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街头巷尾的传言蜚语、私下议论虽然或真或假,不足以全信,也没能给杨凌带来他最想了解到的关于商略的具体去向,以及拉他上树稍观战的神秘人物的半点儿信息,然而,却使他探知了石龙郡城最近发生的两件大事的前因后果,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
且不说他在半道上救下的那位李佛子确如他猜想的那样,是在他主子冯暄唆使之下,才与其夫人产生了奸情这件事,仅凭冼夫人授意冯盎公开与辽东来的信使商略比武,有意放商略逃生这件事,就使得杨凌进一步加深了对岭南现状的了解:看来岭南不同于江南,表面上已划入了隋朝的疆域,实则如同国中之国,作为岭南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冼夫人虽然对隋朝忠心不贰,却也有胆略做出放走敌国信使这样的事来。
进而,他又从这件事上联想到了自己这趟石龙郡城之行终将因商略不知所踪而告失败,不禁对冼夫人有意放走商略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场驿执事老来起初几天因见杨凌身染重病,不便开口催他动身启程,好尽快腾出客房,及至后来几天,他见杨凌每天都像个没事人似地在城中闲逛,却迟迟不肯返回谷窿驿去,遂忍不住借口询问杨凌的病情,催促他尽早离开场驿了。
老来连日来的宛转催促,使得杨凌再一次想起了驿长关跃临行前给自己限定的十日期限,进而对拉自己上树稍观战神秘人物的身份、来历产生了新的一种猜测:这人不会是朝廷派来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吧?
顺着这一思路继续想下去,杨凌蓦地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已陷入了更大的未知险境之中:仅凭自己一个小小驿隶的身份,朝廷决不会派这么一位高手来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吧?那么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起朝廷怀疑、瞩目的地方呢?
杨凌左思右想,最终认定并非是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问题是出在三郎身上。
且不论三郎原是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养女这一身份,即据她来到江南后这段时日中与江南首富张伯和之间的交往想来,只怕她已受到了朝廷严密的监视和秘密审查,加之她是同自己一道来到江南的,而从辽东前来石龙郡城劝说冼夫人造反的商略又被自己认出是两个多月前从江南前往辽东的两名商人之一,如果将这些事情统统联在一处想想,自己身上不也就烙上了可能是商略同伙的烙印了吗?
一想至此,杨凌登时冒出了一身冷汗:倘若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由此可能给三郎和他自己带来的危险就决非作为阴行功贪污一案的知情人可堪比拟了。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个人一经被认做是朝廷的反叛,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于非命呢?
杨凌越想越觉得可怕,以至后来不得不自我安慰般地想到:那位拉自己上树稍观战的神秘人物虽然极有可能是来监视、试探自己的,如今回想起来,从他那天对自己的态度上,却看不出有任何恶意,反倒更像是一位督促自己更加积极完成使命的上司,据此,大约一时半会儿自己和三郎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吧。
然而自我安慰归自我安慰,杨凌一想到他和三郎都有可能被牵扯到更大的一件谋反事件当中,就如芒在背,恨不得马上返回谷窿驿,当面向驿长关跃求证,排除掉朝廷派人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这种可能性。
堪堪等到了第十一天头上,杨凌不等老来来催,就主动背起行囊,来找他告辞了。
“细仔,回去之后一定记得替圣母她人家美言几句,这么多年她又要安抚各个部落,又要拉扯十几万部众老小过话,实在也是不易,你说是吗?”临行前老来忽然似笑非笑地冲着杨凌问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像是早已看穿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令杨凌感到无言以对,只得草草向他道了声别,疾步离开了场驿,取道东门,返回谷窿驿复命去了。
两天后的晌午时分,杨凌一返抵谷窿驿,就径直来找驿长关跃复命。
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关跃坦然承认了那位拉他上树稍观战的神秘人物就是朝廷派往石龙郡城的密探,还笑着向杨凌解释道:“十几天前裴大夫是在从石龙郡城南下途中得知辽东派人来劝说冼夫人率部谋反的,当时唯恐错过了查捕辽东信使的最佳时机,才命我紧急返回驿站,指派你前往石龙郡城盯紧此人的。你走前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你只须在石龙郡城守上十天即可,朝廷自然会另派得力人手前往接替你的,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关跃的解释非但没能打消杨凌心头的顾虑,反倒更加深了他的疑惑:如按关跃所说,那么于情于理,都该是他这个驿长亲自前往石龙郡城查探辽东来的信使去向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地返回谷窿驿改派他来充做密探呢?
可是,这些话杨凌却不能向关跃直接质问、求证,只能藏在心里,另寻它法澄清误解,避过这场危机,于是便向关跃如实禀报了他奉那位神秘人物之命到石龙郡城南门外的岔道口盯稍商略,结果反被商略察觉,打伤的前后经过,临了还特地告诉关跃:“禀驿长,这个叫做商略的辽东信使就是两个多月前在关外剑斩牧羊犬大黑,强行从我手里买走那群羊的两名商人中的一位……”
“你说什么?你没错人吧?”关跃立马瞪大了眼睛,挺身站起问道。
“那天商略在石龙郡城中校场斩杀猛虎所用剑招与斩杀大黑时一模一样,我决不会认错的。”杨凌很肯定地答道。
“等等,你方才说两个月前曾有两名商人从你手中买走那群羊,与商略同行那人长得什么模样?”
“那人就更好认了,他长了一脸的红胡子,待人倒是比商略温和了许多……”
“你知道吗?两个多月前你是把那群羊卖给了朝廷通令缉拿的首要逆犯张仲坚!”关跃急得一跺脚,大声冲杨凌吼道。
且不说他在半道上救下的那位李佛子确如他猜想的那样,是在他主子冯暄唆使之下,才与其夫人产生了奸情这件事,仅凭冼夫人授意冯盎公开与辽东来的信使商略比武,有意放商略逃生这件事,就使得杨凌进一步加深了对岭南现状的了解:看来岭南不同于江南,表面上已划入了隋朝的疆域,实则如同国中之国,作为岭南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冼夫人虽然对隋朝忠心不贰,却也有胆略做出放走敌国信使这样的事来。
进而,他又从这件事上联想到了自己这趟石龙郡城之行终将因商略不知所踪而告失败,不禁对冼夫人有意放走商略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场驿执事老来起初几天因见杨凌身染重病,不便开口催他动身启程,好尽快腾出客房,及至后来几天,他见杨凌每天都像个没事人似地在城中闲逛,却迟迟不肯返回谷窿驿去,遂忍不住借口询问杨凌的病情,催促他尽早离开场驿了。
老来连日来的宛转催促,使得杨凌再一次想起了驿长关跃临行前给自己限定的十日期限,进而对拉自己上树稍观战神秘人物的身份、来历产生了新的一种猜测:这人不会是朝廷派来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吧?
顺着这一思路继续想下去,杨凌蓦地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已陷入了更大的未知险境之中:仅凭自己一个小小驿隶的身份,朝廷决不会派这么一位高手来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吧?那么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起朝廷怀疑、瞩目的地方呢?
杨凌左思右想,最终认定并非是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问题是出在三郎身上。
且不论三郎原是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养女这一身份,即据她来到江南后这段时日中与江南首富张伯和之间的交往想来,只怕她已受到了朝廷严密的监视和秘密审查,加之她是同自己一道来到江南的,而从辽东前来石龙郡城劝说冼夫人造反的商略又被自己认出是两个多月前从江南前往辽东的两名商人之一,如果将这些事情统统联在一处想想,自己身上不也就烙上了可能是商略同伙的烙印了吗?
一想至此,杨凌登时冒出了一身冷汗:倘若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由此可能给三郎和他自己带来的危险就决非作为阴行功贪污一案的知情人可堪比拟了。在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个人一经被认做是朝廷的反叛,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于非命呢?
杨凌越想越觉得可怕,以至后来不得不自我安慰般地想到:那位拉自己上树稍观战的神秘人物虽然极有可能是来监视、试探自己的,如今回想起来,从他那天对自己的态度上,却看不出有任何恶意,反倒更像是一位督促自己更加积极完成使命的上司,据此,大约一时半会儿自己和三郎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吧。
然而自我安慰归自我安慰,杨凌一想到他和三郎都有可能被牵扯到更大的一件谋反事件当中,就如芒在背,恨不得马上返回谷窿驿,当面向驿长关跃求证,排除掉朝廷派人暗中监视、试探自己的这种可能性。
堪堪等到了第十一天头上,杨凌不等老来来催,就主动背起行囊,来找他告辞了。
“细仔,回去之后一定记得替圣母她人家美言几句,这么多年她又要安抚各个部落,又要拉扯十几万部众老小过话,实在也是不易,你说是吗?”临行前老来忽然似笑非笑地冲着杨凌问了一句有些莫名其妙的话,像是早已看穿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令杨凌感到无言以对,只得草草向他道了声别,疾步离开了场驿,取道东门,返回谷窿驿复命去了。
两天后的晌午时分,杨凌一返抵谷窿驿,就径直来找驿长关跃复命。
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关跃坦然承认了那位拉他上树稍观战的神秘人物就是朝廷派往石龙郡城的密探,还笑着向杨凌解释道:“十几天前裴大夫是在从石龙郡城南下途中得知辽东派人来劝说冼夫人率部谋反的,当时唯恐错过了查捕辽东信使的最佳时机,才命我紧急返回驿站,指派你前往石龙郡城盯紧此人的。你走前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你只须在石龙郡城守上十天即可,朝廷自然会另派得力人手前往接替你的,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关跃的解释非但没能打消杨凌心头的顾虑,反倒更加深了他的疑惑:如按关跃所说,那么于情于理,都该是他这个驿长亲自前往石龙郡城查探辽东来的信使去向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地返回谷窿驿改派他来充做密探呢?
可是,这些话杨凌却不能向关跃直接质问、求证,只能藏在心里,另寻它法澄清误解,避过这场危机,于是便向关跃如实禀报了他奉那位神秘人物之命到石龙郡城南门外的岔道口盯稍商略,结果反被商略察觉,打伤的前后经过,临了还特地告诉关跃:“禀驿长,这个叫做商略的辽东信使就是两个多月前在关外剑斩牧羊犬大黑,强行从我手里买走那群羊的两名商人中的一位……”
“你说什么?你没错人吧?”关跃立马瞪大了眼睛,挺身站起问道。
“那天商略在石龙郡城中校场斩杀猛虎所用剑招与斩杀大黑时一模一样,我决不会认错的。”杨凌很肯定地答道。
“等等,你方才说两个月前曾有两名商人从你手中买走那群羊,与商略同行那人长得什么模样?”
“那人就更好认了,他长了一脸的红胡子,待人倒是比商略温和了许多……”
“你知道吗?两个多月前你是把那群羊卖给了朝廷通令缉拿的首要逆犯张仲坚!”关跃急得一跺脚,大声冲杨凌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