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推荐:本书最快更新网站http://www.yunlaige.com 或者百度输入 云来阁】
对于某一场战役或者某一个事件来说或许张曼成永远都是高明的,但是对于整个黄巾义军来说这或许就是宿命。如果从一开始张曼成不是想着明哲保身、没有把廖淳当成炮灰,而是作为真正的先锋,在廖淳旗开得胜的时候,他率大部队跟进,与波才合兵一处,码足了劲的跟官军大干一场,那么这皇甫嵩纵然有日后那陆逊火烧连营之才,量他区区六千残兵败将也难敌十一万的黄巾义军。而如果这长社一役未败,那么汉家江山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话说陈老大强留了张曼城的三千人马,廖淳所部的队伍又再次恢复了壮大,但是如果真正要去列阵杀敌,就凭这支队伍还是不行的。因为这支走在后面的队伍是负责搬运粮草辎重的,队里有的都是一些老弱兵卒,其实严格说来他们连兵卒都是谈不上的,也就是些个老弱的贫苦农民,不过用来守城,或者是仗着人多,跟波才他们一般的拉出去打劫几个村落却还是可以的。
但陈幕没有这么去做,这倒不是说陈幕对这廖淳的价值观就有多少的认同,也不是说他转了山贼的心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改吃素了,只不过是这阳翟城中粮草丰足,根本用不着费这个心力去劫掠。张曼成把这里做为落脚点,本来就有不少粮草军械屯在城里,这次被强留下的又是辎重部队,所以随着部队的留下又有许多粮秣辎重被留了下来,因而城里是不缺吃喝的。这半个月陈幕每天派人出城做的是三件事:一是寻找泥鳅徐骁的下落;二是打探那夜被官军冲散之后其他各部曲的下落;三是紧密关注官军的动向。
虽然泥鳅始终还是渺无音讯,但这时间到底是个神奇的东西,经过半个月的疗愈廖淳终于从伤痛中恢复过来,走出了房间。关在房里的这些天中他一直思索的是郏下被伏击和长社被劫营这两件事,打仗要死人这谁都知道,廖淳也是无比的清除的。但当看到刚刚还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活生生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骤然凋零的时候,这一切却又变得是那么的难以接受,廖淳突然间发现原本令人热血沸腾的起义,竟然还伴随着如此残酷的血与火,活着的弟兄们还在屋外等着自己,而自己又将把他们带向何方?如果打下洛阳后他们都已倒下,那么这样的胜利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陈幕告诉廖淳他躲在屋里的这半个月来所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个重要军情,官军那边老儿皇甫嵩正在围攻颍川城。原本廖淳躲在屋里不出来,陈幕就打算闯进去告诉他这件事的,因为这毕竟是廖淳拉起来的队伍,打仗是要死人的,是否去打这个仗,他不是没这个魄力来做这个决断,只是他觉得如果由廖淳来做这个决定大伙儿会更安心一些,当然陈幕考量的这个“大伙儿”指的主要是何邑、姜兰甫、安虎和鲍烣,延伸开去便是那五百余号的荆州旧部人马,不包括刚刚强制收编的三千人的辎重部队。
廖淳的决定是:颍川之围必须得救,这一仗必须得打!理由很简单,往大里说拉起这支队伍揭竿而起为的就是跟官军打仗,打败了这些官军才能把皇帝老儿拉下马,见了官军就跑,那还不如各自回家继续给地主老财种田好了;而往小了说,渠帅波才对自己也算是有知遇之恩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少年,只有几百来号人的小部曲的头目,在整个黄巾军中,甚至就放在颍川军营里面,也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然而波才却在众人面前把自己捧得那么高,都快高到天上去了,现在他被官军围在颍川城中又怎么能弃之于不顾?但是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那些在战斗中逝去的人总是飘现在脑海里,他们都在对着自己笑。廖淳不能确定自己这一次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但是他真的是不想再看到那些信任自己人们因为自己错误的命令而死去,这一次他自己是一定要去的,但是其他人则要他们自己来决定!
所以廖淳在校场集结队伍的时候对众人说道:“有愿意随我去救颍川的站到左边,不愿去的站到右边。!”
对于廖淳的这个命令,陈幕感到有一些吃惊,因为这三千人刚刚被收编,而且是强制收编的,所以指望这些人甘心情愿的跟着你去卖命那是不可能的,廖淳的这个命令一下,那么去救颍川的无疑便只剩五百余号旧部了,就凭这么点人马去塞官军的牙缝怕都不够。如果按他陈老大自己的风格,要去救颍川,那么指定是把这三千人押在队伍的前面当炮灰的。不过这一刻陈老大并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的站到了左边。
起先,不出陈幕所料,站到左边的都是廖淳带领的旧部,而那刚刚被收编的三千兵卒,清一色的都退到右边去了。两边的队伍在人数上形成了极为可笑的对比,但是当这三千人望着对面那五百余人脸上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神情时,被这种他们的这种豪气所深深的震慑到了,许多人想起那彪悍的山贼头子在自己头领身上画的那两个乌龟壳,原本大伙儿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这一刻却猛然间领悟到,这是在骂他是“缩头乌龟”,那么现在自己临战退缩,不是缩头乌龟那又是什么?于是许多人胸中又激起了初初投身黄巾行伍的那份豪情,纷纷走到那对面那五百壮士中间,来到了左边的队列。
廖淳让陈岭清点人数,比原先多出了一千余人,现在左边的队伍一共是一千六百余人。廖淳清了清嗓子,大伙儿以为这是主将要做战前的宣言,激励大伙儿的士气,没想到他说的却是:“百善孝为先!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凡是家中独苗者,出列!”
大伙儿的一阵面面相觑之后,左边的队伍中陆续走出十余个人,廖淳对他们的勇气做了一番赞赏后让他们回到了右边的队列中。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举动,右从边队列中竟然又走出来千余人加入这战斗的队伍,最后廖淳剔去了队伍中一些实在是年老体弱的兵士,让他们留下守城,而最终确定去救援颍川的是两千八百五十三人,这一次是出征前廖淳少有的亲自把出征人数点的清清楚楚的一次。
看着眼前发生的这戏剧化的一幕,陈幕再一次的坚定了自己追随廖淳的信念,因为他又找到了可以支持这一信念的一个绝好的理由!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对于某一场战役或者某一个事件来说或许张曼成永远都是高明的,但是对于整个黄巾义军来说这或许就是宿命。如果从一开始张曼成不是想着明哲保身、没有把廖淳当成炮灰,而是作为真正的先锋,在廖淳旗开得胜的时候,他率大部队跟进,与波才合兵一处,码足了劲的跟官军大干一场,那么这皇甫嵩纵然有日后那陆逊火烧连营之才,量他区区六千残兵败将也难敌十一万的黄巾义军。而如果这长社一役未败,那么汉家江山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话说陈老大强留了张曼城的三千人马,廖淳所部的队伍又再次恢复了壮大,但是如果真正要去列阵杀敌,就凭这支队伍还是不行的。因为这支走在后面的队伍是负责搬运粮草辎重的,队里有的都是一些老弱兵卒,其实严格说来他们连兵卒都是谈不上的,也就是些个老弱的贫苦农民,不过用来守城,或者是仗着人多,跟波才他们一般的拉出去打劫几个村落却还是可以的。
但陈幕没有这么去做,这倒不是说陈幕对这廖淳的价值观就有多少的认同,也不是说他转了山贼的心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改吃素了,只不过是这阳翟城中粮草丰足,根本用不着费这个心力去劫掠。张曼成把这里做为落脚点,本来就有不少粮草军械屯在城里,这次被强留下的又是辎重部队,所以随着部队的留下又有许多粮秣辎重被留了下来,因而城里是不缺吃喝的。这半个月陈幕每天派人出城做的是三件事:一是寻找泥鳅徐骁的下落;二是打探那夜被官军冲散之后其他各部曲的下落;三是紧密关注官军的动向。
虽然泥鳅始终还是渺无音讯,但这时间到底是个神奇的东西,经过半个月的疗愈廖淳终于从伤痛中恢复过来,走出了房间。关在房里的这些天中他一直思索的是郏下被伏击和长社被劫营这两件事,打仗要死人这谁都知道,廖淳也是无比的清除的。但当看到刚刚还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活生生的生命,在自己眼前骤然凋零的时候,这一切却又变得是那么的难以接受,廖淳突然间发现原本令人热血沸腾的起义,竟然还伴随着如此残酷的血与火,活着的弟兄们还在屋外等着自己,而自己又将把他们带向何方?如果打下洛阳后他们都已倒下,那么这样的胜利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陈幕告诉廖淳他躲在屋里的这半个月来所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个重要军情,官军那边老儿皇甫嵩正在围攻颍川城。原本廖淳躲在屋里不出来,陈幕就打算闯进去告诉他这件事的,因为这毕竟是廖淳拉起来的队伍,打仗是要死人的,是否去打这个仗,他不是没这个魄力来做这个决断,只是他觉得如果由廖淳来做这个决定大伙儿会更安心一些,当然陈幕考量的这个“大伙儿”指的主要是何邑、姜兰甫、安虎和鲍烣,延伸开去便是那五百余号的荆州旧部人马,不包括刚刚强制收编的三千人的辎重部队。
廖淳的决定是:颍川之围必须得救,这一仗必须得打!理由很简单,往大里说拉起这支队伍揭竿而起为的就是跟官军打仗,打败了这些官军才能把皇帝老儿拉下马,见了官军就跑,那还不如各自回家继续给地主老财种田好了;而往小了说,渠帅波才对自己也算是有知遇之恩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少年,只有几百来号人的小部曲的头目,在整个黄巾军中,甚至就放在颍川军营里面,也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然而波才却在众人面前把自己捧得那么高,都快高到天上去了,现在他被官军围在颍川城中又怎么能弃之于不顾?但是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那些在战斗中逝去的人总是飘现在脑海里,他们都在对着自己笑。廖淳不能确定自己这一次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但是他真的是不想再看到那些信任自己人们因为自己错误的命令而死去,这一次他自己是一定要去的,但是其他人则要他们自己来决定!
所以廖淳在校场集结队伍的时候对众人说道:“有愿意随我去救颍川的站到左边,不愿去的站到右边。!”
对于廖淳的这个命令,陈幕感到有一些吃惊,因为这三千人刚刚被收编,而且是强制收编的,所以指望这些人甘心情愿的跟着你去卖命那是不可能的,廖淳的这个命令一下,那么去救颍川的无疑便只剩五百余号旧部了,就凭这么点人马去塞官军的牙缝怕都不够。如果按他陈老大自己的风格,要去救颍川,那么指定是把这三千人押在队伍的前面当炮灰的。不过这一刻陈老大并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的站到了左边。
起先,不出陈幕所料,站到左边的都是廖淳带领的旧部,而那刚刚被收编的三千兵卒,清一色的都退到右边去了。两边的队伍在人数上形成了极为可笑的对比,但是当这三千人望着对面那五百余人脸上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神情时,被这种他们的这种豪气所深深的震慑到了,许多人想起那彪悍的山贼头子在自己头领身上画的那两个乌龟壳,原本大伙儿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这一刻却猛然间领悟到,这是在骂他是“缩头乌龟”,那么现在自己临战退缩,不是缩头乌龟那又是什么?于是许多人胸中又激起了初初投身黄巾行伍的那份豪情,纷纷走到那对面那五百壮士中间,来到了左边的队列。
廖淳让陈岭清点人数,比原先多出了一千余人,现在左边的队伍一共是一千六百余人。廖淳清了清嗓子,大伙儿以为这是主将要做战前的宣言,激励大伙儿的士气,没想到他说的却是:“百善孝为先!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凡是家中独苗者,出列!”
大伙儿的一阵面面相觑之后,左边的队伍中陆续走出十余个人,廖淳对他们的勇气做了一番赞赏后让他们回到了右边的队列中。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举动,右从边队列中竟然又走出来千余人加入这战斗的队伍,最后廖淳剔去了队伍中一些实在是年老体弱的兵士,让他们留下守城,而最终确定去救援颍川的是两千八百五十三人,这一次是出征前廖淳少有的亲自把出征人数点的清清楚楚的一次。
看着眼前发生的这戏剧化的一幕,陈幕再一次的坚定了自己追随廖淳的信念,因为他又找到了可以支持这一信念的一个绝好的理由!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