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督公没法不郁闷,他干爹张宏死了,跪死的,连带着,那点主仆情份也给跪没了,你说说,死在仁圣皇太后宫门口,这能招人喜欢么!那郑国舅不就上赶着巴结陈太后,往宫里头送银子说是给太后修宫殿荣养……张鲸愈发觉得自己屁股底下的提督东厂太监的位置开始坐得不大牢靠,要知道,他毕竟是提督东厂,不是司礼监掌印,连司礼监掌印太监都死在了想扳倒郑国舅的路途上,这还叫人怎么斗下去?

    若不是以前的龃龉实在太深,东厂督公都有心跟国舅爷和解,大家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好,可是,毕竟前面的干戈太深,即便他想化,就怕国舅爷年轻气盛,不肯跟他和解啊!何况,他干爹张宏等于变相死在国舅爷手上的,张宏是谁?司礼监掌印太监,朝野交口称赞的活菩萨,内廷的老祖宗,他张鲸的干爹,他若真要舔下脸来去呵国舅爷的卵子,怕是内廷就要瞧不起他,这督公的位置恐怕更不牢靠了。

    内廷宦官们拜干爹的习俗由来已久,张宏一死,等若他张鲸跟郑国舅有杀父之仇,怎么和解?

    张鲸虽然胯下没鸟,却也怕别人表面上跪在跟前,心里头却要骂,你个没卵子的老货。

    当然了,张鲸还是有点底气继续和郑国舅斗下去的,他郑国舅毕竟是国舅,不是陛下,若连东厂掌印太监都抄诸与手,这天下还是朱明的天下么!

    “把黔国公上的奏章整理整理,给陛下送去。”张鲸在心中盘桓许久,这才沉着脸吩咐了一句,他甫一上台,坐镇东厂,开始并不被他干爹张宏看好,不过,人么,总是过一道坎儿就成熟一次,他张鲸虽然老了点儿,跟郑国舅这么斗下来,倒也真长了几分本事。

    云南永昌病变,这事儿是内阁都知晓的,故此,一开始,内阁几位阁老也有心把郑国舅一脚踢到云南去,但是,几位阁老也就以为是卫所兵闹闹兵饷,裹挟了几个上官,如此而已。

    明季,当兵的闹饷,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谁让大明表面光鲜,实际上穷得叮当响,把郑国舅一脚踢到云南去,让这小子筹措军饷去,这就是一开始阁老们打的歪主意。

    可是,这一次的云南兵变,着实已经出乎了阁老们的预料,变兵攻打永昌城不下,又转道大理,开始攻打省城,这可不是小事儿了,把黔国公沐昌祚和巡抚箫思学吓得不轻,一文一武,两人都有心捂盖子,提调精兵,把变兵打溃,又抛出诱饵招降。

    不得不说,这个路数,还是正确的,君不见后世天朝,路数不也是这般,先打你一打,然后招降,后世天朝开国,战场起义的那些部队,不都是这个路数来的。

    变兵果然就答应了招降,不曾想,一转脸,却是诈降,变兵走武定、姚安,瞧其路线,恐怕是准备附缅甸伪王莽应龙去。

    这一下,可是遮掩不住了,堂堂天朝上国之兵,却要去附那缅甸小国,这事儿若传出去,岂不是要天下大哗?

    云南巡抚箫思学是个坚定的民族派,认为当时朝廷对待边关的[招降纳叛、釜底抽薪]政策会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出身,累官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曾上奏边关十事,大抵就是[裁军、储粮、蓄流民、不称霸]这些老掉牙的路数,对变兵要投靠缅甸王莽应龙的事儿,认为应该派出使者往缅甸陈说厉害,好叫他晓得我天朝气度做派,然后和缅甸合力剿灭这股变兵,这么一来,就不会有堂堂天朝之兵投靠番邦的事儿发生了,脸面上也好看,你瞧,缅甸小国慕我天朝教化,主动要求帮我们剿匪……而黔国公家世镇云南,沐昌祚可不大认可箫思学这个路数,他一面写奏章一面就开始往内廷托关系了,这内廷的关系,自然是掌印太监张宏最为牢靠了,张宏嘴上不说,何况也要跟内阁打掩护,再则说了,慈圣皇太后做寿,这事儿若真真的报上去,岂不是折了慈圣皇太后的脸面,故此就把这事儿通通压了下来,不让皇帝知道。

    总之,你若看朝野风议,那肯定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的,若看史书,那顶多也就是某某年云南兵变,也就是这么几个字了。

    这事儿要是乖官知晓了,肯定大骂:泥马,我天朝的兵,要那缅甸来剿么?你们这些软骨头的狗官……不过当时南边的事儿,的确不太好说,一边是诸土司们名义上是大明属下,却也要和缅甸、越南等国眉来眼去的,实际上也就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另外一边,文臣们大抵是认为云贵烟瘴不毛之地,也不大肯用心思在这上头,茶马市都不大高兴开,至于内廷派出来的太监们还好些,也晓得索要点金钱豹啊宝石啊什么的,还不至于认为这些地方是外人了,咱们好不容易出宫,给宫里头的老祖宗们搜刮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导致南边比较复杂,一边,周边小国都晓得大明是庞大且无敌的,没看安南国么,一不老实就被大明军队给血洗一遍,杀得人头滚滚,然后把安南国王给拎到大明将军跟前跪着,磕头一百遍啊一百遍,最后还不免一死,安南国已经连续三个国王折在这上头了。

    但另外一边呢!这些小国也都垂涎,大明看不上的烟瘴不毛之地,在这些小国眼中,那都是肥美膏腴之地啊!

    总之,这次云南兵变的事儿,一旦实打实地递到万历跟前,万历肯定要坐不住,这不是打脸么!北边察哈尔和土默特两大部落刚刚老实,联袂来京投降,我大明不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世么!怎么南边还有这等龌龊事儿?

    若是换了别的皇帝,换了别的国舅爷,刚刚安定了北边蒙古,绝不肯再让他去南边了,要防止他权重,这既是帝王心术,也是为臣子的一片拳拳之心,对一个臣子来说,封无可封,进无可进,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是,这对于万历,对于郑国舅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

    当今对郑贵妃的宠爱,已经不消说了,对郑国舅的爱屋及乌,天下人也都看得真真的,下面臣子把皇帝骂成那样,皇帝也就唾面自干了,顶多找内阁阁老们吐一吐槽,可是若骂了郑国舅,你瞧皇帝立马儿把脸翻得,即便不廷杖你,肯定也要惦记着给你小鞋穿。

    所以,张鲸料定,万岁爷只要瞧了黔国公的奏章,肯定会把郑国舅给派到南边去的。

    “干爹,这……能成么?”张鲸的干儿子朱菜刀小心翼翼地接了一句,“儿子觉得罢!是不是,让御马监那边先探探底儿?”

    张鲸嘿嘿笑了两声,“武清侯那边还是别指望的好,咱们万岁爷幸好没像舅舅啊……”他的笑声如鸭子一般,嘎嘎地,透着一股子对武清侯家的鄙视,真的是,不怕对手如神仙,就怕同盟如猪狗啊!瞧瞧武清侯一家子那点出息,连武清侯世子都被一脚踢爆了蛋蛋,如今惨兮兮进了御马监,跟他叔叔李进一样,服侍皇太后去了。

    就这种猪狗一般的同盟,能指望他们去探底?还不是给那郑国舅送菜打脸。

    “去罢!奏章一式两份,给内阁也送一份,密奏直接递到陛下那儿,咱们万岁爷这时候正是踌躇满志,要一展拳脚呢!瞧了这奏章,那还不……嘿嘿嘿!”张鲸冷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尖锐,肩膀不由自主地耸动着,配上他白面无须,加上身上的蟒袍,胸前背后云锦缂丝补子,妆花过肩,气度的确非凡,果然有几分阴冷腹黑的东厂督公架势了,若这时候乖官瞧见,肯定要说一句:对嘛!这才像点儿东厂大太监的架势。

    东厂督公下棋的时候,乖官正要进宫,他这次可不是奉诏入宫陪陈太后拉家常去,而是万历赐宴。

    明朝皇帝赐宴,官方正式的称呼叫[大宴仪],而且还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再低一等的,就叫做赐饭,其间还有教坊司歌舞,光禄寺赞唱,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臣子们也有严格的礼仪,出错的话会被人耻笑的。

    像是万历二年,朝鲜名儒赵宪作为朝鲜使臣入大明朝贺,参加万历皇帝的朝典,亲见天颜,三叩首后,[帝亲发玉音,曰:与他酒饭吃],一时间,这位朝鲜文烈公感激涕零,在书中就写[今上年甫十二,而凝若老成,玉质渊秀,金声清畅。臣一闻冲音,感涕先零,太平万岁之愿,自此愈烈,三叩首],这些都随着这位谥号文烈的朝鲜大儒写进了《朝鲜王朝实录》的。

    甭嫌皇家浪费,就这规格,比之大明前后两朝,还算是节俭的,这毕竟是国宴,天朝也不比扶桑小国,吃两条鱼加两块腌萝卜就叫大宴仪的。

    这次大宴仪,可说是顶级规模,毕竟,有土默特的掌权人钟金哈屯,有察哈尔的布延小王子,有乌斯藏的[***]喇嘛,还有琉球、安南、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等国贡使,当然了,必不可少的还有朝鲜国的使者。

    尚宝司在殿上摆好御座,铺上黄麾,金吾卫二十四人伺立,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舞杂队候在殿外,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羞美味亭于酒膳亭东西侧,御筵摆在御座的东西一方,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有司壶、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陛下升座。”有太监拉长了嗓音喊道。

    朱翊钧身上穿着红地过肩云锦孔雀翎团龙袍,满脸的喜色,从旁缓缓走上御座,下面乖官瞧着他一身红艳艳地打扮,忍不住眼角抽搐。

    大男人穿红色,也并非不好看,所谓满朝朱紫贵,红色若是真那么难看,也不至于那么多年作为顶级象征,只是,这一身团龙袍是孔雀翎织的,也就是红楼梦里头所说的[雀金裘],曹雪芹还振振有词说这是俄罗斯国进贡来的宝贝,真真是土鳖,这东西天朝独有手艺最高。

    这孔雀翎所织的衣服豪华富丽而具有高贵的质感美,换句话说,在灯光下能晃瞎狗眼,万历一身孔雀翎团龙袍走出来,那种莹莹质感,把脸上颜色都衬得红彤彤的,整一个枣红脸膛的关公,乖官故此忍不住眼角抽搐,姐夫这也太……太搔包了。

    这时候殿旁教坊司开始奏雅乐,殿外头鸣放鞭炮,怎一个热闹了得。

    光禄寺卿带着一干手下鱼贯而入,大声唱礼,随即,开爵注酒,群臣皆跪。

    教坊司随即就换了曲子,是[炎精之曲],大明是火德,这首曲子那是在各种礼仪上头必先奏响的,随即,皇帝举杯,群臣赞拜,再奏[皇风之曲],光禄寺进汤,赞拜,皇帝举筷,群臣也举筷子,这叫做[赞馔]。

    接下来,是要献舞的,这时候按规矩,要献[武舞],用后世的话说,那就叫做劲舞。

    一般来说,这时候都是献[平定天下之舞],然后是[安抚四夷之舞],[天眷皇明之舞],[车书会同之舞],这么一轮一轮下来,每奏献一曲,就要敬酒一轮,到第九轮,奏[驾六龙之曲],光禄寺收御爵,序班收群臣盏,进汤,到这个时候,只要是个人,都被折腾的饥肠辘辘,开始进大膳,大乐奏响,群臣起立,谢恩之后复坐,序班上菜……只是,平时是这个规矩,今儿却要有点不同,乖官腾一下站了起来,走到殿中,大声就说道:“陛下,不如臣弟来献舞一曲罢!”

    殿下哗然,一干文臣恨不得大骂,你一个国舅,有资格自称臣弟么?还献舞?懂规矩么?

    “咄!”王锡爵赶紧先站起来,呵斥了乖官一句,“郑都督,今曰大宴仪,不可失礼,还不速速退下。”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大明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戴小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戴小楼并收藏大明春最新章节