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团”众人参拜完毕后,柴荣并没有马上与他们进行交流,而是略微沉默了一会儿,想是在观察他们这些人。片刻之后,就听柴荣继续以他那沉稳而充满威严的声音问道:“尔等既是扶摇子道长的弟子,为何只有一人身着道袍,余者均穿着平民百姓的服饰?莫非扶摇子道长所言有误?”
“代表团”众兄弟没想到柴荣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自己穿着的,这并不在之前众兄弟讨论的应答话术的范围之内。不过想想也是,他们既然声称是扶摇子老神仙的弟子,自然应该都是道士。作为道士却身着百姓服饰,引起柴荣的疑问也是正常的。
于是,在略微考虑了一下后,王崤峻决定由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上前一步,深施一礼道:“启禀陛下,太师父所言句句是实,草民等确是其弟子。至于草民等为何身着便服,个中缘由且容草民慢慢讲与陛下听。”
紧接着,在得到柴荣首肯后,王崤峻便把自己这些人如何因家乡发生大变不得不远涉重洋回归中土,如何在从海外回返中土的路上遇到了风浪,如何九死一生的抵达了海岸,如何与钟员外相遇并得以进入“玉虚宫”暂避,如何与扶摇子老神仙相识,如何因缘际会的拜扶摇子老神仙为师并由此加入道门、领了度牒,又是如何只是向扶摇子老神仙学习了武艺而并未涉及道学,后来又是如何为了自力更生而还俗离开“玉虚宫”到尘世中去打拼,从而创下了一份诺大的家业。
有关穿越团队来历的故事是所有穿越者平时说惯了的标准话术,再加上王崤峻本身口才也很好,虽说不上是“口灿莲花”,却也称得上是“巧舌如簧”了。所以饶是像柴荣这样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王者,依然被他这段惊险、神奇,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所吸引,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尔等竞有如此曲折的经历,真是比坊间的许多传奇故事要离奇、生动得多。”
“陛下所言极是”站在旁边的那位被张维信认为是赵匡胤的黑脸大臣说道,“不说别的,光是想想在上万里之外的东海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生活着大量汉人的国家,就已经令臣觉得不可思议了。臣虽是武将,却也曾读过一些书,但在臣所读的那些史书里,并没有任何一本提到过诸位道长所说的这个海外之国的哪怕一点消息,这令臣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按说,既然诸位道长能飘洋过海返回中土,那么这海外之国的其他人也应该有这个本事。可此前臣只听说过有外族海商自西方不远万里来中土做生意,却从未听说过有汉人从东方万里之外归乡寻祖的。而且,就算普通人畏惧风险不敢归乡,那海外之国的汉人百姓中也必会有商人,这些商人中少不得会有出海做生意的。既有出海做生意的,那么驾船返回故国做生意想来也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商人们绝不会视而不见。
一旦海外汉商与中土商人做起了买卖,那么双方肯定会对彼此的来历进行必要的了解,以免自己上当受骗。这样一来的话,这些海外汉商的身份就可能被中土商人知晓,而这些海外汉商的特殊身份、来历也一定会被当成新鲜事到处传播。可迄今为止,臣却从未听说过任何类似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民间确有这样的故事存在,只是臣孤陋寡闻没有听到而已。”
“不错”另一个白脸大臣附和道,“陛下,臣以为赵大人所言颇有道理。扶摇子道长当初向陛下举荐这些人时,言称这些人均是他的弟子。可今日一见,他们这十一个人中却只有一人做道士打扮,其他人都是平民百姓的装束。他们刚才所讲的经历又太过离奇,臣觉得非常不可信。所以,臣以为应该对这些人严加查问,以防有人冒名顶替,对陛下不利。”
如果说前面那位黑脸大臣表达的意思还比较含蓄的话,后面这位白脸大臣可就是直言不讳,直接表明自己对这批以扶摇子老神仙弟子身份进宫的道士的怀疑。这种怀疑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代表团”众兄弟不能很好的解释对方的疑问,那么即使柴荣在向扶摇子老神仙求证他们身份的真实性之前不会要他们的性命,至少也会先将众人看押起来,以防他们图谋不轨。
此时,柴荣虽然还没有表态,但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两位大臣的怀疑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之所以没有立即表态,估计还是出于对扶摇子老神仙的信任,觉得对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欺骗自己。而且从馆驿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表明,扶摇子是见过他的这些弟子的,这些人身份的真实性还是有一定保证的。不过,君王向来都是多疑的,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在这点上都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疑心的轻重。也就是说,柴荣这会儿是处于一种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一旦他做出了最终判断,那么“代表团”众兄弟再想让他改变自己的决定将会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王崤峻立即脑力全开思索应对的说辞,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想到了合适的理由。他再次向柴荣施礼道:“陛下明鉴,草民所言句句是实。陛下若是不信,可将草民的太师父召来验证。草民如有半句假话,甘愿受罚。”
或许是王崤峻诚挚的目光和脸上坚定的表情起到了作用,柴荣在沉思片刻后,说道:“扶摇子道长那里朕自然是会派人去询问的,但在此之前朕还是会给尔等一个机会,解答张、赵两位爱卿的疑问,来证明尔等在自己的身份上并未撒谎。如若说得有理,朕便相信尔等确是扶摇子道长的弟子。如若说得无理,那就只好先委屈尔等到开封府的大牢中住几日,待朕询问过扶摇子道长后,再做处置。”
见柴荣答应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身份,王崤峻连忙答道:“谢陛下恩典。”
此时,柴荣又说道:“既然尔等口口声声说是从海外归来,那么在回答张、赵两位爱卿的疑问前,你且先与朕说说尔等所居海外之国的情形,再说说尔等回到中土后的详细经历。”
“是”王崤峻点头道。
随后,王崤峻便抖擞起精神,先是以前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为蓝本,过滤掉诸如飞机、导弹等过于先进,完全不能为这个时代所理解的技术,向柴荣和在场的张、赵二位大人描述了一番自己这些人在回归中土之前的生活。而后,又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自己这些人回到中土后,在幽州以几只玻璃杯为本钱,进行创业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
王崤峻滔滔不绝的讲了足有半个多小时,直听得柴荣及张、赵二位大臣目瞪口呆。特别是王崤峻所说的,自己在海外之国的生活经历,以及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却又功能强大的各种物件,令柴荣等人有如看到了一个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有的天堂仙境。
不用马拉光喝油就能自己飞奔的车辆、全部用钢铁制造的巨大船只、高达上百丈的摩天高楼、各种威力无比的火药兵器等等,每一种物件都是那么的神奇,柴荣等人发现即使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依然无法理解其中任何一种。
过了好一会儿,柴荣等人才回过神来。不等柴荣说话,那位张姓大臣已经开口喝斥道:“竖子好大胆,陛下命尔据实讲述海外之国的情形,尔却编造了如此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故事来欺骗陛下。”
说着,这位张姓大臣转身向柴荣施礼道:“陛下,臣以为这些人绝非道士,其冒充扶摇子道长的弟子混进宫来,肯定是不怀好意。臣请陛下下旨捉拿,交于有司严加审问。退一步说,即便他们真是扶摇子道长的弟子,光凭其刚才这番说辞,也足以定其一个恣意妄言、欺君罔上之罪。”
不等柴荣对这位张姓大臣的建议做出反应,王崤峻便争辩道:“陛下明鉴,草民所言句句是实,绝非妄语。”
“哼!一派胡言。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不用人拉马拽就能行走的车辆,更不没听说过用钢铁做的船能浮在水面上,尔说的不是妄语又是什么。”张姓大臣此时已经认定王崤峻等人是冒名顶替、欲行不轨的奸徒,对王崤峻说的话是一点都不相信。而且,此时柴荣脸上的表情也比刚才严肃得多,显然是已经开始认可自己这位亲信重臣的说法。
这样一来情况可就不妙了,一旦柴荣完全认可了这位张姓大臣的说法,那么即便扶摇子老神仙能够证明“代表团”众兄弟确实是他的弟子,恐怕众兄弟也只有死路一条了。此时,王崤峻一边开动脑筋想脱困之法,一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向柴荣讲述自己这些人的身世来历,从而将自己和兄弟们置于危险之中。
要说,王崤峻这次确实是有些判断失误了。在他看来,有关身世来历的说辞经过团队成员的反复推敲,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标准、非常完满的自我介绍话术,并且在与其他当代人打交道时也屡试不爽,足见其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他才会在解答柴荣关于众人穿着打扮不像道士的质疑时,顺带着将这套说辞搬了出来。他觉得这样既能说明众人的身世来历,又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将要送给柴荣的礼物会那样的与众不同。
只是,王崤峻忽视了一点——今天他面对的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皇帝以及他手下的重要大臣,这些人无论是见识还是智商都远非他之前所接触过的普通百姓和一般官吏可比。对于普通百姓和一般官吏有用的说辞,在这些顶尖的精英人物面前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效果。
而后,他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情急之下又向柴荣臣三人描述了一下未来生活的情景,结果不但没能解除对方的怀疑,反而越描越黑。不过,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务之急是消除柴荣对“代表团”的误会,使得兄弟们能全身而退。
就在王崤峻以及其他兄弟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就听那位被张维信认定是赵匡胤的赵姓大臣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草率处置。”
;
“代表团”众兄弟没想到柴荣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自己穿着的,这并不在之前众兄弟讨论的应答话术的范围之内。不过想想也是,他们既然声称是扶摇子老神仙的弟子,自然应该都是道士。作为道士却身着百姓服饰,引起柴荣的疑问也是正常的。
于是,在略微考虑了一下后,王崤峻决定由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上前一步,深施一礼道:“启禀陛下,太师父所言句句是实,草民等确是其弟子。至于草民等为何身着便服,个中缘由且容草民慢慢讲与陛下听。”
紧接着,在得到柴荣首肯后,王崤峻便把自己这些人如何因家乡发生大变不得不远涉重洋回归中土,如何在从海外回返中土的路上遇到了风浪,如何九死一生的抵达了海岸,如何与钟员外相遇并得以进入“玉虚宫”暂避,如何与扶摇子老神仙相识,如何因缘际会的拜扶摇子老神仙为师并由此加入道门、领了度牒,又是如何只是向扶摇子老神仙学习了武艺而并未涉及道学,后来又是如何为了自力更生而还俗离开“玉虚宫”到尘世中去打拼,从而创下了一份诺大的家业。
有关穿越团队来历的故事是所有穿越者平时说惯了的标准话术,再加上王崤峻本身口才也很好,虽说不上是“口灿莲花”,却也称得上是“巧舌如簧”了。所以饶是像柴荣这样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王者,依然被他这段惊险、神奇,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所吸引,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尔等竞有如此曲折的经历,真是比坊间的许多传奇故事要离奇、生动得多。”
“陛下所言极是”站在旁边的那位被张维信认为是赵匡胤的黑脸大臣说道,“不说别的,光是想想在上万里之外的东海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生活着大量汉人的国家,就已经令臣觉得不可思议了。臣虽是武将,却也曾读过一些书,但在臣所读的那些史书里,并没有任何一本提到过诸位道长所说的这个海外之国的哪怕一点消息,这令臣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按说,既然诸位道长能飘洋过海返回中土,那么这海外之国的其他人也应该有这个本事。可此前臣只听说过有外族海商自西方不远万里来中土做生意,却从未听说过有汉人从东方万里之外归乡寻祖的。而且,就算普通人畏惧风险不敢归乡,那海外之国的汉人百姓中也必会有商人,这些商人中少不得会有出海做生意的。既有出海做生意的,那么驾船返回故国做生意想来也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商人们绝不会视而不见。
一旦海外汉商与中土商人做起了买卖,那么双方肯定会对彼此的来历进行必要的了解,以免自己上当受骗。这样一来的话,这些海外汉商的身份就可能被中土商人知晓,而这些海外汉商的特殊身份、来历也一定会被当成新鲜事到处传播。可迄今为止,臣却从未听说过任何类似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民间确有这样的故事存在,只是臣孤陋寡闻没有听到而已。”
“不错”另一个白脸大臣附和道,“陛下,臣以为赵大人所言颇有道理。扶摇子道长当初向陛下举荐这些人时,言称这些人均是他的弟子。可今日一见,他们这十一个人中却只有一人做道士打扮,其他人都是平民百姓的装束。他们刚才所讲的经历又太过离奇,臣觉得非常不可信。所以,臣以为应该对这些人严加查问,以防有人冒名顶替,对陛下不利。”
如果说前面那位黑脸大臣表达的意思还比较含蓄的话,后面这位白脸大臣可就是直言不讳,直接表明自己对这批以扶摇子老神仙弟子身份进宫的道士的怀疑。这种怀疑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代表团”众兄弟不能很好的解释对方的疑问,那么即使柴荣在向扶摇子老神仙求证他们身份的真实性之前不会要他们的性命,至少也会先将众人看押起来,以防他们图谋不轨。
此时,柴荣虽然还没有表态,但从他脸上的表情来看,两位大臣的怀疑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之所以没有立即表态,估计还是出于对扶摇子老神仙的信任,觉得对方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欺骗自己。而且从馆驿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表明,扶摇子是见过他的这些弟子的,这些人身份的真实性还是有一定保证的。不过,君王向来都是多疑的,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在这点上都是一致的,差别只在于疑心的轻重。也就是说,柴荣这会儿是处于一种举棋不定的状态之中。一旦他做出了最终判断,那么“代表团”众兄弟再想让他改变自己的决定将会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王崤峻立即脑力全开思索应对的说辞,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便想到了合适的理由。他再次向柴荣施礼道:“陛下明鉴,草民所言句句是实。陛下若是不信,可将草民的太师父召来验证。草民如有半句假话,甘愿受罚。”
或许是王崤峻诚挚的目光和脸上坚定的表情起到了作用,柴荣在沉思片刻后,说道:“扶摇子道长那里朕自然是会派人去询问的,但在此之前朕还是会给尔等一个机会,解答张、赵两位爱卿的疑问,来证明尔等在自己的身份上并未撒谎。如若说得有理,朕便相信尔等确是扶摇子道长的弟子。如若说得无理,那就只好先委屈尔等到开封府的大牢中住几日,待朕询问过扶摇子道长后,再做处置。”
见柴荣答应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身份,王崤峻连忙答道:“谢陛下恩典。”
此时,柴荣又说道:“既然尔等口口声声说是从海外归来,那么在回答张、赵两位爱卿的疑问前,你且先与朕说说尔等所居海外之国的情形,再说说尔等回到中土后的详细经历。”
“是”王崤峻点头道。
随后,王崤峻便抖擞起精神,先是以前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为蓝本,过滤掉诸如飞机、导弹等过于先进,完全不能为这个时代所理解的技术,向柴荣和在场的张、赵二位大人描述了一番自己这些人在回归中土之前的生活。而后,又详细的讲述了一遍自己这些人回到中土后,在幽州以几只玻璃杯为本钱,进行创业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
王崤峻滔滔不绝的讲了足有半个多小时,直听得柴荣及张、赵二位大臣目瞪口呆。特别是王崤峻所说的,自己在海外之国的生活经历,以及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却又功能强大的各种物件,令柴荣等人有如看到了一个只有在神话故事中才有的天堂仙境。
不用马拉光喝油就能自己飞奔的车辆、全部用钢铁制造的巨大船只、高达上百丈的摩天高楼、各种威力无比的火药兵器等等,每一种物件都是那么的神奇,柴荣等人发现即使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依然无法理解其中任何一种。
过了好一会儿,柴荣等人才回过神来。不等柴荣说话,那位张姓大臣已经开口喝斥道:“竖子好大胆,陛下命尔据实讲述海外之国的情形,尔却编造了如此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故事来欺骗陛下。”
说着,这位张姓大臣转身向柴荣施礼道:“陛下,臣以为这些人绝非道士,其冒充扶摇子道长的弟子混进宫来,肯定是不怀好意。臣请陛下下旨捉拿,交于有司严加审问。退一步说,即便他们真是扶摇子道长的弟子,光凭其刚才这番说辞,也足以定其一个恣意妄言、欺君罔上之罪。”
不等柴荣对这位张姓大臣的建议做出反应,王崤峻便争辩道:“陛下明鉴,草民所言句句是实,绝非妄语。”
“哼!一派胡言。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不用人拉马拽就能行走的车辆,更不没听说过用钢铁做的船能浮在水面上,尔说的不是妄语又是什么。”张姓大臣此时已经认定王崤峻等人是冒名顶替、欲行不轨的奸徒,对王崤峻说的话是一点都不相信。而且,此时柴荣脸上的表情也比刚才严肃得多,显然是已经开始认可自己这位亲信重臣的说法。
这样一来情况可就不妙了,一旦柴荣完全认可了这位张姓大臣的说法,那么即便扶摇子老神仙能够证明“代表团”众兄弟确实是他的弟子,恐怕众兄弟也只有死路一条了。此时,王崤峻一边开动脑筋想脱困之法,一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向柴荣讲述自己这些人的身世来历,从而将自己和兄弟们置于危险之中。
要说,王崤峻这次确实是有些判断失误了。在他看来,有关身世来历的说辞经过团队成员的反复推敲,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标准、非常完满的自我介绍话术,并且在与其他当代人打交道时也屡试不爽,足见其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他才会在解答柴荣关于众人穿着打扮不像道士的质疑时,顺带着将这套说辞搬了出来。他觉得这样既能说明众人的身世来历,又能解释为什么他们将要送给柴荣的礼物会那样的与众不同。
只是,王崤峻忽视了一点——今天他面对的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皇帝以及他手下的重要大臣,这些人无论是见识还是智商都远非他之前所接触过的普通百姓和一般官吏可比。对于普通百姓和一般官吏有用的说辞,在这些顶尖的精英人物面前未必会取得同样的效果。
而后,他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情急之下又向柴荣臣三人描述了一下未来生活的情景,结果不但没能解除对方的怀疑,反而越描越黑。不过,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当务之急是消除柴荣对“代表团”的误会,使得兄弟们能全身而退。
就在王崤峻以及其他兄弟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就听那位被张维信认定是赵匡胤的赵姓大臣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草率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