联人给的援助全给了国民政府,新四军只要来了几挺转盘机枪,其他什么都没有。委员长的解释是,前线吃紧,所有外援和国造的武器都发完了,连旧枪都用上了。不过委员长还算地道,至少之前答应的军饷还在发着。三月份的时候,港英当局出动了大批警力对“粤华公司”进行突然搜查,还逮捕了办事处5名工作人员?,自此粤华公司的活动就转入了半地下状态。
下午的时候,赵诚办完事去去皇后大道逛了逛,顺便找个地方落脚。这里的人很多,还挺繁华,罗大佑的歌里唱的还真不假,“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一连跑了几家旅馆都没有空房,大量难民为了躲避战火涌入香港,香港的人口从1936年的八十六万一下激增加至一百四十余万,这里的衣食住行一下都紧张起来。赵诚很郁闷地发现,闹不好自己又得露宿街头了!好在这里茶社不少,弄个包间也能对付一夜。
赵诚很意外,他在茶社里看见了“北边来的同志”,几十年后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宋q龄女士居然也和朋友在茶社里聚会。南京沦陷以后,宋女士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女士的帮助下,摆脱了日本人和军统的监视,从上海乘船来香港建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宋女士利用自己在外国人和华侨中的声望,筹集了大批资金和物资送国内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也从同盟这里获得了急需的的药品。
宋女士十分同情难民中的老弱妇孺,但是对那些来港逃避兵役的人,和苟且偷安的军政人员则是十分愤怒。据说,她还写信给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要求广东方面设法制止年轻力壮者和家境富裕的人员逃往香港。赵诚让张伟悄悄的塞了两万美元在宋女士包里。宋女士不是那种公款私用的人,更不会向她的秃头妹夫伸手,香港物价涨的厉害,这些钱应该能派得上用场。
休息了一夜,赵诚他们又到了启德机场,这他买了一大包,还给张伟买了两瓶红酒,飞机上空姐是漂亮,可是红酒也太贵,就算是富二代也喝不起啊!
这搭乘的是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先飞到印度支那半岛。?然后再转道去欧洲!
抗战爆发后,香港成为国外物资输入国内的重要港口之一,大量的国内急需的物资由香港从陆上转运内地。加上内地大量资本涌入港岛,香港逐渐呈现出一派战时繁荣景象!
香港作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地理条件又得天独厚,所以日本并没有封锁香港,国内抗战的许多重要物资,特别是汽油,还能从这里通过走私运往内地支援抗战。同样,日本人也得到了他们最急需的军用物资,锡、猪鬃、钨沙和水银!?
特别是钨沙,日本不产这东西,西班牙每年那点出产还让欧洲各国瓜分了,最让日本人郁闷的是,日军的占领区也没有这玩意。国民政府为了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干脆把钨沙的销售权承包给了英国人,所以日本人想要得到钨沙也只能靠走私渠道。
按照目前的汇价,一港币值15便士,钨沙在广东产地的售价是60法币一吨,换算成港币大约是66块7毛。钨沙走私到香港后,价格立刻暴涨到2000港币,整整翻了30倍,暴利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战前的钨沙走私就很厉害!走私手法种类繁多,一般的老百姓会把钨沙装在特制的马甲里带到香港,走私商喜欢用轮船夹带和渔船偷运,最不讲究的就是广东那帮军阀,他们连军舰都用上了。?老百姓偷运都是论斤论旦偷运,海军那帮人用运输舰一次至少几百吨。
不仅钨沙,其他东西走私也成常态化。走私客向境外走私锡、锑、钨沙、桐油,换盐、糖、香烟和鸦片谋取双份利润。国民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整军备战,一直在加强海关的缉私力量,广东这头特别成立了财政厅缉私处,但收效十分有限。
走私的不仅包括海盗、私枭,还有税警、地方官绅,甚至包括驻军和海军。广东军队的待遇一度比中央军还要好,还利用走私获得的巨大利润建立了强大的空军力量。抗战爆发以后,部分还有良心的走私客换了营生,可是更多地人还在继续着往日的“生意”。
于璐在电报中提过,东江一带走私客为了赚钱,几乎没有任何底线,每个月都能偷运巨量钨砂到香港销售,他们不在乎买家是谁,只在乎能不能拿到钱,每个月至少有二十吨左右流入日本人手中。丫头用金钱开到,和当地驻军和缉私武装搭上了关系,然后边打边拉和走私犯也达成了默契。走私客们还算只要有钱赚,就能不把东西卖给日本人,那些有军队背景的商人更是如此。最多的一个月,公司从东江走私了1300余吨钨沙,小部分在欧洲市场出售,大部分在西班牙秘密贮存起来,几个月下来,居然也积攒了四千吨钨沙。
于璐在香港收购钨沙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在意大利注册的,一家在是在瑞士注册的。赵诚跟于璐强调过,日本人吃早要和英国人翻脸,所以她做了两手准备。于璐不仅收购了钨沙,还收购了猪鬃和桐油,这些东西同样是紧俏货,欧洲的火药味连猪都闻的出来,各个大国都在拼命的囤积这些东西。赵诚没进公司,只是远远的在观察,几个外国经理很负责,大批的中国雇员也很认真,就冲着他们的工作态度,于璐的工资就没白花。
两家公司旁边就是原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八路军的办事处挂的是“粤华公司”的牌子,一来是为了宣传抗战,二来么,为了筹集抗战物资。苏联人给的援助全给了国民政府,新四军只要来了几挺转盘机枪,其他什么都没有。委员长的解释是,前线吃紧,所有外援和国造的武器都发完了,连旧枪都用上了。不过委员长还算地道,至少之前答应的军饷还在发着。三月份的时候,港英当局出动了大批警力对“粤华公司”进行突然搜查,还逮捕了办事处5名工作人员?,自此粤华公司的活动就转入了半地下状态。
下午的时候,赵诚办完事去去皇后大道逛了逛,顺便找个地方落脚。这里的人很多,还挺繁华,罗大佑的歌里唱的还真不假,“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一连跑了几家旅馆都没有空房,大量难民为了躲避战火涌入香港,香港的人口从1936年的八十六万一下激增加至一百四十余万,这里的衣食住行一下都紧张起来。赵诚很郁闷地发现,闹不好自己又得露宿街头了!好在这里茶社不少,弄个包间也能对付一夜。
赵诚很意外,他在茶社里看见了“北边来的同志”,几十年后共和国的外交部长乔冠华。
宋q龄女士居然也和朋友在茶社里聚会。南京沦陷以后,宋女士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女士的帮助下,摆脱了日本人和军统的监视,从上海乘船来香港建立了“保卫中国同盟”。宋女士利用自己在外国人和华侨中的声望,筹集了大批资金和物资送国内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也从同盟这里获得了急需的的药品。
宋女士十分同情难民中的老弱妇孺,但是对那些来港逃避兵役的人,和苟且偷安的军政人员则是十分愤怒。据说,她还写信给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要求广东方面设法制止年轻力壮者和家境富裕的人员逃往香港。赵诚让张伟悄悄的塞了两万美元在宋女士包里。宋女士不是那种公款私用的人,更不会向她的秃头妹夫伸手,香港物价涨的厉害,这些钱应该能派得上用场。
休息了一夜,赵诚他们又到了启德机场,这他买了一大包,还给张伟买了两瓶红酒,飞机上空姐是漂亮,可是红酒也太贵,就算是富二代也喝不起啊!
这搭乘的是法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先飞到印度支那半岛。?然后再转道去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