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来越冷,宋家的孩子都穿上了新织的毛衣,毛裤。
外面的衣裳也换上了单层夹袄。
宋青苑也不例外。
把自己包裹的暖暖的。
这一天。
二郎再次跑商的日子到了。
李氏看着唉声叹气,“这大冷的天,要不咱别去了……”
“生病了可咋整!”
二郎拍了拍皮大衣,“我穿的这么厚!肯定没事!”
“别担心!”
“二哥!”宋青苑走了过来,叮嘱道,“别省钱!”
“带着商队,尽量在客栈住,别在外面露宿。”
“吃食上也别委屈!多吃热乎的东西。”
“一旦觉得发凉发冷,立刻烧姜水喝。”
“实在不行,就去找郎中,抓两幅药”
“可千万别拖着。”宋青苑一一叮嘱着。
“行了!”二郎不耐的挥挥手,“我又不是四郎,不用叮嘱的这么仔细。”
“我说的圈地那事,你在好好想想,我先走了!”
二郎说着,坐上了马车。
很快,商队消失在众人眼前。
宋家上房。
宋老爷子,周氏盘坐在炕上。
“有个事,我想跟大家伙商量下!”宋老爷子开口道。
“爹,啥事你说!”宋诚义嘿嘿一笑,正襟危坐。
宋老爷子瞥了一眼,“事情是这样的……”
“这段日子以来,村里很多人跟我说,明年开春想把孩子送进咱家的私塾,可是私塾不够大……”
“你们看看咱们的私塾是不是扩建一下?”
宋老爷子的目光,扫过大郎三郎宋青苑等人。
在宋家能跟他商量这件事的,也就这几人。
“你们认为咋样?”宋老爷子问道。
“爹,这事我看成。”
宋诚忠正了正身子,细细思索一番,而后道,“咱们家私塾的束便宜,不光是咱们村,就连附近的村子,乃至镇上,都有不少的蒙童想要来这儿进学。”
“若是全收,增加三五十人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咱家没这么大地方……”宋诚忠为难的摊摊手。
想扩充容易,可往那儿扩却成了问题。
如今,宋家的私塾是老宅上房,书房等几间屋子打通而成。
最多能加上个厨房,至于曾经的大房,是针线作坊不能动。
二房一侧是豆芽房,另一侧被李家住着。
三房的话……
宋诚忠抬头,“爹,要不把老宅的三房改成私塾怎么样?”
宋老爷子想了想,刚要点头。
宋青苑的声音响起,“爷,咱们不如圈块地,重新盖私塾吧!”
“作坊这边我已经承诺,在咱家干满两年,家里的孩子,就可以免费入读。”
“将来私塾的人,肯定不止这点,增长是一定的。”
“就是把三房改了也不见得够用。”
“而且和针线作坊在一起,也不方便。”
针线作坊这边全是女工。
需要做活。
那边蒙童学习,难免互相影响。
“这倒是个事……”宋老爷子陷入沉思。
当初建作坊,就是为了给村里的孩子,一个读书的地。
并不正规,地方也很简陋。
若是想办大办好,来这启蒙的人多起来,肯定不能这么混着来。
可圈地,宋老爷子也有自己的顾虑,“圈地建盖需要的银子太多……”
“没有几十两下不来!”
闻言,宋青苑抿嘴笑了。
她现在不缺几十两。
她想建的私塾,也不是几十两能盖下来的。
“爷,盖私塾的银子,我来出!”
“盖完交给大伯管理!”宋青苑看向宋诚忠。
“私塾算是整个宋家的,凡是在宋家干活的雇工,均有资格送孩子,来读书。”
“免束!”
“宋家村的孩童,来启蒙,免束。”
“宋家的姻亲,送孩子来,束也是免得……”
“还有……”
“停!停!停!”宋诚忠急忙打断。
“都免束的话,那去哪挣银子……”
没银子,他还开啥私塾。
“大伯,别急!”宋青苑伸出手,安抚性的压了压。
“咱们这个私塾,可以建在客运站边上。”
“这样一来,靠近镇上。”
“镇上的蒙童,其他村子的蒙童,都可以来这启蒙。”
“咱们还可以盖像县学一样的宿舍。”
“这样孩子不用来回跑,不用来回接送。”
“方便!省事!”
对于这个私塾,宋青苑有自己的计划。
其实说是私塾,不如说是一座学校。
一座带技能班的学校。
“大伯!”宋青苑自信一笑,“招生的问题,你不用担心。”
“我相信,只要私塾开起来,定有很多人送孩子过来。”
“哦?”宋诚忠来了兴致。
宋老爷子,也被宋青苑的话吸引住。
他和宋诚忠的目的不一样。
宋诚忠是为了银子。
他是真的想为宋家村的村民,做点实事。
所以,宋青苑的提议,甚得他心。
“苑儿,尽管说,爷支持你!”宋老爷子,欣慰的看着宋青苑。
整个宋家,他这个孙女,比两个秀才孙子还要懂事。
也更得他的心。
宋青苑朝着宋老爷子点点头,扬声道,“咱们的私塾不光教大家读书,算数。”
“还可以教木工活,铁匠活,建筑活……”
“教人怎么做跑堂小二,怎么做账房,做掌柜。”
“甚至还可以教医术。”
“教医术?”
一屋子的人全部震惊了。
其他的,他们都能理解,可医术?
“苑儿,咱家没人懂这个,谁来教。”周氏忍不住开口,参与进来。
宋青苑微微一笑,“李郎中!”
“李郎中不愿意的话,咱们可以花钱,去请别的郎中。”
“只要价码合理,总有人会愿意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她相信,这个道理,在古代同样适用。
“爷,若是咱们的私塾,真的能培养出,一批批郎中,那也算造福百姓。”宋青苑轻声说着,眼里是柔和的光。
只要医术普及,老百姓的健康得以保障。
这个时代的人口,也会随之增加。
她只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可是,她来了!
她愿意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为这个世界,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什么。
“苑儿……”宋老爷子的目光,变得悠长。
深深的感慨道,“咱们这个家,谁也不如你!”
“我也不如你!”
有孙女如此,他宋祖德何其有幸!
外面的衣裳也换上了单层夹袄。
宋青苑也不例外。
把自己包裹的暖暖的。
这一天。
二郎再次跑商的日子到了。
李氏看着唉声叹气,“这大冷的天,要不咱别去了……”
“生病了可咋整!”
二郎拍了拍皮大衣,“我穿的这么厚!肯定没事!”
“别担心!”
“二哥!”宋青苑走了过来,叮嘱道,“别省钱!”
“带着商队,尽量在客栈住,别在外面露宿。”
“吃食上也别委屈!多吃热乎的东西。”
“一旦觉得发凉发冷,立刻烧姜水喝。”
“实在不行,就去找郎中,抓两幅药”
“可千万别拖着。”宋青苑一一叮嘱着。
“行了!”二郎不耐的挥挥手,“我又不是四郎,不用叮嘱的这么仔细。”
“我说的圈地那事,你在好好想想,我先走了!”
二郎说着,坐上了马车。
很快,商队消失在众人眼前。
宋家上房。
宋老爷子,周氏盘坐在炕上。
“有个事,我想跟大家伙商量下!”宋老爷子开口道。
“爹,啥事你说!”宋诚义嘿嘿一笑,正襟危坐。
宋老爷子瞥了一眼,“事情是这样的……”
“这段日子以来,村里很多人跟我说,明年开春想把孩子送进咱家的私塾,可是私塾不够大……”
“你们看看咱们的私塾是不是扩建一下?”
宋老爷子的目光,扫过大郎三郎宋青苑等人。
在宋家能跟他商量这件事的,也就这几人。
“你们认为咋样?”宋老爷子问道。
“爹,这事我看成。”
宋诚忠正了正身子,细细思索一番,而后道,“咱们家私塾的束便宜,不光是咱们村,就连附近的村子,乃至镇上,都有不少的蒙童想要来这儿进学。”
“若是全收,增加三五十人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咱家没这么大地方……”宋诚忠为难的摊摊手。
想扩充容易,可往那儿扩却成了问题。
如今,宋家的私塾是老宅上房,书房等几间屋子打通而成。
最多能加上个厨房,至于曾经的大房,是针线作坊不能动。
二房一侧是豆芽房,另一侧被李家住着。
三房的话……
宋诚忠抬头,“爹,要不把老宅的三房改成私塾怎么样?”
宋老爷子想了想,刚要点头。
宋青苑的声音响起,“爷,咱们不如圈块地,重新盖私塾吧!”
“作坊这边我已经承诺,在咱家干满两年,家里的孩子,就可以免费入读。”
“将来私塾的人,肯定不止这点,增长是一定的。”
“就是把三房改了也不见得够用。”
“而且和针线作坊在一起,也不方便。”
针线作坊这边全是女工。
需要做活。
那边蒙童学习,难免互相影响。
“这倒是个事……”宋老爷子陷入沉思。
当初建作坊,就是为了给村里的孩子,一个读书的地。
并不正规,地方也很简陋。
若是想办大办好,来这启蒙的人多起来,肯定不能这么混着来。
可圈地,宋老爷子也有自己的顾虑,“圈地建盖需要的银子太多……”
“没有几十两下不来!”
闻言,宋青苑抿嘴笑了。
她现在不缺几十两。
她想建的私塾,也不是几十两能盖下来的。
“爷,盖私塾的银子,我来出!”
“盖完交给大伯管理!”宋青苑看向宋诚忠。
“私塾算是整个宋家的,凡是在宋家干活的雇工,均有资格送孩子,来读书。”
“免束!”
“宋家村的孩童,来启蒙,免束。”
“宋家的姻亲,送孩子来,束也是免得……”
“还有……”
“停!停!停!”宋诚忠急忙打断。
“都免束的话,那去哪挣银子……”
没银子,他还开啥私塾。
“大伯,别急!”宋青苑伸出手,安抚性的压了压。
“咱们这个私塾,可以建在客运站边上。”
“这样一来,靠近镇上。”
“镇上的蒙童,其他村子的蒙童,都可以来这启蒙。”
“咱们还可以盖像县学一样的宿舍。”
“这样孩子不用来回跑,不用来回接送。”
“方便!省事!”
对于这个私塾,宋青苑有自己的计划。
其实说是私塾,不如说是一座学校。
一座带技能班的学校。
“大伯!”宋青苑自信一笑,“招生的问题,你不用担心。”
“我相信,只要私塾开起来,定有很多人送孩子过来。”
“哦?”宋诚忠来了兴致。
宋老爷子,也被宋青苑的话吸引住。
他和宋诚忠的目的不一样。
宋诚忠是为了银子。
他是真的想为宋家村的村民,做点实事。
所以,宋青苑的提议,甚得他心。
“苑儿,尽管说,爷支持你!”宋老爷子,欣慰的看着宋青苑。
整个宋家,他这个孙女,比两个秀才孙子还要懂事。
也更得他的心。
宋青苑朝着宋老爷子点点头,扬声道,“咱们的私塾不光教大家读书,算数。”
“还可以教木工活,铁匠活,建筑活……”
“教人怎么做跑堂小二,怎么做账房,做掌柜。”
“甚至还可以教医术。”
“教医术?”
一屋子的人全部震惊了。
其他的,他们都能理解,可医术?
“苑儿,咱家没人懂这个,谁来教。”周氏忍不住开口,参与进来。
宋青苑微微一笑,“李郎中!”
“李郎中不愿意的话,咱们可以花钱,去请别的郎中。”
“只要价码合理,总有人会愿意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她相信,这个道理,在古代同样适用。
“爷,若是咱们的私塾,真的能培养出,一批批郎中,那也算造福百姓。”宋青苑轻声说着,眼里是柔和的光。
只要医术普及,老百姓的健康得以保障。
这个时代的人口,也会随之增加。
她只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这个时代。
可是,她来了!
她愿意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为这个世界,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什么。
“苑儿……”宋老爷子的目光,变得悠长。
深深的感慨道,“咱们这个家,谁也不如你!”
“我也不如你!”
有孙女如此,他宋祖德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