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广地区建省设府,后周朝廷在长江以南的征战也就此暂时画上了句号。虽然两广的西边还有大理国存在,但考虑到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因素,穿越团队以及后周朝廷中的本地大臣都没有把其当作下一步征伐的首选,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北方、转向了已经休养生息了近十年,元气似乎略有恢复的契丹人。哪怕自当初北平军实施“霸王行动”夺取契丹中京道大部分土地后,契丹人一直很老实。不但从未在边境地区有过任何挑衅性的行为,而且仍在其统治下的中京道其余部分、东京道乃至上京道还经常成为以前的北平军现在的大周河北、山西乃至陕西等省边境驻军“打草谷”的对象。毕竟,相比于偏安西南一隅、一直向后周称臣纳贡、执礼甚恭的大理国,契丹威胁程度要大得多、战略地位要重要得多、辖境面积要广阔得多、人口要多得多、各种资源更是要丰富得多。再加上当初穿越团队制定的平定天下的计划也是“先南后北、再南再北”,收复两广后战略重心北移,将彻底平辽提上议事日程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提上议事日程并不代表马上就会发动北伐。毕竟,平灭南汉之战刚刚结束,新收复的地区需要时间进行消化吸收,粮草辎重需要生产积累、参战将士需要休整补充,尤其是以穿越团队目前武器装备(主要是火器)的生产速度,尚不能支持连续不断的进行对外作战,实不宜立即展开另一场难度更大、规模更大、消耗更大的灭国之战。
要知道,尽管目前穿越团队拥有北平、太原、开封三处武器(火器)生产基地,但一来这三个基地彼此之间是分工协作关系而非**生产关系,是属于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一的关系而非一加一加一等于三的关系。要想加快武器(火器)生产速度,只有三个基地全都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快三个基地之间彼此的物流速度才能实现。可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或许还能实现,但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想加快物流速度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除非穿越团队再新建更多的生产基地,或者将前面那三处生产基地全部扩建成可以**生产各类武器弹药的全能型基地,否则在短时间内想要加快武器(火器)的生产速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无论是新建更多的生产基地还是扩建完善现有生产基地,都与穿越团队将武器弹药的生产完全掌控于委员会手中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在现有条件下,穿越团队委员会宁肯以减慢征伐天下的脚步为代价,也不会冒武器弹药脱离自己掌握的风险。
穿越团队囿于武器弹药生产速度不得不按部就班的缓步实施征伐天下、一统寰宇的计划,是以在平灭南汉后众兄弟的主要精力一方面放在对契丹的情报工作上,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征伐的间隙进行休养生息,积攒一下国力、放松一下民力,待国库充盈、准备完善,且江南各省新近收复地区彻底安定,士绅百姓真正认可后周朝廷的统治之后,再全力出击,一举涤荡所有敌人,真正恢复汉唐故土、完成华夏中兴的大业。
只是,穿越团队“积蓄实力、与民休息”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对外征战告一段落后,后周内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建隆六年阴历八月初四,是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十七岁(虚岁)的生日。虽说此时的柴宗训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不仅对朝政毫无发言权,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其无论去什么地方,身边均有大批由穿越团队安排的随从侍卫陪伴,就连与自己的母后小符太后说话,亦会有两名来自“暗羽”的宦官在一旁监视,以至其想和母后说两句体己话都不可能。但柴宗训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大周皇帝,作为其生日的万寿节自然要进行隆重庆祝、大操大办。而且此时已距中秋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不远,再加上周军刚刚取得平灭南汉的重大胜利,是以整个皇宫乃至开封城都笼罩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到处张灯结彩、笑声不绝。
可就是在这种称得上普天同庆的节日氛围之中,却出现了一拍不和谐的音符,而事情的起因却源自为庆祝天寿节在皇宫之中举行的那场宴会。
作为为皇帝祝寿的宴会自然是异常盛大而隆重,除了必不可少的山珍海味、鼓乐喧天、歌舞百戏,更有在京所有大周官员、各国使节以及包括刚刚到京的南汉主刘鋹在内的所有被俘虏到京的地方政权首领到场祝贺,现在气氛十分的热烈、喜庆。参与宴会的人彼此敬酒,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喝得是酒酣耳热、兴致非常高涨。
可正所谓,“酒入欢肠千杯少、酒入愁肠愁更愁”,正当宴会的气氛被大家渐渐推到**之时,却有一阵哭声自宴会正厅紫辰殿武将聚集之处传出。初时只是咽咽而泣,除了与哭泣者相临而坐的一两桌人能够听到之外,其他人并未发现。可随着哭泣之人一杯接一杯的将酒灌进自己的肚子里,其心中郁郁、忿懑的情绪也积聚的越来越重,直至再也压制不住,最终彻底的被释放出来。于是,原本的啜泣变成了嚎啕大哭,不但大殿之中的人能够听见,就连那些品级较低,只能在殿外临时搭建的席棚之中用餐的官员都有所耳闻。
喜庆之日却突然大放悲声,这样的情形自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于是,原本喧嚣热闹的宴会现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向传出哭声的方向望去。最终,大家目光的焦点都落在了同一个位置、同一个人身上——位于武将区域第二排第一位的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作为后周老臣,且又是对柴家绝对忠心耿耿的武将,在北平军南下开封之后,韩通虽然既没有被罢官,更没有像前世那般被捉拿、砍头、满门皆亡,但却被穿越团队以身负重伤、不宜过度操劳为名劝回家中休养。是以,尽管其身为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却既不能插手政务,更没机会接触军事,几年下来便实权全无,彻底被边缘化了。若不是每逢大朝会以及像今天这样的重大节日,其作为所谓的朝廷重臣需要露面出席,充个场面,只怕早就被大家所遗忘了。
可问题是,被剥夺了实权、被边缘化、被长期搁置不代表韩通就此消沉下去,更不代表他忘记了世宗柴荣当年的托付。实际上,自打北平军进入开封、“清园”兄弟掌控朝政之后,韩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驱逐这些个“乱臣贼子”,还政于当朝天子。只是苦于北平军实力过于强悍,且“清园”兄弟又纷纷把持着朝廷的要害部门,一时间难以将其掀翻,这才不得不暂时蛰伏、偃旗息鼓,以待时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清园”兄弟及北平军一系的官员逐渐渗透到大周朝廷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这几年接连发起的几次平灭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争全部大获全胜,“清园”兄弟麾下的“飞龙军”、“保安军”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不但使得其对大周朝廷的掌控越来越牢固,而且也令其在其他官员以及天下士绅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日益高涨,以至许多老百姓只知主持国政、为大周开疆拓土、平定四方的是宋国公、是“清园”兄弟,而不知当今天子其实是姓柴的。假以时日,只怕不用王崤峻和“清园”兄弟们主动谋朝篡位,就会因为民心所向而被百姓推到那个统御天下的位置上去。到那时,当今天子丢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皇位,搞不好连性命都会不保。
是以,当韩通看到坐在御案之后的小皇帝柴宗训在王崤峻和其他“清园”兄弟面前强颜欢笑,满脸无奈的和对方推杯换盏、看到除了个别老臣外,堂上绝大部分文官武将都带着“谄媚”的笑容,纷纷去向王崤峻和他的那些个兄弟们敬酒致贺、去给他们歌功颂德,却将当今天子晾在一边不理不睬时,其心中便充满烦躁与忿懑之情。而在酒精的刺激与麻醉之下,这种烦躁与忿懑很快就变成了悲愤与不甘,并最终以哭泣的方式被发泄了出来。
若韩通只是在那里暗自啜泣,尽管会令他周围的人感到奇怪、诧异或者担心,却不会引起别的什么后果。毕竟,大家都很清楚韩通此时的心理状态,就算这事最后传到“清园”兄弟耳朵里,对方也最多把这看做是韩通对自己无力挽回局面、愧对柴荣当初托孤之恩的一种自然反应,不会当一回事。然则,韩通现在并非处于一种清醒状态。正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几杯高度白酒下肚,令得韩通在化忿懑为悲痛的同时,亦使他渐渐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并最终彻底爆发出来。于是,原本的暗暗啜泣先是变成了嚎啕大哭,紧接着韩通更是站起身形,用手点指离自己不远、坐在上首第一席的王崤峻,将原本藏在心中的对宋国公、对“清园”兄弟的不满变成了当面的控诉乃至痛骂,“乱臣贼子”、“窃国奸佞”、“当世曹操”、“狼子野心”、“祸乱朝纲”、“把持朝政”、“目无君上”、“居心叵测”、“图谋不轨”乃至“欺负孤儿**”、“毫无廉耻之心”等等或恶毒、或诛心的词语随着韩通的大嗓门充斥于整个大殿之上。
假使韩通只是在那里哭泣甚至是嚎啕,王崤峻、张维信等穿越者虽会心中不快,却尚不会有其他念头。可如今这韩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自己这些人指斥为“乱臣贼子”,说自己是意图谋朝篡位的“窃国奸佞”,即便心宽大度、通常不愿与朝中老臣正面冲突的王崤峻也不由得怒火中烧、杀意盈然。毕竟,就算“清园”兄弟想取周而代之的心思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最多也只是在私下里议论一番,而绝不会当着“清园”兄弟的面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因为一旦将这件事揭开,那就意味着说话之人已经决定与“清园”兄弟撕破脸皮,双方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其结果,要么是“清园”兄弟在舆论的压力下放弃权位,要么是说破此事的人被“清园”兄弟拿来祭旗,以便借此震慑朝堂、打压反对者。而以目下后周朝廷的势力分布局面来看,只怕韩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因此,不但韩通周围同情其所作所为的同僚纷纷出手拉扯他的衣袖,希望能够制止其这处类似发疯的行为,就连小皇帝柴宗训都不停的使眼色,示意其不要再说,并连连以“韩太尉喝多了、发酒疯”为借口,替其在王崤峻、张维信等人面前开脱。
考虑到今天是万寿节、是小皇帝柴宗训的生日,就算再不把这个傀儡皇帝放在眼里,这种场面上的君臣和谐还是有必要保持的。是以,尽管王崤峻面沉似水,双眸之中寒光闪烁、杀机重重,却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强压怒火,向身边的张维信使了个眼色。而张维信则会意起身,顺着小皇帝柴宗训的话头,一指犹在那里破口大骂的韩通,喝道:“来人,将这个喝多了酒,胡言乱语的韩瞪眼架出去,找个地方让他好好醒一醒酒。”
殿前侍卫闻言立即上前,不由分说架起韩通往外就走。那韩通虽死命挣扎,无奈他自当年被枪击受伤后身体一直很差,再加上方才喝了不少的酒,又怎是那些身强体壮、训练有素的殿前侍卫的对手。转眼之间他便被数名侍卫制服,架着膀子、几乎是脚不沾地的给拎出了大殿。而且,在出了殿门之后,更是被一块破布将嘴巴堵住,连骂都骂不出来了,就这样一路呜呜咽咽的被架到远离紫辰殿的一处偏僻房间之中醒酒。
当然,提上议事日程并不代表马上就会发动北伐。毕竟,平灭南汉之战刚刚结束,新收复的地区需要时间进行消化吸收,粮草辎重需要生产积累、参战将士需要休整补充,尤其是以穿越团队目前武器装备(主要是火器)的生产速度,尚不能支持连续不断的进行对外作战,实不宜立即展开另一场难度更大、规模更大、消耗更大的灭国之战。
要知道,尽管目前穿越团队拥有北平、太原、开封三处武器(火器)生产基地,但一来这三个基地彼此之间是分工协作关系而非**生产关系,是属于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一的关系而非一加一加一等于三的关系。要想加快武器(火器)生产速度,只有三个基地全都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快三个基地之间彼此的物流速度才能实现。可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或许还能实现,但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想加快物流速度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除非穿越团队再新建更多的生产基地,或者将前面那三处生产基地全部扩建成可以**生产各类武器弹药的全能型基地,否则在短时间内想要加快武器(火器)的生产速度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无论是新建更多的生产基地还是扩建完善现有生产基地,都与穿越团队将武器弹药的生产完全掌控于委员会手中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因此,在现有条件下,穿越团队委员会宁肯以减慢征伐天下的脚步为代价,也不会冒武器弹药脱离自己掌握的风险。
穿越团队囿于武器弹药生产速度不得不按部就班的缓步实施征伐天下、一统寰宇的计划,是以在平灭南汉后众兄弟的主要精力一方面放在对契丹的情报工作上,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征伐的间隙进行休养生息,积攒一下国力、放松一下民力,待国库充盈、准备完善,且江南各省新近收复地区彻底安定,士绅百姓真正认可后周朝廷的统治之后,再全力出击,一举涤荡所有敌人,真正恢复汉唐故土、完成华夏中兴的大业。
只是,穿越团队“积蓄实力、与民休息”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对外征战告一段落后,后周内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建隆六年阴历八月初四,是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十七岁(虚岁)的生日。虽说此时的柴宗训不过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不仅对朝政毫无发言权,甚至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其无论去什么地方,身边均有大批由穿越团队安排的随从侍卫陪伴,就连与自己的母后小符太后说话,亦会有两名来自“暗羽”的宦官在一旁监视,以至其想和母后说两句体己话都不可能。但柴宗训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大周皇帝,作为其生日的万寿节自然要进行隆重庆祝、大操大办。而且此时已距中秋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不远,再加上周军刚刚取得平灭南汉的重大胜利,是以整个皇宫乃至开封城都笼罩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到处张灯结彩、笑声不绝。
可就是在这种称得上普天同庆的节日氛围之中,却出现了一拍不和谐的音符,而事情的起因却源自为庆祝天寿节在皇宫之中举行的那场宴会。
作为为皇帝祝寿的宴会自然是异常盛大而隆重,除了必不可少的山珍海味、鼓乐喧天、歌舞百戏,更有在京所有大周官员、各国使节以及包括刚刚到京的南汉主刘鋹在内的所有被俘虏到京的地方政权首领到场祝贺,现在气氛十分的热烈、喜庆。参与宴会的人彼此敬酒,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喝得是酒酣耳热、兴致非常高涨。
可正所谓,“酒入欢肠千杯少、酒入愁肠愁更愁”,正当宴会的气氛被大家渐渐推到**之时,却有一阵哭声自宴会正厅紫辰殿武将聚集之处传出。初时只是咽咽而泣,除了与哭泣者相临而坐的一两桌人能够听到之外,其他人并未发现。可随着哭泣之人一杯接一杯的将酒灌进自己的肚子里,其心中郁郁、忿懑的情绪也积聚的越来越重,直至再也压制不住,最终彻底的被释放出来。于是,原本的啜泣变成了嚎啕大哭,不但大殿之中的人能够听见,就连那些品级较低,只能在殿外临时搭建的席棚之中用餐的官员都有所耳闻。
喜庆之日却突然大放悲声,这样的情形自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于是,原本喧嚣热闹的宴会现场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向传出哭声的方向望去。最终,大家目光的焦点都落在了同一个位置、同一个人身上——位于武将区域第二排第一位的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作为后周老臣,且又是对柴家绝对忠心耿耿的武将,在北平军南下开封之后,韩通虽然既没有被罢官,更没有像前世那般被捉拿、砍头、满门皆亡,但却被穿越团队以身负重伤、不宜过度操劳为名劝回家中休养。是以,尽管其身为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却既不能插手政务,更没机会接触军事,几年下来便实权全无,彻底被边缘化了。若不是每逢大朝会以及像今天这样的重大节日,其作为所谓的朝廷重臣需要露面出席,充个场面,只怕早就被大家所遗忘了。
可问题是,被剥夺了实权、被边缘化、被长期搁置不代表韩通就此消沉下去,更不代表他忘记了世宗柴荣当年的托付。实际上,自打北平军进入开封、“清园”兄弟掌控朝政之后,韩通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驱逐这些个“乱臣贼子”,还政于当朝天子。只是苦于北平军实力过于强悍,且“清园”兄弟又纷纷把持着朝廷的要害部门,一时间难以将其掀翻,这才不得不暂时蛰伏、偃旗息鼓,以待时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清园”兄弟及北平军一系的官员逐渐渗透到大周朝廷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这几年接连发起的几次平灭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争全部大获全胜,“清园”兄弟麾下的“飞龙军”、“保安军”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不但使得其对大周朝廷的掌控越来越牢固,而且也令其在其他官员以及天下士绅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日益高涨,以至许多老百姓只知主持国政、为大周开疆拓土、平定四方的是宋国公、是“清园”兄弟,而不知当今天子其实是姓柴的。假以时日,只怕不用王崤峻和“清园”兄弟们主动谋朝篡位,就会因为民心所向而被百姓推到那个统御天下的位置上去。到那时,当今天子丢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皇位,搞不好连性命都会不保。
是以,当韩通看到坐在御案之后的小皇帝柴宗训在王崤峻和其他“清园”兄弟面前强颜欢笑,满脸无奈的和对方推杯换盏、看到除了个别老臣外,堂上绝大部分文官武将都带着“谄媚”的笑容,纷纷去向王崤峻和他的那些个兄弟们敬酒致贺、去给他们歌功颂德,却将当今天子晾在一边不理不睬时,其心中便充满烦躁与忿懑之情。而在酒精的刺激与麻醉之下,这种烦躁与忿懑很快就变成了悲愤与不甘,并最终以哭泣的方式被发泄了出来。
若韩通只是在那里暗自啜泣,尽管会令他周围的人感到奇怪、诧异或者担心,却不会引起别的什么后果。毕竟,大家都很清楚韩通此时的心理状态,就算这事最后传到“清园”兄弟耳朵里,对方也最多把这看做是韩通对自己无力挽回局面、愧对柴荣当初托孤之恩的一种自然反应,不会当一回事。然则,韩通现在并非处于一种清醒状态。正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几杯高度白酒下肚,令得韩通在化忿懑为悲痛的同时,亦使他渐渐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并最终彻底爆发出来。于是,原本的暗暗啜泣先是变成了嚎啕大哭,紧接着韩通更是站起身形,用手点指离自己不远、坐在上首第一席的王崤峻,将原本藏在心中的对宋国公、对“清园”兄弟的不满变成了当面的控诉乃至痛骂,“乱臣贼子”、“窃国奸佞”、“当世曹操”、“狼子野心”、“祸乱朝纲”、“把持朝政”、“目无君上”、“居心叵测”、“图谋不轨”乃至“欺负孤儿**”、“毫无廉耻之心”等等或恶毒、或诛心的词语随着韩通的大嗓门充斥于整个大殿之上。
假使韩通只是在那里哭泣甚至是嚎啕,王崤峻、张维信等穿越者虽会心中不快,却尚不会有其他念头。可如今这韩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自己这些人指斥为“乱臣贼子”,说自己是意图谋朝篡位的“窃国奸佞”,即便心宽大度、通常不愿与朝中老臣正面冲突的王崤峻也不由得怒火中烧、杀意盈然。毕竟,就算“清园”兄弟想取周而代之的心思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最多也只是在私下里议论一番,而绝不会当着“清园”兄弟的面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因为一旦将这件事揭开,那就意味着说话之人已经决定与“清园”兄弟撕破脸皮,双方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其结果,要么是“清园”兄弟在舆论的压力下放弃权位,要么是说破此事的人被“清园”兄弟拿来祭旗,以便借此震慑朝堂、打压反对者。而以目下后周朝廷的势力分布局面来看,只怕韩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因此,不但韩通周围同情其所作所为的同僚纷纷出手拉扯他的衣袖,希望能够制止其这处类似发疯的行为,就连小皇帝柴宗训都不停的使眼色,示意其不要再说,并连连以“韩太尉喝多了、发酒疯”为借口,替其在王崤峻、张维信等人面前开脱。
考虑到今天是万寿节、是小皇帝柴宗训的生日,就算再不把这个傀儡皇帝放在眼里,这种场面上的君臣和谐还是有必要保持的。是以,尽管王崤峻面沉似水,双眸之中寒光闪烁、杀机重重,却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强压怒火,向身边的张维信使了个眼色。而张维信则会意起身,顺着小皇帝柴宗训的话头,一指犹在那里破口大骂的韩通,喝道:“来人,将这个喝多了酒,胡言乱语的韩瞪眼架出去,找个地方让他好好醒一醒酒。”
殿前侍卫闻言立即上前,不由分说架起韩通往外就走。那韩通虽死命挣扎,无奈他自当年被枪击受伤后身体一直很差,再加上方才喝了不少的酒,又怎是那些身强体壮、训练有素的殿前侍卫的对手。转眼之间他便被数名侍卫制服,架着膀子、几乎是脚不沾地的给拎出了大殿。而且,在出了殿门之后,更是被一块破布将嘴巴堵住,连骂都骂不出来了,就这样一路呜呜咽咽的被架到远离紫辰殿的一处偏僻房间之中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