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索尔大胜的消息传来,朱慈炅兴奋异常,他心中早就有了一系列殖民计划,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他倒不是急于去掠夺殖民地,现在大明水师未成,就算掠夺了殖民地也没有安全保障,他的殖民计划是经济殖民和文化殖民。
与葡萄牙合作有一个好处,他们现在本土被西班牙占着,经济发展不起来,所以只能从殖民地直接掠夺金银,或者强制栽种各种香料、粮食运到欧洲去赚钱,却没有低廉的商品往殖民地倾销,这等于是一个巨大的海外市场,现在这个市场一片空白,正等着大明去占领呢。
迈索尔只是打开这个市场的第一步,有迈索尔这个榜样在这里摆着,其他葡萄牙海外贵族肯定会竞相效仿,要知道现在他们等于是完全没有后盾,什么都只能靠自己。
本土被占领这段时间,葡萄牙不要说开拓殖民地了,能不能守住原有的殖民都是个问题,很多殖民地的土著都在反抗,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列强也在抢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的殖民地正在急速缩水。
这个时候,有大明这个强大的盟友保护他们,甚至帮助他们去开拓殖民地,他们会不心动吗?会不竞相往大明身上靠吗?
有人要说了,自己不去占殖民地,反而帮别人去守殖民地,白痴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先不说大明的海军在大洋上还无法与列强抗衡,无力去自己开拓殖民地,光说说这个好处。
好处大着呢,首先,这个军火生意肯定会红火起来,现在正是火绳枪向燧发枪换代的时候,葡萄牙没办法自己生产燧发枪,怎么办?那就只能跟别人买了,以前他们是跟英国买,拿大量财富去买英国的劣质淘汰货,让英国慢慢崛起,后来居上,现在他们只要不是白痴就会买大明的,因为大明的军工产品性能先进,质量过硬啊。
然后,可以开展经济殖民,反正现在葡萄牙没有能力发展经济,只要有哪的总督向大明求助,或者是买军火,那么他们那块殖民地等于就是大明的海外市场了。
葡萄牙的殖民地有多少,殖民后期可能不多,但殖民前期那叫一个恐怖啊,要知道大航海时代,他们可是号称和西班牙平分整个地球,你一半,我一半,西半球归西班牙,东半球归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之多可想而知。当然这些殖民地后面大多都被荷兰和英国抢走了,葡萄牙能保住的不多,不过现在有了大明,他们要抢就难了。
最后,还可以开展文化殖民,要知道一般落后的土著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有的甚至连语言体系都不健全,所以后世三大语言是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汉语是第一大那是因为我们人多但地域就集中在一块,要说世界上最流行的还是英语和西班牙语,甚至是葡萄牙语传播面积都比汉语广,这些都是列强殖民造成的。
要说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有底蕴吗?有是有点,但跟汉语几千年的底蕴比起来那就差的远了,汉字的全面性,汉字的多样性,汉字的艺术性都不是其他语言可以比拟的,说直接一点,世界上只有汉字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品,才能卖出大价钱,其他字,你哪怕写一箩筐,能卖钱吗,有人要吗?
朱慈炅有个梦想,那就是让汉语变成世界通用语,所以文化殖民是必须的。
在现阶段军火生意不用急,只要保持世界领先的性能和质量,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文化殖民也不能急,这是需要基础的,起码得有交流的需求才能推广,现在这个需求暂时还没有;想来想去现在的能做的就是推广经济殖民了。
有很多事就是这么巧,朱慈炅现在极力发展大明经济呢,为了发展经济,他连修铁路这招都使出来了。要说什么才是最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什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实业,卖土地,盖商品房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正规手段,发展起来其实都不算快,真正最快的手段就是经济殖民!
要知道明朝中期之前,世界所有国家全加起来财富都没大明多,但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到清朝后期,列强只用了短短几百年时间就超越了我们几千年的积累,靠的是什么,主要就是靠经济殖民,那速度,比正规手段快上百倍!
当然,还有一个更快的手段,那就是去抢,但是那跟经济发展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等于是在空中砌楼阁,最后还是要靠经济基础来维持,不然就是暴发户,富不过几代的。
要开展经济殖民,首先你要有大量的廉价商品,比如说一块布,如果土著织出来的和你的质量差不多,价格比你的还便宜,那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只有质量比人家好,价格还比人家便宜才能占领市场,这等于是销路有了,但是成本要控制,质量要保证,产能要提升,这样才能依靠经济殖民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大明的百姓还用老式织布机织布,那么这个经济殖民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混个温饱而已,何必辛辛苦苦卖到国外去呢。
现在大明的优势产品就是军工产品和高档奢侈品,但是这些都是卖给列强的不是卖给殖民地土著的,赚钱是很赚钱,但是这个钱主要是他朱慈炅在赚,也等于是国家在赚,利润是高,但规模太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大。说直白点就是,他朱慈炅现在是赚了很多钱,一年下来出去成本和开销他差不多能赚上亿两银子,好像多到恐怖,但是平均到每个大明百姓身上还不到一两银子,一两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多块钱,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大意义。
所以朱慈炅准备在大明掀起一场工业革命,把蒸汽机推广到各行各业,大力提高生产力,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商品,通过经济殖民迅速占领海外市场,让大明重新夺回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以经济促进军事发展,再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样大明才能真正崛起。
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课题,并不是他一个人能想周全的,所以他不得不再次召集一众亲信来商讨。
当然,这次是来文的,那些武将就免了,他召集的人员主要有:
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
工部尚书毕懋康;
工部左侍郎王徵;
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宋应星;
再加上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算差不多了。
为什么要叫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呢?他就一个特务头子,跟经济发展有关系吗?大家可别忘了,他还是日兴隆商号的幕后大老板呢,这货当锦衣卫指挥使不上心,赚钱倒是挺来劲的,现在也算是个小小的经济学家了。朱慈炅叫他来主要还是想听听他赚钱的心得,发展经济不光是要靠技术,靠市场,还要靠人,得有人去带头,带着大家去赚钱,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老板,现在大明最大的老板当然是他朱慈炅,但是他只是兼职的,他的主业还是当皇上。这货是反过来了,主业是当老板,副业是当锦衣卫指挥使,所以现在大明最大的私营老板应该是他,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朱慈炅待大家到齐了,便立马抛出了经济发展的大课题,让他们自由发言,献计献策。
首先发言的当然是内阁首辅徐光启,他主要注重的是农业发展,说到这个赚钱,发展农业也并不是赚不到钱。比如提高粮食产量,这个粮食就可以赚钱,现在大明的粮食亩产量可以说低的可怜,也就三石左右,只要能提高到四石,一亩就是能多赚一两银子,要知道大明现在的耕地可有上十亿亩,这个利润大到恐怖。
当然发展农业也不光是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有很多土地不适合种粮食,但是种经济作物却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干旱的地方可以种棉花还有桂皮、八角等香料,这些都是利润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大明这种土地很多,光是因为干旱和灌溉不方便而不计入耕地范围算作荒地的就有将近两亿亩,如果都种上经济作物,这个利润同样大到恐怖。
还有植桑养蚕,养牛养马,制造盆景等等等等,都是经济增长点,总之,农业大有可为。
朱慈炅听的一愣一愣的,他没想到徐光启不但是西学泰斗,对农业也这么了解,这些的确都是生财之道,只要切实推行大明的生产总值至少可以翻一番。不过,徐光启从哪里了解这么多东西呢?这会儿可没什么度,这么多东西,他是从哪里查来的,朱慈炅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原来徐光启正在编写《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他说的这些在《农政全书》里都有记载。
好东西啊!朱慈炅立刻要求徐光启加大编撰力度,从翰林院抽调大量人员,尽快把《农政全书》编撰出来。
接着工部尚书毕懋康、工部左侍郎王徵、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宋应星针对蒸汽机推广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以推广的东西很多,像飞梭织布机这已经是现成的了,还可以研发蒸汽印刷机、蒸汽制粉机、蒸汽打磨机、蒸汽锯木机,这些工部都可以组织人员研制出来,但有一个问题,这些都不能白送啊,必须出钱来买的,一般平民那里来这么多钱!
这下就轮到骆养性出场了,没钱好办啊,跟日兴隆商号借贷啊,他锦衣卫还怕谁不还钱吗?光是这个利息就很可观,而且还可以收购他们的产品,卖到海外殖民地去,这样日兴隆发展就更迅猛了。
恩,前面那个借贷提的不错,跟后世的银行贷款是一个性质的。但是关于收购产品,卖到海外殖民地区这是裸的抄袭朱慈炅的经济殖民观点,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朱慈炅对他表示强烈的鄙视。
与葡萄牙合作有一个好处,他们现在本土被西班牙占着,经济发展不起来,所以只能从殖民地直接掠夺金银,或者强制栽种各种香料、粮食运到欧洲去赚钱,却没有低廉的商品往殖民地倾销,这等于是一个巨大的海外市场,现在这个市场一片空白,正等着大明去占领呢。
迈索尔只是打开这个市场的第一步,有迈索尔这个榜样在这里摆着,其他葡萄牙海外贵族肯定会竞相效仿,要知道现在他们等于是完全没有后盾,什么都只能靠自己。
本土被占领这段时间,葡萄牙不要说开拓殖民地了,能不能守住原有的殖民都是个问题,很多殖民地的土著都在反抗,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列强也在抢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的殖民地正在急速缩水。
这个时候,有大明这个强大的盟友保护他们,甚至帮助他们去开拓殖民地,他们会不心动吗?会不竞相往大明身上靠吗?
有人要说了,自己不去占殖民地,反而帮别人去守殖民地,白痴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先不说大明的海军在大洋上还无法与列强抗衡,无力去自己开拓殖民地,光说说这个好处。
好处大着呢,首先,这个军火生意肯定会红火起来,现在正是火绳枪向燧发枪换代的时候,葡萄牙没办法自己生产燧发枪,怎么办?那就只能跟别人买了,以前他们是跟英国买,拿大量财富去买英国的劣质淘汰货,让英国慢慢崛起,后来居上,现在他们只要不是白痴就会买大明的,因为大明的军工产品性能先进,质量过硬啊。
然后,可以开展经济殖民,反正现在葡萄牙没有能力发展经济,只要有哪的总督向大明求助,或者是买军火,那么他们那块殖民地等于就是大明的海外市场了。
葡萄牙的殖民地有多少,殖民后期可能不多,但殖民前期那叫一个恐怖啊,要知道大航海时代,他们可是号称和西班牙平分整个地球,你一半,我一半,西半球归西班牙,东半球归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之多可想而知。当然这些殖民地后面大多都被荷兰和英国抢走了,葡萄牙能保住的不多,不过现在有了大明,他们要抢就难了。
最后,还可以开展文化殖民,要知道一般落后的土著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体系,有的甚至连语言体系都不健全,所以后世三大语言是汉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汉语是第一大那是因为我们人多但地域就集中在一块,要说世界上最流行的还是英语和西班牙语,甚至是葡萄牙语传播面积都比汉语广,这些都是列强殖民造成的。
要说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有底蕴吗?有是有点,但跟汉语几千年的底蕴比起来那就差的远了,汉字的全面性,汉字的多样性,汉字的艺术性都不是其他语言可以比拟的,说直接一点,世界上只有汉字的书法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品,才能卖出大价钱,其他字,你哪怕写一箩筐,能卖钱吗,有人要吗?
朱慈炅有个梦想,那就是让汉语变成世界通用语,所以文化殖民是必须的。
在现阶段军火生意不用急,只要保持世界领先的性能和质量,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文化殖民也不能急,这是需要基础的,起码得有交流的需求才能推广,现在这个需求暂时还没有;想来想去现在的能做的就是推广经济殖民了。
有很多事就是这么巧,朱慈炅现在极力发展大明经济呢,为了发展经济,他连修铁路这招都使出来了。要说什么才是最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什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实业,卖土地,盖商品房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正规手段,发展起来其实都不算快,真正最快的手段就是经济殖民!
要知道明朝中期之前,世界所有国家全加起来财富都没大明多,但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到清朝后期,列强只用了短短几百年时间就超越了我们几千年的积累,靠的是什么,主要就是靠经济殖民,那速度,比正规手段快上百倍!
当然,还有一个更快的手段,那就是去抢,但是那跟经济发展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等于是在空中砌楼阁,最后还是要靠经济基础来维持,不然就是暴发户,富不过几代的。
要开展经济殖民,首先你要有大量的廉价商品,比如说一块布,如果土著织出来的和你的质量差不多,价格比你的还便宜,那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只有质量比人家好,价格还比人家便宜才能占领市场,这等于是销路有了,但是成本要控制,质量要保证,产能要提升,这样才能依靠经济殖民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大明的百姓还用老式织布机织布,那么这个经济殖民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混个温饱而已,何必辛辛苦苦卖到国外去呢。
现在大明的优势产品就是军工产品和高档奢侈品,但是这些都是卖给列强的不是卖给殖民地土著的,赚钱是很赚钱,但是这个钱主要是他朱慈炅在赚,也等于是国家在赚,利润是高,但规模太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大。说直白点就是,他朱慈炅现在是赚了很多钱,一年下来出去成本和开销他差不多能赚上亿两银子,好像多到恐怖,但是平均到每个大明百姓身上还不到一两银子,一两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多块钱,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大意义。
所以朱慈炅准备在大明掀起一场工业革命,把蒸汽机推广到各行各业,大力提高生产力,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商品,通过经济殖民迅速占领海外市场,让大明重新夺回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以经济促进军事发展,再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样大明才能真正崛起。
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课题,并不是他一个人能想周全的,所以他不得不再次召集一众亲信来商讨。
当然,这次是来文的,那些武将就免了,他召集的人员主要有:
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
工部尚书毕懋康;
工部左侍郎王徵;
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宋应星;
再加上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算差不多了。
为什么要叫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呢?他就一个特务头子,跟经济发展有关系吗?大家可别忘了,他还是日兴隆商号的幕后大老板呢,这货当锦衣卫指挥使不上心,赚钱倒是挺来劲的,现在也算是个小小的经济学家了。朱慈炅叫他来主要还是想听听他赚钱的心得,发展经济不光是要靠技术,靠市场,还要靠人,得有人去带头,带着大家去赚钱,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老板,现在大明最大的老板当然是他朱慈炅,但是他只是兼职的,他的主业还是当皇上。这货是反过来了,主业是当老板,副业是当锦衣卫指挥使,所以现在大明最大的私营老板应该是他,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朱慈炅待大家到齐了,便立马抛出了经济发展的大课题,让他们自由发言,献计献策。
首先发言的当然是内阁首辅徐光启,他主要注重的是农业发展,说到这个赚钱,发展农业也并不是赚不到钱。比如提高粮食产量,这个粮食就可以赚钱,现在大明的粮食亩产量可以说低的可怜,也就三石左右,只要能提高到四石,一亩就是能多赚一两银子,要知道大明现在的耕地可有上十亿亩,这个利润大到恐怖。
当然发展农业也不光是提高粮食产量,还可以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有很多土地不适合种粮食,但是种经济作物却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干旱的地方可以种棉花还有桂皮、八角等香料,这些都是利润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大明这种土地很多,光是因为干旱和灌溉不方便而不计入耕地范围算作荒地的就有将近两亿亩,如果都种上经济作物,这个利润同样大到恐怖。
还有植桑养蚕,养牛养马,制造盆景等等等等,都是经济增长点,总之,农业大有可为。
朱慈炅听的一愣一愣的,他没想到徐光启不但是西学泰斗,对农业也这么了解,这些的确都是生财之道,只要切实推行大明的生产总值至少可以翻一番。不过,徐光启从哪里了解这么多东西呢?这会儿可没什么度,这么多东西,他是从哪里查来的,朱慈炅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原来徐光启正在编写《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他说的这些在《农政全书》里都有记载。
好东西啊!朱慈炅立刻要求徐光启加大编撰力度,从翰林院抽调大量人员,尽快把《农政全书》编撰出来。
接着工部尚书毕懋康、工部左侍郎王徵、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宋应星针对蒸汽机推广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以推广的东西很多,像飞梭织布机这已经是现成的了,还可以研发蒸汽印刷机、蒸汽制粉机、蒸汽打磨机、蒸汽锯木机,这些工部都可以组织人员研制出来,但有一个问题,这些都不能白送啊,必须出钱来买的,一般平民那里来这么多钱!
这下就轮到骆养性出场了,没钱好办啊,跟日兴隆商号借贷啊,他锦衣卫还怕谁不还钱吗?光是这个利息就很可观,而且还可以收购他们的产品,卖到海外殖民地去,这样日兴隆发展就更迅猛了。
恩,前面那个借贷提的不错,跟后世的银行贷款是一个性质的。但是关于收购产品,卖到海外殖民地区这是裸的抄袭朱慈炅的经济殖民观点,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朱慈炅对他表示强烈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